2007年12月29日星期六

BBC: 学者点评: 剽窃者的天堂

学者点评: 剽窃者的天堂

中国成都西南民族大学教授 肖雪慧

中国学界长期以来都风风光光地存在着一大批靠剽窃起家的学术骗子,这些冒牌学者中不少人在大学、在研究机构占据要津,顶着专家、教授的头衔到处招摇。近些 年,这种情况越发严重,剽窃发生范围之广,可以说无处不在;发生率之高,令人应接不暇,近两年不断爆出教授剽窃丑闻的北京大学就是一个缩影。

剽窃现象在任何国家的学术界都难免发生,在任何地方,有个把几个人靠剽窃混迹学界也不是什么稀奇事。然而,剽窃现象大量发生,剽窃者多而 风光,且大多拥有大学讲坛,即使劣行败露,也可继续占据讲坛以自己的不良示范对学生--潜在的未来学术公民传授此道,这等奇观大概只中国才有。

学者的本分是在诚实无欺的探索中发展人类自由知识和人类价值。这注定了学者必须以追求真实为安身立命之本,注定了学术诚信是学术界必须遵 守的最基本行规。整个学术界的秩序和信誉就建基其上。剽窃作为恶劣的精神欺骗和思想盗窃行为,是对追求真实的彻底背离。这种行径在学术观点和思想的来龙去 脉上制造混乱,即使个别事例,也起着扰乱和破坏学术秩序、损害学术信誉的恶劣作用。任何珍视学术的价值和信誉的国家都把剽窃看作学界第一败德丑行,惩处极 为严厉,而且学界内外在此问题上有着基本共识和基于这种共识的舆论。剽窃行径一旦败露,等待剽窃者的是名誉扫地和彻底出局,严重的还会受到法律追究。所 以,除了学者本身的自重,由道德、法律和学术传统等综合力量造成的剽窃高风险极大遏制了剽窃的发生。

不以为耻

但在中国,剽窃是一件低风险高成功、低成本高收益、甚至无本暴利的事。首先,在其他国家对遏制剽窃起作用的全社会在这问题上的基本共识以及 道德、法律等力量在这里几乎不存在。因为,中国学界没有可以共守的学术传统,这使学术规范无所依傍,维护学术规范的法律、道德手段无由产生。

而在学术传统这一根本性缺失背后是更深刻的问题。既然追求和提供真实知识和思想是学者本分,那么独立思想就是学术活动的灵魂,没有独立思 想就没有学术,不懂得独立思想价值的人与本质上探索性的学术之路无缘。任何地方如果有学术传统的话,这一传统首先就基于认肯和尊崇独立思想的价值之上,以 独立思想原则为核心。我国传统上从价值根基上是反独立思想的,历史上绝大多数时期对独立思想的扼制、打击不仅是制度性的,而且极其残酷和血腥。价值观上的 贬抑、敌视和制度性惩处、打击纵然不可能彻底消灭独立思想,但至少使独立思想成不了气候、形不成传统。1949年以后,这种情况因政治和意识形态原因而加 深。

“附庸工具”

在学术沦为政治附庸和意识形态工具的几十年间,任何真正学术所要求的独立见解、求实创新都成"异数",不被容忍。为数不多表现了独立精神的 学者遭遇的坎坷和不幸,与那些诠释和重复"权威"的伪学者独领风骚一样,都对整个学界起着逆向示范作用。这种不容创新却纵容复制的反常体制,一开始就是鼓 励抄袭和剽窃的。几十年下来,学界内外都对此习以为常,不仅不视为不道德,还以为学术就是拿来之术,文章无非剪刀加糨糊。即使在独创开始受到尊重后,惯于 此道者已积习难改:学术没形成传统,抄袭倒成了"传统"。它遗留至今,并在不良社会精神道德状况下和种种诱惑的刺激下恶性发展。而且,政治干预并未退出学 界,独立思想仍然受到猜忌、防范;禁区仍然林立,特别是人文领域的独立研究仍然要承担非学术的风险,仍然要因求真招致打击、陷入困境,付出局外人难以想象 的代价,而当他们研究的问题已不能回避时,又总有人不失时机顺手牵羊。后一类人往往具有的见风使舵、决不给权力找麻烦的精神特点和善于"政治配合"使他们 备受体制性保护,被侵权的学者就奈何他们不得。还须一提的是,学界内外在学术的独立本质上和对剽窃的不道德性质上缺乏共识极不利于形成可以遏制剽窃的健康 舆论,当此类行径曝光,相当多抹杀是非的舆论无异于在为剽窃者撑腰。

虽然多年来许多正直学者一直致力于建立学术秩序,但在这些习惯的、体制的、舆情的等诸多配合默契的力量面前,这部分学者犹如与风车作战的 堂吉柯德。事实上,在正直学者们的谴责声中,抄袭剽窃越来越普遍,相当多学界中人背离本分造假作伪行此学术欺诈和精神盗窃的苟且之事,使得为各国学界所不 齿的行径在中国几乎成了常规。

剽窃肆虐学界危害甚大。它已经导致我国学术层次不可救药的混乱和颠倒,使学术尊严荡然无存。而且,由于学术乃最不可损失职业真诚的领域,造假欺骗行径的肆意泛滥所摧毁的不仅是学术尊严,还有人们对任何真实的信念。 滑稽的是,在学术研究仍然严重受政治干预的情况下,建立一套可随时清除学术败类、保障学术队伍整体纯洁性和整体水平的机制的任务根本没提上日程,学风继续一塌糊涂,但 "学术与国际接轨"、"创世界一流大学"的豪言壮语却喊得很响亮。这可真幽默!

