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6日星期五
人类演化出躲避细菌盗铁的能力
2014年12月24日星期三
邓晓芒:对知青50周年的历史与哲学反思
邓晓芒:对知青50周年的历史与哲学反思
多维人文
前不久,当代著名哲学家、华中科技大学哲学教授邓晓芒出席纪念长沙知青下放江永县50周年论坛,并作一场从历史与哲学角度来看待知青的演讲。作为当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知青,邓晓芒教授谈到,我们每个人都有资格进行一种人生哲学的回顾和反思。我们的生命已经过去了一大半,我们的朋友中有的已经提前离开了我们,他们所面对的死亡不久也会降临到我们的头上,我们对自己的这一生究竟如何评价?在面对死神或上帝的时候,我们能够问心无愧吗?我们绝大部分都不是什么"成功人士",而是一般的普通老百姓,但我们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在死亡面前,我们都有一个平等的灵魂。以下为演讲全文:
今年是我们江永知青1964年大批下放的50周年,在此前后也有部分知青下放江永,也和大家一起记念这个日子,一起来反思这场中国历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上山下乡运动。就我们个人来说,这也是我们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一站,我们在这里转向了一个我们从来没有预料到的充满坎坷的道路,决定了我们一生的命运、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所启动的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反思,它关系到我们对自己一生的评价。在50年后的今天,与当时相关的诸多恩怨都已经淡化,我们才有条件来对这场运动做一番远距离的冷静的审视,这种审视也才能有可能是客观的、贴近真相的。
渔业连受训的知青
(一)
首先我们要进行一种历史的反思。刚才讲了,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上山下乡运动,为什么史无前例?是由于当时的领导人的突发奇想,更是因为当时的政府是一个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全能政府"。现在一般认为,60年代的大规模上山下乡主要原因是当时由于大跃进的失败,工业凋敝,经济崩溃,城市就业困难,为了社会的稳定,必须将大批待业青年和刚刚毕业的中学生赶到广阔的农村,让农业生产消化掉剩余劳动力。这些当然不算错,有大批文献和事实作依据,但是非常表面,还应该做进一步深入的思考。
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是,在历史上,有哪一个政府解决失业和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是采取这样一种方式的?古今中外,只此一家。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或者说,这本质上不是政府的问题,而是老百姓自己的问题。小民百姓从来都不是靠政府"安排工作",而是自谋生路,各显神通,鱼有鱼路,虾有虾路,而且一般说来,城里总比乡下的机会多。读书人呢,有科举的路,科举不第,也还可以当幕僚、教私塾,帮人写对联、写信和写状纸,算命看相行医,做乡绅和"喊礼",也可以经商做生意。像"孔乙己"那样穷困潦倒的毕竟不多。
到了现代社会,城市发达,科学昌明,专业分工明确,开始有了"失业"问题。这或者是由于专业设置不当,或者是由于经济不景气,而当局解决这类问题,通常是通过调整专业培训和发展第三产业、减少税收、扶持中小企业的办法,或者是政府投资兴办公共工程的办法,却从来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政府是通过把有文化的剩余劳动力赶到农村去的办法,这相当于一个国家的自杀,断绝了未来发展的前途。
