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6日星期六

Solidot: 奇怪的自杀性棕榈树

奇怪的自杀性棕榈树

matrix 发表于 2008年1月21日 10时00分 星期一 Printer-friendly Email story
来自竹子开花-熊猫遭殃部门
植物学家在马达加斯加岛上发现了一种自我毁灭的巨大棕榈树。这种棕榈树在开花上耗费了太多的能量,从而令它走向死亡。 一棵20米高的棕榈树,树叶伸张开来有5米长,是岛上此类树种中最高的一棵,但是它生命的大部分时间——大约100年里,它不引人注目。但是一旦开花,它 就耗尽全部能量开出令人难忘的花纹,最终会慢慢崩溃直至死亡。植物学家发现这种树与生长在亚洲的一种棕榈树相似,它们之间相距6000公里。科学家认为自 8000万年前马达加斯加从印度大陆脱离后,棕榈树发生了显著的进化。马达加斯加岛上有超过1万种植物,90%不存在世界其它地方。这种棕榈树本来在岛上 很常见,但是现在只剩下100多棵。

Solidot: 寄生生物把宿主模拟成红莓果

寄生生物把宿主模拟成红莓果

matrix 发表于 2008年1月22日 13时05分 星期二 Printer-friendly Email story
来自外星人袭击地球部门
Physorg.com报道,根据一篇即将发表在《The American Naturalist》的研究论文,一种新发现的寄生生物不可思议地能将其宿主蚂蚁变成类似成熟的红莓果,这是首个寄生生物模拟成水果的例子 科学家推测,这种外表与行为的戏剧性转变,是要哄骗鸟儿吃受感染的蚂蚁--也包括寄生生物--通过鸟儿的排泄物散播寄生生物。鸟类的粪便大多数是由种子组 成,是蚂蚁的收集对象,因此在不知情下又感染它们的幼蚁。论文共同作者、昆虫生态学家Stephen P. Yanoviak说,“这种寄生性线虫(nematode,roundworm)能将蚂蚁变成明亮的红色,看起就好像是森林树冠上的水果。” 他提到有许多热带植物都会生产小型的红色、橘色与粉红色的浆果。UCB教授Robert Dudley表示,“这听起来就很疯狂,某种如线虫这么笨的东西,竟能以操纵其宿主的外部形态与行为,让聪明鸟儿信服的方式,使鸟儿更容易传播线虫。”

德国之声: 西门子贿赂金:2200万欧元用在中国

西门子贿赂金:2200万欧元用在中国

Reuters / 德国之声:西门子财务总裁凯瑟尔周四首次公布了该集团“问题资金”(一般理解为贿赂金)的支出情况。在1999至2006八个业务年度里,西门子公司共支 出13亿欧元的“问题资金”,在外国的子公司支出的占其中比例不是太大:2.58亿欧元,其中最大的是西门子在奥地利子公司花的(5千万欧元),2200 万在中国花出,1900万在伊朗。

按部门分,电信部门花得最多,达4.49亿欧元;电厂部门3.01亿;火车部门8800万;能源分配领域8千万,医疗技术领域4400万,工业技术领域2400万。

2008年1月25日星期五

Solidot: 政治动物

政治动物

matrix 发表于 2008年1月23日 10时00分 星期三 Printer-friendly Email story
来自猕猴的做爱姿势与人类相同部门
美国的总统候选人为实现入住白宫的雄心而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和策略,无论老少,有无数人为之疯狂。人类是一种典型的政治动物,但大自然中同样有许多教科书式的非人类政治家 社交性动物如猕猴、狒狒、海豚、抹香鲸、大象和狼都热衷于政治运动。例如,雄性海豚,它们把自己的组织分成至少3种等级,相当于人类社会的氏族、部落和国 家,通过结伴游泳来维护彼此的联盟。雌性大象是天生的政治家,在它们漫长的一生中至少能与100头其它大象结成社交链,能在方圆数里的地面用次声波进行通 讯。狼群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如果头狼是个暴君,下属将会勾结起来推翻它。而猕猴这样灵长类动物社会关系当然更加复杂。芝加哥大学的灵长类动物学家 Dario Maestripieri认为人类和猕猴非常相似,“纵观历史,人类最糟糕的问题总是和其他人类有关,猕猴也同样如此。无论你把它们放在何处,它们最主要 的问题也总是和其它猕猴相关。”

Solidot: 科技部留言板

科技部留言板

matrix 发表于 2008年1月23日 12时20分 星期三 Printer-friendly Email story
来自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理解与鼓励部门
yujanlee 写道 "今日股市虽然大跌,但是生活中的乐趣无处不在。科技部的留言版就是,体现了社会主义人民高超的后现代黑色幽默和对科学孜孜不倦的追求。比如下面几条: 问题:您好,本人在家经过自主多年摸索并结合网络上面的大量文章制造成功了小型自制核反应堆,目前放在家中地下室内。本人每月电费为零都是因为通过 小型自制核反应堆进行发电。目前有几个自称为恐怖组织头目的人纷纷联系上我要求向我购买反应堆。请问我可否申请小型自制核反应堆的专利并且量产?如果不 行,可否贡献给国家?
答复: 甘礼良同志: 申请专利问题建议你向中国专利局咨询.

问题: 请问科技部的叔叔阿姨,听说日本的科学家一之濑夫妇最近写了一篇论文在阐述世界构成的方面有很独到的见解,在科技部有类似区别于夸克构成世界的理论出现么,因为那份论文由于副本遗失目前无法公诸于世,科技部是否知道这个理论呢?能否简单阐述下.
答复: 熊伟同志: 此问题不属我部工作职能.建议你向专家咨询.
看多了留言,貌似科技部是没有工作职能的部门。如果要推行实名制,不知道留言版的工作人员是否会第一个支持。"

Solidot: IPv9投入使用

IPv9投入使用

kempson 发表于 2008年1月24日 23时46分 星期四 Printer-friendly Email story
来自灰长郝-灰长墙大部门
shizhao 写道 "IPv9的中国特色十进制网络已经投入使用了。

中国十进制网络安全监督管理局(这是个啥机构?)、信息产业部宣布,我国政府官方网站现已拥有十进制网络安全地址,得到授权的网络用户可以使用数字域名和法定名称登录政府门户网站。

我国自主开发的十进制网络,说白了就是把域名变成了电话号码一样的数字。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的十进制网络地址就是“12345”。

报道说,十进制网络有利于克服语言壁垒,又有利于公民信息安全,还可大幅降低上网费用,为国家节约网络出口带宽所发生的巨额外汇开支。而且十进制网络安全地址的突出特点就是安全性。可以做到在互联网上实现逻辑隔离,既充分实现互联互通,又有效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

当然,中国十进制网络安全监督管理局常务副局长程恒知还特意指出,中国十进制网络项目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我们已经没有悲哀。"

