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5日星期五

《上甘岭》(Battle on Shanggailing Mountain)外挂英/简繁汉字幕[DVDRip]

 
 

Sent to you by monokeroz via Google Reader:

 
 

via SimpleCD - 最新电驴资源 by observer on 3/25/11

摘要信息:IMDb: 5.4/10 (52 votes)Douban1433701:7.7(3397 votes)发行日期: 1956年地区: 大陆
类别:电影
子类别:战争
简介: IPB Image
出  品:长春电影制片厂 1956年 编  剧:林杉 曹欣 沙蒙 肖矛 导  演:沙蒙 林杉 摄  影:周达明 军事顾问:赵毛臣 副 导演:荏荪 助理导演:董吉深 美术设计:刘学尧 录  音:陈文渊 特技摄影:王玉如 特技设计:蔡光 剧务主任:武愚 作  词:乔羽 作  曲:刘炽 独  唱:郭兰英 演  唱:中央乐团合唱队 中央实验歌剧院合唱队 新影乐团合唱队 演  奏:新影乐团 长影乐团 指  挥:陈维文 合唱指挥:邱里 金正平 颜  色:黑白 类  型:战争 对  白:普通话 字  幕:外挂英/简繁汉字幕 片  长:02:03:59 大  小:1395MB (1463791616 bytes) 视  频:XVID 720x544 23.98fps 1436Kbps 音  频:MPEG Audio Layer 3 48000Hz 立体声 128Kbps 剧情介绍:   本片根据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改编。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1952年秋,正当板门店谈判休会期间,美军在朝鲜中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企图攻占上甘岭和五圣山,借用武力达到他们在谈判桌上达不到的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八连连长张忠发,率领全连战士坚守上甘岭阵地。他们曾一度被切断与后方的联系,缺粮缺弹缺水,情况艰难,但战士们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意志,在坑道里坚持了二十四天,完成了拖住敌人的任务,使中国人民志愿军获得大反攻的胜利,从而扭转了朝鲜战场的形势,迫使美方代表在板门店重新坐下来谈判,并最终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这是第一部表现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它取材于着名的上甘岭战役。为熟悉生活,编导人员赴朝鲜前线与战士们一起亲身感受,半年时间中访问了一百多人,记录了几十万字的材料。在此基础上,编导对战役进程、战斗故事进行了精心的剪裁和表现,将这场气壮山河的战役真实地烘托出来。他没有全景式地表现战役的全过程,而是把视点投向一条坑道和一个连队,塑造了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志愿军英雄群像。影片多用富于个性特征的动作、语言刻画人物,如张连长,既有英雄气概,又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是一个十分成功的基层指挥员的形象。影片的节奏处理也颇具匠心,既有紧张激烈的战斗场景,又有舒缓深沉的抒情段落,二者妥贴地交织在一起,引人人胜。环境气氛和物件细节的创造性运用,也增添了影片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本片插曲《我的祖国》在渲染气氮、表现主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流传甚广。 演  员: 张忠发——————高保成 孟德贵——————徐林格 杨德才——————张 亮 师 长——————李树楷 陈德厚——————刘磊 王 兰——————刘玉茹 毛四海——————白英宽 炊事员——————田 烈 步行机员—————张健佑 政 委——————张凤翔 参谋长——————张巨光 三营长——————王 枫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原创MV欣赏《我的祖国》: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北大将对思想偏激的学生进行教育

 
 

Sent to you by monokeroz via Google Reader:

 
 

via Solidot by blackhat on 3/24/11

《北京晚报》报导,今年5月以后,北京大学将在全校推广实施对"重点学生"进行学业会商的制度,会商的"重点学生"包括:学业困难、思想偏激、心理脆弱、经济贫困、学籍异动、生活独立、网络成瘾、就业困难、罹患重大疾病、受到违纪处分等十类学生。学业会商将由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学生资助中心等部门进行。 此举引发了争议,学生认为"思想偏激"难以定义,北大以"兼容并包、思想自由"闻名,会商"思想偏激"的学生很容易让人产生"校方禁锢北大学生思想"的理解。校方官员对此表示,会商工作以关注学业困难、多次挂科的学生为主,主要是了解他们学业困难的原因,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同时会商工作也会关注一些思想偏激的学生,主要是因为有一些学生经常夸大学校工作的一些细微漏洞,"比如动不动因为食堂饭菜涨两毛钱就批评学校。"评论家认为,这是"小学生进教导处"的另一版本。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2011年3月24日星期四

