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1日星期六

FreeRange story - 铁匠研究所发布2009年全球污染报告

FreeRange user liu monokeroz wanted you to see this:

"铁匠研究所发布2009年全球污染报告"

铁匠研究所和绿十字会联合发布了2009年全球污染报告(PDF),这是他们连续第4年发布此类报告。但与之前突出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不同的是,2009年的报告集中在污染得到清理的地区,列出了12个有可靠证据证明其有效治理污染的成功事迹,包括:加纳首都Accra,新发明的并得到广泛应用的厨灶降低了室内污染;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污染地区逐渐恢复生命气息;印度德里,官方的公共政策减少了汽车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多米尼加共和国Haina,移除了包含废旧电池的土壤,降低了土壤中的铅含量;印尼加里曼丹,新的技术减少了金矿开采带来的水银污染;坦桑尼亚Old Korogwe,移走了被杀虫剂污染的土壤;俄罗斯Rudnaya Pristan Region,移走了铅污染土壤;中国上海,12年的城市水道清理计划取得成效;印度西孟加拉;降低了砷污染。 10月14日,《中国的污染》获人道主义摄影奖(Google地图)

Solidot

FreeRange WebReader - bringing the Internet to your mobile phone like never before!

Reading this on your Windows Smartphone, Palm or Blackberry? Try it now by clicking http://mwap.at

2009年10月30日星期五

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

《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Collapse:How Societise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美]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文字版[PDF]

状态: 精华资源
摘要:
图书分类人文社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发行时间2008年4月1日
语言简体中文
时间: 昨天 发布 | 3小时前 更新
分类: 资料   电子图书  
统计:8232次 浏览 | 99次 收藏
收藏: fav  分享给好友
相关: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校内  收藏到QQ书签  订阅本资源RSS更新  美味书签  subtitle
中文名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
原名Collapse:How Societise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
图书分类人文社科
资源格式PDF
版本文字版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书号9787532744893
发行时间2008年4月1日
地区大陆
语言简体中文
简介

IPB Image
编辑推荐
文明悲剧的前世今生,人类社会成败史的最佳案例分析,美国《商业周刊》十大图书,普利策奖得主最新力作,雄踞《纽约时报》排行榜四十多周,著名专家江晓原教授专文推荐。
2003年,沙尘暴从内蒙古横袭整个中国大陆。
2004年,南亚大海啸夺走22万条人命。
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侵袭美国新奥尔良引发世界大迁徒……
20××年,地球村大崩溃?
为什么复活节岛人能竖起令人惊叹的巨石人像,却无法避免森林殆尽、物种灭绝的命运?为什么同样是生活在格陵兰岛上,中世纪的维京社会渐渐走向消亡,而当地的因纽特人却延存至今?
今天一些人类社会也因面临类似的问题而生灵涂炭、家园残破,就像卢旺达和海地发生的悲剧;即使那风景如画、人间天堂般的美国蒙大拿州,也早已危险四伏。面对这一切,我们该如何抉择,才能避免走上崩溃之路?
本书为戴蒙德继《枪炮、病菌与钢铁》后的又一巨制,格局宏大、鞭辟入里,多有对文明悲剧的忧患之思,可谓是21世纪全人类的求生之书。
  贾雷德・戴蒙德,一位文笔优美的生理学、地理学和进化生物学专家,知道如何向大众读者解释那些难懂的科学术语,本书中他对失败的人类社会的案例研究,无与伦比。
                              《纽约时报》
  《枪炮,病菌与钢铁》从环境地理的角度解释了西方文明成功主导世界的原因,而在《崩溃》中,戴蒙德把目光投向了人类社会历史上的失败者。本书关注的都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平凡的元素;土壤、树林和水,在作者看来,正是某些人类文明对这些元素的误用,导致了他们的失败。
                               《纽约客》

内容简介
人类历史上,当一个社会面对其复杂的环境问题,无法做出正确的应对和决策时,往往会走向崩溃。而发生在索马里和卢旺达等地的悲剧,也警醒着我们,即便拥有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的当今社会,一旦决策错误,也很可能会堕入灾难性的后果之中。
  为什么有些人类社会崩溃了?有些却成功存活下来?正是带着这样的问题,本书以对失败的比较案例研究,试图为当今的人类社会提供一条生存与发展之道。
   在本书的第二部分“过去社会”中,讲述了一个个发人深省的失败故事。其中,有对“复活节岛”和“马雅文明”这样经典案例的创新分析,也有对维京人殖民浪 潮中两种截然不同命运的精彩叙述(在冰岛的维京社会克服恶劣环境,成为当今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格陵兰岛上的维京社会,则因为一系列错误的决 策,在当地土著人的竞争和挑战面前,溃不成军)。同样,这一部分也讲述了过去社会的一些成功案例,比如日本社会早在幕府时代就推行的一系列环保政策和举 措,就让人印象深刻。
  在第三部分“现代社会”中,本书分析了发生在卢旺达的种族大屠杀,并跳脱了宗族仇恨和宗教歧视的框框,将其放入一个小型 社会发生全面崩溃的视角下,加以全新解读。对于生活在同一个岛屿上的两个民族:多米尼加和海地,两种不同的国家命运的揭示,相信会给绝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 的发展思考,提供启示。而对于中国和澳大利亚这两个当今世界的巨人,本书各辟一章的幅度专门论述,其中所含的许多信息和观点,将会刷新我们的原有认识。
  在第四部分“实践教训”中,本书用大量生动的案例,讲述了跨国大企业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微妙关系,其中的经验,对国内的政府和商业决策人而言,很有借鉴意义。
IPB Image
作者简介
  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家科学院院士,是当代少数几位探究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思想家之一。
  戴蒙德的研究使他获奖无数,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奖、美国 地理学会伯尔奖、泰勒环境贡献奖、日本国际环境和谐奖和麦克阿瑟基金会研究基金。
  戴蒙德是全球惟一两度荣获英国科普图书奖的作家,其代表作《枪炮、病菌与钢铁》探讨了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地理成因,获1998年美国普利策奖和英国科普图书奖。

IPB Image
书摘
第十二章 中国:摇摆不定的巨人

中国的重要性

中 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有13亿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中国的领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其植物种类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也排行第三。势头强劲的 中国经济每年以接近10%的速度增长,不但在世界大国中增长最快,而且是第一世界国家经济增长率的4倍。中国的钢铁、水泥、水产养殖和电视机产量居世界之 冠,煤、化肥和烟草的产量和消费量也居世界第一。电力和汽车产量(在不久的将来)很快将跃居世界前列,木材的消耗亦不可小觑,目前,中国正在建造世界上最 大的水库和最大的调水工程。
与这些数字和成就不相协调的是中国的环境问题是目前世界大国中最严重的,而且还在继续恶化。中国的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生物多样性的消失、耕地流失、沙 漠化、湿地消失、草原退化、人为自然灾害规模的扩大、过度放牧、河水断流、土壤盐碱化、土壤侵蚀、垃圾堆积、缺水以及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给中国带来了巨大 的经济损失、社会冲突和健康问题。上述列举的这些环境问题足以引起中国人的深思。
中国的人口、经济和领土规模庞大,这使得中国的环境问题不仅是个国内问题,而且影响到世界其他地方。所有的国家都处在同一个地球上,共享海洋和大气层,彼 此相互影响,休戚与共。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其他国家的互动进一步扩大。例如,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排放二氧化硫和含氯氟烃等破坏臭氧层物质最严重的国 家。很快,二氧化碳也会列入其中。中国的沙尘和空气污染物随风向东飘散到邻近国家,甚至北美洲。此外,中国也是两大进口热带雨林木材的国家之一,从而进一 步加剧热带雨林的消失。
最为重要的是,如果人口庞大的中国达到第一世界的生活水平——即意味着人均环境影响也像第一世界居民那样,那么人类对世界生态环境的影响将无比巨大。我们 将在本章和第十六章探讨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生活水平的差异,以及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奋起直追、缩短差距的后果。然而不幸的是,我们经常忽视这一后果。中 国这个案例也诠释了本书的另一主题: 第十六章将会详细讨论的现代世界所面临的12种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在中国表现得相当严重。如全球化对环境的影响,环境问题对整个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和环境问 题对本书所探讨的小型社会的冲击,以及除了令人沮丧的统计数字外,现实的希望是什么?本章先会对中国做一个概况介绍,然后探讨中国的种种环境问题,以及环 境对中国人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居民所造成的影响。最后我将讨论中国应该如何回应这些问题,并对未来作一个前瞻性展望。