讠仑土云必备 扌斥字工具

讠仑土云必备 扌斥字工具 - 我拆拆拆,我扌斥扌斥扌斥

ugmbbc发布于 2008-01-25 13:10:26|4097 次阅读 字体: 打印预览

软件

感谢匿名人士的投递
口斤言兑本言仑土云有过滤每文感字目艮白勺工力能,于是我学会扌斥字,不久,我米青示申分裂了!
以下向您介绍的是上网必备:拆字工具,利用快捷键让你很快打出“扌斥扌斥扌斥”的小工具

先看图


打上一段文字



选中这段文字



按下组合键Ctrl+D,效果

点击这里下载
作者blog:这里

联合早报:[中国早点-京城偶寄]南方的理想主义者

● 韩咏红

  以深入和调查性的报道闻名的中国报纸《南方周末》,每年都主办一次“年度致敬”活动,至今已走过七年。致敬年度传媒,肯定杰出的同行、报道、评论等等, 《南方周末》在为新闻事业而直接奋斗以外,也把目光投在同行身上。他们对志同道合者进行鼓励,在现有新闻体制下,表达一种媒体人自己的新闻价值取向。新闻 工作者的理想主义之光,在这个同业活动中闪耀。

 对于中国的南方报系,我在还没有到中国工作以前即久仰其大名。记得90年代末,我来自上海的朋友就提醒我注意,广东地区出现了一份《南方周末》,选题与 文笔尖锐辛辣、敢怒敢言,在国家新闻体制的制约因素中,以地方性非主流报纸的起点穿越地域的限制,让全国读者都看到新闻原来可以这样做。

 同属于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南方周末》是一员,《南方都市报》(简称《南都》)是另外一员。2003年,广州发生大学生孙志刚在收容所被殴打致死的 事件,广东再现沙斯疑似病例,这两则重大的,有政治效应的社会新闻都由《南都》率先报道,这些新闻引起政府关注,甚至影响国家最高决策层取消了“收容遣 送”办法。

 然而,媒体人大胆前行赢得社会喝彩以后,继后降临的却可能是意想不到的风险。

 2004年,《南都》的高层管理人,包括原副主编兼总经理喻华峰、原执行总编辑程益中被当局控以贪污罪,并被法院判刑。为他们鸣冤叫屈者有之,认为他们是因言获罪者有之,但判决没有改变。

 这一个媒体仍受到体制诸多限制的社会里,出头露脸是要付出代价的。南方报系这些年很出位,也为此承受不少考验。但这场新闻业的另类“革命”多年来一直都 能吸引到愿意奉献者前仆后继,而且从南方报系出身的新闻人,当中不少又转任其他地区的都市报成为引领风骚的人物,无怪乎整个南方报系被称为中国新闻业的 “黄埔军校”。

 在和我谈到南方报系时,资深评论人熊培云形容《南都》的社论与时事评论,对中国新闻的发展具有史诗性意义。南方报人有开拓的勇气,因为对自己的使命是坚 定且自信的,知道时间站在他们一边。虽然挫折很多,对现实的改造举步维艰,但是,他们相信自己的所有努力因有时代根基而终将获得历史回报。

 他们不仅是有理念的新闻人,更是对中国进步有信仰有热情的知识分子。

 身处在中国,外来者经常感受制度的不合理,同时又几乎天天能看到还有不同群体在以他们能掌握的方式,去推动国家进步。这些群体汇聚而成的巨大动力,令人动容。在此地你无法不深深理解,所谓的开放、自由、民主原来不是“天赋人权”,而是要一代一代有理想者付出代价来换取。
 《南方周末》今年首次将“致敬”活动典礼化,他们向揭发山西黑砖窑的河南记者付振中、《财经》杂志等国内媒体“致敬”,他们昂扬地提出在社会剧烈转型的时 代,媒体不仅仅是记录人,也应该敢于影响时代走向,影响价值观的重建。令我们意外的是,《联合早报》今年也以“能基于善意表达不同的声音”而受到他们一份 敬意。但在这些同行面前,除了谦卑以外,我实在不敢再有怎么样其他的心情。

咱们工人有力量,三千万人齐下岗

出处不祥,相当犀利。



咱们工人有力量,三千万人齐下岗


我说:我想买房。结果房价涨了。我说:我想买车。结果油价涨了。我说:我想买点肉吃。结果猪价涨了。于是我说:那我吃方便面总可以了吧?!结果 方便面也涨价了那我只好成佛!佛祖说:你终于得道了!万里长城万里长,烈日炎炎心哇凉。年年GDP上涨,据说全民奔小康。工资好比眉毛短,物价犹如头发 长。遥望楼盘空幻想,一年能买几平方?财政气粗是大爷,银行有奶就是娘。管土地的是霸王,工商税务两条狼。电老虎,水阎王,公检法,是流氓。白衣黑心肠, 交通警察像蚂蝗。当官的,喜贪赃;掌权的,没天良。电信局,如暗娼,乱收话费更猖狂 教育部,是明抢,人民群众像羔羊。 咱们工人有力量,三千万人齐下岗。苦了十亿老百姓,富了一群白眼狼! 中国现状: 生不起,剖腹一刀五千几; 读不起,选个学校三万起; 住不起,一万多元一平米; 娶不起,没房没车谁嫁你? 养不起,父母下岗儿下地; 病不起,药费利润十倍起; 活不起,一月辛劳一千几; 死不起,火化下葬一万几 总结八个大字: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2008年1月23日星期三

新明日报: 中国电视用‘辱日广告’

中国电视用‘辱日广告’

(新加坡)新明日报 (2008-01-23)


(综合电)中国国产洗衣粉品牌“奇强”,在电视广告上用“辱日广告”,有不少网民大呼痛快。学者则表示,这显示中国人已仇日过头。

  中国的“奇强”洗衣粉,近期的电视广告,是以一块沾上红色圆污渍,极似日本国旗的白布,号称用该牌洗衣粉搓洗后,污渍完全消失、洁白如新;有中国民众将其解读为“辱日广告”,称广告摆明把日本洗掉,大呼痛快。

  一名上海学者则表示,这显示中国人已仇日过头,如果一个民族永远是内心充满了仇恨,那将非常可怕。

  名列中国国产洗衣粉三大品牌的奇强洗衣粉,于去年在中国推出一则电视广告,刚开始播放时中国民众不以为意,但近来不少网友认为广告带有深层政治意义。

  广告画面是两块白布的对比,一张白布中间有一大圆红点,与日本国旗雷同,但也有人说像女人的月经布;另一张白布则是经过奇强牌洗衣粉洗过后,红点不见,洁白如新。再配上最后的广告词:“中国人,奇强!”