2007年12月28日星期五

BBC: "吃喝拉撒都跟科研经费报销"

"吃喝拉撒都跟科研经费报销"
化学实验
钱权交易,暗箱操作是学术腐败根源。

中国科技部长徐冠华宣布有关公布涉嫌学术腐败科学家计划后,中国媒体进一步揭露了科研经费方面的腐败情况。

中国科技界出现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学术丑闻后,一直提倡建立起科研诚信制度的中国科研部长徐冠华周二(7月4日)宣布将评估那些申请国家科学经费研究单位的信誉。

今天中国媒体又刊登了有关科研经费腐败的报道。

新华社在一篇标题是"科研经费背后隐藏多少腐败"的文章中说,科研经费真正用在买资料、配备设备仪器上的比例并不大,为了争取经费而开展的公关活动、出差、买车、鉴定成果等费用占了大部分。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说,大多数科研机构要靠争取科研项目经费来维持运转,致使许多科研人员将大量时间和金钱投入到课题申请环节上。

据悉,虽然中国学术界有大批知真向善爱美的学人,但也有弄虚造假的人。后者,集中体现于学术腐败上。

钱权交易

中国科技界长期以来学术腐败问题不断,作为支配国家科技资金项目的主管部门之一,科技部便一直遭遇到质询。

科技部副部长尚勇近期表示说:"学术腐败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钱权交易,二是暗箱操作。"

针对这些现象,科技部在制度建设上将强调分权和程序公开。

上个月,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徐建国明确对媒体表示,今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原则上都要实行网上申报管理,建立立项决策和评审咨询相互分离的机制,拒绝所谓的"跑'部''钱'进"现象。

Solidot: 从Vista的霸道说起

从Vista的霸道说起

matrix 发表于 2007年12月28日 17时00分 星期五 Printer-friendly Email story
来自2008-Linux年部门
Vista现在是人人喊打,凤凰卫视的著名记者闾丘露薇切身体会到了vista的霸道, 同时将其引申到垄断,认为一个社会如果没有选择,倒霉是大众,而不是系统本身或某个集团。 记者女士刚刚买了一部新电脑,已预装vista,下载了一些常用软件的时候,发现不兼容。请教专业人士后知道是这是vista本身的问题,尝试升级到 xp,但最终还是多花1300多块的冤枉钱。微软已经把操作系统垄断了,消费者没有选择。垄断的结果就是消费者不得不为这样的服务,即使不满意,也要买 单。 “我不喜欢缺乏选择的生活,我总觉得,如果我们的生活被几个大集团,单一的品牌,风格不多的艺术作品控制了,那我们就会变成这些企业里面一部分, 机械的跟随着这些集团的脚步运作着。最重要,是没有了反抗的力量,我们的不满也不会有人理睬。要改变这样的情况,靠谁?靠政府?消费者,或者说个人,在这 个已经充满了大集团的社会里面,实在是被动和能力有限的。”

傅国涌: 百年寻梦

百年寻梦

——重读章乃器、王芸生的梦

傅国涌

自古以来,泱泱大国就有着做不完的梦,从庄子的蝴蝶梦、陶渊明的桃花源之梦到李白的游仙梦、苏东坡的赤壁梦,梦从 来就没有断过。古老的大同之梦更是一直牵引着这个民族,直到1933年元旦,《东方杂志》发起征梦活动,还有无数知识分子在做着相似的大同梦、桃花源式的 田园山水梦。我曾因此感叹做“公民梦”的人太少、太少了。最近重读了章乃器、王芸生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分别做的梦,为他们的公民梦感到欣慰,为半个多世纪 前他们的梦迅速破灭而黯然神伤。章乃器是大名鼎鼎的“七君子”之一,王芸生是《大公报》总编辑,以一手道义文章风靡海内。在战云低垂,内战阴影笼罩着中国 上空的1946年,两位享有崇高地位、声望的知识分子不约而同地做起了梦。

先是1946年3月,章乃器在《平民》周刊第4期发表《我想写一篇小说——二十年一梦》,描述了“黄子孙”1945年元旦的一场大梦,那二十年来中国发生的惨痛不幸的事情,都不曾发生过。

他梦见孙中山先生鉴于日本军阀专政的祸害,在国会提出修改宪法的议案,绝对禁止军人干政。军人退伍后如要改任行政 官,必须经过两年以上的政治考察或训练。三民主义全部实行了,但孙先生把内容修改了许多,训政只实行了三个月,他就宣告废止。接着,取消了公民宣誓,考试 制度也只限于事务官。

他梦见孙先生没有死,在连任了两次大总统后,就拒绝做总统候选人。孙先生已八十高龄,但还很健康,整天和普通老百姓在一起,每天写日记,名为“社会报导”,发表在每一份报纸上。

他梦见国共没有分裂,共产党在友善的空气中成为独立组织。

他梦见,全国人民都以主人翁身份热心国事,不但政客、官僚不能包办政治,各政党也都在争取人民同情,因为民意的大公无私,各政党间的政见也大同小异。

他梦见,不仅中苏友善,而且经中国的调解,英美各国对苏联的歧视也消释于无形了。在孙中山的关注下,包括托洛茨基在内的大批苏联政治犯来到中国,从事宝贵的研究工作。

他梦见,英美等国以资本、技术帮助中国建设,已在进行第四个五年计划,轻工业方面已超过苏联。

他梦见,由于市场的开发无可限量,国民生活比二十年前提高了十倍,还有大大提高的可能。

他梦见蒋介石五年前就觉得军事已不重要,辞去军职,到各国考察政治、经济,在美国逗留了一年多,非常欣赏美国人民自由、平等、公开、坦白的作风。他环游世界回来,继林森之后被选为第四任总统,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接触民众方面,作为决策的根据。