背景

让 我们先对中国的地理、人口趋势和经济状况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参见地图9)。中国的环境非常复杂,有些地区十分脆弱;地貌类型多样,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和山峰,有两条最长的河流(黄河和长江),还有许多湖泊、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大陆架。中国的生态环境类型涵盖冰河、沙漠和热带雨林。各地区生态系统脆弱 的原因复杂不一,如北方降雨量多变,再加上大风与干旱经常双管齐下,造成高海拔的草原地区很容易受到沙尘暴和土壤侵蚀的威胁。与之相反的是,南方虽然较为 湿润,但大暴雨导致山坡水土流失。
至于中国的人口,两大众所周知的事实是: 一、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二、 中国政府(也是现代世界中惟一)采取生育控制,从而使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到2001年人口增长率仅为1.3%。此举引出下面这个问题: 其他国家是否应该效仿中国的做法?虽然有些国家对这种解决方法心怀惧意,但如果不这样做,他们的人口问题将会变得更为严重。
此外,中国的家庭户数在过去的15年里每年增长3�5%,多于同时期人口增长率的两倍。这一事实虽然并不广为人知,但对环境的冲击力非同小可。这是因为家 庭规模逐渐趋小,从1985年平均每户4.5人减少到2000年的3.5人,预计到2015年会降至2.7人。与此同时,家庭户数增加了8000万,增加 的户数甚至超过俄罗斯总家庭户数。家庭规模缩小是由社会变化造成的,如人口老龄化、每对夫妻生养子女减少、离婚率上升、三代同堂现象逐渐减少;与此同时, 平均每户每人居住面积却增加了3倍。尽管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由于家庭户数和每户居住面积在上升,因此人口对环境的影响也在上升。
中国人口趋势的另一特征是都市化加快。从1953年到2001年,虽然中国的总人口“只是”翻了一倍,但都市人口比重却由13%增加到38%,是原来的3 倍。因此都市人口增加了7倍,将近有5亿人居住在都市。中国大约有700多个城市,城市占地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之中。
至于中国的经济,可用“大规模快速增长”一词来概括。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的产量相当于全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中国也是世界上化肥 生产和消费最多的国家,其消费量占全世界的20%。自1981年以来,全球化肥使用增长部分的90%来自中国。由于中国的化肥使用量增长了5倍,因此每英 亩农田使用的化肥也是全球平均值的3倍。中国农药生产和消费位居世界第二,占全球农药消费量的14%,是农药净出口国。此外,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 产国,农用覆盖膜的消费量居世界第一,电力和化纤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二,还是世界上第三大原油消费国。在过去20年里,中国的钢铁、钢铁制品、水泥、塑料 和化学纤维产量分别提高了5倍、7倍、10倍、19倍和30倍,而洗衣机的产量则增加了34000倍。
猪肉曾是中国首要的肉制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羊肉和鸡肉等产品的消费量也快速增长,中国的人均蛋类消费已与第一世界国家等同。肉类、蛋类和乳制 品的人均消费量从1978年到2001年间增加了4倍,这意味着农业废弃物也随之增加,因为每生产一磅的肉类就需要10或20磅的植物。每年牲畜的粪便排 泄量已是工业废弃物的3倍,加上鱼类粪便、鱼饲料,致使陆地和海洋的污染都相应增加。
中国的运输网络和汽车数量出现爆炸性增长。在1952年至1997年间,铁路、公路和飞机航线分别增长了2�5倍、10倍和108倍。从1980年到 2001年间,机动车辆(大多为卡车和公交车)的数量增加了15倍,而小汽车则增加了130倍。1994年,由于全国机动车辆总数增加了9倍,中国决定将 汽车生产列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计划在2010年再增加4倍。这样的话,中国将成为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基于目前北京等地因汽车排放废 气的原因,空气质量已经令人担忧,不知道到2010年时,都市的空气质量又会恶化到何种程度。此外,如果按计划生产更多的汽车,那么就会有更多的土地被改 造成公路和停车场,而环境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然而,中国经济的规模和增长的数据却是建立在落伍、效率差,或是会导致污染的技术之上的。中国工业生产的能源效率只是第一世界国家的一半,如造纸业的耗水 量是第一世界国家的两倍;灌溉系统采用低效的漫浸法,造成极大的浪费;还有土壤养分流失、水的富营养化以及河流沉积物增加等问题。中国四分之三的能源消耗 依赖于煤炭,主要带来空气污染、酸雨,以及严重的能源效率低下等问题。例如,中国的化肥和纺织品生产所需要的氨大多来自煤炭,而第一世界国家则以天然气为 原料,以煤炭为原料制氨的耗水量要比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多42倍。
另一个造成中国经济能效低的显著特征是快速发展的小规模乡镇企业,这类企业平均只有6个员工,主要集中在造纸、农药和化肥等产业。它们的产品占国内产品的 三分之一,以及出口产品的一半。但中国的二氧化硫、废水和废弃物的污染大都是这些乡镇企业造成的。因此在1995年,中国政府紧急宣布关闭、停止15类污 染最严重的乡镇企业。

空气、水和土壤

中国生态环境遭受冲击的历史历经几个阶段。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就出现大规模的滥伐森 林现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内战结束后,自1949年和平时期开始,中国森林砍伐、过度放牧和土壤侵蚀的问题更为严重。从1958年到1965年“大跃 进”期间,工厂的数量进入无序增长状态(单是在1957年至1959年间,工厂的数量就增加了4倍),滥伐森林和污染问题更为严重(以取得大炼钢铁所需的 燃料)。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出于备战的考虑,中国把许多工厂从防守薄弱的沿海地区迁至深山老林,污染问题则进一步恶化。中国从 1978年起开始改革开放,生态环境问题继续恶化。中国的环境问题可归纳为6大类: 空气、水、土壤、栖息地破坏、生物多样性消失以及超大型工程。
先从中国最严重的污染问题说起,也就是糟糕的空气质量,这可以从我们所熟悉的图片上看出来: 在中国许多城市,人们开始戴着口罩走在路上(参见图25)。一些城市的空气污染堪称世界之最,污染指标超过正常标准的数倍,严重影响居民健康。随着汽车数 量和煤炭发电量的高速增长,空气中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成分也在相应升高。在20世纪80年代,酸雨仅限于南部和西南部个别地区,现在已经扩展到全国大部 分地区,有四分之一的城市的酸雨出现频率在年降雨天数的一半以上。
同样,由于工业和城市废水的排放,以及农业和水产养殖导致化肥、农药、排泄物等引发水体富营养化(这个名词指的是上述各种营养物进入水体,致使藻类大量繁 殖)。因此,中国大部分河流和地下水水质不良,并在继续恶化之中。在中国,约有75%的湖泊和几乎所有的沿海海岸都已受到污染。海洋赤潮从20世纪60年 代的每五年一起到现在已是每年一百起,所谓的赤潮就是大量的有毒海藻危及鱼类和其他海洋动物。1997年,北京重要的官厅水库宣布不适合再提供饮用水。在 中国,只有20%的生活废水得到处理,而第一世界国家则有80%。
中国的水资源问题由于缺水和浪费正在日益恶化。以世界标准来看,中国淡水资源不足,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拥有量的四分之一。更为严重的是,各地水资源分 布不均,北方居民人均拥有量仅为南方的五分之一。水资源不足再加上浪费,使得中国100多个城市遭受严重的缺水危机,有时还影响到工业生产。城市用水和农 业灌溉有三分之二来源于地下水,依靠井来汲取含水层里的水。但是,这些含水层正在慢慢枯竭,在大多数沿海地区,海水开始渗入这些含水层,从而导致地表下 陷。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断流问题最严重的国家,至今河水仍在被不停地抽取,因此断流问题进一步恶化。例如从1972年到1997年这25年内,有20年的时 间黄河下游出现断流,而断流天数也从1988年的10天增加到1997年的230天,甚至在潮湿的南方,如果遇到干旱季节,长江和珠江也会断流,从而影响 航行。
中国也是世界上土壤侵蚀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参见图26),目前已有19%的土地遭到侵蚀,每年土壤流失量达50亿吨。黄土高原是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地区 (黄河中游的高原地区有70%遭到侵蚀),而且逐渐扩展到长江。长江的输沙量已经超过尼罗河和亚马逊河这两条世界上最长的河流。由于河流(水库和湖泊)泥 沙淤积,致使中国可航行的河道变短50%,轮船的体积也因此受到限制。土壤的质量、肥力和数量呈消减趋势,一部分是因为长期使用化肥和农药,致使蚯蚓数量 减少,肥沃的农田面积因此减少50%。此外,中国9%的土地深受盐碱化的困扰(盐碱化的成因将在第十三章讨论澳大利亚时再做详述),这主要是因为干旱地区 的灌溉系统设计不合理和管理不当造成的 (关于这个问题,政府已经开始补救,并取得良好的进展)。此外,由于开垦和过度放牧,中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已经受到荒漠化的影响。在过去十年中,北方15% 的农牧地区遭到破坏。
中国的种种土壤问题,如侵蚀、养分流失、盐碱化、荒漠化和城市化,再加上采矿业、林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开发,致使农地面积日益减少。这给中国的粮食安全带来 一个大问题,因为农地在消减的同时,人口数和人均粮食消费量却在上升,潜在的可耕种土地面积也极其有限。人均农田面积仅为一公顷,不及世界平均标准的一 半,几乎与第十章讨论的卢旺达西北部一样少。再者,因为在中国垃圾很少回收再利用,大量的工业和生活垃圾倒在空地上,不但污染了土壤,也使农地受到影响。 三分之二以上的中国城市都受到垃圾的围攻,以前大多是可以分解的残羹剩饭、尘土和煤渣,而现在则变成塑料、玻璃、金属和包装纸。正如我的多米尼加朋友在谈 及他们国家的未来(参见第十一章)时所预言的,中国在将来也有可能被垃圾所埋。

