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8日星期二

17大在即 中国加强社会控制

17大在即 中国加强社会控制
迈克尔·布里斯托
BBC新闻 发自北京

十六大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情景
加强社会控制是为了确保今年党代会顺利召开。
中共17大将于下月召开。为此,中国已经开始对政治异见人士和那些可能进行破坏捣乱者进行打击。

全国党代会,每五年召开一次,是中共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 在今年的党代会上,预计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加强其对权力的控制,当局将着力排除不同政见。

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公安部长周永康圈定了一大批要对付的"敌对势力"。

他说:"各级公安机关(要)……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捣乱破坏活动,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

周永康部长还谈到政治异见人士、鼓吹新疆和西藏等中国西部地区独立的活动人士。

他说还要加强互联网监管,按他的话说,构建一个"和谐的网络环境"。 中国已经在尽力阻止普通公民登录某些网站。

一家中国报纸的编辑告诉BBC,中央宣传部已经向媒体编辑发出了两份通知,告诉他们哪些内容能发,哪些不能发。

第一份通知于七月份发出,第二份于八月中旬发出。

该编辑称:"他们说在17大前不能有负面报道。我们不能报道有关土地权益、上访请愿以及重大事故等内容。"

近期中国五家主要报纸头版几乎一模一样。头条新闻、配发图片和文章内容也惊人的相似。

中国网吧
中国的互联网能够过滤“敏感”内容。
报纸编辑们非常担心在迎接17大的新闻报道中犯错误,由此可见一斑。

街道整治

当局还在大会前整治清理街道,消除潜在的不和谐因素。

那些来北京向中央政府反映地方不合理问题的上访者,他们的聚居点有可能这周被拆除。

据认为多达4000名上访者住在首都丰台区的"上访村",这一人数在北京召开重大政治会议时通常都会增加。

总部在美国的人权观察工作人员索菲·理查森说:"上访者是中国最易受到伤害的一些公民,在要求自己的合法权利时,他们享有居住权。"

该聚居点一再贴出布告,要求"上访村"居民必须于9月19日中午前离开该地区。

尽管当局说该地区因为修路需要进行清理,但是人权组织说,这一时间安排表明这一行动还是为了迎接17大进行的城市整顿。

同时,北京还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发廊整顿,这里经常是嫖娼赌博的窝点。

党代表大会在中国是一种形式固定的重大政治事件,它将决定未来的政策与下一代领导人。

为确保它的顺利召开,党的领导人在尽量做到万无一失。

德国记者上海笔记:公民抗议捎带进口

德国记者上海笔记:公民抗议捎带进口

记者弗乔卡斯给德国之声发来的上海随笔写道:西门子和蒂森公司在把德国的磁悬浮技术出口到中国去的同时,也把公民抗议作为一个德国制造物件捎带了过去。在修建新的磁悬浮线路时,上海市民运用了公民抗议手段。

陈波现在经常跟来访者在大路旁的游泳池见面。入口大堂里有个餐厅,学游泳的学生们在这里烤干他们的头发,焦燥的家长们在这里翻阅着报纸,等待他们的孩子完事。这是一个不惹人注意的地方。

往返浦东机场

陈波必须谨慎。他的住房前站着便衣警察,观察着。他不想惹麻烦,至少不想惹不是非惹不可的麻烦。陈波也不是他的真实姓名。他三十出头,理着个儿童头,穿一件浅色的翻领毛衣。

他是工程师,曾在著名的同济大学学习机械制造,从来就是德国技术的崇拜者。当第一条磁悬浮线路4年前开通时,陈波非常兴奋。他买了来回票,跟他的夫人一起往浦东机场坐了个来回。当电子时速显示屏上显示列车时速达到430公里时,他们留了影。