他梦见,许多已被杀害的人们都活着,而且担任很重要的工作。杀人的刽子手都在国营大屠宰场里工作。大大小小善于伺 候上司的官僚们,有些变成了善于伺候人民的公仆,有些改行到医院做看护去了。拿着剪刀检查文字的人们被分配在服装厂做裁剪师。检查信件的人被分配在大机 关、大银行、大公司做助理秘书,负责每天给主管拆信。……(《章乃器文集》下卷,华夏出版社 年版,470—472页)

同年11月4日,王芸生在上海《大公报》发表《做一个现实的梦》,一口气写下了八个“现实的梦”:

全国无枪炮声,人们都过上和平的日子,安居乐业;政府改组,毛泽东、周恩来与蒋介石、孙科、宋子文,还有张君劢、 曾琦、莫德惠等各党派及无党派人士环坐讨论国事。行政院改组,各党派都有人为部长,是一个举国一致的内阁;国、共两党的军队根据整军方案进行了整编,向 “军队国家化”的理想跨出了一大步,敌对情绪差不多已完全消失;在各方参加的国民大会上,产生了一部比较合于理想和现实的民主宪法;改组后的国民政府在整 军的同时,正在筹备普选,计划在第二年五五或双十节前民选总统、议会,实施宪政;中国境内已没有外国军队;一年来的中国外交独立自主,举世尊重,世界人士 都认为中国是真正的五强之一;战后一年,物价稳定,因为各地粮食丰收,粮价下跌,人民贫困大减,建设多在着手,各地工商业多欣欣向荣,前景光明。(王芝 琛、刘自立编《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版,196—198页)

两年后,即1948年9月记者节时,王芸生还在《大公报》做了一个《九一之梦》,那一天离他发表《和平无望》仅仅2个月。

他梦中的中国是一个教育发达的社会,人人读书识字,很少有文盲。报纸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第二食物,每天都离不开报纸,人们不仅在报纸上获得各种信息、意见,而且在报纸上发表自己的意见。

林林总总、五颜六色的报纸,既有属于政府党,也有属于在野各党派的,有代表大企业家利益的,也有代表中产阶级或勤 劳大众的利益。各种报纸七嘴八舌,各说各的话,只要言之成理,百无禁忌。除非触犯刑法上的诽谤罪,要被告上法庭,“绝不会有封报馆、打报馆、抓记者、甚至 杀记者的事”。记者们可以完全不必“为尊者讳言”、“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广大人群虽然没读过孙中山先生的大书,但他们都懂得三民主义,都能正确地了解林肯“民有、民治、民享”的简单名言。什么样的花言巧语,只要不把人民当人看待,不管报纸印得多么漂亮,卖得多么便宜,也没有人看。

一篇大触当道之忌的社评一发表,即为万民争阅,有人建议封了这张报纸,不料当道者却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 家事就是众人的事,人人得而议论,我怎么可以堵众人的嘴不让讲话呢?……报纸的言论,错误的不去理它,有理的我就采行,不更有益于国吗?……报馆是封不得 的。”这段故事传为美谈。

类似左拉的故事也发生过,“新闻记者”几乎成了“正义”的同义词。

政府对报馆毫无特别限制,办报如同开小店铺一样,不须特许,不须登记证,或开或关,自生自灭。

记者节那天,男女老幼自发地会集在能容纳十万人的广场,为新闻记者加冕,他们用报纸折叠成王冠摸样,给所有记者戴上,上面写着“真”、“正”二字,一方面称他们是真正的记者,一方面说他们代表着真理和正义。加冕完毕,万众欢呼。(同上,217—220页)

章乃器的梦是对二十年历史的回顾,王芸生的前一个梦着眼于1946年中国最紧迫的那些问题,后一个则是他的新闻自 由之梦。可以说,他们的梦代表了当年深为中国命运忧虑的知识分子们的思考。将他们的梦放在一起,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在1946年前后的中 国,知识分子普遍渴望和平,渴望民主,渴望当政的国民党能够实行真正的宪政(新闻自由是理所当然的应有之义),从而国、共两党能在和平的宪政轨道上展开竞 争,而不是诉诸武力来解决分歧、纷争。王芸生的“九一之梦”有的放矢,针对蒋介石政权对舆论的钳制、打压,他具体地提出了新闻自由的理想,那不仅是一个报 人多年的梦,也是百年来几代知识分子的梦啊。王芸生在国民党大厦将倾时,以他朴实而生动的笔,完成了这个百年之梦。那不是一个纸上的梦,也不是用墨水写下 的梦,其中浸透了沈荩、邵飘萍、林白水、史量才等无数先驱者的鲜血。

面对不可避免的内战,老实说,知识分子是多么无可奈何、多么无能为力,梁漱溟之所以退出现实政治,隐居重庆,重操 著书立说的旧业想来也是出于这种无奈,和无力感。张申府到了1948年下半年还在呼吁和平,梁漱溟1949年还要敬告国民党、共产党,为和平呼号,都折射 出这些大知识分子的书生气、傻气。我是喜欢这样的书生气和傻气的,这正是他们可爱的一面,如果连这样的书生气和傻气都没有了,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相比 之下,章乃器和王芸生两位先生就要比他们聪明得多。在和平梦、宪政梦破灭之后,从1948年元旦在香港《华商报》发表《乾纲重振》到6月4日执笔写下《在 港各界民主人士响应中共“五一”号召的声明》,章乃器先生已不再做那些不切实际的梦了。1948年11月10日,在社会大变动的前夜,已悄然离开上海的王 芸生先生在香港《大公报》发表《和平无望》的社评,至此,他的“现实的梦”、“九一之梦”已彻底破灭,一个做梦的时代也即将走到尽头。

