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1日星期六

三聚氰胺: 中国顶级独立阴暗厂牌――CCAV

中国顶级独立阴暗厂牌——CCAV

 如果说2004被称为“刀郎年”的话,2005便是无可争议的“庞龙年”。作为谢军的死忠拥趸,我也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客观事实,庞龙在2005的表现实在是太出类拔萃了。
  
  我很想好好地定义一下庞龙这位音乐大 师,可一直以来都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概括他。按理说,他是学院派的代表人物,沈阳音乐学院的终身荣誉教授,在主流音乐中的造诣不容置疑,可他偏偏签约了中 国殿堂级darkwave厂牌“鸟人文化”,一手将动物系流派发扬光大,缔造了《两只蝴蝶》的乐坛神话。更让人赞叹的是,他紧接着又推出了融合了印巴风情 及厄运金属的《你是我的玫瑰花》大碟,他在该曲MV里手持一朵玫瑰花羞答答的猥琐表情,完美表现了现代另类都市男人面对后现代环境的尴尬与不适应,被美国《时代》杂志誉为2005最让人砰然心动,最触及灵魂的镜头之一。到这个地步,他与其他歌手的地位已经拉开了极大的差距,距离乐坛顶峰仅一步之遥。
  
  真正奠定庞龙音乐教父地位的歌曲,是他与国内顶级最著名的独立阴暗厂牌CCAV携手打造的梦幻摇滚神作,《我的全部》。CCAV以其纯正高贵,阴郁黑 暗的音乐风格,以深刻的哲学思考和积极的社会关注影响了无数歌迷,是以音乐为信仰的歌迷心中的耶路撒冷。前文提及过的实验电子噪音女艺术家陈红,还有以死 亡民谣在歌坛独树一帜的音乐斗士蔡国庆,均出自CCAV麾下。可惜的是这些德高望重的艺术家们基本已处于半退隐状态,往往只在CCAV的朝圣基地,也就是 传说中一票难求的地下摇滚盛宴《同一首歌》中偶尔露面。每当在《同一首歌》中见到这些传奇歌手,台下的乐迷必然疯狂pogo,伴随着疯狂的嘶吼,尖叫,更 有甚着以当众喝尿,自残等方式表达他们对CCAV音乐的极端崇拜与狂热。
  
  可想而知,CCAV与庞龙强强联手的《我的全部》,就像是孙悟空跟贝吉塔合体一样,必然是所向披靡无人可挡,见神杀神遇佛杀佛。

      庞龙咋能称帝呢,帝王肯定是铁血战士LYC!超级爷们!

2009年4月10日星期五

巴塞罗那和艺术足球

上半时就4:00领先拜仁慕尼黑,完全让拜仁失去斗志,这场冠军杯的比赛对巴塞罗那来说是太容易了。巴萨的足球是充满创造力的,本赛季他们经常以5:0,6:0轻松击败对手,严密的防守总是轻易被攻破。这正是我想要的,像法布雷加斯说的,电影般的足球。

应该承认,创造力仍然偏爱欧洲。不管多么有创造力,南美和非洲球员是在欧洲达到职业生涯的顶峰,伟大的俱乐部也都在欧洲。天赋不足以保持球队的伟大,需要不断的观察、筛选、争取、改变。精力充沛、光芒四射的掌握着这一切的,就是创造力。

足球的圣地在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荷兰。德国和北欧足球僵硬,粗放,缺少变化。鲁梅尼格和贝肯鲍尔的时代只是一种迷信,德国足球从来都是这么僵硬,进球不能证明什么。中国人对德甲的偏爱只能证明他们的迟钝。瑞典、丹麦也都太理性、冷漠。英国足球从风格来说太粗野,太强调结果,没有对足球的领悟。完全功利性的引进外援让英超变成了怪兽军团。即便是曼联和利物浦,与巴萨相比也说不上赏心悦目,虽然曼联有罗纳尔多,利物浦被西班牙人主宰。法国足球因为移民的影响,过于混杂,无法形成真正的风格,也没有取得伟大的成就。意大利足球充满了出人意料的东西,非常酷,但也过于懒散。葡萄牙足球完全是性感的,从头到脚,也是不实用的。

血统是绝对的,中国足球生下来就是劣等的。在赶走广东人,只用北方人,把足球变成田径和摔跤以后就更是这样。


《时空幻境》(Braid) 繁体中文版[压缩包]

《时空幻境》(Braid) 繁体中文版[压缩包]

请登录
关闭
状态: 精华资源
摘要:
游戏类型PUZ 益智类游戏
发行时间2009年
制作发行Stardock
Jonathan Blow
语言繁体中文
时间: 1小时前 发布 | 1小时前 更新
分类: 游戏   硬盘版游戏  
统计:1539次 浏览 | 5次 收藏
相关: fav  subtitle
中文名称时空幻境
英文名称Braid
游戏类型PUZ 益智类游戏
资源格式压缩包
版本 繁体中文版
发行时间2009年
制作发行Stardock
Jonathan Blow
地区美国
语言繁体中文
简介

IPB Image
发行:Stardock
开发:Jonathan Blow
类型:动作
讨论专区: http://3dmgame.chnren.com/bbs/showforum-248.html

引用
【版本说明】
繁体中文版、完整无损

引用
【安装步骤】
1、解压缩
2、setup.bat安装
3、桌面快捷进游戏

引用
【配置要求】
很低,具体未知

【游戏简介】

由Jonathan Blow开发的小游戏《Braid》PC版延期到4月10日发售。千万别小看这款小游戏!这款游戏曾经在2006年IGF独立游戏节 (Independent Games Festival)获得过最佳设计的奖项,本作的Xbox360版已经于2008年8月6日在Xbox-Live市场上市,获得GameSpot.com 的9.5分极高评价。

《Braid》是一款传统的2D卷轴式动作冒险游戏,游戏的剧情设定也是相当老套的“拯救公主”路线,但利用时间流 动方式解迷的奇妙设定却是其与众不同的最大亮点所在。在游戏的全部7个世界中,分布着各种希奇古怪的时空模式,玩家要充分掌握时间运行的规律配合灵活多变 的思维才能顺利过关。


【游戏截图】(前5张为硬盘版实测截图,语言显示为繁体中文)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下面是官方图片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三鹿奶粉事件被处分官员异地当官或升官 中共官员问责制再受质疑

三鹿奶粉事件被处分官员异地当官或升官
中共官员问责制再受质疑

(2009-04-10)

早报导读
● 于泽远 北京

  在三鹿毒奶粉事件中被问责的一些高官近日被网民爆出已经异地做官甚至升官,令中共官员问责制度再受质疑。

  据《新京报》报道,今年3月因三鹿奶粉事件被中纪委监察部给予行政记过处分的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原副司长鲍俊凯,早在去年就已调任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鲍俊凯不仅毫发无损,还由副厅级升为正厅级。

  同样因三鹿奶粉事件被河北省纪委、省监察厅给予记过处分的河北省农业厅原厅长刘大群,则在今年1月正式出任河北邢台市市长。

  河北省纪委今年三月宣布对他进行处分时,刘大群厅长早已摇身变成刘大群市长,官位也是稳如泰山。

  去年9月,三鹿毒奶粉事件引起社会哗然。中国高层紧急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并对国家质检总局和河北石家庄的领导进行了处分。高层的问责行动受到舆论的好评。今年3月,高层扩大三鹿奶粉事件的问责范围,鲍俊凯、刘大群分别受到行政记过处分。

学者:问责制只是

搪塞民意“问责秀”

  北京有关学者认为,被中纪委处分的副司长居然在处分前就异地升官,被河北省纪委处分的厅长也早已出任一市之长,不仅表明中国的官员问责制只是搪塞民意的“问责秀”或“假问责”,也显示出官员阶层仍是一个不受公众监督的特权集团。

  高官问责在中国并不多见,但被“问责”高官异地做官或很快复出的现象屡见不鲜。

三鹿奶粉事件被处分官员异地当官或升官
中共官员问责制再受质疑

(2009-04-10)


  2003年,因处理沙士(SARS)疫情不力,卫生部长张文康与北京市长孟学农被免职。

  当时,一些媒体高调赞扬中国终于迎来了官员问责的新时代。

  但不久后,张文康转任宋庆龄基金会副主任,并当选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而孟学农则出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后任山西省省长。

  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井喷特大事故夺去了243条人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富才引咎辞职,但他不久就复出担任国家能源办副主任;

  2005年11月,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因松花江污染事件引咎辞职。一年后,解振华出任位高权重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

  被“问责”的地方官员也同样纷纷复出:因震惊中外的黑砖窑事件被撤职的山西临汾市洪洞县原副县长王振俊,很快又担任该县县长助理;因“6・28群体性事件”被撤职的贵州省瓮安县县委书记王勤则被调任黔南州财政局副局长,仍为正处级官员。

轻易异地做官

影响政府公信力

  有关学者指出,针对近年频繁出现的被“问责”官员复出问题,包括官方媒体在内的公共舆论一直呼吁官方严肃法纪,尊重公众的知情权,最好不让因对重大事故负责而受到处分的官员轻易就异地做官,否则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但这类呼吁显然没有起什么作用。这说明,面对官员阶层这一强势集团,公众和舆论监督基本上无能为力,权力的傲慢不言自明。

三鹿奶粉事件被处分官员异地当官或升官
中共官员问责制再受质疑

(2009-04-10)


  他说,在现有体制下,官场是由许多复杂的关系网组成。绝大多数官员都是某个关系网的一部分。只要不犯政治错误,大家都会依照潜规则彼此关照。

  而这些推动官场运行的潜规则恰恰是舆论无法监督的死角。

  人民日报今年3月26日发表题为《高调问责不能低调复出》的文章,希望被问责官员的复出应当公开透明,给公众一个交代和解释,而不应和公众“躲猫猫”。

  北京大学教授王锡锌在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中说,对于被问责的官员,给予他一个复出的机会,这体现了制度的理性。

  但现在需要问的是,官员复出需要有哪些条件,需要有哪些公开的、民主的程序。

  如果无理、无据、无程序,那么问责制度本身可能就需要被问责。

《智能/知识科学》[PDF]

《智能/知识科学》[PDF]