  网友认为广告直接把日本国旗洗掉,加上听到最后的广告词,“觉得热血在胸中澎湃”。大部分网友则高呼:“不能让日本人再欺负,洗衣粉只能用奇强。”

联合早报:股市暴跌 广东股民欲跳火车轻生

股市暴跌 广东股民欲跳火车轻生

(台湾) (2008-01-23)


(联合早报网讯)近日全球股市暴跌,中国股市也不能幸免,小股民惶恐不安。广东省韶关一名被套牢的股民昨天更试图跳火车轻生,幸被警员及时栏住。

  「信息时报」今天报道,昨日下午,从广州开往武昌的列车抵达韶关时,车厢内一名姓林的年轻男子连续接完几个电话后,满头大汗地不停踱步,嘴里一直说「完了完了」,还边说边用力打自己的头和脸。

  稍后,他冲向车窗边想打开车窗,好像准备跳下去。但可能是车窗很紧,林某打不开,於是便大声说,「谁来帮忙,我想死都不行吗!」

  车厢上两位乘警闻讯后赶到,当时林某已将车窗打开了一半,半个身子已探出窗外。乘警即时冲前抱住他,把他从死亡边缘救回。

  据报道,林某为韶关籍,早前他向亲戚借了人民币五万元,加上自己的八万八千元存款,全部用来炒股,结果亏损严重。

  除了这名男子欲轻生外,中国不少散户把股市的暴跌迁怒於中国平安保险的配股行动。

  香港「文汇报」报道,不少散户在网上张贴文章,把股市暴跌归咎於平安保险,还呼吁不要买它的股票。

  在中国股市暴跌前,平安保险宣布配股集资港币一千百六百余亿元。平安保险同时在香港及中国上市。

Zenzen的酒楼: 老外与中文的邂逅

老外与中文的邂逅

认识一些在中国的老外,教他们说汉语,看他们一脸懵懂的样子,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第一次从中感到乐趣是在一个糟糕饭局上。说糟糕是因为被安排坐在我两旁的人我竟然都不认识;更糟糕的是,其中一个还是老外。吃到一半,那个老外忽然 问我,在中国,人们怎么表达cheers?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逗逗他。于是以后的日子,我经常会想起,当哪一天这个老外跑到某个人身旁,拿着酒杯故作 深沉的说“走一个”的时候其他人会有什么样的表情。

想起了另外一个饭局。席间一个初级老外问我,中国人吃完了饭怎么告别。问我算是问对人了。“通常这种情况下,我们说’我来我来…’”于是聚餐结束是,我们看到了一个无辜的老外站起来要求买单。

教初级老外说汉语是有趣的,但是和有一点汉语基础的老外研究汉语又有另外一番情调。

汉字总是长的很像,因而我经常给他们出一些辨析形近字的题目,比如分、台、合或者日、目、田之类的字,中国人看来一目了然,但是老外却永远都搞不清 楚哪个是哪个。曾经经历过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一个老外和我说,你吃过味干拉面吗?很不错哦。在记忆中搜索了半天,终于明白,他说的是味千拉面。然后我很 认真的和他说,您看错了,那家店叫“味于拉面”。

比字型更进一步的是字意。又是一次饭局,一位朋友半途离席。老外问他去为什么了?可能考虑到他的汉语程度比较好的缘故,于是就有人用中文告诉他,刚才哪个人在追一个姑娘。老外吃惊的问那个姑娘为什么要逃?那个人是警察吗?

当然,不得不承认汉语中更灵活的还是他的句型。那位可怜的朋友好不容易弄明白“追”的引申意之后,便开始八卦的问“刚才的朋友赶上约会了吗?”有人 回答,“他差点儿没迟到。”老外没明白,回答的人马上改口说“他差点儿迟到。”可怜的外国人啊,他们怎么都想不到,两句话,一句肯定一句否定竟然表达的是 同样的意思。哪个朋友有兴趣可以找个敢说自己中文好的老外试试,包他听了以后当场晕倒。

当然对于外国人来说,是他们所面临最大的困难是发音。汉语的四声,那些外来的和尚也许一辈子都琢磨不透了。最简单的字也许是最难读的,“一”是所有人都认识的字,但是下面这句话中的三个“一”竟然读成三个不同的声调,试试您能都读对吗?

我大早一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准备一天的工作计划。

此为枪稿,贴此留存

豆瓣电影

豆瓣电影

可以用来找找电影,推荐功能比较好。

Zenzen的酒楼: 巴里林登(Barry Lyndon)

Barry2.jpg

本来想写一篇文章赞扬《色戒》,因为我完整看了三遍。

后来想想算了,三十年后再说吧。

推荐一部三十年前的电影,个人很喜欢这种调调。

如果你问为什么每个镜头都美得像油画,那是因为库布里克在翻拍这部名著前研究过18世纪的绘画,刻意追求的结果。特别提示:这部电影没有用灯!有很多烛光镜头,是光孔开到最大拍摄的,所以景深很小画面很虚。思考题:除了省钱,这样做的原因?

演员的每一个动作速度是以手脚绑着铅块为参考的,但是看起来竟然不闷,因为这种节奏有一种致命的吸引力。看完以后你会觉得这个故事怎么那么简单,其实三个小时已经过去了。

视听结合得很动人,马丁斯克塞斯盛赞过这部作品的音乐。

国际先驱导报: “匈奴王”库布里克

【作者】卫西谛

  两个月前,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名字陆续出现在一些解密类电视记录片上,起因是7月20日为人类登月的纪念日,而人们一直怀疑它的真假,于是搬出了这位过世的大导演。 据 说,在之前尼克松和他的顾问们(从政治、技术、水准各方面)精心挑选并聘请了库布里克在摄影棚里拍摄了登月的假电视直播节目,后来因为真的登月成功,库布 里克的作品没有用上(还有一说干脆讲地球人看到的就是库布里克导演的“假戏”)。会有这样的说法或事实,大约是因为登月的前一年1968年,《2001: 太空奥德赛》(又译为《2001太空漫游》)公映了,这是第一部在失重状态下拍摄的电影,难怪乔治·塞林斯说“在1968年看这部电影有两种感受,要么飘 飘欲仙的进去,要么飘飘欲仙的出来。”

  一共只拍了13部长片的库布里克拥有一种“传奇”的魔力,在我看来“得益于”他作品中的技术与思想的狂欢或混沌。库布里克对技术有着理性的迷 恋,不然决不会为了拍出油画效果,竟然在《巴里·林顿》的一场戏中点上一千支蜡烛。库布里克的对电影技术的运用,最突出体现在超级风格化置景上(当然还有 奇异的音乐与画面的对位),无论你对他的作品的晦涩有着多么的反感,但你一定记得《闪灵》里旅馆的花地毯和红色洗手间、《发条橙》里的奶吧,或者 《2001:太空奥德赛》里的飞船内部。由于《2001》对技术的前瞻有着神秘的准确性(穿梭机、太空站、卡式电话等“预言”),所以导致有人会猜想,里 面的超级电脑HAL900对应着IBM,因为H、A、L分别是I、B、M的前一个字母。

  作品的传奇注定渐渐转变作者的传奇。1960年,纳博科夫为库布里克改编了自己的小说《洛丽塔》,但是很快被电影检查机构盯上,他们相信这是要 拍“色情片”的前置动作(讽刺的是,许多母亲把她们的女儿送来争选洛丽塔这个美丽与邪恶的少女角色)。为此,库布里克决定移居英国伦敦的鲍尔哈姆森林区, 此后库布里克消失在媒体之外,而库布里克的传奇越演越烈。传说中不仅有《纽约时报》的戏剧评论家在伦敦“撞见”刮了胡子的库布里克,甚至还有传说库布里克 驾驶着直升飞机给自己的花园浇水——这种传说显然是受了《奇爱博士》的影响。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隐居在英国的库布里克肆无忌惮,他花美国投资人的钱,请 美国最好的明星,在英国生产他的“私生子”,甚至连《全金属外壳》中越南人持枪的镜头都在伦敦拍,他的影片除了外景,几乎都在自己家里完成。