中国当时的情况,是刚从三年饥荒中走出来,百废待举,第三产业极端匮乏,人民生活极端不便,各行各业需要大批有文化的人才。那个时候在城里,人们的生活水平极端低下,工资极低,只求有口饭吃。有的家庭靠母亲在街道工厂糊个纸盒什么的,就能够供家里几个孩子念书,虽然非常困难,也能勉强度日。文革后期赶人下乡的口号是:"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但我从来没有看见谁在城里吃闲饭,只要赖在城里,总能找到工作。
所以我认为,当年中国城市并不存在真正的劳动力过剩和失业的问题,相反,只要放开让大家去各自谋生,只会有劳动力不足、特别是有文化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然而,为什么的确又有大批中学毕业生无法安排工作呢?这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政府不愿意放开让百姓自谋生路,而要把就业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保证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压制街道工厂和市场的自然发展。60年代的街办工厂和小集体单位自负赢亏,搞物质刺激,被视为如同农村的"三自一包"那样的非社会主义企业,是绝对不容许其坐大的。这就使得街道企业和小集体吸收劳动力的容量大大受限。
另一方面,由于要贯彻"阶级路线",那些家庭"有问题"的学生的确面临如何处置的问题,必须把一部分学生打入"另册",以制造"阶级矛盾",巩固和加强红色政权的合法性。这两方面都是极左意识形态的实践效应。文革后期,特别是1968年以后,这一套办法也成为解决红卫兵造反派这些社会不安定因素的现成手段。
再加上,政府通过户口制度,对百姓、特别是有文化的人掌握着绝对的人身控制权,因而能够对成百万的知识青年任意驱使,能够轻而易举地干成这件在任何一个现代社会中都几乎不可能的事情,这是对极左意识形态控制整个社会、为所欲为的制度上的保证。
第二个要考虑的问题是,我们这些极左意识形态的受害者,为什么在当时对这种不合常理的倒行逆施不但没有清醒的意识,反而有很大一部分人真心拥护,自觉自愿地以极大的热情把自己的青春投入这一"划时代的""伟大事业",还觉得自己特别光荣、特别真诚?即使是那些对于上山下乡抱有反感、恐惧、无奈和痛恨的知青,也觉得自己没有正当的理由来抵制这种强加于自己的命运,反倒觉得自己有种想当"逃兵"的不光彩?这就涉及到我们从小所受到的那种格式化的教育和洗脑,是必须彻底反思的。
近年来,已经有不少人反思了49年以来我们所经历过的那种极左的意识形态,有的追溯到苏联模式,所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有的追溯到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还有的追溯到了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所有这些当然都是必须清理的,但是我还没有看到一个人把这种极左思潮追溯到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历史的惯性。
我历来认为,中国革命的实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次农民起义,而农民意识里面浸透着的是皇权意识。中国几千年来都是农民国家,这是中国皇权专制体制的深厚的基础。每个农民出自本能地想当皇帝,或者是梦想着有一个好皇帝从上面赐给他阳光和雨露。毛泽东作为农民革命的领袖,首先就牢牢抓住了最底层的农民、特别是农村的流氓无产者的心,以中国贫苦农民的代言人的身份出现,并且很自然地与现代世界的民主运动大潮混为一谈。但国际上的民主思潮讲的是自由和平等,而东方包括苏联和中国等国家的民粹主义则极容易从大众崇拜转为个人崇拜和英雄崇拜。因为农民讲平等,不过是要由一个他们所佩服的、为他们说话的领袖带领他们"闹翻身",把他们上面的人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夺过鞭子揍敌人"。整个过程都需要仇恨,没有任何调和的余地,这就是"革命"这个概念的真正含义。