请登录
关闭
状态: 精华资源
摘要:
发行时间2009年
语言简体中文
时间: 4月6日 发布 | 3小时前 更新
分类: 资料   电子图书  
统计:2130次 浏览 | 38次 收藏
相关: fav  subtitle
eMule资源
下面是用户共享的文件列表,安装eMule后,您可以点击这些文件名进行下载
知识分子论.pdf 详情 3.5MB
知识分子.pdf 详情 9.6MB
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PDF 详情 11.5MB
中国知识分子十论.pdf 详情 14.8MB
中国知识分子论.pdf 详情 5.6MB
中国知识分子精神.pdf 详情 7.2MB
中国学术精神.pdf 详情 8MB
中国文学精神.pdf 详情 21.6MB
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pdf 详情 8.8MB
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pdf 详情 14.5MB
致新知识分子.pdf 详情 9.8MB
知识人的社会角色.pdf 详情 3.7MB
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研究.pdf 详情 8.6MB
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危机.pdf 详情 6.9MB
知识分子立场:自由主义之争与中国思想界的分化.pdf 详情 12.9MB
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pdf 详情 12MB
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pdf 详情 12.4MB
知识分子的鸦片.pdf 详情 18.8MB
知识分子的背叛.pdf 详情 8.3MB
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pdf 详情 9.6MB
阴阳脸: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生态考察.pdf 详情 9.6MB
新阶级与知识分子的未来.pdf 详情 5.8MB
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pdf 详情 10.6MB
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pdf 详情 10MB
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pdf 详情 8.5MB
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pdf 详情 7.2MB
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pdf 详情 8.2MB
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pdf 详情 14.4MB
皇帝与秀才:皇权游戏中的文人悲剧.pdf 详情 6.4MB
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pdf 详情 5.2MB
后现代与知识分子社会位置.pdf 详情 3.9MB
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pdf 详情 9MB
俄国思想家.pdf 详情 10.2MB
20世纪的两位知识分子:萨特与阿隆.pdf 详情 9MB
最后知识分子.exe 详情 514.1KB
中国的现代性与城市知识分子.pdf 详情 5.1MB
331.6MB
中文名智能/知识科学
别名“知识分子”“知识学”“智能学”
资源格式PDF
发行时间2009年
地区大陆
语言简体中文
简介
知识分子:一 般说来,现代关于知识分子有三种定义。第一种定义是指以从事思想、著作以及精神生活等方面职业为主的人士;第二种定义主要来自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是指从 事教学、律师、新闻等职业的人员,这种定义在中国大陆比较流行;第三种定义指文化知识分子,主要指具有文化、艺术方面特殊才能的人,因其才能获得某种话语 权,从而能够以这种话语权影响公众和其它事物的人士。
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不少的知识分子被下放去劳动改造。
公共知识分子是近年在中国大陆推出的一个概念,其标准为:
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
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
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
资料来源:
维基百科
百度百科

IPB Image
内容介绍:
在 保罗・约翰逊的这部《知识分子》中,作者详尽地展示和评说了卢梭、雪莱、易卜生、托尔斯泰、海明威、布莱希特、罗素、萨特、埃德蒙・威尔逊、维克多・高兰 茨、莉莲・海尔曼等十多位人文知识分子不为人知的私生活,它们往往作为阴暗面从他们的神化了的生活当中被剔除或掩蔽。这些在近代、现代和当代市俗化的知识 分子难免有这样那样人性的弱点,这是宽容的当代所能接受的,甚至成为他们人性丰富的佐证,成为他们神话的光环。但是,约翰逊在此揭露的这些弱点的意义在 于,它们使以上的知识分子的所思所想成为了自欺欺人的谎言,使他们的生活格外夸张、矫情和不真实,变得虚伪;甚至使他们的所思所想变成带有妄想症色彩的、 脱离生活和实际历史、社会、人性状态的谬论。
全书读来十分过瘾,不时让人感到酣畅淋漓。但是,人文知识分子具有自己的身份并非只是由于自己的私生活。在揭露阴暗面的同时,人们也能找出同样多的事实来证明这里不少人真诚的光明一面;另外,十多个知识分子并不能证明约翰逊想要说明的道理在概率上的可信性。
人 文知识分子的思想一般是在纯粹精神的层面上展开的,大多不以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为依托,因此思想和结论的理想性往往大大超过现实感;加上固执己见的“普 遍性”、偏于一隅的“绝对性”和或多或少精神上的变态,他们叙述的话语大都是谎言——一种高级的、极易欺骗人的、甚至自欺的谎言。但人们有时会情不自禁地 爱上这种谎言,把它们作为对令人不满的现实的替代品。在对现实和自我的超越中,人们常常陷于其中,甚至生活在其中。
随着社会的巨大变化,人文知识分子的性质和功能也应该并正在随之发生巨大变化。传统一元论和绝对主义,带有鲜明的立法、救世色彩的知识分子正在被多元论的和相对主义的,带有民主色彩的,懂得对话交流的知识分子所替代。
那 末,人文知识分子的角色应该是什么呢?知识分子的形态很多,有人文的、社会科学的、自然科学的,以及混合型的。作为人文知识分子,他依然是批判者,而非现 成体制的盲目顺应者和意识形态的制造者,不过,他的批判不是为社会和人性立下普遍、必然的模式和规律,以及铁的道德信条,而是以自己的思想保持着人的思维 的独创性的空间;以自己的思想建立人际真实的言语交流基础;以自己的思想维护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和各种思想、文化的共生共存。他是“无知的”苏格拉底,而 不是“无所不知的”柏拉图。在此,他代表着社会和人的良知,这使他在公共层面上得以生存;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又必须是某个人文知识领域、甚至社科领域 的创造者、发现者和阐释者,因此他又代表着社会和人的某个方面的理性,使他可以在知识体制的内部层面上生存。否则,他的社会良心、批判精神将失去安身立命 之处。对人文知识分子来说两者缺一不可。不过这一切都是在一个特定的知识共同体内部展开的,他的声音只是知识分子群体、乃至人文知识分子群体中的一种,而 不再是普遍的话语和诠释。这就是当代人文知识分子的处境。


IPB Image
内容介绍:
本 书为萨义德总结近年文学、文化、政治批评的经验,对“知识分子”这一重要议题所作的系列反思。他尖锐地指出,在当今媒体发达、政治与学术利益交融的时代, 所谓的知识分子已经是一种特殊专业,集编辑、记者、政客及学术中间人于一身。他(她)们身不由己,往往成为备种权力结构中的一员。反而在去国离乡的移民逐 客中,在甘居异端的“业余者”、“圈外人”中,我们方能得见知识分子不屈不移卓然特立的风骨典型。

IPB Image
内容介绍:
本书以近代中国一些驻外官员、知识分子记述资本主义各国情况的游记、日记为主要材料,探讨了近代中国人士考察西方的历史,反映了中国由闭关自守、天朝自大到走向世界、认识世界的过程。文笔生动。
目录
钱锤书序李侃序
第一章 古人的世界
第二章 自西徂东
第三章 一八四零年以前
第四章 林针始游西海
第五章 斌椿游历欧洲
第六章 志刚初使泰西
第七章 张德彝航海述奇
第八章 罗森见日本开国
第九章 容宏与西学东渐
第十章 王韬的海外漫游
第十一章 李圭的环游地球
第十二章 巴黎公社的目击者
第十三章 西方文明对郭嵩焘的影响
第十四章 刘锡鸿“用夏变夷”的失败
第十五章 黎庶昌关于西洋风土的记述
第十六章 外交人才曾纪泽
第十七章 技术专家徐建寅
第十八章 薛福成洋务思想的发展
第十九章 甲午以前的日本观
第二十章 黄遵宪及其日本研究
第二十一章 真理和谬误:康有为的追求
第二十二章 启蒙思想家梁启超
第二十三章 唯一的女子国外游记年表代跋:中国本身拥有力量后记

IPB Image
内容介绍:
90 年代以来的中国,进入了一个专业化和学院化的时代。后现代的大潮,颠覆了知识元语话的合法性。在专业化和现代化的双重夹攻下,知识分子死亡了吗?知识分子 的公共性是否还有可能,又如何可能?在本书中,以中国知识分子研究而闻名学界的许纪霖,将近年来最新的思考奉献给有着共同精神关怀的读者们。其中,既有对 新世纪知识分子命运前途的冷峻讨论,也有对上世纪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激情回眸。以学理论证思想,以思想提升学理,成为本书的特色所在。
作者简介:
许 纪霖,1957年生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教育部重点文科研究基地、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历史系中国现代思想史专业博士生 导师,兼任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史学会理事。近年来主要从事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和知识问题研究。出版有《无穷的困惑》(1988)、《智者的 尊严》(1992)、《中国现代化史》(主编)(1995)、《寻求意义》(1997)、《许纪霖自选集》(1998)、《另一种启蒙》(1999)等著 作。

目录
自序
1 知识分子死亡了吗?
2 公共知识分子如何可能
3 20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
4 重建知识与人格的立足点
5 瓷器店中的猛牛
6 一代豪杰“傅大炮”
7 紧张而丰富的心灵
8 从象牙塔到十字街头
9 走出阁楼以后
10 激情的归途