  对库布里克的传奇也因为他拍片间隔越来越长,3年、5年、7年、11年……有一阵子,库布里克就猫在家里读一种《KirdusReview》的 杂志,这种刊物专门综述了美国各大图书馆藏书的内容概要。库布里克就是这样寻找他需要的影片题材的。尽管形容库布里克的并非都是一些“天才的混蛋”之类的 褒义词,德国人格雷戈尔的《世界电影史》几乎批评了他每一部电影,指责他的思想上的含糊不清、技术上的刻意造作。的确在思想上,库布里克有诸多自相矛盾的 地方,一味晦涩。但是众所周知,他的每一部影片类型皆大不同,且既是开风气之作,也几乎是终结之作,后人很难逾越。为此,《电影手册》的编辑甚至把库布里 克比作五世纪的匈奴王阿提拉——“所到之处,青草全部枯死”。

库布里克狂热分子: 《巴瑞.林登》Barry Lyndon1975:前库布里克时代的忧伤

库布里克狂热分子
“在电影神殿的最高处,在上帝的下面,坐着斯坦利.库布里克。”
<< 《闪灵》The Shining1980:从作者到父亲 | 返回首页 | 《发条桔子》A Clockwork Orange1971:对文明施暴 >>

June 15,2005

《巴瑞.林登》Barry Lyndon1975:前库布里克时代的忧伤

夭折的《拿破仑》梦

1968 年,当库布里克拍完《太空漫游2001》后,他就开始梦想着能拍拿破伦,《太空漫游2001》结尾处18世纪的房间似乎预告着库布里克对这个时期欧洲历史 的兴趣。当时库布里克有米拉麦克斯公司的全力支持在手上,他开始写这部关于拿破伦电影的剧本。库布里克为拿破伦着迷,但他的角度并非歌功颂德式的,他感兴 趣的一个智者的命运,他认为拿破伦是一个智者,但也只有智者才会铸成大错。拿破伦创造了现代的欧洲,库布里克考虑的中心是关于那个时代的全貌:社会变革动 态,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战争,王室的破产,等等。他想完成一部大制作,他列出的详细计划中为战斗镜头准备出动35000人和4000套衣服,这些衣服 都在设计中。研究员跑遍了整个欧洲去找适合于拍战斗场面的外景。一切都准备好了,当他们在罗马尼亚进入真正的拍摄途中,另一部关于拿破仑的上映电影《滑铁 仑》票房惨败,这使《拿破仑》的投资人吓坏了,撤回了投资,库布里克的拿破仑之梦也夭折了,但他依然想去做一部历史电影,几年后,他选择了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的第二部小说:《巴瑞.林登的记忆》(The Memoirs of Barry Lyndon,Esq.1844)。

库布里克的笔记本,关于《拿破伦》

《巴瑞.林登》是一个长篇小说,它讲述了爱尔兰人雷蒙德.巴 瑞虽然起伏跌荡却并无光彩的命运。库布里克去掉了小说中雷蒙德的一人称叙述在改编剧本的时候插入了一个带有讽刺性的画外音来讲述这个软弱的爱尔兰人的一 生。从一定角度看,这个叙事者的旁白削弱了电影本来就不强的戏剧感,使电影的情节显得更加平淡。如果库布里克可以在《太空漫游2001》之后接着拍拿破仑的话,《巴瑞.林登》可能不会问世。结果是库布里克没有拍一个传奇式的人,却只拍了一段传闻式的人物,这像一场宿命,因为这之间隔了另一部电影《发条橙子》,《发条橙子》拍完后库布里克不断受到匿名恐吓,他被激进的《发条桔子》弄得感到危险,并主动要求停映这部电影,这之后拍《巴瑞.林登》像是一部内心的缓冲之作,有意避开激烈的社会意识,将目光投向令他感兴趣的一段历史,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这是《太空漫游2001》里最后房间里出现的时代,是拿破伦的时代,同时也是巴瑞.林登的时代。

电影的开始是在18世纪的爱尔兰,雷蒙斯.巴瑞和他爱卖弄风情的堂妹陷入爱河,他为她和一个英国士兵决斗,结果杀死了对方(后来显示对方当时只是假装昏迷)。雷蒙斯开始了他的逃亡生涯,他先是被林中大盗抢劫,接着参加了英国军队,之后他用冒名顶替的方法从军队中逃走,不料却被英军的同盟军普鲁士军队抓获,然后被派到一个比利时贵族身边当“卧底”, 结果成为了一个职业赌徒,专门诈骗上流社会的钱财,为了得到合法地位,他气死了富寡妇林登Lyndon的太夫,并向她求爱并且和她结婚。很快,他开始过上 了花开酒地,寻花问柳的生活。林登小姐的儿子对他漠视母亲的行为怀恨在心,最终他以决斗的方式将他 从家扫地出门,并且给他一笔小钱让他滚出英国,在与儿 子的决斗中手下留情的巴瑞.林登失去了一条脚,最终他狠狈地度过了他暗黯无光的晚年。

完美与平庸

库布里克延续了他对画面技术上不可溢止的完美主义追求,独创了一种拍摄方法,结果是令人称叹的,他使得画面都具有油画一般的效果,这种效果来自于库布里克使用了一种老式的米切尔BNC摄影机,这种摄影机是一批由宇航局生产出来原打算用于拍摄月球的宇航镜头,他把它们改装成摄影机拿来用。这带来了一种温和的,粒状的,具有质感的画面,影片中著名的蜡炉场面,创造出一种完全没有景深的画质感,电影上映时,库布里克独创的这一画面效果令所有人啧啧惊叹。

在 库布里克创造的一副副油画中有:奢侈漂亮的衣服、田园式的自然风光,豪华骄奢的贵族生活,以及他们优雅的言谈举止,这正是这一时期的欧洲风俗画带给人们的 印象,但与之相矛质的是,在极为抒情唯美的画面背后,电影讲述的却是一段非常平庸的故事,这令一些人不解,为什么一向富有力量库布里克要拍这样一个平淡无 奇的电影?这似乎不是他的风格。一位西方的影评人说道:“当我们知道库布里克在拍古装戏时,人人都期待这会是一部沙哑的汤姆琼斯式的电影,结果你发现这是 一部关于一些蠢才、俊男美女试图寻找成功的行为方式以获得社会地位的故事,这个电影实际上讲述一个年青人如何在一个不适合他的世界里认识自己。”

这个镜头在上映前被剪掉了

  

前库布克时代

  尽 管这部电影几乎是库布里克电影中最受忽视和低估的电影,但它独创性的高质量画面依然表现了库布里克在电影表现力上的突破,同时,我们也能从这部内容相对平 和的电影中窥见库布里克非偏执与冷酷的另一面,也许这正是库布里克性格中隐性的另一面,或者可以将之称为“前库布里克时代”。可以做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想 像,如果抽掉库布里克身上的敏锐、天份与野心,他也许就是那个蒙雷德式的男人。