栖息地、物种和特大工程

中国的栖息地的破 坏先得从滥伐森林说起。中国是全世界森林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人均森林面积仅为0�3英亩,而世界人均森林面积有1�6英亩。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6% (日本却有74%)。虽然中国政府大力推行单一树种造林,使得森林总面积有所增长,但是原生林(特别是老龄木)仍在缩减当中。造成中国土壤侵蚀和洪水泛滥 的主要原因就是滥伐森林。1996年,中国洪水肆虐,损失高达250亿美元;1998年发生的洪水规模更大,影响到2�4亿人。中国政府深受震惊,马上采 取行动,下令禁止砍伐原生林。中国的旱灾也呈现出变本加厉的趋势,其原因除了气候变化外,滥伐森林也是罪魁祸首之一。每年的旱灾使得30%的农地深受影 响。
除了滥伐森林以外,另外两个严重的栖息地破坏问题就是草原和湿地的破坏与退化。中国是继澳大利亚之后自然草原面积最广阔的国家,占国土面积的40%,主要 分布在干燥的北部。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草原面积不及世界人均草原面积的一半。过度放牧、气候变化和采矿等开发行为给中国草原造成严重的破坏,90% 的草原已经开始退化。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每公顷草原的产草量下降了40%。杂草和毒草不断扩散,侵犯到优质青草的生长。然而,草原退化不只关系到中 国的粮食生产,亚洲许多国家的主要河流都发源于中国的青藏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还有中国自 己。草原退化使得黄河和长江洪灾频发,且规模庞大;也频频带来沙尘暴(北京受沙尘暴袭击的景象经常出现在世界各地的电视上)。
湿地面积逐渐减少,地下水位起伏很大,控制洪水和贮水的能力下降,湿地物种不是濒临灭绝就是已经消失。例如东北的三江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沼泽地,已有60%被开垦为农地,如果按照目前排水、开垦的速度,剩下的8000平方英里的沼泽地将在20年内消失。
巨大的经济冲击也带来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如过度捕捞和污染造成淡水与海洋鱼类产量大减。中国在变得富裕的同时,鱼类的消费量也随之上升。过去25年来,人 均水产品消费量将近增加5倍。中国的鱼、软体动物等水产品除出口量增加以外,国内需求也在上升。结果导致白鲟鱼濒临灭绝,以前久负盛名的渤海对虾减少了 90%,还有小黄鱼、带鱼等过去常见的鱼类如今必须进口。每年从长江捕捞的野生鱼类也下降了75%。自2003年以来,长江首次禁止捕鱼。普遍看来,中国 的生物多样性还是相当丰富,拥有世界上10%的植物和陆栖脊椎动物物种。然而,目前中国有五分之一的原生物种处境危险(包括著名的大熊猫),还有许多珍稀 物种(如扬子鳄和银杏树)也濒临灭绝。
在原生物种消减的同时,外来物种也在不断地繁衍增多。中国向来就有积极引进有益物种的传统。现在,由于国际贸易增加了60倍,在有意引进不少好物种的同 时,不小心也让一些有害物种混了进来。例如,上海港在1986年至1990年间,从30个国家的349艘进口货轮中检测出将近200种外国杂草种子。有些 入侵的植物、昆虫和鱼类给中国的农业、水产养殖业、林业和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世界上最大的开发工程,这无疑加重了环境问题。例如三峡大坝这座世界上最大的水坝于1993年开始动工,预计在2009年完工,以水力 发电、防洪和提高航运能力为目标,项目成本达300亿美元,社会成本为动迁百万民众,而环境成本则是水土保持和生态稳定压力增加。至于南水北调工程,其代 价更为昂贵,这项工程始于2002年,预计于2050年完工。工程预算高达590亿美元,此外还可能造成污染扩散以及水资源失衡等问题。比南水北调工程更 大的开发计划是正在进行中的开发西部,中国领导人将开发这一半的国土视为国家重点发展计划。

后果

让我们在此打住,先来探 讨这样的发展对动植物和人类有何影响。近年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对于这片土地上的蚯蚓和黄鱼来说显然是坏消息,那么对中国人而言又有何影响呢?发展的结果 是让中国人付出经济和健康两方面的代价,以及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下面就对这三方面进行举例分析。
就经济代价而言,让我们先从小处说起,再来谈大方面。从巴西引进的空心莲子草原本用来做猪饲料,后来蔓延到田圃、番薯地和柑橘园。每年单单是为了阻止这种 杂草的扩散,政府就得花费7200万美元,而这还只是一笔小数目。光是西安一个城市因缺水导致工厂停工造成的损失,每年约有2�5亿美元。至于沙尘暴,每 年要刮走5�4亿美元;而深受酸雨侵害的作物和森林则要花去7�3亿美元。为了使北京免遭沙尘暴之苦,政府计划耗资60亿美元建立起“绿色长城”。此外, 除了空心莲子草外,外来有害物种每年造成7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至于洪灾造成的损失更是惊人。1996年,一次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为270亿美元(而 1998年的洪灾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年因荒漠化带来的直接损失达420亿美元,每年因水和空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高达540亿美元。中国每年由 于水和空气污染付出的经济代价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4%。
用三个例子即可说明环境恶化对人体健康所造成的影响。中国城市居民平均血铅浓度几乎是世界其他地区的两倍,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同时也影响到儿童的智力发 展。中国每年因为空气污染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大约为30万人,而为此的医疗支出高达540亿美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8%)。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烟草生产国 和消费国,烟民人数也为全世界之最(中国抽烟人口为3�2亿,占世界总抽烟人口的四分之一,每人每年平均抽1800根)。在中国,因抽烟致死的人数,每年 大约有73万人,而且人数还在不断上升之中。
中国自然灾害频繁,数量和损失都很大。有些自然灾害,如沙尘暴、泥石流、干旱和洪水大多与人类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冲击密切相关,而且随着冲击的加剧,自然灾 害出现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例如,沙尘暴愈演愈烈,这是因为滥伐森林、过度放牧、土壤侵蚀以及部分人为造成的干旱,引起越来越多的土地变成光秃秃的不毛之 地。从公元300年到1950年间,中国西北部平均每31年才遭受一次沙尘暴的袭击;从1950年到1990年间,每20个月就出现一次沙尘暴;自 1990年以来,沙尘暴几乎每年都要光顾。1993年5月5日,爆发了一次巨大的沙尘暴,有数百人因此丧命。滥伐森林还影响到自然界的水循环,加剧干旱的 发生。此外,过度利用湖泊和湿地,排水辟田,导致可蒸发的水面减少,这也是引发干旱的动因之一。目前中国每年饱受干旱之苦的田地大约是60000平方英 里,是20世纪50年代的两倍。滥伐森林导致暴发洪水的概率大大上升,1996年和1998年是近年来洪灾最严重的年份。干旱和洪水交替出现的情况也越来 越频繁,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因为先是干旱破坏地表植被,紧接而来的洪水侵袭光秃秃的地表,以至于造成更为严重的土壤侵蚀。