IPB Image
内容介绍:
本 书分为生命之路、血肉之作、文化之思、心性之论、政治之道、师友之谊六章,介绍和评述了哲学家徐复观的生平及学术渊源、学术贡献,生动地描述了徐复观多姿 多彩的人生、敢说敢当的个性、博学多才的学问和自成一家的思想及其作为当代新儒学代表的思想成就。本书是我社推出的《二十世纪中国著名学者传记丛书》中的 一种。
前言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概论(代序言)/戴逸  
回顾20世纪中国学术的发展历程,应该说:这是一个丰收的世纪、创新的 世纪、辉煌的世纪。一百年间,名家辈出,群星灿烂,成果丰硕,推陈出新。中国传统的学术发生蜕变,西方学术大量引入中国,在中西方学术的交流、撞击、融合 中,20世纪的中国学术文化诞育,并迅速地茁壮成长。一百年内,各个学术领域均有新的突破和重大进展,构建了完整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体系。回顾和总结 20世纪的学术发展,明辨其是非得失,是一桩很有意义的工作,是为了推进21世纪的学术,进一步建构中国社会主义学术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中国传 统的学术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璀璨的成果和丰厚的积累。它长期以来哺育了中华儿女、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与精神,在世界学术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 位。但从19世纪中叶以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也带来了西方的学术文化。西学东渐,经历了几个阶段,先是器物文明的传播,其后是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的传 播,直到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西方的学术文化,涵盖广阔,影响深远,进入中国后生根、开花、结果。它改变了中国学术思想界以至全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前进步 伐,中国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跨进近代社会。其间,中学和西学、旧学和新学、传统学术和近代学术发生了激烈斗争和逐步融合。中国20世纪之学术即在这一斗争和 融合的再创造过程中呱呱堕地。  中国近现代学术肇始于严复翻译西方的学术名著,19世纪末,他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向中国人介绍了进化学说,使中 国学术界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此后,他又陆续翻译亚当・斯密的《原富》,穆勒的《群己权界论》,甄克思的《社会通诠》,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 斯鸠的《法意》,穆勒的《穆勒名学》,耶方斯的《名学浅说》,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学术界罕有研究、著述的领域,中国近代的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逻 辑学得以借鉴,因之萌生。  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说明近代历史学与传统历史学之区别:“自世界学术日进,故近世史家之本分,与前者史 家有异。前者史家不过记载事实,近世史家必说其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前者史家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虽名为史,实不过一人一家之谱 牒,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即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他大声疾呼,历史学必须冲破传统,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并认为这是有关国家兴 亡的大事,他说:“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唯此为大。”此时,夏曾佑编写《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是我国第一部用章节体写作的具有近 代色彩的中国通史。其他学科也在20世纪之初相继跨人近代时期,1910年沈家本创办的法学会和《法学会杂志》可说是近代法学的萌芽;王国维、罗振玉研究 殷墟出土的甲骨可说是近代考古学的滥觞;章太炎研究印度哲学、王国维研究叔本华,开近代中国人研究外国哲学的先河;五四时代,陈独秀、胡适鼓吹文学革命, 中国近现代文学得以诞生,胡适写作《中国哲学史大纲》,第一次用西方观点对中国古代思想进行分析研究。至于自然科学,19世纪后期已由李善兰、徐寿、华蘅 芳等翻译了许多著作,做了大量准备。1915年,留美的中国留学生成立中国科学社并创办《科学杂志》,中国近代的自然科学研究也逐步展开。  
20 世纪的中国学术是先进知识界为了挽救国家危亡,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的产物。西方的各派学说,众多著作,像打开闸门的洪水一样,冲进中国。中国学者站在自己 的基地上进行选择、甄别、吸收,创造适应于自己时代的学术文化。学者们,作为中国人,生于斯,长于斯,在中国接受教育,必定会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20世纪的第一代学者,从旧时代过来,大都精通中国的传统文化。五四时代激烈的反传统文化的战士们,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吴虞等,他们 为了完成除旧创新的历史使命,竭力反对旧传统,要与旧传统决裂,但实际上旧传统已渗进他们的血液里,他们不可能完全斩断传统。真像他们自己所说:他们是从 旧营垒中冲杀出来,进行了反戈一击。即使像陈序经那样的“全盘西化论”者,也不可能摆脱旧传统。只要你是中国人,曾受中国文化的教育,就不能完全摆脱中国 学术文化的影响,“今日之我”不可能全盘反对和完全丢弃“昨日之我”。  
同样,20世纪的中国学者,不管他的思想多么保守、顽固,也不可能完全 反对西方的学术文化。西方学术文化的先进性、优越性日益明显,人们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它,全盘反对和摒弃西方学术文化的人也是没有的。近代生活中的 衣、食、住、行大多受西方的影响,西服革履、西装大菜、洋房高楼、汽车飞机,西方文明,无处不在,哪个人的生活能离开这些?茅盾在《子夜》中写的吴老太爷 头脑冬烘,顽固不化,但从乡下来到了上海,口诵《太上感应篇》,居住的却是洋房,出门更非坐汽车不可。拖着辫子,倡导复古的辜鸿铭其实是受过西方完备高等 教育的一位大学者。20世纪的重大特点是中西文化从斗争走向融合,人们都在亦中亦西、非中非西、中西合璧的文化氛围中成长。  
两种异质文化的斗 争和融合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历史上,佛教文化传人中国,经历了汉魏两晋南北朝唐宋,儒佛之间发生激烈斗争和相互排拒,才逐渐地融合,产生了儒学化的佛学 ——禅宗,和佛学化的儒学——理学。明清之际,耶酥会士将西方文化带来中国,虽有徐光启、李之藻甚至顺治帝、康熙帝等上层人物的扶植,也遇到儒学的顽强抵 抗,经一、二百年之久而烟消云散,并未能生根、开花、结果。可见异质文化之间的融合,尤其是要从融合中诞生出新的学术文化,是一个长期、缓慢而艰难的过 程。  
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这是历史上异质文化第三次进入中国,其声势之大,影响之远,大大超过了以前的两次。由于西方学术文化的先 进性,使中国传统文化相形见绌,在上个世纪末,中学和西学的两军对战中,中学已阵脚大乱,败下阵来。必须吸取西学之长,“以洋为师”在中国学术文化的基地 上重新创造,才能重建中国的学术文化。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经过中国学人们不懈的努力,20世纪的中国学术得以孕育成形,脱颖而出,并显示了崭新的面目 和蓬勃的生命力。  
20世纪的中国学术文化,大体上说,有以下特点:  一、以进化学说和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中国传统学术赞美上古时代的制度 和人物,颂先圣而薄后王,把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视为道统所在,后世丢失了古代道统,故而欺凌争斗,社会日益退步。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社会 进化的原理风靡全国,完全改变了陈腐观念,中国人懂得了用进化史观来观察和研究人类社会,得出了与古人全然不同的结论。这样,20世纪的学术文化抛弃了传 统观念,树立起近代新观念。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掌握了科学的唯物史观,进一步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作用等等,把学术文化的研究置于唯物史观和科学方法的指导之下。20世纪中国的学术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的中国学人 全都信从进化原理。而在1949年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占有主导地位,在它的哺育下,诞育和成长了大批学者。  二、形成了新的知识分类体系。中国传统 学术,分成经、史、子、集,并不严格地建立在学科分类的基础之上,其中经学特别重要,凌驾于上,且涵盖一切。《易经》中包括数学、哲学、自然科学;《书 经》中包括政治学、历史学、地理学;《诗经》中包括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礼记》中包括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春秋》中包括历史学、政治学。许多学 科尚在幼年萌芽状态,尚未从笼统的经学中分化独立出来,学科之间的界线极为模糊。20世纪的中国学术文化茁壮成长、规模齐备,形成了新的知识分类体系。自 然科学移植了西方几百年积累的学术成果,独立为一大学科。其中分门别类,学支林立,建立了数、理、化、生、农、工、医等大学科,门类繁多、内容充实,洋洋 大观,达到了较高水平,且有裨于国计民生。而人文和社会科学中,文史哲分离,形成各自的专业,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社会学、新闻学、政治学、心理学等新 学科,纷纷诞生独立。由于20世纪人类社会的飞速进步,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类自身的认识更加深入,知识量、信息量巨大增长,学术文化的内容日益充实,范 围日益扩展,完全突破了传统的经、史、子、集的旧框架,形成了近现代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新的学科分类体系。  三、理性方法的运用。传统学术研究的方法 不够精密、逻辑不够严谨,推理判断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色彩。治学中带有直观感悟,冥心静思,自省修养等等。某些非理性的方法,如形象的、感悟的、信仰的、 揣测的、情绪的方法,只要能表达研究对象或真实、或虚幻的状态,就能形成某种学术性的知识,如古代的瀛海九州说,天人感应说,明心见性说。20世纪的中国 学术引进西方的研究方法,运用归纳和演绎,重视证据,“无征不信”、“孤证不立”,摒弃主观成见,抱着冷静、客观的态度,以理性方法对确定的对象进行具 体、准确的认知活动。在自然科学中运用显微镜、望远镜、以及其它科学仪器和实验手段,在社会科学中则着重调查研究的方法,获取第一手的实际材料。20世纪 的学术文化追求的是精确而具体地把握现实世界的丰富多样性,进而认识其本质和规律。近现代学术崇尚的是理性精神而非感悟、信仰或权威。  四、高扬爱国主 义精神。中国进入20世纪,帝国主义的侵略更加凶狠,封建军阀和国民党政府的压迫更加残酷,内忧外患,民不聊生。20世纪的中国学者们目睹山河破碎,人民 苦难,抱着无限的同情,唤起自己的责任感,慷慨以拯救天下为己任,在各个学术领域中苦心探索,矢志钻研,目的就是为了救国。20世纪的中国学术是在风雨如 磐的苦难岁月中诞生发育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主义压迫,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20世纪学者们共同的强烈愿望。搞自然科学的希望科学救国,搞经 济学的希望实业救国,搞教育学的希望教育救国,搞政治学的希望国家繁荣昌盛,搞哲学的希望振兴民族精神,搞历史学的希望以历史经验教育和唤起民众,搞文学 的塑造了众多威武不屈的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20世纪的中国学术文化伴随中国的苦难而产生,它推动国家的前进、呼唤民族的奋起、激励大众的斗争,因此,爱 国主义渗透其中,成为它主要的精神支持。20世纪的中国学术高扬着爱国主义的旗帜。
目录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概论(代序言)  
导言  
第一章 生命之路  
一、一个农村的儿子  
二、走出凤形湾  
三、在时代的激流中  
四、生命的转折  
五、执教大学  
六、勇者型的现代大儒  
七、移居香港  
八、遗爱与遗恨  
第二章 血肉之作  
一、学术与政治之间  
二、思想史研究的开拓  
三、文化与时代的省思  
第三章 文化之思  
一、什么是“文化”?  
二、“价值世界”与“科学世界”  
三、“文化”的共殊问题  
四、“文化”的古今问题  
五、“文化”的层级问题  
六、现代人的文化困境与文化选择  
第四章 心性之论  
一、“心的文化”  
二、消解形而上学  
三、中国道德精神的反思  
四、中国艺术精神的反思  
五、中国史学精神的反思  
六、意义与启示  
第五章 政治之道  
一、痛苦的政治情结  
二、民主政治的构想  
三、解开中国政治问题的纠结  
四、孙中山政治哲学的启示  
五、中国知识分子的自省  
第六章 师友之宜  
一、徐复观与熊十力 
二、徐复观与殷海光  
三、徐复观与唐纵  
附录 徐复观主要著述年

IPB Image
内容介绍:
本 书选了徐先生的六十一篇文章,其中,半数以上是怀人、忆旧和悼念之文;所忆所念的对象多数是徐先生的师友,个别未曾亲与过从的,徐先生也都从个人角度刻画 印象和抒写感受,所以这些文章,读来篇篇都使人感到亲切有味,仿佛能触摸到具体。或者可以说,这里有一册一个个知识分子的肖像合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就 从这册合集里透露出来了。六十一篇文章编为七组,每组的标题是编者加的。第一组“历史的观察”,其中有两篇是为宋儒朱善画像。第二组“新潮涌起中的旧学 ”,前三篇分别忆念徐先生早岁在武汉求学时的三位老师,刘凤章、王季多和黄季刚。当时正值五四前后,新学思潮涌来之际,三位旧学先生力学敦行的风貌,在徐 先生的笔下栩栩如生。另有一篇《五四运动的一个角落》,徐先生回忆了在武汉时受到五四运动影响的情况,写出了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北京与上海是新 文化运动在先,五四运动在后,而武汉则是“因有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才成为社会上的一股洪流”。这样的回忆,能把读者从只知“德先生”、“赛先生”的抽象 认识中,一下子拉回到历史的现场。第三组“共担文化生命”各文,是徐先生对熊十力、马一浮、唐君毅等同道师友的忆念;最后一篇《(民主评论)结束的话》记 叙了创办《民主评论》杂志的始末和甘苦。第四组“典型种种”五篇文章,分别谈吴稚晖、鲁迅、章士到、余嘉锡、殷海光五位学人,可以分别看作五种知识分子的 典型。余嘉锡之外的四位,不仅有学名,有文名,更都是社会上的大名人,但徐先生最钦重的还是“埋头闭户,不务声华,认真治学”的余嘉锡先生,称其为“一个 伟大知识分子”。第五组“怀人感逝”十一篇文章,所忆念的人,大陆的读者多不熟悉,借此可以了解徐先生播迁以后的交游。第六组“东海西海”,有的记日本的 山人人物,有的谈对日本知识分子的看法,有的谈西方的知识分子,如爱因斯坦、汤恩比、毕加索。第七组“青年与教育”,徐先生的儒者襟袍中,始终装着青年一 代,大至“青年往何处去”的方向问题,小至初中入学的国文试题,他都以一颗拳拳之心,坦陈已见。
目录
一、历史的观察在非常变局下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古人在危难中的智慧朱熹与南宋偏安朱元晦的最后方望溪论清议
二、新潮涌起中的旧学忆念刘凤章先生王季芗先生事略关于黄季刚先生五四运动的一个角落三、共担文化生命悼念熊十力先生远奠熊师十力如何读马浮先生的书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之回向
——寿张君助先生我与梁漱俱先生的片面关连忧患之文化
——寿钱宾四先生悼唐君毅先生张教授丕介墓志《民主评论》结束的话
四、典型咱种纪念吴稚晖先生的真实意义漫谈鲁迅
——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文学会的讲演稿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特性
——悼念章士钊先生一个伟大知识分子的发现对殷海光先生的忆念
五、怀人感逝在中国最成功的一个美国人
——萧查礼博士沉痛的追念知人不易
——我现在才认识成舍我先生一个伟大的中国的台湾人之死
——悼念庄垂胜先生怀念溥心畲先生溥心畲先生画册序痛悼道邻兄感逝悼鲁实先教授悼念叶荣钟先生悼念戴君仁教授六、东海西海日本真正的汉学家安冈正笃先生京都的山川人物
——东京旅行通讯之七从“外来语”看日本知识分子的性格
——东京旅行通讯之四一位法国人士心目中的中日文化异同欧洲人的人文教养科学与道德知识良心的归结
——以汤恩比为例毕加索的时代再论毕加索一个新的探索七、青年与教育