1960年,库布里克导演《洛丽塔》时说道:“可以拍成电影的完美的小说,我想,不是小说的情节,相反,与小说主要有关的是它人物的内在生命力。这将给改编一个完全的指导方向,是对一个人物的感觉给出了我关于故事的轮廓。”

在 所有库布里克拍摄的人物中,他对“蒙雷德”这个人物的态度最为亲切,虽然旁白是用带着讽刺和挖苦的语气说出来的,但影片对蒙雷德这个的命运中却似乎流露着 一种他一向吝啬的体恤与惋惜。这在电影的开始部分表现得最为明显,蒙雷德陷入了初恋,每当电影中他的情绪激动时,就出现了非常柔和与抒情的音乐,像是在追 忆着一个纯真年代,这个未曾经历世事的少年在电影开场时,神情怯弱而忧郁,但一会儿,他就表现出天性中骄傲和不甘平庸,这也意味着他不幸的一生的开始。

女 人又一次不幸成为库布里克电影里的祸水,寡情薄义的表妹让蒙雷德的初恋以一次决斗的终结,开始踏上了逃亡之路。接着蒙雷德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这里他真正 的认识生活的严酷,他决心一定要成为一个有钱人。他为这此而付出努力,一步一步,沉着而不失果断,最终他通过与林登小姐结婚实现了目标,看起来他真正的发 迹了,过上了他想过的生活,但这也是他走向意志消沉与恶运的开始,当他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后,他身上善良与爱心的一面似乎回来了,但命运并不打算让他从此 得到拯救,他在与继子的决斗中下不了手,最终惨剧收场。就是这样,蒙雷德的每一次试图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行动都只带给了他不幸。

当 面对生存问题时,他显得坚强与有力,在他与公爵一起赌钱时可以看出来他很聪明,当他面对感情时,他是软弱与无力的,最后当他面对整个贵族阶层的虚伪作风 时,他显得笨拙,比如当他想用钱来买通贵族获得一个爵位时,虽然出手阔绰,但还是被贵族们拒之门外,在一个等级观念强烈的时代,他的出生决定了他的品质, 尽管他一再改变他的平民出身,但最终却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有。

电影里的18世纪

  电 影力图通过一些情节还原人们心中对传统固有的记忆,最为突出的是电影中出现了三次决斗场面,第一次带来的是蒙雷德父亲的死;第二次带来结果是蒙雷德的逃 亡;第三次蒙雷德失却了家庭和一条脚,三次决斗贯穿着蒙蕾德糟糕的一生。库布里克对这种面对面开枪的绅士战斗方式非常钟情,第一次的镜头,是远远的,代表 着对传统的追忆,第二次,有些滑稽,因为雷蒙德本来以为对方死了,后来得知是装死,这一次代表着这着方式己经不再是公平的了。第三次,则是可悲,代表着这 种方式根本己经不再适用了,他虚有其表,早就在时间中衰落了。

另 外,还有关于欧洲战争的部分,影片也表现得很有意思。这部电影的另一个中文名字名字被翻译成《乱世儿女》,其实影片的大部分内容跟战争无关,影片的重心也 并不在这一点上。电影中的战争是欧洲几百年来内战不断的一种掠影,电影里,当战争场面出现时,库布里克放入的是一种近似游行时的进行曲音乐,那些身着漂亮 衣服的士兵在漂亮的爱尔兰乡间排练队行,他们象国际象棋里的骑士,他们的正义精神只是为了吸引了女人们的倾慕的眼神,库布里克就这样消解了那个战争年代, 就像一位历史学家所说,战争也许正是支配欧洲人所谓的没完没了的自由主义。

关于细节的精确和注重对这部电影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美丽的花园和建筑物,还是出入这些场合那些对言行十分苛刻的礼节规荡,库布里克都要求做到最自然的效果,同时经典音乐也使带入文明和高贵的镜头中,库布里克营造那个时代关于礼貌、规范的种种风格典范。雷蒙斯.巴瑞虽然是一个平庸的化身,但他带领着人们去穿过那些原本凝结在昂贵的油画中被奉为尊重的欧洲近代传统。

电影完结时字幕这样总结道:“叙述中的人物活在乔治三世时受到非议,无论他们好坏、美丑、贫富,对于今天来说都不重要。也许这才是库布时克的意图,这个人物一生徒劳的追求,消解了人们印象中优雅高贵的文化传统,如 果留意一下欧洲近代小说,很多描写一个出身低下的青年试图过上上流社会生活的小说,《红与黑》里的于连、《苔丝》里的苔丝、甚至还有《包法利夫人》,这些 人物共同的特点是,他们天性中单纯一面在野心的膨胀与推动下,使他们变成一个“复杂”的人,并最终走向失败,蒙雷德基本上也是属于这样一个原型。库布里克 轻巧地讲述故事,没有依靠过多的阐释和大量的语言――就像《太空漫游2001》一样,许多镜头是没有语言的,依赖于观众自己去通过对人物的想像和情感留下烙印。库布里克展示给观众的只有画面,这是他作品的一致风格,就像他在1960年写道的:“对于一个人物来说,他的经历就是对他人最好的诠释,你永远不必解释为何他的路要这么走?” 库 布里克并没有还这个人物一个“清白”,也没有过份否定他,这种平淡的态度似乎暗示着库布里克一种态度上的转型,他早期和中期的所有电影都试图推翻的固有的 虚伪文化带给人的心理压迫,同于追求一种真正强有力的“进化观”,现在,当他追寻这种文明史某一个黄金时期时,他所展现的竟是一个平庸者的故事,这时他开 始转向真实的内心,一种退却而非扩张性的思索态度,标志着他进入了创造的新阶段,这个时期,他拍摄了《巴瑞.林登》、《闪灵》、《全金属外壳》和《大开眼戒》,全都萦绕着反思与疑惑的气氛。

拍摄花絮:

影片在爱尔兰拍摄,大部分都是现场取影,因为爱尔兰依然有许多18世纪的原始建筑,库布里克去几乎走遍了爱尔兰全国。拍摄突然停止过一段时间,是因为当库布里克收到来自IRA的恐吓,这是爱尔兰历史上的一个政治敏感时期,“血腥星期天”的阴影依然笼罩在人们心上而且杀人事件常有发生。

170 个演员和制作队伍花了八个半月时间坐在蓬货车里旅行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后,电影初次上映在1975年10月18日,花了1100万美元的成本。尽管他是一 部不可争议的杰作,而且赢得了许多奖,但却未在票房上有火花。库布里克写道:“在一部电影里最重要的事不是那么多地去创造成功,而且不是创造失败,因为每 一次失败都将阻碍你将来得到自己想拍电影的机会。”

库布里克看完电影《Easy Rider》(1969)之后决定用杰克.尼克尔森演主角,尽管电影没有生产出来因为在MGM所有权的改变。尼杰克森是如此的迷恋这个计划,他希望去拍他 自己演的拿破伦。尽管他保存了许多道具在他储藏室保持希望《拿破伦》时再用上,但将心比心,库布里肯定已经意识到那个梦想可能永远不可能实现。