与外界来往

即 使中国不与外界来往,停止通商与旅游,鉴于中国辽阔的面积和庞大的人口,光是排放到海洋与大气层的水和空气就会影响到其他国家。20年来中国与世界其他地 区贸易往来、投资和外援之频繁几乎呈指数形式增长,在1980年以前,中国的对外贸易微乎其微(现在每年的贸易额达6210亿美元),而外国投资则到 1991年才起步。中国出口贸易的长足发展是导致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的因素之一,过半的出口商品均由高污染、低能效的乡镇企业生产加工而成,货轮将成品运往 世界各地,却把污染留给中国。1991年,中国已成为外国投资金额仅次于美国的国家。到2002年,跃居世界第一,外资达到530亿美元。从1981年到 2000年,中国接受的外援包括来自国际非政府组织的1亿美元,这对国际非政府组织而言已是大手笔,但与其他外援相比则小巫见大巫,如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向 中国提供5亿美元,日本国际开发署提供100亿美元,还有亚洲开发银行的110亿美元和世界银行的240亿美元。
这些钱加剧中国的经济增长,同时也使中国的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现在让我们来探讨世界其他地区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如何做出回应。当今这种相互作用被安 上一顶时髦的帽子,即“全球化”,这一名词对于本书的主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今世界,所有的人类社会相依相存,因此和复活节岛、马雅和阿纳萨兹等过去 社会相比,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大有不同(我们将在第十六章探讨这一主题)。
世界其他地区给中国带来了许多危害,除了上文提到的由于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经济损失外,另一种大规模进入中国的有害物竟然是垃圾(参见图27),这可能会让 许多读者大吃一惊。有些第一世界国家为了减少堆积如山的垃圾,向中国支付一笔费用后,将未经处理的垃圾运往中国,有的废弃物内含有有毒化学物质。中国正在 不断扩张的制造业经济和各个产业也愿意接受这些垃圾,以此作为便宜的原材料回收利用。举个例子,据浙江省海关资料显示,2002年9月从美国运来重达 400吨的一船“电子垃圾”,里面都是些废弃的电子设备和零部件,如故障或老旧的彩色电视机、电脑屏幕、复印机和键盘等。关于这些进口垃圾数量的统计并不 完整,只知道从1990年到1997年,这类垃圾由100万吨增加至1100万吨。从1998年到2002年,每年从第一世界国家经由香港转运到中国的垃 圾从230万吨上升至300万吨。这意味着第一世界国家把污染问题直接转移给了中国。
还有比进口垃圾更为糟糕的问题。虽然很多外国公司把先进技术带给中国,帮助中国解决环境问题,但有些公司却是把污染密集型产业迁往中国。有些科技产业在他 们自己的国家已被禁止,所以就转至中国等不发达国家。例如,1992年日本将17年前就已在本国禁止生产用以对付蚜虫的农药福雅满的技术,卖给福建一家中 日合资公司,毒害了许多人,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在广东,外资把破坏臭氧层的含氯氟烃大量进口到中国,光是1996年就进口了1800吨。这一切使得中 国减少对臭氧层破坏的进程更为艰难。例如1995年,中国有16998家污染密集型企业,生产出价值500亿美元的工业产品。
讨论完中国的进口品,现在让我们广义地来看中国的出口品。中国丰富的本土生物多样性意味着许多具有侵略性的物种很可能输往其他国家,而这些物种在中国丰富 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属于物竞天择的胜利者。例如,三种常见的对北美洲林木造成大面积侵害的病害均来自中国或东亚地区,它们是栗疫病、荷兰榆树病和光肩星天 牛。美国本土的栗树由于感染栗疫病已然全部消失,而荷兰榆树病则使我小时候生活过的新英格兰地区的榆树大面积死亡,在60年前,榆树曾是这里的标志之一。 至于光肩星天牛,在美国最早是在1996年发现的,在枫树和白蜡树内,估计给美国带来的林木损失高达410亿美元,比栗疫病和荷兰榆树病加起来造成的损失 还要严重。此外,近年来中国的草鱼也在美国45个州的河流和湖泊中安家落户,与美国本土鱼类竞争,给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带来巨大的影响。另外,中国向外移 民的人数也越来越庞大,对生态和经济产生重大的冲击。在澳洲的合法移民中,中国人的数量已位居第三(参见第十三章),而跨过太平洋前往美国的合法或非法移 民也不在少数。
中国的昆虫、淡水鱼和移民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轮船或飞机前往世界各国,还有一些出口物则纯属无意识,经由大气层抵达其他国家。例如第一世界国家在1995 年淘汰了含氯氟烃这种会破坏臭氧层的物质,而中国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含氯氟烃生产国和消费国。二氧化碳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元凶,中国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 世界的12%。按照当前的趋势来看,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增无减,美国保持不变,其他地区则在逐渐减少。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到 2050年,全球排放的二氧化碳预计约有40%来自中国。此外,中国还是世界最大的氧化硫生产国,其产量是美国的两倍。另外,强风将中国的沙漠、退化的草 原和休耕农地上被污染的沙尘和泥土向东吹到韩国、日本和太平洋岛屿,并在一星期内穿越太平洋降落到美国和加拿大。这些空气微粒是由中国的燃煤经济、滥伐森 林、过度放牧、土壤侵蚀以及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造成的。
还有一项中外交换,中国的进口数量是出口量的两倍,那就是中国从其他国家输入木材的同时,把滥伐森林问题输出到其他国家。中国是世界第三大木材消费国,农 村能源的40%来自柴薪,造纸业和纸浆业所需的原材料也几乎都用木头,还有建筑业所需的板材。中国对木制品的需求量和国内能供给的木材数量之间的差距越来 越大,特别是1998年洪灾之后,政府开始禁止砍伐森林。此后,中国的木材进口量翻了6倍,主要是从热带地区进口热带木材,如马来西亚、加蓬、巴布亚新几 内亚和巴西等。中国目前的木材进口量仅次于日本,而且很快就会超越。中国也从温带国家进口木材,主要从俄罗斯、新西兰、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进口。随着中 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木制品的关税从15%至20%下调到2%至3%,所以中国将进口更多的木材。实际上,这意味着中国与日本一样,保护本国森林,将砍伐 森林的问题转移给其他国家。在一些国家(如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滥伐森林的问题已经到非常严重的地步。
还有一个方面鲜有人提到,那就是中国人民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一样,希望能达到第一世界居民的生活水平。对第三世界居民而言,这意味着购买房子、家用电 器、生活用品、服装等通过消耗能源大量生产出的消费性产品,而不是那些手工制品。同时也能享受现代医药和高水准、高消费的医疗服务;食用大量以人工化肥高 效种植出来的作物,而不是用动物排泄物来做肥料,或用植物护根;食用工厂加工食品;以汽车代步(最好是私家车),而不是走路或是骑自行车;购买在外地生产 通过物流运输过来的商品,而非只是本地货。我知道的所有第三世界居民,甚至包括那些努力维持或再现传统生活方式的人,对上述第一世界国家生活方式的一些特 征都持认同态度。
中国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一,经济高速增长,最能说明全球居民对第一世界国家生活方式的向往。一个地区的生产或消费总量等于人口数乘以人均生产或消费率。由 于中国人口总数庞大,因此生产或消费总量相当高,但人均生产或消费率还是偏低。例如,就主要的四大工业金属(钢铁、铝、铜和铅)而言,其人均消费率在中国 只有9%。当前中国的经济正朝着第一世界国家方向突飞猛进,如果中国人均消费率达到第一世界国家居民的水平,即使世界其他地区都保持不变(人口数量和生产 /消费率都不发生变化),那么把中国的人均消费率与人口总数相乘以后,工业金属领域全球生产或消费总量就会增加94%。也就是说,当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达 到第一世界国家水平之后,全球人类的资源利用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将会倍增。然而,我们并不知道当前地球上的人类资源利用和环境能否承受这样的冲击。人们必 须有所放弃。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的问题自动变成了全世界的问题。

未来

过去,中国领导人有“人定胜天”的信念,认为环境破 坏的问题只会影响资本主义社会,而不会影响社会主义社会。现在中国的环境问题迫在眉睫,领导人也对此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他们的思想转变始自1972年,那 年中国派遣代表团参加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然后于1973年成立了环境保护领导小组,1998年(中国发生了前所未遇的特大洪灾)该小组升级为国家 环境保护总局。1983年,中国政府在理论上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政府虽然在尽力控制环境恶化,但实际上仍以经济发展为重,并以此作为考评官员 的标准。政府虽然出台了许多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但是贯彻执行仍不够彻底。
中国的未来何去何从?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在问这一问题: 虽然环境问题在不断加剧,解决方案也在推陈出新,孰败孰赢尚未有定论。中国的环境问题迫在眉睫,不仅由于中国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更是因为中国历史 的特色之一就是“摇摆不定”。对此,我曾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中讨论过,中国的海岸线相对平直,没有像意大利和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大型半岛,也没 有不列颠和爱尔兰那样大的岛屿,主要的河流大多平行排列,由西向东。因此在公元前221年,中国核心疆域已经实现了大统一,此后大部分时间维持统一局面。 而地理上支离破碎的欧洲从未达到政治的统一。中国的政治统一使得统治者能够在广大的疆域内自主地改弦更张;对此,欧洲只能望洋兴叹。当然,改革可能马上带 来转机,也可能让事情一下子变得更为糟糕(因此,我用“摇摆不定”这个词来表示)。中国的统一局面和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得中国能够在欧洲文艺复 兴时期就派遣世界上最先进、最庞大的远洋船队访问印度和非洲;也会因为皇帝一声令下而解散船队,并将海外殖民地拱手让给微不足道的欧洲国家;对此,我们也 能理解为什么中国当时的工业革命的萌芽会遭到扼杀。
统一局面给中国带来的优势和风险持续至今,在环境和人口问题的重大决策上,中国仍采取摇摆不定的态度。一方面,中国领导人解决问题的魄力是欧美等国的领导 人们无法比拟的,例如减少人口增长的独生子女政策和1998年发出禁止砍伐森林的命令。而另一方面,中国领导人也可能比欧美领导人会造成更大规模的混乱, 诸如“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
关于中国目前环境问题的后果,有一点确凿无疑,即所有事情在好转之间将变得更为糟糕,这是因为时间差和环境破坏不断加剧的缘故。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之后,关税减免,汽车、纺织品和农产品等商品的进出口量增加,使得国际贸易更加频繁,这必然对中国造成或好或坏的巨大影响。中国的出口工业将制造成品运往 国外,污染物则留给自己,这种现象正在变本加厉。一些进入中国的商品,如废品和汽车,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而这种现象也在有增无减。与此同时,几个严 格遵守环保标准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强制要求中国采用他们的国际环保标准,并以此作为商品出口到他们国家的条件。中国大量进口农产品可使其降低肥料、杀虫 剂的用量,并减少对生产率低下的农田的利用。此外,进口石油和天然气也可减少燃煤带来的污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利有弊,一方面,增加进口,减少国内生 产,但这仅仅只是把环境破坏的问题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而且这已经发生在木材进口上。中国由国内砍伐木材转变成从国外进口,从而让那些木材出口国承担森 林消失的危害。
悲观主义者会注意到中国存在大量危险,其一是对经济增长的重视程度高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其二,大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低下,这一部分是因为教育投入不够 多,中国的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及第一世界国家的一半。中国的人口总数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0%,但教育经费只是全世界教育经费的1%。子女的高 等教育费用对大多数中国家庭而言都非同小可,一年的学费大约是一个城市工人或是三个农民一年的收入。中国目前的环保法规不成系统,缺乏有效的贯彻执行和长 期结果评估。比如正在急剧消失的湿地,虽然政府已出台相关法规,但缺乏一个总体框架对其进行保护。此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地方官员由地方政府任命,而非 总局任命,因此地方政府经常阻碍环保法规的施行。重要环境资源价格过低变相产生鼓励浪费的结果。例如用于灌溉的一吨黄河水只值十分之一或百分之一瓶矿泉 水,因此农民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再则,土地归政府所有,然后租赁给农民。一块土地在短期内可能由不同的农民耕种,因此农民不会在土地上进行长期投资或爱 惜土地。
中国的生态环境还面临着更多特定危险。其中车辆数上升、三项超大工程、湿地的急剧消失等问题已初露端倪,其恶果会一直累积下去。即使中国的总人口得以控制 不变,预计到2015年时平均每户家庭的人口将减少至2�7人,但在家庭户数上却增加了1�26亿户(超过美国的总家庭户数)。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 高,鱼肉产品的消费也越来越多,肉类生产和水产养殖造成的环境问题将更为严峻,如动物和鱼类的粪便污染和鱼饲料投放过多引发的水体富营养化。中国已是世界 上最大的水产品养殖国,也是世界上惟一一个食用人工养殖水产品多过野生鱼类的国家。如果中国人的肉类消费量达到第一世界居民的消费水平,那么对全世界而 言,影响举足轻重。就像我刚才以钢铁为例一样,当前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人均生产和消费率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果告诉中国,不要向往第一世界国家的生活水平, 中国当然不能容忍这种态度。但是如果中国和其他第三世界的国家,以及当前第一世界国家都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地球必定无法承受。
尽管中国的环境问题危机四伏,不容乐观,但还是有重大转机。加入世贸组织和即将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刺激中国政府更加关注环境问题。例如为了防御沙尘 暴,政府投入60亿美元开始在北京周围建立“绿色长城”或防护林带。为了减少北京的空气污染,北京市政府下令车辆改用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中国只用了一年 多的时间就逐步淘汰含铅汽油,而欧洲和美国经过许多年才达到这一目标。近年来,中国建立并实施最低燃油经济性标准,连SUV汽车也必须遵循此标准,而且新 车废气排放也向欧洲标准看齐。
中国已经竭尽全力维护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建立了1757个自然保护区,占国土总面积的13%,此外还有动物园、植物园、野生动物繁殖中心、博物馆、基因 库和细胞库等。中国还大规模使用一些环保的传统技术,例如在中国南方常见的在水稻田里养鱼。此法可将鱼的排泄物用作天然肥料,增加水稻产量,而且控制虫害 和杂草,减少除草剂、杀虫剂和化肥的用量。因此在没有破坏环境的基础上,增加了饮食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中国目前的森林复育行动也欣欣向荣,自1978年 开始大规模植树造林。为了防洪,1998年更是下令禁止砍伐森林,并着手实施天然森林保护工程。中国从1990年以来,经过与荒漠化的不断抗争,将近 15000平方英里的土地恢复绿化和固定沙丘。自2000年起,中国还展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特别是针对陡坡上的耕地,并对相关农民给予谷物补助。
中国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呢?目前的中国就像其他国家一样,在不断加剧的环境破坏和大力保护环境之间摇摆不定。鉴于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飞快增长的经济和一贯的 中央集权制度,中国摇摆的幅度比其他国家更为剧烈。其后果不仅影响到中国自身,而且将波及全世界。我在撰写本章的时候,内心起伏难平,一边为中国种种环境 破坏问题忧心忡忡,一边又为政府正在大力施行的环境补救措施而欣喜若狂。中国幅员辽阔,且政府采用由上而下的方式制定决策,其影响力势必深远重大,超过多 米尼加共和国总统巴拉格尔。如果中国政府将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置于人口增长问题之上,以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魄力和效率来实施环境保护政策,那么中国的将 来必定光辉灿烂。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限个人测试学习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目录