IPB Image
内容介绍:
笔 者把选出的文章分为六个部分,每部分的标题是笔者自己加的。第一部分是“仁教与治道”。 仁学的内容,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或简单地说,即是内圣外王,或用现在普通话说,即是自身修养与从事政治两方面。 本书的第二部分题为“个案研判”,选了三篇文章;第三部分题为“治学方法之辩证”,选了六篇文章。 “方法辨证”栏里的前三篇,系与毛子水等先生辩论考据与义理的关系问题,因为是辩论,意气之动,贤者不免,徐先生也未免,事过境迁,今日而平心观之,这意 气也并非十分必要。徐先生自己说,写这些文章是“浪费笔墨”,“感到十分痛苦”,并在这组文章最后一篇的末尾表示今后将“敬谢不敬,不再奉答”。然而,撇 开不必要的意气,其中毕竟有许多胜义;这组文章,以及别处的有关论述,对于厘清考据与义理的纠葛,以及怎样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的问题,有着不可掩的价值。 徐先生学问渊博,对文学史也有甚深造诣。徐先生治文学的基本精神和轨辙一如其治思想,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追体验”,笔者自以为恰当的概括是“以史识通文 心”,故以之作为本书第四部分几篇文论的标题。这部分中《从文学史观点及学诗方法试释杜甫〈戏为六绝句〉》一文,笔者个人特别喜欢。此文由批评一道国文试 题起头,围绕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带出从齐梁到初唐一段文学史的诸多问题,把前人对应信和四杰的评论,作了通盘的考察和精确的衡断,是一篇诗史互证的杰 作。历来说“诗元达访”,而这竟成了某些人逞臆妄说的最好借口。如果“治诗”只是借题发挥的创作,臆说倒也无妨。可怕的是“诗无达诂”蔓延成“义理无确解 ”,“历史无真知”,到处都可以逞臆妄说,简直成了时代风气。徐复观先生以其“自得之工夫”——“资料之归纳法”——“追体验”这一贯的治学精神和方法, 所得出的种种见解和从事的研究工作,不啻是对时代弊病的严肃针随。 本书第五部分题名“文化的怀抱”,收了七篇文章,大多谈中外文化,尤其是中日文化的关系;第六部分是“书序与按语”,收了十二篇短文。
作者简介
徐 复观,原名秉常,字佛观,后由熊十力更名为复观。湖北浠水人。徐复观在抗战时期曾师事熊十力,接受熊十力“欲救中国, 【1903--1982】 必须先救学术”的思想,从此下决心去正从学。其为学不 喜行而上学的哲学,以为探讨中国文化不能离开具体平实的现实世界,着重于历史时空中展现的具体世界。徐复观在先秦两汉思想史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主张要在中 国文化中找出可以和民主衔接的内容,力图揭示历史上个人主义与专制政体、道德与政治的对立和冲突。强调对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与传统思想文化应加以区分,认为 儒家思想在长期专制压迫下必然回歪曲和变形,说明专制政体压歪和阻遏了儒家思想的正常发展,却不能说儒学就是专制的“护符”。认为中国传统思想始于殷周之 际,以人性论为其主干,而孔、孟、老、庄及宋明理学家的人性论就是中国人性思想的主流。提出一种不同于宗教恐怖绝望意识的“忧患意识”概念,认为正是在这 种忧患意识的激发下产生了中国的道德使命感和文化精神,它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主要著作有:《中国人性论史》、《两汉思想史》、《中国思想史论集》、 《公孙龙子讲疏》、《儒家政治思想与民主自由人权》、《周官成立之时代及其思想性格》、《中国经学史基础》、《中国艺术精神》、《石涛研究》、《中国文学 论集》等。
目录
精神贯注的博学(编序)
一、仁教与治道释《论语》的“仁”
——有关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基题的考察
——释《论语》“五十而知天命”
——《中庸》的地位问题
——谨就正于钱宾四先生中国的治道
——读陆宣公传集书后王船山的历史睿智钱大昕论梁武帝
——保天下必自纳谏始
二、个案研判一个历史故事的形成及其演进
——论孔子诛少正卯明代内阁制度与张江陵(居正)的权、奸问题中国文化的对外态度与义和团事件
三、治学方法之辩证两篇难懂的文章答毛子水先生的《再论考据与义理》考据与义理之争的插曲有关思想史的若干问题——读钱宾四先生《老子书晚出补证》及《庄老通辨自序》书后评训诂学上的演绎法——答日本加藤常贤博士书我的若干断想
四、以史识通文心中国文学欣赏的一个基点从文学史观点及学诗方法试释杜甫《戏为六绝句》偶读偶记读周策纵教授《论李商隐的一首“无题”诗》书后读王利器《文心雕龙校证》五、文化的怀抱怀古与开来
——答友人书文化的中与西
—— 答友人书在神木庇荫之下日本德川时代之儒学与明治维新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六、书序与按语《王充思想评论》序《象山学述》前言《读经示要》印行记重印 《名相通释》序按语:《先世述要》(熊十力著)按语:《评章太炎对中国文化的认识》(韦政通著)按语:《学术思想之自由与民主政治——答徐佛观先生》(唐 君毅著)按语:《从小、大雅看上古时代的言论自由》(刘秋潮著)《历代诗论》序按语:《论陈含光的诗与文艺奖金》(马抱甫著)按语:《美国和尚苏悉啻自述 信佛经过》(《自立晚报》记者)按语:《一件伟大传记文学的诞生》(徐均琴译)

IPB Image
内容介绍:
本 书汇集著名学者徐复观先生所有的重要文学论著,题材多、涵盖丰富,完整地反映了著者对于传统中国文学发展之内在史脉、流变经过、基本风貌,以及对一系列义 理争辩和诸多重要作家、作品之评估的独家见解。其超越前人的特色,大体在于:一,坚持从具体材料的研究入手,创造性地把文献学作业引入文学史研究的范畴; 二,跨越以往多将文学研究对象限制在“ 俗文学”的藩篱,多方发掘文言典籍中的文学富藏;三,摒弃以今识古偏颇和“进化”观念的盲目套用。成果累累,不惟独具拓宽和掘深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发凡起例 之功,而且在文献考证及思想把握的态度于方法上,亦能对众多好学深思之士及广大的文学爱好者,发生多方面的启迪作用。兹编入文库,用彰名牌。
目录
自序一
自序二
自序三
传统文学思想中诗的个性与社会性问题儒道两家思想在文学中的人格修养问题释诗的比兴
——重新奠定中国诗的欣赏基础释诗的温柔敦厚诗词的创造过程及其表现效果
——有关诗词的隔与不隔及其他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说试评
——中国诗词中的写景问题中国文学中的想象问题中国文学中的想象与真实
——《中国文学中的想象问题》补义中国文学欣赏的一个基点中国文学讨论中的迷失中国文学中的气的问题
——《文心雕龙・风骨》篇疏补《文心雕龙》的文体论《文心雕龙》浅论之一
——自然与文学的根源问题《文心雕龙》浅论之二
——《原道》篇通释《文心雕龙》浅论之三
——能否解开《文心雕龙》的死结《文心雕龙》浅论之四
——文体的构成与实现《文心雕龙》浅论之五
——《知音》篇释略《文心雕龙》浅论之六
——文之枢纽《文心雕龙》浅论之七
——文之纲领陆机《文赋》疏释从文学史观点及学诗方法试释杜甫《戏为六绝句》皎然《诗式》“明作用”试释环绕李义山(商隐)《锦瑟》诗的诸问题韩�诗与《香奁集》论考西汉文学论略宋诗特征试论赵冈《红楼梦新探》的突破点我希望不要造出无意味的考证问题
——敬答赵冈先生由潘重规先生《红楼梦的发端》略论学问的研究态度编后记

IPB Image
内容介绍:
这是一本经典的学术著作,是研究十九世纪中国绅士的构成、特征、人数、政治生涯、社会地位,以及绅士阶层对十九世纪中国社会方方面面所起的作用和影响的一部权威著作。全书共分上下两编,上编为关于中国绅士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下编为中国绅士的收入。

IPB Image
内容介绍:
《中 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英文初版出版于1986年,1989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文初版。舒衡哲女士1979-1980年曾作为首批美国留学 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当时她访问了时仍在世的“新青年一代的知识分子”:许德珩、俞平伯、叶圣陶、朱光潜、冯友兰、金岳霖、张申府和梁漱溟,也访问了 诸多“五四”那一辈所教导出来的学生们、当时六十多岁的知识分子。在序言中,她最后说:“我领悟到了我十年来始终未曾真正掌握的‘五四运动’的意义——只 要专制、官僚和教条主义的思想仍然盘踞在政治领导人和民众的脑袋中,启蒙运动必将在中国继续发展下去,无论路途是多么的曲折,代价是多么的高昂。”
序言
导言 中国启蒙运动的特殊性
第一章 1919年5月4日:新一代的产生
第二章 新知识分子的出现:世代合作与论争
第三章 “五四”启蒙运动
第四章 革命运动的严峻考验:1925—1927
第五章 迈向新启蒙,1928—1938
第六章 “五四”寓言
结论 启蒙运动的持续挑战
附录一 新潮社社员名单
附录二 新潮社领导人员
附录三 参加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的新潮社和国民社社员名单
参考文献

IPB Image
内容介绍:
安・ 兰德(1905—1982)是20世纪美国最为知名的、小说和论著卖出册数最多的作家、思想家和公共知识分子之一。她既是小说家,又是哲学家。其最具挑战 意义的哲理小说《阿特拉斯耸耸肩》,被誉为“继《圣经》之后对当代美国人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作为哲学家,她的“客观主义”哲学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广泛而深 入的影响。《致新知识分子》是安・兰德对现今盛行的哲学教条以及因之而生的“负罪、痛苦、绝望、厌倦以及无处不在的逃避氛围”的挑战。作为知识界最具争议 的人物,安・兰德是一种理性的私利主义伦理学的倡导者,与利他主义和自我牺牲的伦理学形成最为尖锐的对抗。这种道德观的基础——“一种现世生活的哲学” ——正由本书以洪亮的嗓音宣布出来。
作者简介
安・兰德(Ayn Rand,1905一1982)全世界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美国最为知名、小说和论著卖出册数最多的作家、思想家和公共知识分子之一。 安・兰德最具哲学挑战意义的哲理小说《阿特拉斯耸耸肩》(又名《地球的震栗》)(AtlasShrugged)被评为“继圣经之后对当代美国人影响最大的 一本书”。此外,她还著有长篇小说《生而为人》(We the Living)、《赞歌》(Anthem)和《源泉》(The Fountainhead)。安・兰德独特的哲学——“客观主义”在全世界都具有广泛而深人的影响。她的哲学精神在她生前由以下四本代表性论著阐明:《客 观主义认识论概论》(Introduction to ObjectivistEpistemology)、《致新知识分子》(For the NewIntellectual)、《自私的美德》(The Virtue ofSelfishness)以及《资本主义:未知的理想》(Captalism:The Unknown Ideal)。文集《理性的声音》(Voice of Reason)和专栏集《通往明天的唯一道路》(The Column ofAyn Rand)则是在她逝世后结集成书的。
目录
序致新知识分子生而为人颂歌源泉“二手货”的本质一位集体主义者的灵魂一位个人主义者的灵魂阿特拉斯耸耸肩金钱的意义工业家的牺牲资本主义的道德意义性之意义“从各尽所能到各取所需”被公费医疗制度遗忘的人一位艺术家的本性“我就是约翰・高尔特”安・兰德是谁