但传统的皇权专制一旦坐稳了天下,通常都要从这种农民革命的仇恨激励转向社会和谐,所谓"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必须将儒家伦理的"忠恕之道"重新抬出来,对老百姓施"仁政"。而中国革命胜利后,为什么几十年一直沿用着"马上治天下"的思路来进行意识形态灌输呢?这是因为时代不同了,当今的"天下"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而是"世界"。在世界没有统一以前,毛始终只能是"王",甚至只能是"山大王",而不能称"霸"。为了继续"反霸权"或者说"争霸",还只能以"马上得天下"来治国。所谓"输出革命"不过是毛的"合纵连横"争当国际霸主(世界革命领袖)的策略。
因此,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中,有几个因素是最关键的。一个是"革命",革命有天经地义的合理性,从小就要干革命,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人生的意义就在于献身于革命事业。其次是仇恨,就是"阶级仇,民族恨",因为革命必须有革命的对象,"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凡是"苦大仇深"的就是革命的依靠对象。第三就是大众崇拜、底层崇拜,或者"劳工神圣"。我们吃着农民种出的粮食,穿着工人生产出的衣服,不为他们服务、不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就是"对不起衣食父母",就是"忘本"。
所以,上山下乡的意义,一个在于这是一桩"革命事业",是为世界革命作贡献的壮举,是反修防修、抵制资产阶级思想腐蚀的有效的措施;再一个就是"返本",回到工农群众中去,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就是看他是不是和工农大众结合在一块。"这些话语在我们当时看来,占据着天经地义的道德至高点。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民粹主义教育,它决不能通往现代民主,而只能通往大众崇拜和个人崇拜(两极相通)。我们最崇拜的是那个站在天安门上喊"人民万岁"的人。
所以,上山下乡是在一个由底层农民革命夺取政权之后,由于"革命尚未成功"而始终保持底层那种"泥腿子"的革命精神,蔑视精神文明和文化教养的特殊时代,所诞生出来的一个极左意识形态的畸形怪胎。它的那些打着道德旗号的宣传口号由于符合中国传统底层文化的"正义"性和仇恨心理,特别是符合《水浒传》中的那种痞子文化传统,而具有极大的欺骗作用。
(二)
因此,我们今天来反思上山下乡,有一个最好的历史条件,就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历史已经为这种民粹主义实践作了定论,证明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这场巨大的社会实验是一场"浩劫"(不仅仅是文革),而与此相应的意识形态教育则是一种利用传统文化惯性所进行的系统的洗脑和欺骗。
作为个人来说,我特别不能同意对待上山下乡的这样两种偏向。一种是把上山下乡仅仅看作我们知青的"受迫害",因而停留在对上山下乡政策的单纯控诉和诉苦的态度上,这种态度并没有超出我们所受的传统教育,也是经不起传统意识形态的反驳的。农村出身的作家刘震云曾经质问:你们知青下乡是"受迫害",那广大农民世代在乡下生活又算什么呢?你们可以回城、算工龄,农民又能回到哪里去呢?对于这样的质疑,我们将无言以对。
我们的确由于贯彻"阶级路线"而受到了迫害,但我们所受的迫害并不在于吃了多少苦头,而在于我们完全是被愚弄被强制地驱赶到了一个远离城市和文化中心的地方,让我们正在继续的学业受到中断和荒废,这是对个人人权的粗暴践踏。当然,在早年知青回城潮时,用"反迫害"作为旗帜是可以的,但在今天,我们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反思,这不单纯是一个知青群体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都还停留在中世纪,不知人权为何物。