目录
前言 两个农场的故事
第一部分 现代蒙大拿
第一章 蒙大拿苍穹下
第二部分 过去社会
第二章 复活节岛的薄暮
第三章 最后的人类:皮特凯恩岛和汉德森岛
第四章 旧日支配者:阿纳萨兹人和他们的邻居
第五章 马雅文明的崩溃
第六章 维京的前奏与赋格
第七章 格陵兰维京社会的繁荣
第八章 格陵兰维京社会的终曲
第九章 另辟蹊径,开拓成功之路
第三部分 现代社会
第十章 马尔萨斯在非洲:卢旺达的种族屠杀
第十一章 一座岛屿,两个民族,两种历史:多米尼加共和国和海地
第十二章 中国:摇摆不定的巨人
第十三章 “开采”澳大利亚
第四部分 实践教训
第十四章 为何有些人类社会会做出灾难性的决策
第十五章 大企业与生态环境:不同条件,不同结局
第十六章 世界是一片圩田:这对当今的我们有何意义?
补充阅读

FreeRange story - 科学家拍到野生海豚将水母当球踢瞬间

FreeRange user liu monokeroz wanted you to see this:

"科学家拍到野生海豚将水母当球踢瞬间"

Science News

FreeRange WebReader - bringing the Internet to your mobile phone like never before!

Reading this on your Windows Smartphone, Palm or Blackberry? Try it now by clicking http://mwap.at

中国最大博士群体在官场 人民大学校长在教育论坛上讲话引起反响

中国最大博士群体在官场
人民大学校长在教育论坛上讲话引起反响

(2009-10-30)

● 于泽远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近日在杭州"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公开指出,"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

  纪宝成一针见血的发言不但赢得在场学者热烈的掌声,也获得网民一片喝彩。一个署名"刘家山"的网民在新华博客发表文章说:"纪宝成说了一句真话。当前学术权力市场化,博士学位泛滥化,官场学历虚假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没有人敢于捅破这张纸,说实情。"

  北京某大学的一名教授对本报说,中国媒体不敢捅破"官场博士化"这张纸,是因为靠非正常途径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官员不仅人数多,而且一些人还身居高位,把持大权,媒体根本得罪不起。

   这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学者指出,随着这些年官方对干部"知识化"要求的提高,中国众多县处级以上、包括不少副部级以上高干用所谓的"在职研读"方式拿到硕 士或博士学位。一些官员连正规大学都没上过,也直接拿到博士学位。这不仅是权力不受约束和腐败的例证,也是中国大学教育的耻辱。

  他说, 人们都知道,即使对一个全日制学习的博士生来说,要拿博士学位也很困难:不仅要通过外语(包括第二外语)等各科考试,撰写毕业论文更是费时费力。而很多官 员在官位上以"在职研读"形式就轻松获得了博士或硕士学位。所谓"在职"就是不需要经常去学校上课,边当官边读学位。试问,这些平时"很忙"的官员如何通 过的各科考试?如何撰写的博士论文?难道一当官就变成"学习天才"?

  他认为,很多所谓的"在职"硕士或博士学历是为官员、商人等特权人士量身打造的。这类学历可信度低,不应作为衡量官员知识水平和提拔任用参考。

高校学术权力三大误区

  纪宝成在杭州"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还坦言,现在中国高校里学术权力的使用已经进入了三大误区:首当其冲的就是将学术权与行政权对立,将学术权片面理解为学者的权利,与行政无关,而事实上学术权也包括了许多与学术相关的行政管理权。

其次是学术权力有行政化的倾向,高校普遍存在学术评价偏离甚至脱离学术发展方向;学校资源配置行政化;相关行政管理者不懂学术规律,用行政手法对待学术问 题,方式简单粗暴。"我曾亲眼目睹一位年轻的处长把一位老教授教训得说不出话来","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开始在意'位子'而不是教学质量"。

  第三是学术权力市场化,各式各样的博士学位泛滥,导致"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纪宝成说。

  一个网民在强国论坛上发表帖子说:"官员也是水分最大的博士群体,他们哪有时间搞研究?权力成了他们获得学位的便捷途径,而高校就是权力寻租的目标。"

  一个名为"燕赵之士"的网民在新华网上留言:这些博士头衔有多少是"水货",可否全国统考一下?谁敢?

  不过也有人指出,博士群体集中在官场,与当下不少博士倾心于做官有关。国务院学位办曾透露,与以前博士毕业后九成以上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不同,现在博士就业出现新动向,半数以上进入政府,当上了公务员。

中国人做事情的方式是用等级代替秩序,高校行政化和学术官场化只是表现之一。用道德代替法律,运动代替治理,地位代替权威,口号代替行动,种种极端荒谬之举,都有历史的原因可寻。根源在于用理想极简的规定去适应纷繁复杂的现实,此即黄仁宇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所作技术上的解释――看轻意识形态、道德观念、社会制度的绝对化的解释方式,注重技术层面的分析考量,是大历史观的根本。

吾国与吾民

《吾国与吾民》(林语堂)扫描版[PDF]

状态: 精华资源
第二轮版主公开招募开始了!
摘要:
图书分类人文社科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发行时间2002年06月
语言简体中文
时间: 10小时前 发布 | 10小时前 更新
分类: 资料   电子图书  
统计:3021次 浏览 | 40次 收藏
收藏: fav  分享给好友
相关: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校内  收藏到QQ书签  订阅本资源RSS更新  美味书签  subtitle
中文名吾国与吾民
别名中国人
作者林语堂
图书分类人文社科
资源格式PDF
版本扫描版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书号756132362
发行时间2002年06月
地区大陆
语言简体中文
简介

IPB Image

◎类  别 人文社科
◎书  号 756132362
◎出版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  码 334页
◎作  者 林语堂
◎译  者 N/A

内容简介:

《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又名《中国人》,著于1934年春夏秋三季,是林语堂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与代表作。由于该书将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政治、社 会、艺术、剖释得非常美妙,并与西方人的性格、理想、生活等作了相应的广泛深入的比较,在海内外引轰动,为美国许多知名人士推崇备至,被译成多种文字,在 西方广泛流传。
与历来的伟大著作的出世一样,《吾国与吾民》不期而出世了。它的笔墨是那样的豪放瑰丽、巍巍乎,焕焕乎,幽默而优美,严肃而愉 悦。我想这一本书是历来有关中国的著作中最忠实,最钜丽、了完备、最重要的成绩。尤可宝贵者,他的著作者,是一位中国人,一位现代作家,他的根蒂巩固地深 植于往昔,而丰富的鲜花开于今代。
本书又名《中国人》,是林语堂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与代表作。该书论述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诸如中国人的性格、 思维方式、人生追求,妇女问题,政治社会问题,文学艺术,乃至中国人的最佳生活模式。作者语言朴质流畅,娓娓道来,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这本书问世了,正如所有伟大的书籍终会问世一样。它满足了我们一切热望的要求。它实事求是,不为真实而羞愧。它写得美妙,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国都能 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真实、最深刻、最完备、最重要的一部关于中国的著作。更值得称道的是,它是由一位中国人写的,一位现代的中国 人。他的根基深深地扎在过去,他丰硕的果实却结在今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曾这样评价本书。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 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5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 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5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 办《人间世》,195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 《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 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PS:http://www.VeryCD.com/topics/2744831/
这里有林老E文版的书籍,喜欢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内页截图:

IPB Image

IPB Image



目录

赛珍珠序
自序
闲话开场
第一章 中国人民
一 南方与北方
二 退化
三 新血统之混入
四 文化之巩固作用
五 民族的童年
第二章 中国人之德性
一 圆熟
二 忍耐
三 无可无不可
四 老猾俏皮
五 和平
六 知足
七 幽默
八 保守性
第三章 中国人的心灵
一 智慧
二 女性型
三 缺乏科学精神
四 逻辑
五 直觉
六 拟想
第四章 人生之理想
一 中国的人文主义
二 宗教
三 中庸之道
四 道教
五 佛教
小引
第五章 妇女生活
一 女性之从属地位
二 家庭和婚姻
三 理想中的女性
四 我们的女子教育
五 恋爱和求婚
六 妓女与妾
……
第六章 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
第七章 文学生活
第八章 艺术家生活
第九章 生活的艺术
收场语 人生的归宿

2009年10月28日星期三

FreeRange story - 对蚊子来说,人和鸟的气味相同

FreeRange user liu monokeroz wanted you to see this:

"对蚊子来说,人和鸟的气味相同"

蚊子利用热量、CO2、水汽,以及某种易挥发的化学物质去寻找宿主,至于使用哪一种则根据蚊子种类而有所不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昆虫学家Walter Leal和Zainulabeuddin Syed试图找出库蚊(Culex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发现宿主所用的方法。此种蚊子是西尼罗河病毒的传播者,西尼罗河病毒于10年前进入美国,去年有44位病人死于这种病毒。 受西尼罗河病毒影响最广的种群是鸟类,但当鸟所剩无几的时候,蚊子便会转而叮咬人。Leal和Syed猜想,蚊子可能是跟随同样的气味去发现人和鸟的。他们分析了19位不同种族背景的人产生气味的化学成分,同时也分析了两种库蚊偏爱的鸟类——鸽子和鸡——的样本。人类气味中有4种主要成分,其中一种叫壬醛(nonanal)的气味在鸟类样本中的浓度较高。随后他们测试了蚊子嗅觉受体对壬醛的反应,发现超过半数的嗅觉受体神经元对壬醛有强烈反应,暗示了这种分子驱动着蚊子的行为。在实际效果的测试中,他们用以壬醛为诱饵的捕蚊器诱捕了大量库蚊。报告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荷兰的昆虫学家Bart Knols赞扬这是一项漂亮的研究。它有助于开发出减少西尼罗河病毒以及疟疾等蚊媒疾病的方法。

Solidot

FreeRange WebReader - bringing the Internet to your mobile phone like never before!

Reading this on your Windows Smartphone, Palm or Blackberry? Try it now by clicking http://mwap.at

2009年10月27日星期二

走向未来丛书

《走向未来丛书》(Series into the future)(金观涛)扫描版[PDF]

状态: 精华资源
第二轮版主公开招募开始了!
摘要:
图书分类人文社科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发行时间1983年12月
语言简体中文
时间: 昨天 发布 | 昨天 更新
分类: 资料   电子图书  
统计:464次 浏览 | 13次 收藏
收藏: fav  分享给好友
相关: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校内  收藏到QQ书签  订阅本资源RSS更新  美味书签  subtitle
中文名走向未来丛书
原名Series into the future
作者金观涛
图书分类人文社科
资源格式PDF
版本扫描版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书号4118-20
发行时间1983年12月
地区大陆
语言简体中文
简介

IPB Image

内容简介:

《走 向未来》丛书,也称作走向未来全书,是由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印行的一套丛书。丛书的出版时间始于1984年,终于1988年,时间跨度五年。该套丛书 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个方面,包括了外文译作和原创著作。《走向未来》丛书计划出一百种,到1988年共出书74种。
《走向未来》丛书的作者集中了80年代中国最优秀的一批知识分子,代表了当时中国思想解放最前沿的思考。

内容截图:

IPB Image

IPB Image



目录

1984年出版:

《人的发现》 李平晔 著
《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李宝恒译
《激动人心的年代》 李醒民 著
《GEB--一条永恒的金带》 道.霍夫斯塔特 著 乐秀成 编译
《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根据F.卡普拉的《物理学之道》编译灌耕编译
《现实与选择》 朱嘉明 吕政 著
《经济控制论》 何维凌 邓英淘 编著
《探险与世界》 于有彬 编著
《看不见的手》 杨君昌 编著
《语言学与现代科学》 陈明远 编著
《在历史的表象背后》 金观涛 著
《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 刘青峰 著

1985年出版:

《人的现代化》 [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 等 著 殷陆君 编译
《大变化时代的建设者》 汪家溶 编著
《没有极限的增长》 朱利安.林肯.西蒙 原著 黄江南 朱嘉明 编译
《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 金观涛 唐若昕 著
《在国际舞台上》 陈汉文 编著
《昨天 今天 明天》 邓正来 编著
《摇篮与墓地》 陈越光 陈小雅 著
《择优分配原理》 茅于轼 著
《第三次数学危机》 胡作立 著
《凯恩斯革命》 杨君昌 编著
《艺术魅力的探询》 林兴宅 编著
《西方文官系统》 杨百揆 陈子明 陈兆刚 李盛平 缪晓非 著
《动态经济系统的调节与变化》 邓英淘 何维凌 编著
《新的综合》 [美]爱德华.奥尔本.威尔逊 著 李昆峰 编译

1986年出版:

《富饶的贫困》 王小强 白南风 著
《定量社会学》 郭治安 姜璐 沈小峰 编著
《儒家文化的困境》 萧功秦 著
《系统思想》 [美] 小拉尔夫.弗.迈尔斯 主编 杨志信 葛明浩译
《日本为什么成功》 [日]森岛通夫 著 胡国成 译
《悲壮的衰落》 金观涛 王军衔 著
《弗洛伊德著作选》 约翰.克里曼 编 贺明明 译
《西方的丑学》 刘东 著
《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美]R.K.默顿著范岱年吴忠蒋效东译
《画布上的创造》 戴士和 著
《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 [美]约瑟夫.阿.勒文森 著刘伟刘丽姜铁军译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德]马克斯.韦伯 著黄晓京彭强译
《信息革命的技术源流》 宋德生 著
《增长、短缺与效率》 [匈]亚诺什.科内尔 著 崔之元 钱铭今译

1987年出版:

《走向现代国家之路》 钱乘旦 陈意新 著
《竞争中的合作》 陈汉文 编著
《计量历史学》 [苏]科瓦尔琴科 主编 闻一 肖吟 译
《哲学的还原》 麦克斯韦.约翰.查尔斯沃斯 著 田晓春 译
《凯恩斯理论与中国经济》 林一知 著
《人的创世纪》 张猛 顾昕 张继宗 编著
《社会研究方法》 [美]艾尔.巴比 著 李银河 译
《发展社会学》 胡格韦尔特 著 白桦 丁一凡 编译
《上帝怎样掷骰子》 陈克艰 著
《空寂的神殿》 谢选骏 著
《震撼心灵的古旋律》 郑凡 著
《以权利制约权利》 朱光磊 著
《整体的哲学》 金观涛 著
《人体文化》 谢长 葛岩 著
《人心中的历史》 刘 昶 著
《探询新的模式》 罗首初 万解秋 著
《发展的主题》 周其仁 杜鹰 邱继成 著
《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 [美]K.J.阿罗 著 陈志武 崔之元 译
《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 [英] 查.帕.斯诺 著 陈恒六 刘岳 译
《马克斯.韦伯》 [英]弗兰克.帕金 著 刘东 谢维和 译

1988年出版:

《波兰危机》 王逸舟 著
《人的哲学》 金观涛 著
《四朝政治风云》 怀效锋 著
《现代化的动力》 [美]C.E.布莱克 著 段小光 译
《信念的活史:文身世界》 徐一青 张鹤仙 著
《科学家在社会中的社会角色》 约瑟夫.本-戴维 著 赵佳苓 译
《平等与效率》 [美]阿瑟.奥肯 著 王忠民 黄清 译
《伦理思想的突破》 韦政通 著
《维特根斯坦哲学导轮》 [荷]C.A.范坡伊森 著
《人口,中国的悬剑》 何清涟 著
《理性主义》 陈宣良 著
《卖桔者言》 张五常 著
《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钱乘旦 著
《探索非理性的世界》 叶舒宪 著

暂缺:
《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 金观涛 唐若昕 著
《四朝政治风云》 怀效锋 著

创造社新任社长宋石男: 知识分子羡慕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羡慕知识分子

文史   2009-10-27 08:55   阅读582   评论4  
字号:    

 

 

《晶报》专栏

 


德 国汉学家卫德明曾说,西汉的赋里有一个经常的主题,即当时知识分子在政府中的地位及其与皇帝的关系。围绕这个主题,西汉知识分子常常充满挫折感,因为他们 的地位渐被科层化,成为冰冷制度的一部分,完全依赖政府,缺乏独立地位与自由精神。沮丧的同时,西汉知识分子又常将眼光投向过去,羡慕战国时期的知识分 子。

 

发牢骚的汉赋名作颇多,如贾长沙《吊屈原赋》、董仲舒《士不遇赋》、司马迁《感士不遇赋》、扬雄《解嘲》等,多少都透着挫折感与羡慕,而东方朔《答客难》最为暴露。

 

有客问东方朔:想当年苏秦张仪,得遇万乘之主,布衣而为卿相,泽及后世。现在你哥子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读了一肚皮的诗书百家之言,长期侍奉圣主,却一直发达不起来,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这是咋回事呢?