没有看到过胡政之先生做梦,在1945年与1946年之交,他就深知要改变蒋介石是不可能的,内战不可避免。在一 个有着根深蒂固的暴力传统的国家,他感到了知识分子的无力,曾对他儿子胡济生说:“美国人期望的中间路线人士迟迟不能出来,他们惊讶为什么中国知识分子对 月国家大事如此冷淡,其实他们不了解中国情况,知识分子不能抓住军队,而军队在中国是极其重要的。”他还说:“中国的事情复杂难办,人们老于世故,难得真 诚爽利,像马歇尔这样有声望的人物把纳粹打败了,可是在中国却栽跟头”。没有枪杆子的知识分子对国事终究无能为力,献身报业近40年的胡政之先生对中国社 会的洞察是清醒的。

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章乃器、王芸生先生那些梦的价值,在一个“老于世故”的社会,他们的梦尤其可贵。与其说,那是 他们的梦,不如说是他们的理想或心愿。即使称之为梦,在我看来,那也是中国最稀缺的“公民梦”。百年中国,多少的血泪悲欢,多少的浮沉曲折,知识分子有着 太多的希望,太多的期待,太多的梦,但怀抱公民之梦的人确实不多。在写这篇小文的时候,我一次次地想起1933年元旦《东方杂志》上142位知识分子的 250个梦,想起历史上无数的文人梦。在几千年的文化因子里,多的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梦,多的是桃花源之梦,做一个公民,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一个 对自己的国家有权利、也有义务的人,那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梦。至于鲁迅先生、胡政之先生这样冷静的现实主义者更是连梦也不做的。

落花流水春去也,章乃器、王芸生两位先生半个多世纪前的那些梦,无声无息,如同流星般划落在战火弥漫的暗夜里。重 温这些旧梦,追寻他们梦的轨迹,那是洒满了希望与痛苦的轨迹。章立凡为其父亲的文集写跋,以《百年寻梦》为题,这是个多好的题目啊,我就不揣冒昧,以这篇 同题习作,写下我对百年寻梦者章乃器、王芸生,还有其他许多知识分子的敬意,也写下对他们寻梦未成的无限惆怅,百年之梦或许还会再做下去,人总是要做梦 的,尽管“我们似乎已生活在一个没有梦的世界”。

2007年12月27日星期四

德国之声: 宗教“软性势力”可怕?

宗教“软性势力”可怕?

圣诞节是以基督教为渊源的西方民众节日。在圣诞节之际,科隆城市导报刊登文章谈到基督教徒在中国的处境。文章在介绍了一位姓李的律师和一位姓范的社会科学家因加入新教家庭教会受到迫害的经历后写道:

“今天,中国政府与宗教的关系处于矛盾境地。共产党当权者认识到,宗教可以成为社会的平衡和稳定因素,符合党和国家首脑胡锦涛提出建立‘和 谐社会’的口号。同时,共产党领导人也害怕宗教的政治力量、尤其害怕基督教的政治力量。所以,他们必须竭尽全力,防止教会像前东德和东欧那样,成为反对派 集中的场所。

范先生说,‘政府更乐意看到佛教、道教和儒教在中国广为传播。’正因为如此,许多知识分子不接受这些传统宗教。范先生说,这些宗教具有维护体制的特 征,他还提到佛教僧侣被政府收买的情况。李律师说,这些旧宗教‘落后’。他与许多中国人一样,为基督教的平等和突出个性所鼓舞。皈依基督教的新教徒视自己 为改革社会的精英,他们认为,只有新的宗教、即福音才能改变社会。”

据说圣诞节前中国媒体得到指示,不要过分渲染圣诞节。法兰克福汇报从北京发来的一篇报道注意到,中国今年的圣诞气氛不如往年,联想到去年十名大学生的呼吁,该报写道:

“难道去年十名学哲学和师范的大学生对庆祝圣诞提出的批评有了成果?他们的宣言把中国欢庆圣诞的时髦做法称为危险的‘软性势力’,宣言号召中国人走 出文化潜意识,加强中华文化的主导地位。这些年轻的知识分子并没有把中国人大举庆祝圣诞节视为过分基督化,他们更多批评的是这种在中国不断发展的物质主义 象征。他们要求政府,更为重视振兴中国特有的儒教或道教传统。去年的这一号召没有起到作用,因为它违背了强大的商业传统,无法收到巨大反响,毕竟中国的圣 诞用品工业在世界居领先地位。

但是,‘软性势力’这一关键词目前看来在最高国家当局引起了更大关注。战略家们要求,如果各种不同文化之间出现‘文化斗争’的话,中国应该拿出比过 去更多的文化内涵。所以,政府决定,明年起,除五月一日放假外,新增三个中国传统假日: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圣诞老人不会从中国消失,但国家完全有可 能在圣诞节领域使用自己的文化主宰权。在狭义的宗教方面,它本来就一直这样做。”

评论: 三十年,人血不是水

评论我怎么也发不了,firefox+tor+foxyproxy没用,只好贴一下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e46d901007yuv.html
这里还能看到一点智慧。

不要相信技术改变生活,也不要以为代理、Tor之类的很厉害。思科来自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代表了最好的技术,只要中国大把给钱,他什么都愿意做。