另一种倾向则是把上山下乡尽量美化,觉得那是我们青春时代的一种美好回忆,甚至渴望回到那种没有心计、互相坦诚、天真纯洁的时光,那是我们的"激情燃烧的年代"。于是在我们这个年纪上,一些人有一种强烈的怀旧情绪,并且将这种情绪毫无反思地表现出来,甚至到舞台上去公演,唱红歌,跳红卫兵舞,都成了炫耀我们那个时代青春激情的一种公开的方式。我简直觉得这是一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行为。
我不否认,每个人的青春都有它值得纪念的地方;然而,并不是每个人的青春都值得历史记住。或者说,人的青春只有附着于历史的反思之下才是有意义的。如果我们能够反思我们当年"由自己所招致的不成熟状态"(康德语),我们的回忆就具有人类经验的价值。否则我们就只好自己私下里纪念一番,自我陶醉于几个朋友的回忆中,而不足为外人道。而在我们身后,这些美好的回忆都将烟消云散,不留痕迹。我们等于不曾活过。
所以,只有经过这样的反思,我们所经历过的一切才会不仅仅对我们这一代人而言,而且对下一代和子孙后代而言,都具有历史意义。现在有些年轻人对我们这一代十分瞧不起,虽然也唱红歌,但远没有我们当年的虔诚,而是故意用摇滚的、调侃的态度在唱,他们与歌词的内容保持着一段历史的距离,表达着一种批判的态度。我们不要慨叹所谓的"代沟",这不过是历史的进步而已。这种看不惯只不过表明我们被遗留在历史的滩头,我们搁浅了。
也许有人会说,你老是说历史历史,历史和我有什么相干?但是这样说的人,我要反问一句:你的儿女和你有什么相干?你的孙子辈和你有什么相干?我们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要给后代带个好样,要把我们一生的经验、我们做人的感悟和觉醒留给后代,不要让人指着后背说:你看,这就是被毁掉的一代。50年前的知青下放经历,足以让年轻一代人肃然起敬,只看我们自己如何对待。
十几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走出知青情结》,意思是让我们走出单纯的怀旧和自恋,放眼我们在中国当代历史中所处的境遇,反思人性从朦胧到觉醒的艰难历程,这样来为中国人的国民性提供某种深化的契机。只有这样,我们所受的苦才不会白受,我们青春的激情才不会虚掷,我们这一代人的痛苦经历才不会毫无痕迹地烟消云散,而会在中国当代启蒙思想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三)
最后,我想在这知青下乡5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资格进行一种人生哲学的回顾和反思。我们的生命已经过去了一大半,我们的朋友中有的已经提前离开了我们,他们所面对的死亡不久也会降临到我们的头上,我们对自己的这一生究竟如何评价?在面对死神或上帝的时候,我们能够问心无愧吗?我们绝大部分都不是什么"成功人士",而是一般的普通老百姓,但我们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在死亡面前,我们都有一个平等的灵魂。
我知道有的知青朋友们到了这个年龄,已经心灰意冷,再也不想事情,不想自寻烦恼。他们拥有了人生阅历这份精神财富,却不知道拿它有什么用。他们开始遗忘,消极地对待人生,相当于等死。但是,我还是希望每个经历过来的人都始终能够有一种积极的态度,抓住我们剩下不多的生命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我们好不容易到人世间来走了一遭,如果草率从事,匆匆忙忙,还没有来得及看清生活的真相,就撒手而去,那就太花不来了。
我体会人生越到后来,越有嚼头,当你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你再回过头来看自己走过的道路,你会看得更透,你对自己就把握得更深。年轻时候我读哲学,一位朋友的父亲对我说,哲学是要到45岁以后才读的。虽然我并没有听他的劝告,但我觉得他说的也有一定道理,但是要反过来理解:哲学到了老年以后才会有切身的体会,才知道它的用处何在。
不论对哲学有没有兴趣,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只是他没有意识到而已。哪怕你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那也是你的哲学。我们平时忙于生活,无暇顾及思考生活,但其实我们是有机会接触到哲学的。在我们的人生中,第一个接触哲学的机会是我们在乡下感到绝望,前途一片渺茫,时常百无聊赖的时候,那时我们常常想到的是怎么打发这些暗淡无光的日子。我本人就是在那个时候进入到哲学中来寻求光明的,一旦找到,就不离不弃地走到了今天。