库布里克狂热分子

  居然找到一个“库布里克狂热分子”,好像有点不谦虚,不过他的博客只有一页完全是关于库布里克的内容。他的座右铭是“在电影神殿的最高处,在上帝的下面,坐着斯坦利.库布里克。”不知道出自哪里,我补充一条, 《电影手册》的编辑曾经把库布里克比作五世纪的匈奴王阿提拉——“所到之处,青草全部枯死”。



库布里克狂热分子
“在电影神殿的最高处,在上帝的下面,坐着斯坦利.库布里克。”


June 16,2005

《奇爱博士》Dr Stangelove1964:爆炸的疯狂
- []

  





June 16,2005

《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1968:完美的扩张
- []

  





June 16,2005

《发条桔子》A Clockwork Orange1971:对文明施暴
- []

  






June 15,2005

《巴瑞.林登》Barry Lyndon1975:前库布里克时代的忧伤
- []

  





June 14,2005

《闪灵》The Shining1980:从作者到父亲
- []

  






June 06,2005

《全金属外壳》Full Metal Jacket1987 :追忆似水流年
- []

  





June 01,2005

《大开眼戒》Eyes wide shut1999:隐没是冒险中的冒险
- []

  



舒伯特:第二号钢琴三重奏

  被库布里克用在《Barry Lyndon》里的迷人音乐就出自这部作品,可以说是恰到好处,符合电影的深刻内涵。诱惑中危险与甜蜜并存,让人欲罢不能,生活与艺术合为一体。音乐在回 忆中思考,在怀疑中信仰;颠倒众生万象,庆祝人的永生,似乎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舒伯特因此才是大师,而库布里克的鬼斧神工确非人力所能及。
  不仅是使用的音乐,从服饰到建筑,从历史真实性到人物形象的丰满,从人文关怀到哲学思考,从内容到结构,这部电影所完成的深度和广度的跨越,堪称伟大。所以我不吝惜赞美之辞,招人厌烦的到处推销《Barry Lyndon》,贩卖库布里克。
  但就如电影最后出现的字幕所说:

“It was in the reign of George III that the above-named personages lived and quarreled;

good or bad, handsome or ugly, rich or poor, they are all equal now.”



中文名称
:舒伯特:第二号钢琴三重奏
英文名称:Schubert Piano Trio No.2
资源类型:APE
版本:1969, CBS
发行时间:1989年
专辑歌手Istomin, Stern, Rose
地区:荷兰
简介
gallery_328001_2261_61216.jpg

作曲:Franz Schubert
钢琴:Eugene Istomin
小提琴:Isaac Stern
大提琴:Leonard Rose
录音:Holland, March 12-13, 1969.
CD编号:CBS MPK 45560
资源出处:from eMule.

专辑介绍:

这首钢琴三重奏是舒伯特伟大的后期音乐心灵之作,因此表现的风味不再陷溺于音响效果而深刻描绘出心灵起伏追寻。这样的基础下,舒伯特逐渐走向最后期作品的音乐高峰,而成为与贝多芬、莫扎特等平起平坐的伟大音乐家。

Piano Trio No.2 in E-flat Major, Op.100
降E大调第二号钢琴三重奏,D.929


“向 火山口迈进”的第一乐章,可区分出下列主题:开门见山的第一主题(请注意第几主题完全视出现顺序而定,非关乐理);第48小节,位于小、大提琴的震音与钢 琴的快速下降音阶合响之后的第二主题因转调而一变;第116小节,在三只乐器齐鸣后,钢琴温柔的琶音里由大提琴引出第三主题,其结尾声中,在大提琴孤高的 一音中,小提琴奏出最美丽的第四主题;顺便告诉大家,以上分法刚好不违背乐理。另外,如果仔细听乐曲旋律间的流转,你将发现属于该曲的“基本节奏”;在舒 伯特最后期作品常有反复敲同一音的“类进行曲”的节奏是非常明显的,而在此乐章 中以由第一主题加以变化,在每小节三拍子中只强奏两个拍子来造成似切分音的节奏为基本节奏;而第二主题的节奏只在自己出现时才强调成主要节奏。

第 二乐章主要有两个主题:开始的送葬主题,第41小节,由和缓的钢琴琶音呈现出的第二主题;有人主张第57小节由小、大提琴对话的主题是第三主题,但我听来 听去皆只觉的像第二主题的延续。可能有两种“基本节奏”:在第1,2小节的第四拍有附点之四拍子和3,4,5小节的单纯四拍子;如果强调1、2的基本节 奏,则在中段的八度反复音之节奏必然备感突兀而展现更强的悲剧风格;第一主题在104小节开始的中段由钢琴阴暗的八度持续反复音为基底,小、大提琴用 两次转调指向最大的惊悸;浪漫主义扣人心弦,其来有自;舒伯特的意志,残留结尾的余响。

既然已在前二乐章有那么大的折磨,理所当然第三乐章应有强颜欢笑;虽然本乐章第130小节响应了第一乐章第二主题之节奏音形,似乎一瞬间呼应在第一乐章中表现的悲凉,但整个乐章仍没有前两乐章的沉重感。

第 四乐章是一创新的乐念:以欢乐气氛的三拍子主题(6/8 拍),加上维持原速(L'istesso tempo)的四拍子主题(4/4 拍)一转而为不安而惊怖;在基本节奏上这两部分是共通的:舒伯特把第一部份三拍子分成六个音,而以三个连续音为第一部份的基本节奏,所以 你将常听到“咚咚咚”的音形飘扬,而第一音出现前的一个小装饰音(短倚音)常常加重这三音的独立性,把它们从旋律线中彰显出来;在第二部份以反复音持续敲 击,承接了第一段的基本节奏,并绵延到最后“送葬主题”的再现。这种风格变成舒伯特的心灵挣扎 ── 从 毁灭里重生;所以固然大提琴回顾送葬主题,但是钢琴随着乐曲 的结束逼近,左手的基本节奏更加绵密并向高音追寻,更支持了舒伯特重生的到来。一阵上行音阶急响,乐曲的结束唤醒一位真正的旷世奇才。

———选自【音乐人生 music is life】,作者:苏友瑞


专辑曲目

01. Piano Trio No. 2 in E-flat Major: Allegro
02. Piano Trio No. 2 in E-flat Major: Andante con moto
03. Piano Trio No. 2 in E-flat Major: Scherzo, Allegro moderato
04. Piano Trio No. 2 in E-flat Major: Allegro moderato

被库布里克用在《Barry Lyndon》里的迷人音乐就出自这部作品,可以说是恰到好处,符合电影的深刻内涵。诱惑中危险与甜蜜并存,让人欲罢不能,生活与艺术合为一体。音乐在回忆中思考,在怀疑中信仰,颠倒众生万象,庆祝人的永生,似乎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舒伯特因此才是大师,而库布里克的鬼斧神工的确非人力所能及。