IPB Image
内容介绍:
《知 识人的社会角色》一书以“知识人”为研究对象,以角色演变为线索,以文化知识系统为背景,深入剖析了知识人的类别、行动模式以及所创造的知识形态,“知识 人”与“行动人”的关系也得到阐述。它对于我们认识社会变革时期各种“知识人”和“行动人”的社会作用肯定大有裨益。因此,本书是一本既有理论性又富有开 创性、启发性的专著。
作者简介
弗洛里安・兹纳涅茨基,波兰人,生于一八八二年。他是波兰社会学的开创者,同时又被人们称作 “美国社会学之父”之一。一九○九年获哲学领域的博士学位,但那时已对伦理学的社会根源显示出强烈兴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不久,他偶遇美国教授 W.I.托马斯,得以赴美从事社会学研究,并与社会学结下不解之缘。他成果卓著,另有《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社会学方法》、《社会行动》,其中《知识 人的社会角色》是最具持久影响力的著作。
目录
第一章 知识社会学和知识理论
第二章 技术专家与圣哲
1.知识:所有社会角色的先决条件
2.行动专家与工艺知识
3.职业顾问与技术知识的肇始
4.技术领导
5.技术专家
6.自主的发明家
7.常识性知识
8.文化知识领域角色的最初分化
第三章 学派与学者:绝对真理的承担者
1.神学院
2.宗教学者
3.学院与学者的沉思
4.真理的发现者
5.组织者
6.贡献者
7.追求真理的战士
8.折衷主义者与知识史学家
9.知识的传播者
第四章 探索者:新知识的创造者
1.新模式的出现
2.事实的发现者
3.问题发现者
4.归纳理论家的分化附录索引译后记

IPB Image
内容介绍:
中 国的知识分子与政治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联系。本书以国家建设进程中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着力探讨士人政治形态下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传统,以 及这种传统在近代的延续如何影响革命;从组织与意识形态两个视角,分析了知识分子在革命与国家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分析了知识分子在革命与国家建设中的决 定性作用。本书指出知识分子主导了中国革命,并进一步分析了“政党国家”兴起的社会历史原因。
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研究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研究对象
二 知识分子:对核心概念的解析 
三 革命与国家建设:一个理论的综述 
四 知识分子主导中国革命:核心假设 
五 本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家建设的政治困境与知识分子的政治应对 
一 国家建设:中国现代化的主题与前提 
二 国家建设的政治困境:终极精神缺逐与社会主导力量缺失 
三 信仰与组织: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政治要求 
四 知识分子的政治应对:信仰重塑与组织重建 
五 小结第三章 “道”与“政”士人的政治文化传统 
一 士人政治:“士”的色色与功能 
二 内圣外王:传统士人与士人传统 
三 士人传统的知识基础:原始侧家与政治 
四 士人传统的制度基础:从稷下学到科举制 
五 小结第四章 革命:知识分子传统的近代转化 
一 现代性的冲击与士人的认同危机 
二 认同危机的深化之一:科举制的废除 
三 认同危机的深化之二:士人政治的解体 
四 革命:近代知识分子的认同重建 
五 小结第五章 知识分子意识形态:革命与国家建设的信仰基础 
一 作为革命与国家建设特征的意识形态 
二 革命与国家建设的意识形态资源之一:民族主义 
三 革命与国家建设的意识形态资源之二:社会主义 
四 革命与国家建设的意识形态资源之三:自由主义 
五 小结第六章 知识分子下政党政治、革命与国家建设的组织基础 
一 组织性的政党在革命与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二 知识分子的政党化:实证的分析 
三 知识分子的政党化:理论的分析 
四 知识分子在政党政治中的作用及其限度 
五 知识分子与革命联盟:政党国家的兴起 
六 小结第七章 结论参考文献后记“知识分子”

IPB Image
内容介绍:
本 书考察了知识分子生活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变化。这些多重而又常常是错综复杂的变化已经持续了虿少两个世纪,而且一直延续至今。围绕着知识分子在为意识形态的 霸权而不断斗争的知识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政治层面,作者提出了一系列尖锐的问题:知识分子活动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它们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知识 分子的政治作用是什么,是霸权的还是反霸权的,是起支配作用还是颠覆作用?这些作用又是怎样随着现代性危机的不断加深而变化的?知识分子是否已成为一个利 益和价值观与众不同的阶层?哪些条件会促使一个有助于创造历史的批判性或对抗的知识阶层的形成?一个真正激进的民主政治要有机会的话,它必须在较大的范围 内,经过批判性知识分子的活力和大众赋予权力的结合才能到来一这是现代性危机最有希望的“解决方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知识分子、政治和理论
第二章 前工业化社会和雅各宾主义的起源 
知识分子和政治 
雅各宾主义的种类 
反雅各宾的反应
第三章 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传统 
马克思主义——一个分化了的遗产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式的雅各宾主义 
自发革命论的批判 
葛兰西的综述 
雅各宾主义的胜利
第四章 现代性和知识分子的转变 
分裂和雅各宾主义:意大利个案 
战后发展:从分裂到融合 
现代性和技术专家治国型知识分子的兴起 
一种新雅各宾主义?
第五章 大学、现代性和技术专家治国论话语的传播 
专业主义和技术崇拜 
学术生活的合理化 
马克思主义的学术颠覆 
理论为何? 结论
第六章 现代性的危机:技术专家治国型、批判性和其他知识分子 
分裂的新来源,对抗的新模式 
批判性事业——过去和现在 
知识分子和新社会运动 
知识分子的未来跋
知识分子和布尔什维主义的受挫索引

IPB Image
内容介绍:
本 书是雷蒙・阿隆在冷战初期,针对当时法国特别是法国知识界的情况而作的一本法国人反思法兰西病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作者对偏爱走极端的法国知识分子本身 进行了剖析和批判,研是究法国现代思想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知识社会学的名著。在许多情况下,深刻的思想往往采取片面的姿态,左派的作品是这样,右派的 作品也是如此。所以,即使在时过几十年之后,我们再来阅读阿隆的这部著作,仍会为其间的清醒与尖利惊叹。
作者简介
雷蒙・阿隆(1905-1983),当代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主要著作有:《历史哲学导论》、《连锁战争》、《工业社会十八讲》、《知识分子的鸦片》、《政治研究》、《阶级斗争》等。
目录
序言第一编 政治的神话 
第一章 
左派的神话  
怀旧的神话  
价值观念的分离  
政治体制的辩证法  
思想与现实 
第二章 
革命的神话  
革命的含义  
革命的威望  
反叛与革命  
法国的形势是革命的吗? 
第三章 无产阶级的神话  
无产阶级的界定  
理想的解放与真实的解放  
理想的解放的诱惑  
真实的解放的单调乏味 
论政治乐观主义第二编 
历史的偶像崇拜 
第四章 
圣职人员与信徒  
党的永远正确  
革命的理想主义  
审讯与招供  
论一种所谓的革命正义 
第五章 
历史的意义  
意义的多样性  
历史的单元  
论历史的目的  
历史与狂热 
第六章 
必然性的幻觉  
偶然的决定论  
理论性的预测 
论历史的控制

第三编 知识分子的异化 
第七章 
知识分子及其祖国  
论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和政治  
知识分子的天堂  
知识分子的地狱 
第八章 
知识分子及其意识形态  
重要事实  
国家的争论……结论 
意识形态时代的终结?

IPB Image
内容介绍:
这 本书投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因西方知识分子背叛“永恒的原则“去侍奉政治党派那些伪神,从谴责的角度重新估价他们这一倾向。他谴责的那些背弃永恒真理的 人,主要指右派,尤其是法西斯分子。他声称知识分子首先应当忠于真理而不是党派。他试图对效力于事业与效力于党派作了区分,并且拒绝各种类型的极权主义主 张,因为这些主张会毁坏知识分子生活的独立自主性。    
本书是法国哲学家朱利安・班达的代表作,也是一本专门研究知识分子问题的世界名著。全 书四章,集中讨论了“政治的时代”、“政治激情的本质”和“知识分子的背叛”等三大问题。从篇幅上看,比起同时代学人动辄数十万言的大作来,班达的这本书 只能算是一篇论文罢了。不不定期,就在这本小书中,班达活脱脱地向我们展现了19世纪下半叶至一战前后西方知识分子的心态史。译者的话1946年版序言及 其注释关于知识分子的价值的附录第一版序言第一章 政治激情在现时代的登峰造极度。政治的时代第二章 这一运动的意义。政治激情的本质……

IPB Image
内容介绍:
本 书所收各文中,最早发表的是《(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时在一九五四年。此文揭出了郭沫若掩袭钱先生著作的事实,是现代学术史上一桩极有 趣的公案。由于此文未经重印,故流传不广。此次收入集中,校勘和考证的部分一仍旧贯,但在行文方面则作了较大的修改。大陆曾间接反击此文,采取变被告为原 告的策略,反过来诬指《先秦诸子系年》由抄袭而成,更为学术史添一趣闻。因此我又补写了一篇跋文,供读者参考。《钱穆与新儒家》一文近四万言,最近才写 成,是本书中最长的一篇,此文较去年所写的两篇悼念文字为详实,咽之也许可以更进一步说明钱先生的治学精神。但是为了避免引起无谓的争端,我没有让它先在 报章杂志上露面。所以这是第一次刊布的文字。本书《附录》收入钱先生论学论文的书简三通,这是从我手头尚保存着的信中挑选出来的。我因为屡次迁居,师友书 简损失最多。钱先生给我的信也颇多遗失和残阙,现存的几十封信是我在钱先生逝世后,翻箱倒箧找到的。《附录》第一、第二通写于一九六○年,那时钱先生正在 耶鲁大学任客座教授。这两封信都是对我的《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初稿的批评序
犹记风吹水上鳞——敬悼钱宾四师
一生为故国招魂——敬悼钱宾四师
钱穆与新儒家
《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
 附《跋语》
《周礼》考证和《周礼》的现代启示——金春峰《(周官)之成书及其反映的文化与时代新考》序
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香港中文大学廿五周年纪念讲座第四讲(一九八八年九月)
《钱穆先生八十岁纪念论文集》弁言
寿钱宾四师九十
附录一:钱宾四先生论学书简
附录二:钱宾四先生论学书简手迹和讨论。

IPB Image
简介介绍:
《阴 阳脸》之中出场的骚人墨客性格各异。他们多半才高八斗;然而,现今看来,他们身上又有如此明显的人格弱点。龚自珍虚荣地吹嘘自己的艳遇,郑板桥用装腔作势 谋利,黄仲则恃才而放纵自己的乖戾,柳亚子自视甚高因而伸手索官,从郭畀到袁宏道皆热衷奔走于达官贵人的门下,吴梅村、赵孟颊终于从前朝遗民到腆颜事 敌……总而言之,许多文人的生活都和政治权势发生了复杂的联系。无论渴望还是失望,投机还是不屑,政治权势始终是他们生活之中不可回避的重心所在。他们的 人生必须根据与政治权势的关系来定位。科举应试,卑躬屈膝地索取名流的推荐信,得到一官半职,趾高气扬地顾盼自雄,官场失意挂冠而去,寄情山水,愤世嫉 俗,妓女倡优,僧道药酒,或者标榜人格形象,或者觑破了世态炎凉而领悟了人生真谛--许多传统文人基本上就是在上述的生活之中打圈子。这种生活已经形成一 个二元的结构。主导这个结构的是一句众所周知...   
作者简介柯平,四十八岁,作家,诗人,自由职业者。祖籍宁波奉化,现居浙 江湖州。从事明清文学研究多年。   一九八四年在中华书局《文史知识》,发表论文《张志和词中西塞山考辨》。曾为《诗歌报》、《萌芽》、《江南》等报刊撰写专栏文章。主要作品结集有《历史与 风景》、《文化浙江》、《素食者言》等。   曾获《萌芽》创作奖、《人民文学》散文奖、《青年文学》散文奖、首届中国艾青诗歌节“茶花杯”诗歌大奖等。