第二个机会就是当前了。在我们这个年纪上,生活的重担已经逐渐卸下,我们的眼光更多地不是展望未来,而且回顾过去,我知道有许多朋友们会感到人生的破碎,一地鸡毛,不堪收拾。当然也有得意的,觉得自己混到今天有这样,也算是不错了。但毕竟现在有更多独处的时光,从50年前的那个日子开始,生活像一条红线一般把自己的记忆一直牵引到了今天。如何将这条红线理出个头绪来,而不至于变成一团乱麻,这就是哲学的功用。
幸好,哲学不是某个人的专利,而是人的本性。当你在孤独的时候,当你在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世,需要进行一番思想清理的时候,你会知道,只有哲学能够帮你走出迷惑,将破碎的人生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人生。你最后的这个完整的形象,就是你一生的形象。
"这不单纯是一个知青群体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都还停留在中世纪,不知人权为何物""上山下乡是在一个由底层农民革命夺取政权之后,由于"革命尚未成功"而始终保持底层那种"泥腿子"的革命精神,蔑视精神文明和文化教养的特殊时代,所诞生出来的一个极左意识形态的畸形怪胎。""农民讲平等,不过是要由一个他们所佩服的、为他们说话的领袖带领他们"闹翻身",把他们上面的人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夺过鞭子揍敌人"。整个过程都需要仇恨,没有任何调和的余地,这就是"革命"这个概念的真正含义。""每个农民出自本能地想当皇帝,或者是梦想着有一个好皇帝从上面赐给他阳光和雨露。"中国还停留在中世纪,在思想意识上仍然是野蛮和不开化的——能在一切崛起和暴富的表象下看到这个事实的人,更需要勇气去面对它。
2014年12月22日星期一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麻烦暴露无遗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麻烦暴露无遗
多维新闻
中国的全民投机,太清醒,往往赚不到钱,但当醒来的时候,已被搁在山岗上!几个月前,分析人士预测对了中国股市这次行情,但还是想不到领涨的金融类股票会如此疯狂。中国股市能起这波行情,不是民间资金的单打独斗,某种意义讲,是改革预期。
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放缓至7%
据BWCHINESE中文网文章称,中国金融机构遇到大麻烦,反成促发金融股发威理由,而国家要在2015年解决金融问题,也成了金融股暴涨的契机,这在逻辑上表面虽不可思议,但吻合中国股市政策操纵思路。技术上讲,A股市场中的金融股经长期调整,表像价格够低,可囤积资金够大,拉升股市点数够集中,彰显进入牛市色彩够浓烈。
一鼓作气冲击3,000点,金融券商板块拉动人气功不可没,但3,000点左右盘整后,如还是金融券商板块单打独斗,它就不是一场经济内在活力即将全面焕发的标识,倒像是一场人为精心设计的屠宰游戏。社会参与成本,只有在潮水退去,才能评判得失,而中国投资者的羊群效应,必然会有很多人为此牺牲。
当然,从赚钱策略来讲,手疾眼快的,目前当是择机参与这场游戏,与泡沫共舞。
"大而不能倒"正成为过去时
新一届中国领导人在2014年有效的控制了局面,并不意味着之前积聚的经济危机已有效的缓解,巨大的挑战是十分明显的。2015年,中国经济最大挑战是如何处置好金融问题,而不是纠结于GDP的速度。2015年任何GDP增速高估都是徒劳的,过去经济发展模式底盘松垮了。
鉴于政府强大的行政驱动力量,或许,市场对金融改革后金融机构资产良性化产生的乐观情绪可理解,但过分热烈的追捧金融资产,很可能是一种通过自我强化,来有意识的放大这种乐观情绪,而忽视了金融存在问题严重性。
没有经历对过去粗放经济的一次市场化的全面纠偏,出现大量企业破产倒闭后的产业大并购、大重组,经济活力很难转折性的焕发,因为,权贵经济和无效经济运行,占用了大量资源,优胜劣汰无法完成,金融机构也要为过去的操控失误不停的买单。