联合早报: 手机漫游费该收吗? 发改委举行听证会

手机漫游费该收吗? 发改委举行听证会
(2008-01-22)

● 叶鹏飞(北京特派员)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中国垄断性行业正面临社会要求改革的压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将在今天就电信业向消费者征收手机漫游(roaming)费的做法,举行公开听证会。

  听证会引起社会舆论的热烈关注,法律学者郝劲松因为要求旁听被拒,昨天向法院状告国家发改委。

  中国手机用户在国内不同地区使用手机需要缴纳漫游费,目前规定的国内漫游费上限标准是每分钟0.6元至0.8元(人民币,下同,约0.12至0.16新元)。漫游期间如果占用国内长途线路,还将加收国内长途通话费,每6秒0.07元。

   至今中国的手机用户高达5亿3000万,经济规模使得营运成本大幅度下降,许多大陆媒体引述电信专家说,手机漫游的成本几乎是零。但是由于中国电信市场 上只有6家电信运营商,其中固定电话市场3家,卫星通信市场1家,手机市场真正只有2家,产业结构上存在着政府垄断问题,导致漫游费暴利问题一直无法有效 解决。

  国家发改委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公布了两个降低手机漫游费的方案供听证会讨论,但不排除听证代表提出其他方案。

  《中国经济周刊》在归纳社会各界对于听证会安排的异议时指出:听证内容不应仅限于漫游费如何降低而更应讨论是否取消;听证方案过于复杂,听证代表未必能够完全明白;电信企业拒不公布漫游成本,听证过程缺乏依据。

   由中消协推荐的消费者听证代表廖冰虹对《现代快报》表示,看不懂把漫游费和长途费捆绑在一起的新方案。四川消费者听证代表黎香友则对国家发改委和信产部 发给他的听证材料表示了不满。《济南时报》引述他说:“国家发改委和信产部只是抛出了两套听证方案,却没有任何关于漫游成本、方案制定依据的相关说明,让 我们代表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这种做法显然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有因才有果,没因哪来的果?”

  《新民晚报》昨天报道,法律学者郝劲松因不满国家发改委以“受会场条件限制,无法安排您旁听会议”为由,拒绝他申请旁听手机漫游费听证会,向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递交了行政诉讼状,要求国家发改委撤消不允许他旁听的决定,并对申请书重新答复。

  改革手机漫游费成为中国社会舆论要求打破行业垄断的突破口。《大众日报》针对听证会发表文章说,破除行业垄断才是治本之道,政府必须在体制上与垄断企业彻底脱钩,并落实《反垄断法》,让不合理收费退出历史舞台。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6年披露,电力、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等垄断性行业职工的平均薪水是其他行业的2到3倍,如果再加上其他收入和福利,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到10倍之间。

  去年12月11日,北京发布《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办法》,正式向151家中央企业收取2006年国有资本收益。

联合早报: 中国评论﹕省市两会换届 官员“选完即调”

中国评论﹕省市两会换届 官员“选完即调”

联合早报: 跳楼汉高吼:涨价太快,我受不了

跳楼汉高吼:涨价太快,我受不了

(香港) (2008-01-23)


(联合早报网讯)香港文汇报报道,21日下午2时许,一名中年男子从广州五羊新城寺右南一街一小区内8楼跳下身亡。据目击者称,该男子跳楼前曾在楼顶大喊:“涨价太快了,我受不了。”

  据现场一名清洁工称,跳楼男子身高约1.6米,身体很胖,“天气这么冷,但他身上穿的衣服很单薄。”

  寒天着单衣

  该男子在8楼天台停留很久,吸引众人围观。消防员赶到后立即铺设救生气垫时,该男子忽然从楼顶跳下,后证实当场死亡。他跳楼之前还大喊“涨价太快,我受不了”。目击者萧先生说,这一说法也得到其他目击者的证实。

2008年1月22日星期二

BBC: 商业行为是否可以脱离开权利?

商业行为是否可以脱离开权利?

专家评中国经商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有诗曰:'商人重利轻离别'。而当今中国商人所流行的一句口头禅是'我只关心赚钱,我不关心政治。'

商业行为是否可以脱离开权利?
商业行为是否可以脱离开权利?

曾是中国红极一时的上海首富周正毅,曾经被列为中国第11大富豪,福布斯杂志在2002年估计当时周正毅的身价达3.2亿美元。但去年末周正毅由于被控经济犯罪和行贿罪被判处16年有期徒刑。而普遍认为,周正毅入狱和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有关。

与此同时,辽宁蚁力神老板王奉友据信也因为得罪高官被捕入狱。这些人除了自身的不法行为外,是否也因为失去了权力的保护或者得罪了权贵而落马呢?在中国有什么商业行为可以脱离开权利吗?周正毅和王奉友现象又说明了什么样的问题呢?

旅居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陈破空在接受中国从谈采访时对中国的经商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作了剖析......

2008年1月20日星期日

BBC: 西方还关心中国人权吗?

西方还关心中国人权吗?
新闻分析
雷杰鸣(James Reynolds)
BBC驻北京记者

布朗(左)与温家宝(18/1/2008)
布朗这次访华重点谈扩大贸易。

继一连串世界领导人访问中国后,英国首相布朗也来了。最近几个月,法国总统萨克奇,印度总理辛格,先后来中国谈生意。但是人权问题谈得如何呢?

中国人权纪录怎么样,有目共睹:中国囚禁反对人士,取缔异议活动,处死人数之多属世界第一。

西方领导人抵制津巴布韦和缅甸这样的压迫自己人民的集权政府,但是却不抵制中国。而且,他们来中国访问,没有一个人公开在人权问题上做出姿态。

人权活跃分子说,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当涉及到中国问题时,西方领袖就放弃了他们的道德标准。

私下里,西方国家都认为,为了进入中国这个巨大市场,这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但是来中国谈生意的西方领袖们也有自己的道理:接触政策将改变中国,跟中国做生意越多,中国就越融入世界,中国政府表现得就会越好,自由最终就会到来。

这是他们的希望,而现实终归是现实:大家都不原意错过机会,赚中国的钱。

最大的可能

  看着电视里无聊的节目,突然想到一直存在的困惑:为什么国内的战争电影都那么假,为什么那些电影里的英雄都那么假。最大的可能就是:的确都是假的。
  这次上海的散步让许多人明白自己决不是匿名的,相反,一切通讯方式和个人信息都在掌控之中。有人对我说:“原来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过滤过的世界中!”
  当你发现很多东西让人窒息时,最大的可能是:你的生活被过滤了。
  报纸上很多罪案,不过原因都是少数人的精神扭曲。2亿人每天生活费不足一元,因为社会发展还没到那个阶段。通货膨胀这么厉害,也只是结构性的。那么,这些人靠着每天一元人民币生活,忍受着通货膨胀,还要小心犯罪。要知道,我们的犯罪率大大低于美国,那是一个人均犯罪率最高的国家。当然,媒体也许忘了告诉你,我们的标准相对于美国是大大的宽松了。
  如果一小群人要垄断绝大部分资源,他们怎么才能让其余的人接受呢?拿破仑说:“世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
  还需要我列出他们的办法吗?小报:提供刺激,包括凶杀,色情,家庭矛盾,自然灾害。大报:提供时事评论,社论,给我们指引方向。百家讲坛:告诉你古代中国人是多么智慧,有文化,最重要的是,告诉你等级观念的重要性。选秀:做宠物光荣!韩剧:生活无非就是人际关系,打情骂俏,虽然是毫无逻辑的。谁关心逻辑?黄金周:都来花钱吧,平时累个半死,也来娱乐一下吧,挤了点没关系。明星:我是神,快顶礼膜拜!大学:没有大学文凭怎么工作?花钱拿个文凭去待业吧。房子:你总不能没地方住吧,来,为我工作一辈子。医疗:没钱回去等死。
  控制了思想就控制了一切,他们的确很聪明啊。也许大学、房子、医疗这些不是思想控制?对,这是思想控制的成果,一群待宰的羔羊。