 

东 方朔喟然叹息,说:彼一时也,此一时也,我们和苏秦张仪所处的时代不同啦。战国时期,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大伙儿打得不可开交。当时的十二国,胜负未定, 雌雄难分,所以都很尊重知识分子,所谓“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现在却不一样,老大哥位子坐得稳当,天下震慑,诸侯宾服,知识分子不过是用来妆扮海晏河清 的道具,捧他们,则青云直上,摔他们,则脸部着地。无论你有学问没学问,有智商没智商,都在今上的掌握中——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就算苏秦张仪复生, 恐怕连掌故的小官都做不成,更不要说做侍郎了。

 

东方朔能入《滑稽列传》,自是明白通透人。他的哀叹,一方面显出西汉知识分子的堕落与无可如何,一方面也衬出战国知识分子“说大人则藐之”的气派与“我得志,弗为也”的自在。

 

钱 穆曾分析,西汉知识分子尚惦记着战国知识分子的好光景,但时势变化,没法学了。“他们从县学升送到国立大学。毕业后回到本乡,埋头在地方行政衙门当一小 职。有成绩的,再获选拔升送中央,在王宫当一侍卫,平时在殿廷中执戟鹄立,遇皇帝出游,结队骑马随从,然后再由此转入仕途。所以西汉学者的出身,是乡村的 纯朴农民,是循谨的大学生,是安分守法的公务员,是察言观色的侍卫队”。

 

而许倬云则说,西汉知识分子在汉初的社会地位不足称道,乃先以实用价值为政治权力提供若干必要的服务,继而以天人感应的理论获得代社会立言的发言权,再经过教育机构的扩大,成为汉帝国庞大官僚组织的参与者。

 

读完钱、许二氏的话,朋友们想必已经会心地笑了。是的,当代知识分子跟西汉知识分子,还真有几分神似,不但状态似,心态也似,只是西汉知识分子羡慕的是战国知识分子,而当代知识分子羡慕的是民国知识分子。

 

学者许纪霖长期研究近现代知识分子史,前段时间他接受访谈说,“现在知识分子待遇好了,但是精神垮了,没有灵魂了”,又猛追忆民国知识分子的好光景,“抗战期间的西南联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学,历史寿命只有短暂的七年,却培养了三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几十个院士,无数个大师。”可惜,许纪霖最后却将当代知识分子的没出息归结为“90年代中期起,整个风气被市场污染了”,未免避重就轻。当代知识分子最大的问题根本不是什么市场化,而是官场化。这个问题太复杂,超出文史随笔的范围,就此打住吧。

许子东 阅读张爱玲 视频全集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728199/

海上名人录之解密张爱玲

海上名人录之解密张爱玲(一)——华丽家族

 

她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她的旷古才情与悲剧命运至今仍是一个文坛传奇。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深居浅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她何以既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又享受极度的孤寂?她到底生长在怎样的家庭里?而这与她的人格与命运有着怎样的关系?海上名人录,香港岭南大学教授许子东为您讲述文坛才女张爱玲的传奇身世。

 

张爱玲是一个现代作家,是一个民国女子,张爱玲是书,张爱玲是画,张爱玲是一个符号,是一个象征,我们称之为叫张爱玲现象。

关于张爱玲其实有三冷三热。从学术界来讲,海外比较热,相对来说,内地的学者比较冷。作家里面,喜欢张爱玲的人不模仿,贾平凹、阿诚;模仿的人否认,王安忆。

第二个呢,从社会上来讲呢,民间热,上层相对比较冷。什么叫民间热,就是很多张迷。知识分子当中有意思了,我告诉你,张迷不多,反而金迷(金庸迷)比较多。

第三个,我称之为男冷女热,这个当然我没有数据统计,但是据我一般上课,讲张爱玲的女学生多,开会也是女的多,我不知道买书的是怎么样?

开 宗明义说,本人是男性,在大学也算上层建筑,在海外教书,可是有内地学术背景。所以理论上我应该是冷比较多,热比较少。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差不多两个礼 拜,我们要一点一点要批判张爱玲,同时呢,要喜爱张爱玲。我想说的是,大胆地解读符号,过分地分析她的现象啊,但是还是最重要要从她的作品、从她的人开始 阅读。

张爱玲的晚年很凄凉,死了几天以后还没人知道,房间里没有任何家具。晚年又到处不断地搬家,最叫我不能思议的是,洛杉矶是一个汽车社会,可是最后20年,张爱玲在洛杉矶是没有车的。后来我碰到了最后有份撒她骨灰的南加大的张措教授,他说:“徐子东,你就算在街上见到了她,你也不会认识。”她戴一个假发,穿一个最便宜的拖鞋,说难听一点,就在街上摔跤了,你也不敢随便去扶的老太。

大家知道,她的口号是“出名要趁早”,她的一生华丽,为什么她要把自己放逐在洛杉矶,可以说是自绝于世。我不禁想起胡兰成讲过一句话,说站在张爱玲跟前,再豪华的人也会感受威胁,看出自己的寒伧。这个1995年苍凉去世的人,是在1920年阴历930日华丽出生,为什么说她华丽出生呢,她当时出生在上海,叫麦德赫司脱路,就是现在的泰兴路,跟麦根路(泰安路)交界,临苏州河一栋大别墅,20多个房间。这个大别墅是李鸿章给他女儿的陪嫁。

在张爱玲出生的5年前,她的父亲叫张志沂,她的母亲叫黄素琼。被认为是金童玉女结婚。张志沂的父亲是谁呢?张佩纶(1848-1903,清末大臣),清代非常有名的叫清流派。这里我们要理解张爱玲,我们必须花一点时间,讲讲她这位祖父叫张佩纶。其实真正现在作家里,谈得上贵族出生的,好像还只有张爱玲。台湾一个作家李昂说过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话,她说:张爱玲这个女人,替她跟很多女人都活了一遍。我把这句话改一改:她的祖父张佩纶啊,早就替我们今天很多读书为官的人活了一遍。他二十几岁中举进士,28岁就做侍讲学士,后来官做到侍讲署得御史。李鸿章一直很喜欢他,很早就一起在曾国藩手下合作过,所以李鸿章出来以后就把他留在身边做文书,然后就是把他的不到18岁的女儿啊,嫁给了当时已经40来岁的张佩纶。

1922年,张爱玲2岁。他们家从上海搬到天津,原因是什么?原因是她父亲花天酒地,养姨太太、嫖妓、赌、烟,烟不是这个抽烟,是鸦片。而她母亲呢,是一个正好相反的人物,她母亲看不惯她父亲。1924年,这时候正好28岁,小孩4岁,她母亲就离家出走到英国去留学。请记住这个28岁,后来白流苏(《倾城之恋》)离开上海到香港去,也是28岁。

1928年张家就重回到上海。她弟弟后来回忆,他说:“我们的童年跟青年是父亲母亲、迁居、复合、离婚贯穿。其中的波折伤痕,我姐姐最有体会的。”

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张爱玲怎么样继续长大呢?怎么样开始做她的天才梦呢?怎么样最后变成了一个今天影响我们这么多人的一个作家呢?我们将继续阅读张爱玲。

海上名人录之解密张爱玲(二)——天才梦

海上名人录之解密张爱玲(二)——天才梦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                                   

——张爱玲《天才梦》

少年早慧的张爱玲率性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她并不知道自己天才的一生会被多少后人铭记追溯。香港岭南大学教授许子东为你揭开少年张爱玲的神秘面纱,解读贵族少女天才梦。

 

当张爱玲的父亲再婚的时候,张爱玲已经读中学了。这个中学叫圣玛利亚女中,后来跟中西女中合并,变成市三女中。所以现在,市三女中讲起来就是张爱玲的母校,其实是有一点不完全相干。

中学里边张爱玲有一个理想——“我要比林语堂还出风头,我要穿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在上海自己有房子,过一种干脆利落的生活的理想”。

在理性上,张爱玲这时候已经中学生。张爱玲一面看不起她父亲的家,一面她喜欢。她说“我喜欢鸦片的云雾,雾一样的阳光,屋里乱摊着小报,(直到现在,大叠的小报仍然给我一种回家的感觉)看着小报,和我父亲谈谈亲戚间的笑话——我知道他是寂寞的,在寂寞的时候他喜欢我。父亲的房间里永远是下午,在那里坐久了便觉得沉下去,沉下去”。

张 爱玲的作品里一样充满了那种鸦片的云雾。请大家注意,这个鸦片是一个比方,就是叫人迷醉的东西,罂粟一样的味道。“雾一样的阳光,沉下去沉下去”。大家想 想这个家庭多么的反差,她这个父亲那边是鸦片阳光,母亲呢,母亲是五四是留学,新思潮、新服饰,叫她进新的小学,绘画、音乐,后来还支助她到英国、香港读 书。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张爱玲在她记忆里,对母亲之爱怀疑多过歌颂?她的作品里,比方说《倾城之恋》,我们看到母亲对女儿是非常绝情的,她的《心经》里边女 儿是恋父的。这种心理是怎么回事?