史无前例的公民运动

“我始终为磁悬浮着迷,”陈波说。然而他现在却 也成了磁悬浮项目最大的反对者之一。当一年前城市测量局的测量组忽然出现在他们的小区里时,他就开始了。陈波在那时就知道,上海市政府计划建磁悬浮延长 线。他还得知,这条线路恰好在他的住房窗前通过。第一条磁浮线的安全距离还有100至150米。而新线在他的窗前却只有22.5米。

陈波和其他居民展开了一场几乎是史无前例的运动。他们写信给市政府。没有得到答复。他们组织聚会,跟专家讨论这个项目。当他们发现中国政府不会帮助他们时,他们甚至给德国联邦总理默克尔发了信。

没有申报的示威

现在,其他居民也得知了相关建设计划。国家控制 的中国媒体对此保持沉默。然而,在互联网上,居民们愤怒指责市政府对粗暴任意行为,展开了反对磁悬浮、拆迁和糟糕的噪音保护的斗争。他们甚至在人民广场市 政府大楼前举行了未申报的示威。从相关的住宅大楼的窗口,垂下手书的标语布,就象以前汉堡港口路的景象那样。人们以一切手段为他们的利益斗争。

也许居民们无法阻止磁悬浮的步伐。然而,就在几年前,这种示威和公民运动在中国还几乎是无法想象的。自从磁悬浮要在上海延长的消息传出以来,人们不再持对一切逆来顺受的态度了。

编者说明: 一. 公民抗议在德国是经常发生的。比如机场周围的居民反对夜间飞行,果然造成11点后不起降航班的结果;磁悬浮的北威州线也部分由于居民的反对而失败。二. 弗卡乔斯这篇随笔写于4月中。从最近的情况看,中国政府似乎还是考虑了居民的利益。磁悬浮延长线的批准推迟了,多半是要在对环境的影响问题有了解决方案后 才会放行。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www.dw-world.de

Janis Vougiouskas

德国记者上海笔记:公民抗议捎带进口

德国记者上海笔记:公民抗议捎带进口

记者弗乔卡斯给德国之声发来的上海随笔写道:西门子和蒂森公司在把德国的磁悬浮技术出口到中国去的同时,也把公民抗议作为一个德国制造物件捎带了过去。在修建新的磁悬浮线路时,上海市民运用了公民抗议手段。

陈波现在经常跟来访者在大路旁的游泳池见面。入口大堂里有个餐厅,学游泳的学生们在这里烤干他们的头发,焦燥的家长们在这里翻阅着报纸,等待他们的孩子完事。这是一个不惹人注意的地方。

往返浦东机场

陈波必须谨慎。他的住房前站着便衣警察,观察着。他不想惹麻烦,至少不想惹不是非惹不可的麻烦。陈波也不是他的真实姓名。他三十出头,理着个儿童头,穿一件浅色的翻领毛衣。

他是工程师,曾在著名的同济大学学习机械制造,从来就是德国技术的崇拜者。当第一条磁悬浮线路4年前开通时,陈波非常兴奋。他买了来回票,跟他的夫人一起往浦东机场坐了个来回。当电子时速显示屏上显示列车时速达到430公里时,他们留了影。

史无前例的公民运动

“我始终为磁悬浮着迷,”陈波说。然而他现在却 也成了磁悬浮项目最大的反对者之一。当一年前城市测量局的测量组忽然出现在他们的小区里时,他就开始了。陈波在那时就知道,上海市政府计划建磁悬浮延长 线。他还得知,这条线路恰好在他的住房窗前通过。第一条磁浮线的安全距离还有100至150米。而新线在他的窗前却只有22.5米。

陈波和其他居民展开了一场几乎是史无前例的运动。他们写信给市政府。没有得到答复。他们组织聚会,跟专家讨论这个项目。当他们发现中国政府不会帮助他们时,他们甚至给德国联邦总理默克尔发了信。