傅国涌: 三十年,人血不是水

三十年,人血不是水

傅国涌

[按:昨天转贴的《平安夜,但是南开大学却不平安》一再被删,连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我进一步确信,今日之中国最缺乏的首先是言论自由。]
三十年,在号称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或许算不得漫长,在这块被无数帝王宰割过的土地上,一家一姓持续几百年统治的王朝就有好几个。然而,人的一生又有几个三 十年?好在还有香港这块自由的飞地、“世界的自由港”,在大陆被官方看作毒蛇猛兽的《争鸣》转眼就存在了三十年。即使在整个中文期刊史上,有三十年以上生 命的民间刊物也不多,《东方杂志》延绵了47历史已经是个奇迹。《争鸣》的三十年恰好是毛氏之后的三十年,大陆上翻云覆雨、月圆月缺,经历了无数大劫小 难,包括坦克上街,血光再现,腐败现代化进入前所未有的高潮,贪婪的血盆大口日复一日吞噬着不幸的中国,这一切都与前所未有的繁华都市梦交织在一起,这是 一个怎样的中国?这是一个无底的深渊还是一个绝望的梦魇?茫茫大陆,连个公开表达的地方都没有,正是因为如此,三十年来,《争鸣》在香港的存在才显得如此 珍贵。

《争鸣》的三十年见证了大陆一次次的潮起潮落,花开花谢,见证了这个庞大而卑微的民族在“后毛时代”的所有挣扎、屈辱和血泪。人血不是水,说到底,这三十 年我们依然生活在毛编织的天网恢恢之中,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即便今天明星、富豪、官吏进出国门如同上厕所一般简单,也并不意味着国人真的拥有了出入境的自 由。上亿农民卷入滚滚而来的民工大潮,并不意味着这里有了真的迁徙自由。千千万万的报纸、杂志,林林总总的电视频道并不意味着我们拥有新闻自由,就是可怜 的娱乐自由也只是恩准下的一点残羹冷炙。经商的自由、办企业的自由,只许赚钱的自由后面其实是没有其他自由的自由,不是真的自由。中国缺乏什么?中国最缺 的是自由,几千年都是如此。专制存在的理由就是建立在所有人拒绝自由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与人类存在的价值相背离的,古往今来已经有无数的民族、个人证明过 了自由的价值。

我有时会感慨,中华民族也许是世上最没有政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民族,在辛亥革命之前的时光隧道里,我们的想象跳不出做皇帝这个圈子,在辛亥革命之后的将近 一个世纪里,我们也好不到哪里去。上层社会、既得利益集团肯定专制、拥抱专制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与他们的利益、他们享有的一切血肉相关,专制能带给他们 需要的东西,他们当然喜欢专制。我们不难发现下层社会那些受到欺压、凌辱的人们,他们拥抱的同样是专制,只是希望专制当中出现为民作主的青天大老爷,上层 和下层信奉的价值并没有太大不同,他们都是帝王文化的产物,这就是专制的土壤。改良这样的土壤,回到人类追求自由的轨道上来,靠的是开民智、开官智,这在 一百多年前我们的先知先觉就已搞清楚的问题。所以,对于现存权力来说,要保证手上的权力不受约束、可以继续安然享有无限权力带来的好处,就是拒绝开民智、 开官智。压制新闻自由就是最最当务之急的大事,重中之重。包括《争鸣》在内的声音对于开民智、开官智可能起不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因为封锁,很多人压根就看 不到。从长远来看,它们留下的声音却不是微不足道的,三十年的真历史很可能要到那里去找,尤其是大陆社会角落里被掐杀的一棵棵小草,他们没有能绿遍天涯, 但他们曾经自由地追求过绿色的春天。

三十年的漫漫长路,对于献身中国自由事业的人说真是无比的严酷,面对强大的不可抗力,从短期来看,换来的结果几乎等于零。除了牺牲,还是牺牲。黑暗无边, 仿佛看不到尽头。留在国内的,只能接受压抑的命运,流亡海外者也看不到重返家园的日子。历史在三十年的喊叫和沉默中,留下的或许连废墟也没有,有的只是灰 烬。随着时间无情的流失,甚至没有人记得那些喊叫,那些牺牲。在普遍的越来越时尚的游戏化、娱乐化生存中,任何严肃的思考和正义的声音都面临着被过滤和淘 汰的可能。在这样的时代氛围里,包括《争鸣》在内的中文媒体就多了一份责任,要记录黑暗,记录那些在黑暗中点亮蜡烛的人匆匆而过的身影,让瞬间成为永恒, 让血水和汗水凝铸成历史的底座,而不是被时间的河流轻易地稀释、化为乌有。血,那么多的人血,一次次流在大地上,如果不能滋养自由的青草,最终漫山遍野, 这些血就白流了。

当然,在中国走向自由的路上,缺的不是个别英雄、先驱的牺牲,缺的是“后援力量”,那种具有人道主义底色、广泛而真实的同情与支持,20世纪末,有几位学 者不约而同地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并阐述过这个命题,其中最有份量的那篇文章是伦理学家萧雪慧女士写的,题目就叫《民主的后援力量》。我觉得,民间社会的正气 一旦彻底消失,这片大地就再也无可救药,这个民族就毫无希望可言。否则,官方的力量无论如何强大,都不可能真正征服人心。一旦人们在内心深处建立起新的力 量,抛弃对青天老爷的奢侈幻想,不问明君问自己,社会的“后援力量”就有可能在石头的缝隙里逐步生长起来。在改变历史的时刻,每一个小人物、每一件看似不 起眼的小事情都有可能是关键性的,是哪一块石子导致最终的雪崩,这是个未知数。可以预期的是,中国的普通人如果争气,香港如果继续保留着难得的一点自由, 未来的三十年,《争鸣》必定能够看到历史的转机,看到一个长期以来失去了政治创造力的民族,终于找到创造的快乐,若干亿中国人也能拥抱人类本该享有的那些 自由。