Solidot: 两位 两位人工智能先锋,两次奇异的自杀,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人工智能先锋,两次奇异的自杀,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两位人工智能先锋,两次奇异的自杀,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matrix 发表于 2008年1月20日 16时50分 星期日 Printer-friendly Email story
来自天网在上,蚂蚁在下部门
这是一篇迷人的文章,它显然会让你想起《终结者》中的天网和《2001太空漫游》中由MIT创造的HAL 9000。《连线》杂志用6页篇幅讲述了两位自杀的人工智能先驱Chris McKinstry和被誉为MIT媒体实验室未来的Pushpinder Singh “1990年6月,有精神疾病历史的机器人爱好者McKinstry想找把枪,在运动商店抢了杆猎枪,驱散所有人后占领了这个商店,警察找来了和他争吵过 的女友以及想把他送到精神病院的医生,在谈判无效后警察采取了新行动:用机器人。想结束生命的McKinstry对警方的机器人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身处地 下室的McKinstry倾听着头顶上的机器人行走的声音,在头脑中想象出了“终结者”。机器人发射了催泪瓦斯,瞧着“完全不正确的飞行轨道”, McKinstry觉得机器人也有意识,它在劝他不要放弃生命。于是他放弃了抵抗,在监狱里呆了几个月出来就专心致志研究人工智能(AI)。
同一时期,童年时候充满了Legos,D&D,Star Trek,2001: A Space Odyssey的Pushpinder Singh正在进入他崇拜的HAL的缔造者,MIT的AI研究中心Marvin Minsky。 ”
此后的AI研究中,McKinstry创造了Mindpixel数据库,Push Singh创造了Open Mind Common Sense数据库,他们都相信这些可被用于开发机器智能。Chris McKinstry于2006年1月23日自杀,Push Singh则在同年2月28日把脑袋包在一个袋里,里面灌满了氦气,当时他只有33岁。他的一位童年时期的朋友说,他的死亡让他想起《终结者2》中创造人 工智能的Miles Dyson博士。

德国之声: 鲍彤访谈录

鲍彤访谈录

中共前领导人赵紫阳逝世三周年之际,赵紫阳智囊团的重要成员之一,前中共政治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鲍彤,打破政府禁止接受电话采访的规定,给德国之声记者分析了赵紫阳给中国留下的政治遗产,以及目前改革困境的症结所在。

德国之声:鲍彤先生,您是当年赵紫阳先生智囊团的重要成员之一,您认为他给中国留下的最重要的政治遗产是什么呢?

鲍彤:我想是留下了改革的成功和失败。成功给我们很多启发,失败也有很多启发。

德国之声:您是否能分析一下赵紫阳改革路线的成败究竟何在呢?

鲍彤:改 革的成功是经济改革,大家都看到中国与三十年前是有很大的不同,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中国的繁荣。二十七年的改革为中国的繁荣创造了契机,这二十七年的改革 就始于赵紫阳先生任总理和党总书记在其执政期间在中国进行的改革。而这一段正是和世界接轨的,这也就是说中国只要和世界接轨,中国经济就可能起飞。中国有 两大特点,第一是繁荣,一目了然,但第二却是腐败,也是一目了然。贪官污吏肆无忌惮的瓜分国有资产。我看到过发改委的一个资料,中国有两亿人是生活在平均 每天不到一人民币的水平线上。这是很大的一个金字塔,底层是两亿穷人,上层我相信只有几千个人,极其奢华,来源就是腐败。二十年前,中国的腐败分子相对于 现在来说都算是非常廉洁的了。中国腐败问题日渐严重始于六四之后。六四是不准学生说话,不准市民说话,不准说话而进行改革。赵紫阳的改革是向农民向企业让 步的改革,他的口号是扩大企业和农民的自主权。邓小平在南巡之后,以不争论为标志的改制,即所谓改革所有制,实则是政府官员向国有财产进军,大肆瓜分的一 个过程。这种改革本身在中国就造成了暴富现象,进而导致中国的贫富两极分化。

德国之声:有评论认为,中国现在的胡温政府相对比较温和开明,而现任总理温家宝也曾经在赵紫阳时代工作过。您认为,在胡温时代是否能使两极分化的现象有所缓解,乃至启动政治改革呢?

鲍彤:赵 紫阳当时执政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大的困难,就像孟夫子说的,“非不为也,是不能也”。当时赵紫阳活动的空间其实是非常有限的,他事事必须取得邓小平和陈云的 同意,如果邓陈两人不同意,他就不能做。不只赵紫阳,胡耀邦也是如此。赵曾经多次说过,我不是领袖,只是一个大秘书长。但现在情况不同,现在的领导人是核 心了。我想,只要愿意做,应该是能够做的。我认为中国不是老百姓的承受力有问题,而是领导人的承受力;不是老百姓条件具备不具备,而是领导人给不给中国条 件。香港就是一个例子。中国经常说,我们不能搞民主选举,因为我们文化水平太低,那么香港为什么不能搞,难道香港文化水平也太低吗?香港都还要等多少年, 那中国大陆更不知道要等多少年了。这是很让我恼火的一件事情。连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选总书记都要等额选举,那中国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进行民主选举呢?中 共中央委员个个都是大学生,博士,博导那样的人,却都不能进行自由平等,不记名的有竞争的选举,说没有条件。我不知道要什么条件才行?

非常感谢鲍彤先生接受德国之声的采访……

我 现在再说一句话。我准备我家的电话从此被切断。从2003年3月到10月,有七个月时间我的电话被切断的。我估计就是接受采访之后,不知是得罪了党,还是 得罪了政府,还是电话局。后来好不容易又通了。我很注意十七大的文件,我们的总书记说权力应该在阳光下运行,老百姓应该有表达权,有知情权。我想我应该有 表达权,同时我也希望我的表达能够为同胞们所知情。因此我说了这番话。我的电话是24小时有人监听的,我刚才说的话以及现在发的这段牢骚,我希望他们都向 上报告,报告到那些管理监听控制部门去,让他们决定怎么处理我的电话。如果他们愿意制造什么麻烦,创造新闻,把我的电话线路切断的话,那这恐怕就是我最后 一次接受记者的采访了。

采访记者: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