IPB Image
内容介绍:
本书所讨论的问题是由一个已建立很久的知识分子的传统学说发展而来的,我希望也能为这个传统学说作些贡献。我们可以用几个关键性的事件来说明西欧新阶级早期的历史演变,以及它怎样形成了一个独特和自主的社会阶层,步入公共领域。
目录
一 马克思主义者的设想的缺陷
二 农民和先锋党
三 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新阶级
四 竞技场
五 作为文化资本家的新阶级
六 作为一个言语群体的新阶级
七 教育和新阶级的繁衍
八 知识匠和知识分子
九 旧官僚与新知识匠
十 革命知识分子
十一 知识分子和知识匠的异化
十二 家庭在异化繁衍方面的作用
十三 马克思主义和先锋组织的困境
十四 浑身缺陷的普救阶级
十五 政治环境
十六 对一个垂死阶级的挽歌后记参考文献注释

IPB Image
内容介绍:
作 者关于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的重要论集。以胡适、钱穆、陈寅恪等20世纪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为中心,探讨在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的深刻现代危机中,中国传统文 化及其承担者是如何自觉地在矛盾中奋力前行,在蜕变中进行现代转化,在吸收其他文化精粹的同时担当起民族文化熔铸的历史使命。
作者简介
安徽潜山人。香港新亚书院第一届毕业生,美国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耶鲁大学历史讲座教授、康奈尔大学第一任胡适讲座访问教授、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1973--1975年出任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中英文著作数十种。
目录
中 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1990年)中国现代的文化危机与民族认同(1995年)-《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自序五四运动与中国传统(1979年)我所承受的 “五四”遗产(1988年)文艺复兴乎?启蒙运动乎?(1999年)-一个史学家对五四运动的反思严复与中国古典文化(1999年)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 适(1983年)-《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序附:《中国哲学史大纳》与史学革命(1980年)从《日记》看胡适的一生(2004年)陈寅格《论再生 缘》书后(1958年)陈寅格的学术精神和晚年心境(1982年)陈寅格与儒学实践(1996年)试述陈寅格的史学三变(1997年)犹记风吹水上鳞 (1990年)-敬悼钱宾四师一生为故国招魂(1990年)-敬悼钱宾四师钱穆与新儒家(1991年)附:寿钱宾四师九十(1985年)越过文化认同的危 机(1994年)-《钱穆与中国文化》序

IPB Image
内容介绍:
这 是一部关于早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四个领袖人物——康有为、谭嗣同、章炳麟、刘师培的研究论著。它不是一部关于凶们的思想传记集。我的注意力放在19世纪90 年代初到1911年这一时期他们的思想发展上,并以此作为探索“转变时期”(1890—1911)思想变迁的门径。我之所以选择这四个人物,在一定程度上 是由于他们都在此时期以不同方式扮演了思想界的主要角色。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世界观反映了以往4缺乏研究的这一时期十分重要的思想风貌。我相信,一并分 析他们四人的世界观,可以使我们从一个新的视野来审视他们的思想和时代。然而,这种分析要求我们离开某些现有文献中居主导地位的课题和方法。下面开始的这 些讨论将助于正确地表述我的研究。
作者简介
张灏,1937年生,原籍安徽省滁县。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获哈 佛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曾长期担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现为台北“中研院”院士。研究领域为中国思想史,特别是过代 思想史。主要著作有《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渡过(1890—1907)》(1971)、《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1987)》、《烈士精 神与批判意识:谭嗣同思想的分析》(1988)、《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1989)、《张灏自选集》(2002)、《时代的探索》(2004),他还是 《剑桥中国史》晚清部分的撰稿人之一。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康有为(1858—1927)
一 思想历程的开端
二 探求思想融合
三 “仁”的道德玄学世界观四 康有为的未来乌托邦思想
第三章 谭嗣同(1865—1898)
一 男子汉和殉道者
二 谭的思想探索
三 人性的研究:“仁学”
第四章 章炳麟(1869—1935)
一 两条道路的选择
二 章早期思想的形成
三 超越种族民族主义道德观
四 超越种族民族主义:章氏走向唯识宗的道路
五 佛教世界观
六 来自佛家观点的文化批判
七 章氏佛教世界观的两面性
第五章 刘师培(1884—1919)
一 刘师培的思想渊源
二 寻求“至善之人”和“至善社会”
三 刘师培诗中的自我和世界观念
四 无政府主义的理想
第六章 结语附录译后记

IPB Image
简介介绍:
本 书内容:1895年初春,一艘航行在北中国海海面上的中国汔轮,遭到日本兵的拦截和搜查。自日本在1894年8月至1895年2月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打败中 国海陆军以来,这类蛮横无理的事件便屡有发生。那场战争是中日两国为争夺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而爆发的,日本以其现代化的精锐之师,在经过重整后的经济与 工业基础的支持下,控制了战争的绝对主动权。这艘汽轮上有一位乘客,他是学者康有为。看到中国的领海权受到如此侵犯,他在心中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屈辱。近十 年,康有为已多次向清廷上书陈奏,敦请改革中国的经济与军事。……
作者简介  
史景迁,1936年生于英国苏尔 里,曾就读于英国温切斯特学院和剑桥大学,1965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历史系和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著有多部有关中国历 史的著作,主要有《改变中国:在中国的西方人,1620-1960》、《寻求现代中国》、《上帝的中国之子——洪秀全和太平天国》等。

IPB Image
简介介绍:
说 到过去的教授,我们年轻的一辈真有说不出的感慨,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都是教授,前后却不大相同。我曾和作家钟道新说,过去的教授是手工生产 的,少,也就值钱,今日的教授是机器生产的,多,也就贬值了。你想,一个社会无论什么人都敢以教授自居,那自然什么人也就敢随意嘲弄教授了。这当然还是就 教授的数量而言,就学术水平而言,今日的教授更应当感到面红耳赤心有愧才对。今日的教授已不再是学衔、学问的标志,而是工资的一个级别,一个分配住房的资 格,再加上一个享受公费医疗的待遇而已。
作者简介   
谢泳 男 1961年出生。山西省榆次市人。1983年毕业于山西晋中师范专科学校英语专业。毕业后留校任学报编辑。  1986年调入山西省作家协会《批评家》杂 志社任编辑。1989年后在山西省作家协会理论研究室工作。1995年起在黄河杂志社任编辑。现为黄河杂志副主编。1989年前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评论 工作,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当代报告文学。著有《禁锢下的呐喊——1978至1989年的中国报告文学》(1992年自费印刷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藏)《中国现代文学的微观研究》(论文集 1996年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后主要从事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研究,主要方向是储安平与《观察》周刊。著有《〈观察〉研究》一书,未出版 (《逝去的年代》中收有主要部分)。1996年后主要从事西南联大和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的研究,著有《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1998年湖南文 艺出版社)。目前正在从事有关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研究工作。撰写《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史——1951至1952年》。

IPB Image
内容介绍:
这 是一本女权主义思想史。它从18世纪启蒙时期的自由主义女权主义讲起,论析了19世纪的文化女权主义、女权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和弗洛伊德学说、女 权主义和存在主义、激进女权主义、20世纪文化女权主义的道德蓝图,最后展望了走进21世纪的女权主义。作者认为,目前正处在女权主义第二次浪潮的高峰 期,而这次浪潮永远不会退潮。在第二次浪潮中的女权主义者不但致力于创造理论,而且设法使理论成为制度。当今的女权主义者认为“性平等是不够的”,女性必 须“寻求超越平等的解放”。作者认为,当今女权主义理论中最有活力的派别之一是生态女权主义,它在未来若干年还可能继续保持生命力。生态女权主义从女权主 义的立场,力图建构人类同自然以及动物的新型关系。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启蒙时期的自由主义女权主义
第二章 19世纪的文化女权主义
第三章 女权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第四章 女权主义和弗洛伊德学说
第五章 女权主义和存在主义
第六章 激进女权主义
第七章 20世纪文化女权主义的道德蓝图
第八章 走进21世纪注释

IPB Image
简介介绍:
本书从浩瀚的清代宫廷档案、谕旨、奏折等史料中勾稽出雍正朝著名的曾静案来龙去脉,并参考多种研究著作的记载与分析,用生动的语言明白又幽默地讲述了那个时代惊天动地的文字狱大案,从而反映了中国古代君权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及旧文人的宿命。
作者简介
史 景迁(Jonathan D.Spence),世界著名汉学家,现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1936年生于英国。曾受教于温切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1965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 现为耶鲁大学教授。史氏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从他取名蕴含景仰司马迁之意可见他对此专业的热爱)。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悠久的中国历史,并以不同一般的“讲 故事”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他的观察与研究结果。他的作品敏锐、深邃、独特而又“好看”,使他在成为蜚声国际的汉学家的同时,也成为学术畅销书的写作高手。

IPB Image
内容介绍:
本 书的中心是分析胡适在晚清和民国以来的新旧交替与中西激荡中,所产生的痛苦挣扎和无所适从的疏离感。虽以胡适为中心,却对傅斯年、徐志摩、丁玲等一批现代 知识分子面对现实政治那种进退失据、辞受两难的处境,对传统文化那种爱之痛苦、破之更痛苦的复杂心理,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甚至对家庭、婚姻和爱 情的态度,都从思想史、心灵史的角度作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实际上透视了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作者简介
周明之,美国密 歇根大学博士,专业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曾在密歇根州立大学任教,后历任康奈尔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华盛顿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译者简介:雷颐,著名中国 近代思想文化史学者。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副主编,现为该所研究员。著有《时空游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雷颐自选集》《被延误 的现代化》等;译有《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等。
目录
中译本自序译者序
第一篇 一个近代中国人的教育
第一章 成长期
第二章 出洋
第三章 从农学到哲学

第二篇 文化碰撞
第四章 基督教
第五章 婚姻

第三篇 政治观点
第六章 世界主义
第七章 中国政治

第四篇 文化建树
第八章 文学革命
第九章 对中国文化的态度
第十章 国学

第五篇 结语
第十一章 五四一代的历史透视

IPB Image
内容介绍:
本书对有关概念如知识分子、后现代、中心、边缘等进行廓清和界定。探讨了后现代之前知识分子的社会位置变迁及后现代对科技知识分子和人文知识分子的影响,对“文化鸿沟”的消弥与知识分子优势的丧失作了分析。