评论:需要质疑的成就

评论:需要质疑的成就

ugmbbc发布于 2007-12-24 06:29:52|2512 次阅读 字体: 打印预览

游戏

感谢fearless的投递
新闻来源:呐喊网络
不 知为何,旅途中,我穿过县城与小镇时,这些记忆又涌现出来。今天的中国社会惊人的同质化。从与俄罗斯遥相对望的黑河市,到临近缅甸的腾冲县,我看到一样的 城市建筑,一样的商店广告牌,一样的对社会生活的希望与抱怨,一样的娱乐,一样的都市报,一样的穿着,一样的染发少年,人们遵循相同的北京时间,甚至有一 致的思维方式……有很多因素将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联结在一起,考试制度、党组织、公路、铁路、警察局、北京时间、电视台……这一系列元素中如今添加了新标 志——网吧。

成排的电脑、24小时营业、白得令人不安的日光灯、聚精会神的少年,这一景象复制到每个县城、小镇。它 是年轻人最主要的公共与精神生活空间。一个小时3元,交上10元,你可以呆上一整夜,如果再加5元,你还可以分配到一个小隔间。这真是周到的服务,你可以 上网聊天、看韩剧、冲浪、或干脆赖在椅子上睡一觉。大部分人都在打网络游行。我辨不清这些游戏的名字,但多少意识到《红色警报》、《魔兽争霸》这些早已是 昨日黄花,一切变化太快了,在我1995年欣喜若狂的拨号上网时,56K的传播速度一小时收取15元,而今它像是19世纪的古老传说。游戏产业在过去5年 中日益繁荣,它还曾造就了中国最富裕的人。代表着中国崭新商业面貌的网络公司,如今正一窝蜂挤入这个市场,并声称自己的原创性。

  尽 管电脑游戏被称作“第九艺术”,但我实在看不出这一家家公司倾心制作的产品有什么艺术性可言。它们不是改编自武俠小说,就是来自于更加不知所云的玄幻小 说,人物的形象与色彩是对某个时期日本漫画的赤裸裸的剽窃。在写字楼令人厌恶的分众媒体的广告屏上,我还看到了这样的宣传语“诛仙火了,诛仙游戏也火了, 诛仙火大了”……一时间我啼笑皆非,这些新产业为什么如此赤裸裸的表现自己的乏味。

  我不知道旅途中遇到那些游戏少年中多少在对《征 途》乐此不疲。我是在西安的一份报纸上读到对史玉柱所开创的《征途》的这款游戏的报道。这位留着平头、瘦削、烟瘾极大、喜欢穿白色运动服、大红T恤衫的企 业家,是中国过去20年商业史的缩影,他的大起大落和所进行的商业冒险,既展现一个企业家顽强的生命力,又表明了中国整体商业环境的粗糙、恶劣程度。就像 毛泽东在那些对土地充满渴望的贫农中看到了革命澎湃的动力,史玉柱则成功将竟经常被忽略的广阔农村转变成他的消费市场。将名字从“脑黄金”改成“脑白 金”,然后再将拙劣的广告铺天盖地打出去,展开一场场农民运动式的推销行动,史玉柱的成功充满了一代代中国人所熟知“本土智慧”。这种“本土智慧”可以实 行的前提是,广阔的人群深受信息闭塞所害,他们对美好生活充满渴望,却又盲目轻信。像很多的政治、商业行为一样,史玉柱贩卖的是“希望”。但很多时刻,这 种“希望”是充满欺骗性的。

  《征途》贩卖的同样是希望。那种在对滥杀的权力欲,对金钱所带来的随心所欲的“希望”。一位分析者说 《征途》的典型的玩家分为两种,一种是有钱人,花几万元人民币买一套虚拟装备可以连眼睛都不眨;另一类是穷人,没什么志气的穷学生,二三级小镇里无所事事 的青年,钱虽不多,但每天有大把时间不知如何消磨,一听有免费游戏玩,甚至还可以从游戏中获取工资,趋之若鹜。《征途》像是现实社会推崇的赤裸裸的“社会 达尔文主义”的情绪的扩大,每个游戏者都衷情于那种放纵的快感,并对此规则的确信无疑。

  “什么叫违反商业道德,商业和道德能放在一 起吗?商业是什么?商业的本质就是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获取最大利益”,在一次访谈中,史玉柱说,“我是一个商人,做的事情就是在不危害社会的前提下为 企业赚取更多利润。要一个商人又要赚钱又要宣扬道德,那不是商人,而是慈善家。”

  在某个侧面上,他说得一点没错,我不能要求每个人 都有强烈的自省意识,那种具有自律的道德意识的英雄式的企业家在世界范围内都在消失。在很大程度,我欣赏史玉柱,这样的人物的存在,是一个社会生命力的展 现,代表着令人赞叹的机会。但同样重要的是,我们要对应的力量来和他抗衡,来消解他的强盛的生命力中破坏力的一面,来对抗那高速运转的赤裸裸的利益机制。

   就像有科学提倡进步,就要有宗教来强调不变,有政府权力,就要新闻监督,有大众情绪,就要有精英思考,有商业公司,就要有反商业力量,一个良性的社会是 在相互制衡中逐渐完善的。正是我们的价值观的失衡、教育的破产、精神空间的扭曲、作家、知识分子的缺席,带来了精神贫瘠的一代人,他们和史玉柱所提供的娱 乐一拍即合。史玉柱代表的不择手段的成功,不正是我们道德意识、公共意识急剧衰落的表征吗?我们的土壤不是一直在纵容这样的人物的此起彼伏,我们太过崇拜 成功,而不问他们是如何成功的……