没有申报的示威

现在,其他居民也得知了相关建设计划。国家控制 的中国媒体对此保持沉默。然而,在互联网上,居民们愤怒指责市政府对粗暴任意行为,展开了反对磁悬浮、拆迁和糟糕的噪音保护的斗争。他们甚至在人民广场市 政府大楼前举行了未申报的示威。从相关的住宅大楼的窗口,垂下手书的标语布,就象以前汉堡港口路的景象那样。人们以一切手段为他们的利益斗争。

也许居民们无法阻止磁悬浮的步伐。然而,就在几年前,这种示威和公民运动在中国还几乎是无法想象的。自从磁悬浮要在上海延长的消息传出以来,人们不再持对一切逆来顺受的态度了。

编者说明: 一. 公民抗议在德国是经常发生的。比如机场周围的居民反对夜间飞行,果然造成11点后不起降航班的结果;磁悬浮的北威州线也部分由于居民的反对而失败。二. 弗卡乔斯这篇随笔写于4月中。从最近的情况看,中国政府似乎还是考虑了居民的利益。磁悬浮延长线的批准推迟了,多半是要在对环境的影响问题有了解决方案后 才会放行。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www.dw-world.de

Janis Vougiouskas

德国记者上海笔记:生活在时间车轮下

德国记者上海笔记:生活在时间车轮下

给德国之声写上海随笔(fern.schreiber)的德国记者换人了,性别也跟着改了。以后,你们会经常读到莱斯女士的感受。比如这第一篇里写的:今天的棚户区,明天大厦耸立。几年身处异乡,再回来上海就找不到路。这种情况在德国恐怕很难遇到。

今天的棚户区,明天大厦耸立。几年身处异乡,再回来上海就找不到路。这种情况恐怕很难在德国遇到。

我的一个朋友刘明(音译)在德国生活了五年后回到家乡上海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根本不熟悉这里了,”她惊讶得目瞪口呆,“这里完全变了。”驻上海记者Kristina ReissBildunterschrift: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驻上海记者Kristina Reiss

上海是亚洲成长最快的城市。仅在过去15年中, 上海这个拥有1800万人口的大都市新建的摩天大楼就比整个纽约的高楼数量都要多。上海直接从农业社会跃进了工业时代,欧洲8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里只用了 几年。32岁的刘明童年时代家里用的还是蹲式便坑,而充满殖民时代富丽堂皇建筑的老外滩的对面还是一片稻田。今天的刘明成为了游戏软件开发工程师,黄浦江 的另一岸世界最现代的大厦高耸入云:那是新的浦东商贸金融区。

卫星城如雨后春笋

别说几年不到上海,即便生活在这个超级都市里,也需要不断重新认路。一个星期不去路边转角处的蔬菜小贩那里买菜,可能再去看时已经找不到他了,原来的菜摊变成了一个大建筑工地,几个月后耸立起一座大厦。薄雾中的上海高楼林立Bildunterschrift: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薄雾中的上海高楼林立

到2010年,上海这令人难以置信的建设速度还 将加速。届时,上海将承办世界博览会,这座城市将比现在更加吸引世人的关注。到这个大事件之前,上海周边将出现全新的卫星城市。这些卫星城将缓解上海土地 资源紧张的局面,使这个世界第八大城市更有吸引力。在距离上海60公里的地方将在三年内崛起一座新的城市--临港,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和慕尼黑一样 大,预计居民数将达到80万。

风驰电掣的速度—难以想象的规模

对于外国建筑师来说,上海城市建设的规模简直太 理想了。“哪里还能找到这种规模的工程呢,”一位已经在上海“安营扎寨”的建筑师兴奋地对我说,“如果在德国,我最多能做做体育馆或改建房顶的小活儿。” 也有西方人对上海的建设计划心存疑虑:“你们如何能在三年内实现计划呢?”一位中国官员不久前就此回答道:“不用担心,这里是中国,不是欧洲。”

这是事实。两个大洲的速度差异有多大,可以用我一位德国朋友的话来证明,他在上海生活了四年之后回到了德国。“我现在要努力适应这里的停滞状态”,不久前他在邮件中说道,“当我四年前移居上海时,他们在讨论扩建轻轨的问题,现在我回来了,轻轨扩建还在讨论中。”上海世界第一条商业运营的磁悬浮铁路Bildunterschrift: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上海世界第一条商业运营的磁悬浮铁路