中国如何修改网络流量

 
 

Sent to you by monokeroz via Google Reader:

 
 

via Solidot by blackhat on 3/24/11

Google指控中国故意干扰Gmail服务,让中国用户以为故障出在Google身上。那么中国政府是如何做的?《MIT技术评论》报导,安全专家认为中国最有可能使用的是"透明代理",拦截和转发网络信息,快速修改通信内容。 企业常用透明代理去过滤雇员的网络访问,ISP也常常会用透明代理将网站上的广告替换成自己的广告。当政府试图审查和跟踪持不同政见者时透明代理日益普遍。一个网络的所有流量被迫通过代理,所有的通信被监视和即时修改。拦截和转发流量又被称为"中间人攻击"。中国的ISP可以利用透明代理跟踪每一位Gmail用户,可以通过植入JavaScript键盘记录程序,记录所有行动。防止中间人攻击的方法是使用HTTPS加密访问,但伪造的CA证书可以拦截加密通信。Google称,中国对Gmail的干扰是临时性的屏蔽和解封,突尼斯也被发现采用透明代理试图劫持抗议者的Facebook帐号。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2011年3月23日星期三

《利比亚卡扎菲专题合集》影印版[PDF]

 
 

Sent to you by monokeroz via Google Reader:

 
 

via SimpleCD - 最新电驴资源 by observer on 3/22/11

摘要信息:图书分类: 政治/军事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发行时间: 2003年11月1日语言: 简体中文
类别:图书
子类别:人文社科
简介: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中国外交部驳斥关于Gmail言论

中国外交部驳斥关于Gmail言论

blackhat 发表于 2011年3月22日 17时05分 星期二   Printer-friendly   Email story   
来自Google自己阻断443端口部门
Google互联网
环球读者 写道"对于Google提出的中国干扰Gmail服务的指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周二予以否认。她说,中方不接受这一指 控,并表示拒绝进一步置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专家俞晓秋21日对中国最好的新闻源《环球时报》表示,用户投诉邮箱服务使用不正常,Google要么承认自己技术不行,要么找理由为自己开脱,因此中国政府成为被攻击的矛头,而事实上Google毫无证据。"

“毫无证据”,这样说是没有风险的,特别是说的人是一个流氓。如果拿出了证据也可以不承认。

这样做能愚弄哪些人?国内相信欧美准备通过互联网瓦解和入侵中国的人。

流氓国家们都活在当下,从来没想过很久以后,包括自己的。

2011年3月22日星期二

Google指责中国干扰Gmail服务

Google指责中国干扰Gmail服务

blackhat 发表于 2011年3月21日 13时00分 星期一   Printer-friendly   Email story   
来自方校长之意不在酒部门
Google审查
Google公开指责中国政府干扰Gmail邮件服务。过去几周的干扰导致中国用户访问Gmail十分困难。Google称,它的搜索网站和Gmail没有遇到任何技术问题。Google在周日发表的一份声明中称,问题不在他们这一边,这是政府封锁,通过精心设计使问题看起来是出在Gmail上。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可能是中国加强网络控制和内容审查的一部分。中国外交部尚未对此发表评论。

《枫》1980金典电影

 
 

Sent to you by monokeroz via Google Reader:

 
 

via SimpleCD - 最新电驴资源 by observer on 3/21/11

摘要信息:Douban1472251:7.7(167 votes)无
类别:电影
子类别:亚洲

引用
唯一一部反思、忏悔学生武斗的大陆电影。很美

《枫》,峨嵋电影制片厂1980年摄制,编剧:郑义、导演:张一、演员:徐枫(饰卢丹枫)、王尔利(饰李红钢)。故事梗概:1966年,一对正在热恋的青年学生卢丹枫和李红钢,热血沸腾地投入红卫兵运动。两个人因观点对立,卢丹枫参加了井冈山派,李红钢参加了红旗派,成了你死我活的敌人。担负红旗派作战部长的李红钢,被井冈山派俘虏,卢丹枫设法放走了他,但事后又谴责自己对"革命"不忠。逃回去的李红钢,一面部署血洗井冈山派的战斗,一面又在为坚守据点的卢丹枫担忧。革命与爱情的矛盾,折磨着这一对单纯、幼稚的青年人。一天,残酷的武斗开始了。井冈山派寡不敌众,伤亡惨重。卢丹枫毅然面对李红钢开枪。李红钢身负重伤,仍率众猛冲,攻下了井冈山派在高楼顶上的据点。李红钢在堆积的尸体中找到了昏迷的卢丹枫。这对恋人互感悲伤,但却坚定地规劝对方投降。最后,绝望的卢丹枫高举井冈山派的战旗,跳下高楼。李红钢从此万念俱灰,当了逍遥派。谁知两年后井冈山派掌了权,李红钢作为谋害卢丹枫的反革命凶手,被处以枪决。