  今天的中国社会,仍偶尔让我想起《世说新语》中一个片段,那位闻鸡起舞的祖逖很贫穷,但有一天突 然换了华服和新战马,朋友问他的原因。他的回答是“昨夜复南塘一出。”他抢劫了战乱中的流民。这个类比或许不恰当,但是我们的精英人物不直有这个传统吗, 他们的成就不是创造了某种改善人类生活的新事物,而是对原有财富的一次重新分配,赤裸裸的掠夺没有了,但是他们却寻找到新的名目,借用了新的招牌。长期失 败的公民教育,使得那些辛辛苦苦的普通人没有能力辨别这种诱惑,他们以为购买到了希望,却可能不过是被人遗弃的塑胶花和廉价的糖水……

2007年12月26日星期三

《中国》

《中国》(Chung Kuo Cina)[DVDRip]


eMule资源

中文名称:中国
英文名称:Chung Kuo Cina
资源类型:DVDRip
简介
36144_s1433758.jpg

◎译  名 中国
◎片  名 Chung Kuo-Cina
◎年  代 1972
◎国  家 意大利
◎类  别 记录
◎语  言 意大利语
◎字  幕 中文/英文
◎IMDB评分8.6/10 (87 votes)
◎IMDB链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068375
◎文件格式 X264 + AC3
◎视频尺寸 688x448
◎文件大小 3CD 3x49x15MB
◎片  长 217 MiNs
◎导  演 Michelangelo Antonioni
◎主  演 Michelangelo Antonioni

◎简  介
 
《中国》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拍摄于北京,展示了一个小学的学生们、城市的老区、使用针灸技术的剖腹产手上还有一个棉纺厂及其工人等。第二部分参观了林县的红旗渠,还有河南的集体农庄,以及古城苏州和南京。最后一部分拍摄的是上海的码头和工厂。
   人们从中看到了主人希望世人看到的学校、工厂、幼儿园和公园,人们整齐有序地做操、跑步、工作,脸上洋溢着幸福、自信的笑容,儿童们天真烂漫,歌声清脆 嘹亮。纺织厂女工下班以后仍然不愿离去,自觉地在工厂院子里围成小组,学习毛主席语录,讨论当前形势。影片最完整的段落之一,是通过针灸麻醉、对一位产妇 实施剖腹产手术的全过程,几乎像科教片那样详细周到,从如何将长长的银针插到产妇滚圆的肚皮开始,一直到拽出一个血肉模糊的小生命。在长达20分钟的杂技 表演中结束了影片。
安东尼奥尼的《中国》,连图书馆都没有,网上下来TV rip的,画面质量很差,但不妨碍片子的好。电影是72年拍的,那时我还在娘胎里。但那种生活我熟悉,直到八十年代中期,那生活的外表都没发生巨大的变化,它给我的一生留下刻骨的印记。
  
   片子是安东尼奥尼应意大利文化部和中国政府邀请来华拍的。不料片子拍完,导演两头不讨好。西方嫌他美化专制共产政府,意共想和中共搞好关系也百般阻挠他 的片子在威尼斯双年展上放映。而中国政府,大概本想借一个西方左翼导演之手向全世界炫耀一下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让世人看看遭受高压封闭的闷罐子里人民如 何幸福如何拥护政府。不料导演虽然在西方被划为左派,按当时中国的标准却称得上反革命,他那一点高大全都没有的西方的美学与电影理念在中国这片荒地上扔了 颗炸掉。拍好的片子传回中国,也不知到底有多少人真正看到,但批判文章铺天盖地。1974年1月30日,人民日报发了评论员文章《恶毒的用心卑劣的手法- ---批判安东尼奥尼拍摄的题为的反华影片》,后来还出了集子,各行各业人民批判安东尼奥尼。
  
  我看到的影片是怎样的呢?
  
   镜头很安静,移动缓慢,不是切割生活来讨好我们,来适应我们头脑里的假象,而是强迫我们去睁眼看生活,看它自己的节奏,自己慢慢的展现。这点很像贾樟 柯,也许后者从他那里学到过东西。他们的色彩也像,对比不大,灰灰的,不靠强刺激来引起你的注意。它引导你进入更深层的诗意,肯不肯跟着却是你的事。安东 尼奥尼的镜头里,时代有着强烈的真实性,贾樟柯的镜头里也有这种真实性。不是所有的导演都能做到这点,王小帅的《青红》,一上来就假,好像时代不再,便只 能伪造,反正大家也不在乎。当然《中国》是纪录片,真实性好像是应该的。
  
  真的是应该的么?看看拍摄条件:很明显,路线是被 指定的,场景是被安排好的,导演的自由度非常有限。只是在全盘虚假的算盘底下,仅仅靠拍摄手法和几个强拍抢拍的镜头,胶片中渗出一种强烈的真实感。我们重 新看到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动作,表情,说话方式。安东尼奥尼不是站在意识形态的高度指手画脚,他蹲下来,凝视,让生活自己从画面中渗透出来。和贾樟柯一样, 他懂得发掘平凡生活的诗意。那些低下、灰暗、甚至委琐的人生角落,因着凝视,也能够成为诗,这是一种艰苦生活中的禅意。
  