上海计划在世博会之前修迄5条新的地铁线路。相对于今天80万人次的日流量,届时每日乘客运送量将达到500万人次。上海还有三年时间。而杜塞尔多夫为了修建一条地铁线路计划了7年。

Kristina Reiss

德国记者上海笔记:老外骑车是一大怪

社会 | 2007.09.17

德国记者上海笔记:老外骑车是一大怪

莱斯女士在给德国之声写的第二篇上海随笔里,描述了作为大鼻子老外在上海骑车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经历。为什么老外在中国骑自行车别人就看不懂,看不惯,她觉得很难理解,也很有趣。

上海的交通混乱不堪。叠着几层穿越城市 的高速公路,在上面行驶着,可以毫不费力地看到一些摩天大楼的十层里面的景象,假如这些大楼不是装着反光玻璃的话。不要命的驾车人,自行车手,摩托轻骑驭 者从所有的方向涌来。高峰时,这个城市的许多许多交通针眼里水泄不通。许多人为此生气,愤怒,因为从A到B的时间比平时不知道要长多少。要不就买辆自行 车,自己钻缝去。我就选择了后者。而我的选择让许多人不能理解。我的中文老师:“自行车?你?为什么要这样?”一名英国同事:“坐出租车在这里是很便宜 的。”另一位:“您没有司机吗?”

无数怪笑的脸

在上海,谁要有钱,就不会自己倒腾脚。差一点的 也骑着带电马达的助动自行车,或者轻骑,要不就坐公共汽车,地铁,或者出租车(地位从前到后升级)。所有中国人的梦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汽车。谁拥有了,谁就 成功了。而自行车则位于所有交通工具的最底层。“大鼻子”骑自行车的景象在这里是极罕见的,所以,行在路上的人看到竟然有西方人骑着自行车在街上行进,都 非常的惊讶。

上海骑车人:Kristina ReissBildunterschrift: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上海骑车人:Kristina Reiss我的车上第一周有以下见闻:有两辆自行车差点撞上汽车,因为他们让骑着车的我震住了,没看见对面来的汽车;有一个年轻男人看到我时是那样的惊讶,以至他错过了靠站的公共汽车;此外,还有无数震惊的、怪笑的脸。

骑车人地位低下

骑着车找住房是个失败的经验。房屋经纪人小姐看到我在她的面前跨下车来,话里面有另外一种调子:“噢,您有辆自行车。”实际上她想说的是:“噢,你肯定是疯了。”那套住房真的很漂亮,但我们没有得到。经纪人忽然告诉我们,该住房已经出租了。

一个生活在上海的瑞士生意人每天都骑着车到办公室去。有一天,他告诉我,他的女秘书由于这个原因而辞了职:因为为一个骑车上班的老板干活,她觉得是无法忍受的。

家的感觉

尽管如此,骑车在上海是一种能够向前行进的交通模式。自从我开始骑着车穿越这座城市以来,我更有了一种在自己家里的感觉。因为,当你跟20个同样骑车的人结成团伙穿越一个有12条行车道的十字路口的时候,你会有一种不可能更贴切的互相归属的感觉。

此外,终于可以做很久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了:野 蛮地按着铃把行人从横道线上挤开,杀出一条通道来(“强者胜”的原则在这里同样通用);红灯时逆向穿过马路(当然要看清来往的车辆),禁止向左拐的地方尽 管向左拐。当然了,这些是需要以练习为基础的,也需要适应同样骑车的不认识的同伴们的野蛮习惯。

然而,最重要的是要有一辆功能有效的自行车。刹车也许不那么重要,但一只响亮的铃是一定要按得动的。铃的使用率比刹车要高十倍。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转载或引用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Kristina Rei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