    《枫》的原著小说作者郑义是六六届高中毕业生,曾经在太行山插队五年,还当过四年煤矿工人,直到四人帮倒台才得以重返校园上大学。小说完成后投给《文汇报》,报社起初不敢发,请巴金看过后才予以刊登,登载在1979年2月的《文汇报》上,小说一见报即引起轰动,作者收到了数百封读者来信。

      同年《连环画报》8月号发表陈宜明、刘宇廉、李斌三人合作的同名连环画《枫》,杂志推出三天即被文化部出版局勒令停止发行,至于理由,可以在这年9月的《美术》杂志上刊发的群众意见中找到:《枫》让人们回顾大武斗,不利于安定团结,没有现实意义;里面出现了林彪、江青像,而且"林彪像是彩色,江青像是照片似的,感到是正面形象,使人看了感情上不能接受。"

    《连环画报》的编辑部不能接受这个结果,遂越级申诉,据理力争。《美术》杂志的副主编何溶组织文章进行讨论,自己则以《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为题力赞《枫》的优点,《文汇报》、《工人报》、《美术研究》等报刊也都相继刊发专题评论文章,几方的努力下,《枫》和《连环画报》总算度过禁售难关,杂志得以顺利发行并且加印了10万份,在随后的建国30周年全国美术展览评奖中《枫》还获得金奖。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2011年3月20日星期日

印度人看中国:外表光鲜的可怜虫



印度人看中国:外表光鲜的可怜虫

【多维新闻】编者按:中国与印度同属发展中国家,全球人口国家排名分别位居前两位,两国政治制度完全不同,印度被称为"最大的民主国家",而中国则被称为"最大的集权国家",媒体和网民经常拿这两个大国进行比较。日前,中国互联网流传一篇题为"印度人看中国:外表光鲜的可怜虫"的文章。据查,该文最初出自译言网,由中国网民"njweili"翻译。英文原稿刊登于理性基金会(Reason Foundation)网站,作者莎嘉•达尔米亚(Shikha Dalmia)是该基金会的高级分析师和首家iPad报纸"The Daily"的专栏作家,原题为"China's Beauty Problem"。全文如下:

印度人看中国:外表光鲜的可怜虫

印度高档商场和贫民窟共存,看到中国现代化的都市,一尘不染的街头。印度人会怎么想?

去年夏天,我乘坐高铁穿越中国东部。接待我的人来自美中交流基金会,他刚刚访问过印度——我的祖国。他问我:"为什么印度城市的街上有那么多穷人?"我很吃惊,因为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他的国家正好相反,中国城市里基本看不到穷人呢?

外国游客谈到印度时,普遍认为随处可见穷人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不过从对待穷人的角度考虑,这实际上是印度民主的真正表现。

和印度城市相比,中国大城市很是可爱。仿佛自由化浪潮一朝袭来,他们瞬间就衣着光鲜、摆脱贫困;一夜间就能彻底忘记社会工业化过程中种种丑恶和苦难的经历。他们拥有优美的高速公路、时髦的购物商场、现代的高楼大厦。和北京上海的此番美景相比,纽约和华盛顿街头徘徊的无家可归者异常扎眼。

印度街头一景

和中国相比,自由化对印度城市的影响喜忧参半,巨大的发展和巨大的问题相伴而来。商场、地铁、高速公路纷纷出现,无处不在,和中国一样。不过,每座商场建成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个贫民窟——通常就在商场旁边。印度人越来越富裕,不过从某些角度看来,他们的生活质量在恶化——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涌现出的道路和其他建筑对印度人来说就像混凝土森林般让人呼吸困难。

中国城市远比印度城市漂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比印度民主提出了更合理的发展目标。中国政府有意识地重点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以支持中国出口主导型的现代化经济发展。每年在这上面的支出为人均116美元,比印度的6倍还多。