  而 终究,终究,我对那个时代有一种乡愁。是,那个时代,饥饿,贫穷,压抑,与一切高贵的思想文化隔绝,那个我身处其中时发了疯要反抗的时代,我不知在怀念它 的什么。但一种真切的时间上的乡愁雾气般升起,我在看《站台》的时候就曾被它浸湿。我究竟怀念什么呢?也许是那种悠闲,那种人与人的关系,那种虽已被强力 拔出,但末梢尚掩埋于传统的土下的根须。阳春白雪虽不复存,下里巴人的那点气味却还是中国的。民风虽然远不若更早的年代,却仍比现在纯朴。也许是我自己的 童年,记忆片段残留极少,且早已模糊,谈不上美感诗意,却只有在被强行揪到屏幕前回顾的时候才重生的童年。

南开大学不平安的平安夜

主题: 南开大学不平安的平安夜

关键词 南开 别克车

发信人: yangyijun (浅杨), 信区: RUCexpress
标 题: <转载>2007年12月24~25日南开大学的学生示威
发信站: 天地人大BBS站 (Tue Dec 25 10:30:03 2007), 站内

从校内某南开同学那里看到的……有意思……

我们的学生到底怎么啦?



2007年这个平安夜,可是我们过的却那么的不平静,我们的学生在我们南大示威抗议,声震天地!



2007年12月24日下午,我们的一名学生在学活附近骑自行车与一辆豪华的轿车相鑔,然后车主向该学生索赔,此时车里是一男一女,当时有孩子在车内。 交涉过程中,车主叫来一群混混把我们的学生打成了重伤,后被送进了医院,有同学路见不平,围住肇事车主,要求讨个公道。后学生越聚越多,后在晚上十点左右 车主逃离现场,闻讯赶来愤怒的同学越来越多,约有2000多人在场支援。大家真的愤怒啦,此时场上已经没有了肇事者,大家对着那个汽车泄愤,有的人用砖头 砸车窗,把灯砸碎了,把车砸得变形了,然后有的人带来了钢筋,用它来夯击轿车,更有甚者,拿来了气嘴,把汽车的气给放了。车子实在没有什么可以砸的了,基 本上能破坏的都破坏了,还是不解气。大家又把那变形的车底朝上翻了过来,然后接着用砖头进行砸,那面的同学又一起用劲把这个庞然大物给翻了过来,此时地上 一地的碎玻璃和其它的车子上的破碎物。


11点多的时候校领导过来控制事态,但是尽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学生们要求的是学校给一个确切的承诺,要给我们问题解决的期限,但是领导们没有,一些人 在场说了几句话,但是我们学生要的是真心的话,替我们南开人说的公道话,领导们不敢说,只会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说什么我们会���公安局一起合作调查这 些问题的,我需要和同学私下的一个一个的单独谈,这不是废话吗?每次学校出现交通事故时学校领导不都是这么说的吗?还有你是一个校长,德高望重老奸巨猾, 我们说什么你都有足够的理由来反驳我们,指责我们的幼稚。可是我们需要确切的维护我们的权益,我们需要领导们替我们说话而不是来压制我们!





人很多,大家一起呐喊示威抗议,要求严惩凶手,要求归还我们的道路,要求学校给我们一个具体的问题解决期限,我们集体唱着庄严的校歌:“渤海之滨,海河之 津巍巍我南开精神……”为什么校外的车在我们的路上走还那么猖狂,挤占我们的路干扰我们的日常生活扰乱我们的教学生活秩序不说,还要殴打我们的学生。好猖 狂的人,有车了就牛鼻啦,在我们路上呼啸而去喧嚣而来,全然不顾我们的感受,这是我们的生活区和教学区,我们的安全和平静到哪里去了?大学的校园里没有携 手漫步的情侣,只有一辆辆扬尘排气的车子急急忙忙地跑来跑去,这还是我们的大学吗?我听了好多人说了,学校里面这几年的交通事故越来越多,旁边一位学长说 上次他就是因为与别人的车相鑔,赔给车主200元钱,还不停的向车主道歉,事情方才罢休。看来南大里轿车和学生的自行车相撞事情是经常发生的了,车主们都 总结出经验来了:爱车破了层皮,就要学生来赔!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威胁的环境中我们又如何才能健康成长如何才能安心的学习?我们想要的是属于我们南大学生 的安静环境,我们不想一出宿舍和教室就碰到车祸!



猖狂的人,居然在我们院子里面向我们南大挑衅,殴打我们的学生。我们怎么招你惹你了?为什么要贬低我们大学生的社会地位,瞧不起我们是吗?我们现在是没有钱,没有权。

但是我们有知识,最起码现在正努力的学习知识,我们的水平就代表整个下代中国的水平,我们的方向就是社会的方向。你有了钱就牛鼻啦?充其量只是一个浅薄粗鄙的暴发户!





我们在大学里面充其量只是谈谈恋爱,可是你们这些所谓的社会上的人却在坑蒙拐骗吃喝赌做着龌龊丑陋的事情,你们怎么不大力批判?还自欺欺人的说:我们要过的快乐一些

,要按自己的本能做事情。我还要说,一个大学生的败类并不能代表他的学校的水平,并不能说明当代的大学生的素质和水平就不高!不要侮辱我们的学术殿堂,不要亵渎我们心

目中的圣地!


这次示威抗议活动持续了4个多小时,大家的愤怒还是久久不能平息……


希望社会多尊重一下大学,多尊重下劳动和创造,多尊重一下在学校里求学的莘莘学子们,同时我也希望学校里面规划好大学生区和其他闲杂区,真正给我们营造一个安静安全纯净的校园环境!

该贴被abc编辑于2007-12-25 12:4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