之前的是大部分过剩产能经历痛苦收缩和整合,最能挺的房地产也开始下坡了,房价下跌对金融机构来说,是非常沉重的一击。
在百业凋零情况下,金融业仍攫取超额利润,上市公司利润的一半被金融机构摘取,而其经营一直受政策庇护粗放无度,这显然是十分反常的。
地方债务、民间债务、房价下跌、企业破产倒闭会在2015年进入集中爆发阶段,很可能会把中国金融机构拖垮,同时,金融业改革会促使竞争加速,其本身利润空间会被大幅度挤出,其不良资产大量级增加的困扰也会日益明朗化。明年光是地方债,就有大约2.8万亿(1人民币约合0.1616美元)到期,而明年地方财政收入测算可能会减少1万多亿。
在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下,国家力量已无力维持金融机构危机无底线堆积,也正在切割划清责任,大而不倒正成过去,至少中小金融机构要倒一批了,破产清算或接受购并。
中国债务与GDP之比接近或超过250%,似乎比之欧美基数不高,结构内涵上却差之千里,因为,可以不负责任的占用了大部分,正在耍无赖不还了,这是金融机构的定时炸弹。
或许,这是一个严峻的判断,2009年到2013年高达63万亿货币供应,可能已蒸发掉了很大部分。
中国经济危机后半部接力棒也正在递接到金融机构手中。这当然不简单的是金融机构本身的错,而是特定时期大跃进复合产物,但最终买单的还是全社会。
之前的天量货币供应,大部分流向了打造城市的房地产、国企垄断的基本建设项目、开发资源的重化产业上了,真正流入新型科技产业和农业、教育等领域较少。其中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等,大多是依附海外投资和民间投资做大做强的。
与之呼应的是,此期间是中国历史上贪腐最严重时期,相关官员财富跳跃式大幅增加,也是中国向海外投资和私人资金外流最集中的时期。
货币超发却钱荒的背后
虽然广义货币M2年增速从2009年的27.7%逐步降低到目前的12.6%,即便如此,在之前多年如此天量货币供应背景下,2014年社会竟出现了几次钱荒,民间高利贷之普遍和成本之高超出想象,至少说明了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超额货币投放吹大的经济泡沫,以及半拉子工程项目,对后续货币供应要求强烈,巨量货币供应又导致包括房地产等大宗产品价格飙升,以及人工成本的突然大幅增加,货币供应托底总量相应变大;二是超额货币供应,已导致了经济和社会严重的内生性紊乱,引发的通货膨胀、产业结构失衡、民众消费能力稀释,以及不良贷款导致的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快速下降,经济体外表看似强大,但内在系统很脆弱,中央政府任何一种紧缩货币举动,都会在社会上引发蝴蝶效应.
三是超额货币供应沉淀的情况严重。经济运行严重的非市场行为,导致无效项目占用大量资金,相当部分本金已无法收回。最近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自2009年中国刺激计划推出以来,中国"无效投资"达6.8万亿美元;四是融资成本高企,利息支出不堪重负。2014年中国债务利息支出,就占到了新增社会融资的50%多,基本是拆东墙补西墙的状况,金融融资成本高企下,企业赚的钱大多被利息给干掉了,还有相当部分企业不赚钱,但为了存活,只能是靠增加贷款度日.
五是相当部分货币供应成腐败支付来源,实际已经被贪没了,一些官员和不法商人贪腐侵吞掉的资产,相当部分并不是社会财富正常增加所得,是通过货币增加进行的一种转移性支付;六是政府财政收入和各种税外行政性收费快速增加,有很大提前通过增加货币供应来预支的特征,并不匹配对应社会财富的增加速度;七是大量所谓产业项目和基建项目,都有明显的绑架金融机构并套取贷款的特征,起初压根就不准备还的案例比比皆是。
金融机构在民众观念里,视同国家信誉,所以,金融问题的处置现在就显得非常棘手,它危及政权稳固,对此,最高层是清楚的,而就应对金融泡沫的局部可控性破灭,中国政府其实已着手大量准备工作,还在布局一盘大棋。