中国塑造这些美景,依靠的还有黑暗的另一面。那就是中国通过所谓户口制度严格控制国内移民。户口使每个公民在出生时就被打上了"城里人"和"农村人"的烙印,可以称其为一种地域上的种族隔离制度。如果有人想把自己的户口迁出,一定要先获得官方许可,而这在目前几乎是不可能的。好吧,感谢中国城市工厂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男人们可以付费获得许可。

而妇女们,付费之外还要接受妊娠检查,为的是证明她们不是为了逃避计划生育。(编者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动人口外出就业需要办理各种证件,主要有身份证、外出务工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暂住证等。一个证件的办证费用从几十元钱到几百元钱不等,搭车收费和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比比皆是,输出地政府收钱,输入地政府更是变本加厉,重复收费。目前,这些收费绝大部分已被取消。)

离开家乡进城以后,他们摇身一变,成了所谓的"流动人口"。他们的生活空间主要限于贫民区——游客看不到的地方。北京当局坚决对这些人口实行管制,甚至以控制不断上升的犯罪率为借口,对"流动人口"聚集区进行"封闭式管理" ——架设围栏、配备警卫,进入隔离区的每个人需接受身份检查。【相关新闻:北京城乡接合部2011年全部封闭管理

户口的作用不仅仅是限制迁移。不同户口类型者享受的社会服务也有天壤之别。进城务工农民和城市居民享受到的所有社会服务无缘,除非他们能将他们的临时户口转成永久城镇户口。这个很难。他们不能在城市公立学校入学,没有足够的医疗保险,得不到社会福利补助,甚至不能使用城市公交卡。农村户口者在城市生活如此困难,很多夫妻只能把孩子留给老家的爷爷奶奶抚养,家庭长期分离。

中国坚决执行户口制度的同时,印度在其宪法中明确移民的自由,准许农村家庭自由迁移进城。进城以后,他们的社会福利也转由所在城市负责(虽然很少,包括补助配给和教育)。任何中国式的"封闭式管理"企图都会让活动家和反对派发起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胆敢尝试的管理者可能因此倒台。这一切的结果就是印度城市中,移民无处不在,成为城市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在很多方面,印度的进城农民都远远不如中国农民工。中国贫民区的饮用水、污水处理设施、住房等基础设施都远远超越印度贫民窟。更糟的是,认为外来农民占用城市道路和服务的思想在很多城市引发了排外活动。孟买一个暴力政党"大地之子"曾冲击贫民窟,迫使里面的人"滚回老家去"。
 
但有一点,是中国农民工没有的:表决。印度每次选举前,政治家都会在贫民窟进行选民登记动员,所以本地居民针对他们的排斥政策很难获得政治支持。不过,只有城市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他们的状况才会得到根本改观。为此,印度需要在十年内将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从人均17美元提高到人均134美元,总计达到1.2万亿,是当前规划的两倍。

印度的基础设施难题和中国面临的接收移民问题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这是因为半个世纪的社会工程已经摧毁了中国的公民社会。恢复这个可不道路修复、电力再通那么简单。

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养老问题主要依靠家庭。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让这一根基不再安全。印度没有这个问题,这要感谢印度的社会制度。70年代印度短时间实行强制绝育严格控制人口政策后,就被民主表决终止。所以,印度人大部分都是团结的大家庭结构,这是自由人权留给老年人的礼物。

既然家庭的养老体系不再保险,老年移民就需要社会赡养。不过户口制度对他们说:不!如果中国不能缩小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的福利差距,心怀不满且人口众多的农村人口很可能变成一个随时会爆炸的政治火药桶。反过来,中国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轻松,需要在2025年前把每年城市GDP的2.5%投入到新移民身上。这不仅意味着控制政府支出,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房地产泡沫可能因此破灭,而在很多人眼里,这恰是中国经济高位运行的基底。还可能缩减当地中产阶级的户籍福利,转而惠及新移民。

这两种对策都有极大的政治弊端,原因恰恰是中国缺乏一个——投票箱。所有的专政都有其野蛮的力量。只要经济馅饼在增大,就能看到这种力量。不过重新分配馅饼指望不上这种强大的野蛮力量。

那么,中国和印度,前者摧毁了其公民社会,后者让其愈发繁荣。而前者还没有尝到这样做的苦果,当然后者也还没有得到回报。所以,当我们把视线对准这最脆弱的一面,也许,印度乱糟糟的民主社会可能还胜过中国的超理性专政。



(方鸣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