IPB Image
内容介绍:
说 是后记,其实是一篇中记,乃是本人在翻译过程中突有感触和冲动之记载。首先,非常感谢苏力教授给我这个继续学习、研究波斯纳的机会。当然,这无疑也是一个 品尝艰辛的机会,尤其是在这段也许可谓一生之中最繁忙劳累的时刻。而追根溯源,还得感谢波斯纳法官(虽然他本人并不知道),是他的作品––––本人所翻译 的《证据法的经济分析》––––使得我能够进入苏力先生的视野。进而,波斯纳法官还慷慨地把他这本著作原稿的电子版发送给我,为本人翻译和文稿编辑、尤其 是表格编排提供了便利,并节省了大量时间。然而,我翻译它,也并非仅仅因为苏力教授的厚爱和指派,更为至关重要的,乃是因为爱。这是一本我喜爱的书。喜爱 它,不只是因为它贴近本人广阔无际的兴趣;而且也由于波斯纳的慷慨陈词,就像其他公共知识分子一样,他说出了许多痛快淋漓的话语,那是你、我、他都不敢说 的话,有些,当然也是在下的肺腑之言;进而,他也为诸如本人这样一位积极接近“知识分子”目标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些更加便捷地追求声誉、以及避免声誉损失 的路径,尽管他的话更多的是警醒和教训。此外,喜爱,还可以是无需诉诸理由、陈述原因的;喜爱,也可以仅仅只因为“波斯纳”这个品牌;喜爱,还可仅仅只是 ––––以爱的名义。我尊敬的导师,张卫平教授,对知识分子著述的广泛兴趣直接影响到我。这种影响和教诲,无论如何估计都是绝不过分的。而令人印象深刻的 是,许久前他便说过,象“今日说法”这样的节目不可做得太多,即所谓“公共性越多,知识性越少”。苏力教授对译稿作了诸多校正,走此深表谢意,但是翻译的 错漏当然由我个人负责。译者水平有限,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亲爱的兄弟、亲密的战友,徐昀,一年之前,我们有过愉快的学术合作,共同翻译了波斯纳的《证据法 的经济分析》。此番,他念及兄弟情谊,又给予大哥不胜枚举、不计名利、无私的共产主义援助。刚刚得知,他考上清华大学法学院,并成为我正宗的师弟。他的导 师是王亚新教授,王亚新先生于我而言,虽不据导师之名,却有谆谆教育之恩。北京工商大学的王琳小姐,河北经贸大学的傅诚刚先生,为本人做了大量的辅助性工 作,在此深表谢意。我的夫人,郑晓静女士,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内助作用,同时也为我分担了部分的文稿处理工作。尤其值得感激的,是在我埋头沿着崎岖的“智识 ”路径朝向“知识分子”的山峰攀登之时,她,多年以来,近乎独立、悉心细致地培养和教育着一位未来的“知识分子”––––徐鉴劲小朋友。如今,我的儿子鉴 劲,他的“智识性”已经依稀可辩,朦胧之间,我似乎已然见到:那一丝聪慧、一丝天真、一丝狡诘、一丝启迪……他俨然就像是一位小小“公共知识分子”,几乎 可以就一切的一切发表高见,并视角独到,想像无限,且偶而还相当自信地声称,“你们连这也不知道?”这一切,朦胧而真实,在我翻译这本《公共知识分子》的 时候,时常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与那些世界著名知识分子的言论及其批判交织在一起……应该交待的是,我的儿子生于公元1997年8月16日,快到5岁 了。由于学业繁忙,很少顾及他,欠了他好多好多礼物,故而想把这本书献给他,作为2002年春天的祝福。不过,如同我的其他礼物一样,在春天承诺送出,也 许要到秋天才能收到。和这礼物一道,我还打算送给他——那一片蓝蓝的大海……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另外一位朋友,也姓王名琳,偶然之机会令我们相遇,他便 是网络大虾天涯法网(请频繁点击:http://www.tyfw.net)的版 主是也;他促成了我五月的海南之旅。在本书译稿修订之最后阶段,应海南大学的邀请,我全家来到了美丽的海南岛。鉴劲小朋友,一见到大海,便奋不顾身,扑将 而去,戏水一番,拾贝无限,流连忘返。他不断宣称,他喜欢这儿,他要在大海中游泳。在绝大多数人看来。我的儿子与我是如此的相像,因此,他的喜好从方法论 而言基本上也表明了我的热爱。我,或许将留在这儿,期望在这“看得见的”知识海洋中,扬帆远航,当然,这只是一种初步设想,在设想也现实之间,从来都充满 着变数。当然,论及我儿子的智识性,那只是一种期望(也可算是幽了“公共知识分子”一默),正如我的父亲母亲对我的期望一样。本人之所以选择,并不断努力 地接近“知识分子”之目标,乃是基于他们长期的培养和教育。虽然自从我十年前读研以后,便一直与父母分多聚少,但纵隔万水千山,他们连同他们的孙子,却一 直构成了我生活和学习的精神支柱。
作者简介
波斯纳(1939年-—),先后以第一名毕业于耶鲁大学文学系 (1959)和哈佛法学院(1962)。曾任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助手、政府律师、斯坦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和讲座教授。1981年出 任联邦第七巡回区上诉法院至今(1993-2000任首席法官),同时担任芝加哥大学法学院高级讲师。“他是著述最丰的联邦法官,前无古人。任职上诉法 院、仍属最高产的法学家之列,同样前无古人。如果以引证率测试影响力,那么当仁不让,波斯纳是在世的最有影响的法学家”(莱西格语)。
目录
《波纳文丛》总译序当,还是不当,这是一个问题
(代译序)引言
第一编 一般理论与经验主义分析
第一章 范围的确定什么是公共知识分子?类型:形式和风格
第二章 公共知识分子市场需求供给市场均衡市场失灵?
第三章 关注与洞察
第四章预测与影响无人记录公共知识分子的影响
第五章 公共越多,智识越少附录:搜索和评估程序

第二编 类型研究
第六章 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文学评论
第七章 政治讽刺文学
第八章 悲观主义学派
第九章 公共哲学家
第十章 公共知识分子与法律结论 市场的改进致谢索引译后记

IPB Image
内容介绍:
本 书是一部系统阐述十九世纪俄国知识分子生活命运和思想状况的学术著作。作者拣取各时期的代表人物,如赫尔岑、巴枯宁、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陀思妥耶 夫斯基、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全面分析其思想特征及其所代表的时代精神,并将其置于整个俄罗斯和欧洲的历史背景之中。全书论述纵横捭阖,精彩纷呈,堪称 一部研究俄国知识分子的力作。
作者简介
以赛亚・伯林,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二十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一。 出生于俄国里加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20年随父母前往英国。1929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文学和哲学,1932年获选全灵学院研究员,并在新学院任哲学讲 师,其间怀艾耶尔、奥斯汀等参与了日常语言哲学运动。二战期 间,先后在纽约、华盛顿和莫斯科担任外交职务。1946年重回牛津教授哲学课程,并把研究方向转向思想史。1957年成为牛津大学社会与政治理论教授,并 获封爵士。1966年至1975年任牛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院长。主要著作有《卡尔・马克思》、《概念与范畴》、《自由四论》、《维柯与赫尔德》、《俄国思 想家》、《反潮流》、《个人印象》、《人性的曲木》、《现实感》等。
目录
作者前言编者前言导论:复杂的慧见俄国与一八四八刺猬与狐狸赫尔岑与巴枯宁论个人自由辉煌的十年
一、俄国知识阶层之诞生
二、彼得堡与莫斯科的德国浪漫主义
三、别林斯基
四、赫尔岑俄国民粹主义托尔斯泰与启蒙父与子索引译后记编后记

IPB Image
内容介绍:
萨 特与阿隆——20世纪法国的两位著名知识分子,两人曾是形影不离的“小朋友”,但在20世纪的复杂历史中,他们渐渐分道扬镳,走向对立甚至敌对,并在历史 舞台上各领风骚。本书作者是汉国里尔第三大学 的一位潜心研究法国知识他子及其政治生活的资深学者,他注重挖掘历史片断而不多加评价和褒贬,因而读者定能从清晰的历史脉络中读懂他们两人之间一波三折的 故事。
作者简介
让-弗朗索瓦?西里奈利 法国里尔第三大学教授,先后通法法亚尔出版社出版了《一代知识分子――两次大战之间高等师范的预备生和正式生》(1988)、《知识分子与法兰西激情 ――20世纪的声明和请愿书》(1990)等著作。并领导编写了《法国右派史》(伽利玛出版社,1992年)和《20世纪法国政治生活历史词典》(法国教 育出版社,1995年)等著作。

IPB Image
内容介绍:
知 识分子论丛,入选“影响中国商业界的20本书”作者拉塞尔・雅各比(RussellJacoby)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教授。雅各比文笔犀利, 观点大胆。他的著作还包括《社会贫血症:当代心理学批判》(1975)、《心理分析的压迫》(1983)和《乌托邦的终结:冷漠时代的政治与文化》 1999)等。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士《最后的知识分子》一书题目看似危言耸听,但是作者所提出的疑问并非是杞人忧天。雅各比在书的前言中写道:“年轻的知识 分子在哪里?这是我全部问题的出发点。美国的‘最后’一代知识分子,也就是那些出生于20世纪最初几十年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存在以及发出的独特声音,是那 些比他们更年轻的知识分子无法比拟的。”雅各比认为,在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很多知识分子以写书评、言论为生,他们的生活空间是城市的大街和咖啡馆,写 作对象是那些有教养的公众读者。而到了20世纪50年代,开放的文化空间不断萎缩,仅靠写作难以维持生计。随着大学的普及,老派的知识分子已被大学教授和 高科技专家所取代。现在年轻的“知识分子”几乎都是学院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他们只是在校园和狭隘的学术话语里谋生。雅各比提出,老派知识分子文笔犀利敏 锐,他们的文章培养感觉、砥砺思想。而学院里的专业人士则为博士论文的文风所累。他在书中说,学院体制已经驯服了知识分子,使他们屈从于金钱、地位和权 力,心甘情愿地为专业成果而放弃老一辈知识分子运用纯熟的语言和思辨。雅各比的结论是,专业化非但没有促进,反而是更不利于公共文化的健康。今天美国的大 学资金充足,大家都在为并不重要的作家和作品挥霍资金,浪费时间。雅各比以他心目中“最后的知识分子”的代表爱德蒙・威尔逊为例,来批评这个强调“学术标 准”,但缺乏“批评标准”的时代。爱德蒙・威尔逊是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批评家之一,他看不起所谓的“学术标准”,这位游离于大学体系的作家为维护独立性 不怕走极端,公开宣称“不参加任何学术会议” 。城市影响文化生活讨论知识分子文化不能不提城市生活的品质。城市,作为文化的体现,是西方知识分子热爱的话题,但在中国,我们较少看到类似的关心。《最 后的知识分子》中有一章名为“去郊区的路上”,专论城市。雅各比引述简・雅格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兴衰》一书中所说,城市的生命存在于有历史的社区之中, 但是规划者、官员和发展商却以开发之名圈地买地,温馨的老社区被拔地而起的高楼和高速公路肢解,城市的活力大大削弱。雅各比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纽约的城 市改造直接影响了纽约的文化生活。上世纪60年代,格林威治村消亡了,年轻的知识分子无法再在那里享受低廉的房租和毫无拘束的生活。于是,他们纷纷奔向学 院,大学教师的薪水是诱人的。雅各比在书中写道,“50年代的城市研究者,在城市出现危机的时刻奋起作战,他们代表了对有教养的公众负责的最后一代知识分 子。”雅各比认为对城市研究贡献最大的“最后的知识分子”是刘易斯・芒福德。芒福德曾把美国上世纪50年代比为“推土机的时代”,他预言,将来的城市将是 “机械化的无用之物”,是“一大堆混乱的公路、立交桥和停车场”———这样的景观,中国大城市的居民现在也已经完全熟悉。关心城市,珍惜历史记忆,破除“ 大就是美”的谬见,这也是中国民众的当务之急。新左派放弃公众意识书中有两章(全书共有7章)专门讲述的是“校园新左派”问题。雅各比提到他所钦佩的另一 位“最后的知识分子”、美国社会学家怀特・米尔斯,米尔斯以研究知识分子在现代的作用著称。美国知识分子曾经充满一种“自我憎恨”,他们痛斥美国文化中的 庸俗和拜金主义,与美国流行政治也格格不入。正因为老派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和商业社会持批评态度,他们一般来说被认为属于左派。米尔斯就算是典型的左派人 物,他始终相信,知识分子代表了社会良知,他们在研究社会的同时必须参与社会,必须具有很强的公众意识和政治意识。而如今美国大学里的“新左派”则全然不 同,他们只是在象牙塔里摆摆激进的姿态。《最后的知识分子》中写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新左派人士在大学里平步青云,他们的成就固然不容否定,但是这 些人的著作中多是故作高深的学究气,除了同行专家,无人能懂,无人愿读,根本不会产生社会影响力。但话说回来,新左派们不想也不屑于为公众写作,他们献身 于学术,满脑子学术行话和观念,两眼紧盯着专业期刊、专题著作和专题会议。雅各比指出,如今的大学里弥漫着一种“企业精神”,往昔超然无私的学者已沦为承 包商、广告商,“学界资产阶级”在生产假冒伪劣的专著。这一套游戏,新左派专业人士玩得十分娴熟。探讨知识分子的责任《最后的知识分子》出版于1987 年,2000年又出新版。知识分子真的已经不复存在、社会良知也濒临泯灭了吗?看来不尽然。不久前《环球时报》上介绍过萨义德和乔姆斯基两位负有盛名的美 国当代知识分子,他们身处大学但未被高度专业化的学院体制所收编,就国际局势和社会正义发出独立而响亮的声音。不过雅各比指出的学院体制弊端也是值得中国 读者重视的。风俗的厚薄正邪事关社会兴亡(或曰“可持续发展”),广开言路,进一步探讨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绝非可有可无之事。
目录
致谢前言
第一章 消逝的知识分子?
第二章 波西米亚精神的衰微
第三章 去郊区的路上:城市研究者和垮掉的一代
第四章 纽约,犹太人以及其他的知识分子
第五章 校园新左派1:自由的学人
第六章 校园新左派2:穿过院校的长征
第七章 最后的知识分子之后注释

