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从福建后撤导弹 此其时矣
(香港) (2008-03-26)
(联合早报网讯)香港明报发表薛理泰评论文章指出,台湾大选,马英九以压倒多数的选票当选总统。多年来,战争阴云始终郁积在台海上空,驱之不去。这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大战徵兆,看来不久即将风流云散。
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应该被视为上天赐给中华民族的一次不可多得的契机。然而,这个契机也是稍纵即逝的。假如北京在台北政局出现变动 以后,以变促变,则双方迈向良性互动,促成两岸关系持久的改善,自是意料中事。反之,设若北京缺乏新思维,在对台政策上依然因循守旧,患得患失,然则在台 北政坛发生的变局,最终可能只是过去两岸接触事例的简单重复而已。
众所周知,国民党遵循一个中国的政策。如果北京同国民党政府终究还是不能达成协议或者默契,两岸关系居然还是维持在一种紧绷的状态, 不啻给予台湾民众以及国民党中生代领袖一个启示或者警醒,北京毕竟不是好相处的,欲求长期安宁,必须另辟蹊径。同时,既然国民党难以实现在确保台湾尊严的 前提下切实改善两岸关系的承诺,台湾民众在4年以后不免转而寄望于民进党。如此,台湾必然同大陆渐行渐远,以至一去不复返。
北京须促成两岸关系持久改善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是北京试图和平实现国家统一的末班车。倘若北京与末班车失之交臂,则两岸之间就不能避免 一场惨绝人寰的恶战了。换言之,北京必须在未来4年中促成两岸关系持久的改善。从这一层着眼,其实国民党重新执政是两岸和平解决争端的最后一次机会,诚可 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矣。
谈到北京在两岸关系上以变促变的举措,至少有两条是应该及时提上议事日程的。其一是迅速命令二炮至少是象徵式地从福建后撤若干导弹部队﹔其二是选择政策突破口和试点地区,逐渐开始在大陆实行某些政治改革。说到底,这两条都是从牵动海峡对岸视听着眼的。
如果北京为了对台湾“保持压力”而在福建部署大量导弹的做法确实有效,为何民进党有关“公投”﹑“制宪”﹑“正名”的呼声直到最近还是甚嚣尘上呢﹖大陆瞄准台湾的导弹徒然成为该党煽动民众仇视大陆的藉口。
设若两岸关系缓和,大陆在台湾对岸部署的导弹数量可以锐减﹔反之,海峡形势趋于紧张,导弹部署数量难免剧增。北京部署导弹的数量应该成 为一种动态,无异手中一张牌。“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假若台独势力故态复萌,北京有理由派遣后撤的导弹部队返回原驻地,这样不是体现出“压力”了吗﹖
部署导弹政策不变 岂能自圆其说
北京声称在台湾对岸部署导弹,是用来对付台独势力的。如今台独浊浪开始退潮,北京应该开始主动后撤部分导弹部队,同时宣布欢迎台北派员 磋商继续减轻双方敌对态势的后续行动,这就在两岸关系互动时占得先鞭,对台北也不失为一种启示。否则,北京在民进党退出台北政坛之后,在福建部署导弹的政 策却仍然维持不变,岂能自圆其说﹖这种蠢事岂不是坐实了民进党所说的对岸的导弹是针对台湾全体民众的指摘了吗﹖
至于北京在大陆若干地区试行某些政治改革,也是执政当局应该做的本分事。如今大陆正值群体性抗争事件的高发期,何时及如何引进民主机 制的某些内容,孰轻孰重,是见仁见智之事。不过,为了争取台湾民心归顺,也为了理顺大陆政治体制,加速试行某些政治改革,可能成为北京刻不容缓之举。民族 的长远利益和执政党的暂时的利益,孰轻孰重,这是摆在执政当局面前的紧迫问题。
有关试行政治改革的切入时间,也不宜太晚。今春台独势力遭遇重挫,今夏奥运会又在北京举行,大陆民众对北京政策的满意程度无疑剧增,凝聚力自然加强。北京应该具备自信心,不久以后开始启动某些政治改革。读者不妨拭目以待。
(作者薛理泰是美国史丹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