2014年以来,国际油价和大宗商品跌幅加大,美元开始逐步走强,国际资本在外流,人民币贬值压力凸显。同时,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已连续陷入通缩状态,居民消费价格(CPI)增幅也在一再缩小,甚至跌落到近5年的最低值。产能过剩,东西卖不出去,卖出去也要低价竞销,成本高企下,无法借新债还旧债,违约风险必大批来临。
从金融机构中银行类资产来看,今年三季度末,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达12.93%,有近2.5%左右拨备覆盖率,但银行体系不良资产上升趋势同样明显,无法获得准确的数据,实际情况只有局内人知道,一定会很糟糕。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连续上涨。
"非银行"的影子银行体系,这些年为套利,大量销售高收益理财产品,存在难以承兑危机,已有所发生,但被强压,正在透支国家信用。
一些信托、保险机构并不靠谱,保险里边套信托,信托里边套保险,并与银行机构息息相关,唇亡齿寒,又不断融资,里边的黑洞深不可测;民间借贷基本上已经历一轮雪崩式违约,跑路事件频发,后边的一轮很快就到。
11月份,中国央行实施了2012年以来首次降息,之后还可能续降息及降准。与此同时,酝酿20年之久的存款保险制度破冰而出,绝不是偶然行为。
政府财政和国家担保除应对特别危机事件和护住大的金融机构外,不准备再给金融机构直接大量输血了,拯救金融机构的主线路又一次转向资本市场,拉动股市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石二鸟"是,一方面要让金融类股票价格提升,在将来的混合所有中做个好价,也拖住金融的底盘;另一方面,焕发人气,为下一步金融机构市场融资创造条件,用不了多久,金融机构融资潮就会密集出现。
今年已发布上市公司优先股发行预案,拟筹集资金总额达3779亿,其中银行板块占比高达60%,而今年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规模也处在历史同期最高位附近,四大银行开始了密集"补血",计划以发债和优先股补充资本金的规模未来五年有望扩大至逾3000亿美元。
今年证券类上市公司定增同样频发且体量巨大,相信在最近火爆行情煽动下,更多的证券类上市公司不会错过好时机的,一定会高价融资,并提出一系列让你眼花缭乱的发展计划,当然,这样大的成交量,券商股是得理不让人,股价翻几番的言论到处可见,够挥霍一段了。
保险类的中国平安,圈钱行为不断,今年通过H股融资368.31亿港元充实资本金,其在A股融资计划屡次与市场大跌吻合,被屡次口诛笔伐。而其旗下上市公司平安银行,刚在去年底启动148亿定向融资方案,另将准备实施优先股计划。
金融反哺须体现优胜劣汰
金融机构已张开虎口开始吸金,市场可否承受?会不会再成借助改革之名的又一次假蓝筹更烂筹的社会救助?
这一切答案,并不取决于经济改革,更要看政治改革的成色如何,不能颠覆性突破金融机构管理模式,信心比黄金重要是有时限的,追涨金融股票投资者,也没多少人是在进行价值投资,与金融资产捆绑紧密的房地产股票,同样可能是一种急促操纵性炒作。
分析人士曾指出:"2014会是中国股市的转运年,从国家层面讲,正是通过股权大整合进行国民经济大整合的良机,要成世界真正经济强国,没一个对应健康的资本市场,就是白白浪费功夫"。
房地产挤出的社会资金充裕,靠赚钱效应可以短期引导入股市,但更关键的是,要观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突破后的经济市场化大重组、大并购、大升级的程度,政府要敢于拿出勇气来,在收缴贪腐资金充实社保和相关法制完善匹配下,适度放任企业破产倒闭,进行社会资源重组。
金融盘活固然重要,但金融反哺必须体现优胜劣汰逻辑,否则,金融就是继续在不稳定根基上吹大泡沫,金融股所谓低估值经不起考量,但在市场狂热情况下,这往往被嗤之以鼻。
期待中国股市慢慢的、久久的走好,推动它的,是人民创造的强烈欲望和深层改革带来的经济重构,同时,资本市场制度监管脱胎换骨,并让大批量坏企业不断退市,逐步生出一批国际性具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公司和知名品牌,也让中小企业实现诚实的价值创业梦,否则,击鼓传花的金融投机狂欢,如无本之木,牛市必会早早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