IPB Image
内容介绍:
本书共收录中日学者的八篇专题论文,涉及中国现代学术知识的萌芽、城市的公共领域等诸多颇为现代的课题。其中,既有高屋建瓴式的综述,也有具体的个案分析。而中日二国学者对研究对象独特的择取演绎方式,使得本书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现代学术的国际研究方式的旨趣。
作者简介:
高 瑞泉,1948年6月生。江苏无锡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教育部高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哲学社会科学版)常 务副主编,全国人文社科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高师学报联络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兼职教授,四川大学客座研究员,华东师范大 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室主任,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市行政学院客座研究员。 曾与挪威卑尔根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哈佛研究中心、日本大阪大学等校进行课题合作研究。
担任中国哲学史、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中国近代哲学史、中国古代哲学专题研究、中国近代哲学专题研究、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等课程的讲授。
出 版《天命的没落——中国近代唯意志论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出版)等专著,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或正在主持的科研项目有:教育部重大项目“新时期中国社会思潮及其 走向”; 上海市教委项目“中国近代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思潮研究”; 上海市社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一百年”哲学卷;“中国现代哲学研究”(紫江集团项目);华东师范大学211项目“中国的现代性与人文学术”等。
1998 年,论文《论近代社会思潮研究的若干方法问题》(学术月刊,1996年1月)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二等奖; 2002年、2000年,专著《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4月)分别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 二等奖。

2009年4月9日星期四

FreeRange story - 贾樟柯电影英文研究专著出版 再获世界重视

对于家乡的追寻,是的,现实和想象,政治与个人,语言和行动。这是贾的天才与雄心。 重要的并不是家乡本身,所有的现实都是创造。一切的背后都是人。

FreeRange user liu monokeroz wanted you to see this:

"贾樟柯电影英文研究专著出版 再获世界重视"

贾樟柯电影英文研究专著封面 日前,英语世界第一本研究贾樟柯电影的专著《贾樟柯故乡三部曲》由英国著名文化机构BFI(英国电影研究院)出版,该书作者为美国加州大学教授Michael Berry(白睿文)。 该书位列BFI出版的经典电影研究丛书,该丛书是对诸多世界级一流导演的研究,如戈达尔、特吕弗、维姆-文德斯、小津安二郎等。这套丛书在英语世界至高无上,具有极大的权威性。贾樟柯是获BFI经典电影丛书认..

Mtime

FreeRange WebReader - bringing the Internet to your mobile phone like never before!

Reading this on your Windows Smartphone, Palm or Blackberry? Try it now by clicking http://mwap.at

FreeRange story - 对“老蚊子”下手有望剿灭疟疾

FreeRange user liu monokeroz wanted you to see this:

"对"老蚊子"下手有望剿灭疟疾"

一种对老年蚊子起作用的杀虫剂或许能够同抗性作斗争。

(图片提供:Jim Gathany/CDC)

快点儿杀死它们,并且越早越好。在过去的50年中,这句话一直是消灭害虫的非官方座右铭。然而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至少对疟疾来说,这种策略是错误的。通过选择见效更缓慢的杀虫剂,或者将更年老的蚊子作为目标,研究人员将能够防止杀虫剂抗性——一个长期困扰疟疾防治工作的难题——的进化。

荷兰Wageningen大学的昆虫学家Bart Knols指出,这项新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关于解决杀虫剂抗性问题的一个"全新的思路"。Knols说:"你或许能够让一些杀虫剂工作60年、80年,甚至永远有效。"杀虫剂能够控制疟疾,但其持续的时间往往较短。长期以来,一种又一种杀虫剂被丢在了路边,这是因为蚊子在它们上市后的几年内便进化出了相应的抗性。为什么会这样?在那些密集喷药的地区,任何能够产生抗性的突变——哪怕仅仅是部分有效,都能够对蚊子提供巨大的"帮助",因此这些突变的传播速度非常迅速。如今,在全球范围内,杀虫剂抗性已经成为疟疾防治工作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好在美国大学公园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医学昆虫学家Andrew Read和他的同事表示,这种情况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他们的想法很独特。大多数杀虫剂能够在蚊子生命周期的早期杀死它们,从而防止这些昆虫的繁殖,但这也为抗性的形成提供了巨大的选择压力。其实如果你想控制疟疾,不妨让这些蚊子繁殖,问题的关键在于防止它们传播疟疾——这通常是蚊子在晚年(10天到14天)才干的活儿。

研究人员在4月6日出版的《科学公共图书馆—生物学》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在这篇论文中,研究小组建造了一个模型,表明以这些年老的蚊子作目标会延迟杀虫剂抗性的出现达几十年之久,并仍然能够减少95%具有传染性的叮咬。2005年,其中的一些研究人员曾经在《科学》杂志上介绍过新的杀虫剂——一种见效缓慢的菌类。研究人员指出,目前还有一些其他的候选杀虫剂,并且以较低的剂量喷洒现有杀虫剂,抑或联合使用,都可以将年老的蚊子作为目标。

Knols对这一想法表示赞同,但他认为这种做法也有不利的一面。例如,那些在房屋中喷洒杀虫剂的人,将不再能够迅速摆脱蚊子带来的烦恼。Knols表示:"你不得不向他们解释,蚊子依然会有,并且你们还会被叮,但患疟疾的可能性降低了。这多少有点儿强买强卖的感觉。"

(群芳 译自www.science.com,4月8日)

《科学时报》 (2009-4-9 A4 国际)

更多阅读

《PloS生物学》发表论文(英文)

science news

FreeRange WebReader - bringing the Internet to your mobile phone like never before!

Reading this on your Windows Smartphone, Palm or Blackberry? Try it now by clicking http://mwap.at

2009年4月8日星期三

FreeRange story - 可笑的网页关键词过滤

FreeRange user liu monokeroz wanted you to see this:

"可笑的网页关键词过滤"

上次提到的CHM电子书设置关键词过滤,实际上应该是在网页打包成CHM时,网站本身设定的关键词过滤脚本,因为CHM要调用到web engine。随着反低俗运动的进展,目前网站设置的过滤脚本也越来越复杂和夸张,如以起点中文网为例,打开网页的源代码,你会找到一段forbidKeywords脚本,后面的关键词之多令人胆寒(不是明文,是UTF8编码格式)。但这种简单的被禁词语替换方式,常常会对文字语境和理解造成不必要的困惑。一位读者在看小说《窃明》时候,体验到了这种可笑的关键词屏蔽,如: 1、贺宝刀小心地把熏好的刀(禁止)鞘中,又开始熏他的抢头 答案:这里的(禁止)是"插入".... 3、"他们要稍微蓄养一(禁止)力。" 答案:这里的(禁止)是"下体"... 4、陈继盛这话说得就如同一个乞丐,然后就眼巴巴地望着黄石,希望他松(被禁止)出些钱来。 答案:这里的(被禁止)实在是有点难猜,后来想明白应该是"口交"!

Solidot

FreeRange WebReader - bringing the Internet to your mobile phone like never before!

Reading this on your Windows Smartphone, Palm or Blackberry? Try it now by clicking http://mwap.at

FreeRange story - 英国内政部网站有色情链接

FreeRange user liu monokeroz wanted you to see this:

"英国内政部网站有色情链接"

日本和英国都是有趣的国度: 首先英国内政大臣Jacqui Smith女士用基于纳税人税金的政府公务补贴,报销丈夫在家里点播"成人电影(新华社)"的收看费,引发了争议;接着BBC爆料(有视频),内政部官方网站上的一个链接是色情链接,原因大概是网站维护人员忘记去更新域名和修改链接了。令人颇感有趣的是这个名叫"技术咨询委员会"的.uk域名被一家日本成人网络公司收购后,变成了日语色情网站,该公司别出心裁的用UK域名发布成人内容服务于日本网民。

Solidot

FreeRange WebReader - bringing the Internet to your mobile phone like never before!

Reading this on your Windows Smartphone, Palm or Blackberry? Try it now by clicking http://mwap.at

FreeRange story - 了解深度包检测技术

FreeRange user liu monokeroz wanted you to see this:

"了解深度包检测技术"

深度包检测技术,或者简称DPI,是一项极其受争议的技术,广泛应用于中国的金盾工程和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网络窃听计划中。相比较下,NSA主要是窃听,而不是干扰通信,而中国却使用DPI去拦截并阻止通信。DPI显然对用户隐私构成了威胁,现在加拿大隐私委员会建立了一个网站,让公众了解深度包检测技术及相关的隐私问题。网站提供了一些专业人士的评论如互联网之父蒂姆fffffc2fffffb7伯纳斯fffffc2fffffb7李,技术介绍类文章和在线讨论。根据网站的描述,DPI主要应用于: 基于用户行为的针对性广告发送; 扫描非法内容,如版权内容或淫秽内容; 拦截和记录数据包,监听危害国家安全和犯罪调查的信息。 测量网络性能,监视通信量,计划未来的网络设备投资。

Solidot

FreeRange WebReader - bringing the Internet to your mobile phone like never before!

Reading this on your Windows Smartphone, Palm or Blackberry? Try it now by clicking http://mwap.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