另一方面,我有一位同学专门做论文的,从心理学上、从各种方面去分析,为什么她在作品里就老是这么鸦片云雾环绕,很少有哪一个现代作家的心理性格如此强烈地受到家庭矛盾的影响。

我 这里特别想讲讲张爱玲中学毕业的时候,做了一个调查,什么是最爱,什么是你最恨。最恨这一栏,张爱玲填的很有意思,填了一句话,叫“一个天才的女子,忽然 结了婚”。这里有三个关键词。第一“天才”;第二“结婚”,结婚居然是跟天才对立的,父母亲这种千疮百孔的婚姻是眼前深刻的反面教材,后来我们发现,张爱 玲实际上认为女人应该结婚的,可是天才跟结婚是天然矛盾的;第三“女人”,就是结婚对女人的影响,要比男人要更大。

中 学毕业那一年,母亲回来了。她母亲就劝张爱玲到欧洲去读书,但是钱最好去问爸爸要。因为她妈妈钱不多。她就跑去跟她爸爸要了。她爸爸不理,钱就这些钱,要 抽鸦片,就不能给她做学费。她后母在这里还火上添油,说:你母亲,离了婚还来干涉你们家的事情,既然放不下这里,为什么不回来呢,可惜迟了一步啊,回来还 做姨太太。这个话很恶劣,刺激了张爱玲,所以接下来就发生了一个根本改变张爱玲的家庭暴力事件。

“沪 战发生,我的事暂且搁下了。因为我们家邻近苏州河,夜间听见炮声不能入睡,所以到我母亲处住了两个礼拜。回来那天,我后母问我:‘怎样你走了也不在我跟前 说一声?’我说我向父亲说过了。她说:‘噢,对父亲说了!你眼睛里哪儿还有我呢?’她刷地打了我一个嘴巴,我本能地要还手,被两个老妈子赶过来拉住了。我 后母一路锐叫着奔上楼去:‘她打我!她打我!’在这一刹那间,一切都变得非常明晰,下着百叶窗的暗沉沉的餐室,饭已经开上桌了,没有金鱼的金鱼缸,白瓷缸 上细细描出橙红的鱼藻。我父亲趿着拖鞋,拍达拍达冲下楼来。揪住我,拳足交加,吼道:‘你还打人!你打人我就打你!今天非打死你不可!’我觉得我的头偏到 这一边,又偏到那一边,无数次,耳朵也震聋了。我坐在地下,躺在地下了,他还揪住我的头发一阵踢。终于被人拉开。我心里一直很清楚,记起我母亲的话:‘万 一他打你,不要还手,不然,说出去总是你的错。’”

这 么一大段文字,不是让大家记住这个家庭暴力事件,这种事件很不好。我们只是在这里想证实,张爱玲让时间定格的这种电影手法的文艺,以及她对时间的理解力, 就是说在这个决定人生命运的一瞬间,她父亲冲下来打她的一瞬间,她可以清晰地看到家里的百叶窗、饭、金鱼缸、白瓷缸……这种瞬间的定格镜头,改变人的一 生。

在家里关了数月,后来张爱玲逃出去了。之前的1617年, 张爱玲从来不需要钱,而且她的实际能力等于零,她最发达的能力就是一个天才梦,所以她要先做人物再做人。在父亲家里孤独惯了,骤然想做人,而且是要在窘境 当中做淑女,感到非常困难。母亲支持张爱玲到伦敦大学读书,考取了,因为战争的缘故去不成,结果在香港大学。在香港三年,张爱玲一直用英文写东西。后来她 最早的作品都是英文的,只有一次用中文写,给上海的《西风》杂志投稿征文比赛,得了第13名, 安慰奖,到了晚年张爱玲为这件事情耿耿于怀。这篇文章是什么呢?我读几段最要害。因为这篇文章实在是太决定她一生。她说:“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 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以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怪僻缺点。”接下来她说了,我这个不会做,那个不会做,看上去好像是一个中学生对夸夸其谈的理想的 反省、调侃、揶揄。可是实际上字里行间透出了对梦的不可克制的执着。

我们想想,假如说这个要打破张爱玲天才梦的是这个五四的、留学的、现代的母亲,那么酝酿催生这个天才梦的又是谁呢?

这篇文章的结尾可以拿来张爱玲全部创作的总标题。叫什么?叫“生命是一席华丽的袍,爬满了虱子。”若干年前我努力地翻成英文,讲给美国的大作家听的时候,我记得他的反应就是:真的是现代主义,这个意象。

可是我们将来会知道,它不单是一个意象。

海上名人录之解密张爱玲(三)——香港传奇

海上名人录之解密张爱玲(三)——香港传奇

 

张爱玲的一生与香港有着不解之缘,从保守的内地来到华洋杂处的香港,她的内心将产生何种变化?她笔下的香港是什么样子的?香港岭南大学教授许子东为您解密张爱玲的香港传奇。

 

读张爱玲笔下的香港传奇,你把家里的香炉找出来吧。点一支香,我跟你说一个香港的故事。香点完了,我的故事就完了。这是张爱玲成名作《第一炉香》的第一段话。这个小说后来收在一本书,叫《传奇》。张爱玲一生最重要的作品都收在这本书里了。她写完她最重要的作品,才25岁。

《第一炉香》是写香港,但张爱玲自己说明是为上海人写的。她说写它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想到上海人,只有上海人能够懂得她文不达意的地方。张爱玲给我们展示的就是香港传奇的核心:冒险、堕落。

我 们下面就是要详细的看看小说。主人公叫葛薇龙,在香港读中学,父母要回上海,她就想叫姑妈出钱帮助她。她姑妈嫁给一个大豪门,但是那个老头死了,死的时候 她姑妈年纪已经满大了。但是对男人还是非常花,家里很颓废。姑妈跟她一面说话,一面手里拿一个芭蕉扇,透过这个扇子的缝看这个女孩的脸。她觉得这个女孩子 有用,因为她平常靠家里的丫头来吸引那些男人,所以她就帮助她留下来。这个女孩离开家的时候其实有一点犹豫的,但是她还是去了。

进 去了以后,给她一个好的房间,最重要的是一个衣柜,衣柜里打开全是衣服,各种各样的,而且全部是她的尺寸。这个时候女孩子发现,她在这里的事情不简单,不 单是读书。她心里在犹豫,听着下面的客厅里的音乐就睡着了。睡梦当中,她觉得这些衣服的衣料,像蓝色多瑙河一样,围绕着她的全身,阴阴凉凉。就是说,她脑 子很清醒,这是堕落,可是她梦境里想堕落,或者说向往这种生活。张爱玲曾经说过:你们男人,兄弟是手足,女人是衣服;我们女人呢,把你们男人看得还不如她 的衣服。

接 下来好景不长,在一个狂风暴雨的晚上,她跟姑妈一起坐车,同车还有一个老头,山头搪瓷厂的一个土老板。那个姑妈给她看一个手镯,她说:“你看你看,这是司 徒乔送我的,金刚石的手镯啊。”这个时候,那个老板突然把另外一个手镯套在葛薇龙的手上。葛薇龙知道不行,回到房间反省,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啊,姑妈 要用她来吸引男人。

薇龙越想越害怕,就开始跟那个乔琪乔谈恋爱。乔琪乔其实家里并没有钱,他空有一个贵族,可是他长得很帅,是混血儿。他第一次跟薇龙kiss的 时候说:我告诉你,我不能答应跟你结婚,我也不能答应给你爱,我只能说我会答应给你快乐。薇龙看到乔琪乔戴着墨镜,想在墨镜里寻找自己的身影,只看到自己 缩小;想在里边寻找那个男的眼睛,可是只看到自己惨败的身影,缩小的身影——这是张爱玲写得最好的意象。寓意是什么?你看不到这个男人的心啊,你只看到自 己可怜啊。

小 说里写他们初夜写得非常漂亮,她说:“薇龙睡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可是身体仿佛坐在高速度的汽车上,夏天的风蓬蓬地在她脸颊上拍动。可是那不是风,那是乔琪 的吻。”含蓄。她知道这个男的不怎么爱她,可是她心里也快乐。但是叫她受不了的是,几个小时以后,这个男的已经跟她家里的丫头抱在一起了,这一下对她打击 太大了。

女 主角觉得这个情况不能呆,要回去。可是突然女主角生病了,后来她怀疑这个病是有意识的,因为她实在没法抉择。生病的时候她想到,上海好啊,想起父亲,桌上 的一块玻璃的镇石,就觉得是厚重、靠得住。现代文学里边,上海通常是浮华的,冒险堕落的地方,很少被人认为是靠得住的乡土的形象。病稍稍有一点好,走出 去,男人的汽车就追上来了,女的不回头。她想这个男的还会追上来,可是再回头一看,车子停在那里不动了。那个女的看车不动了,心软了,动摇了,结婚了。

结 婚是女的理想,可是男的没钱,要靠女的赚钱,就要很多老男人,她的姑妈做经纪人。从此以后薇龙这个人,等于卖了给梁太太跟乔琪乔,整天忙着,不是替乔琪弄 钱,就是替梁太太弄人。作家用一段很微妙的场面来表示薇龙的处境,就是他们到湾仔到街上去看烟花。有一些外国的水手看见薇龙,在调戏她。然后乔琪乔开着 车,就在旁边开玩笑:他们把你也当作街女了。薇龙就变下脸来说:我不是吗?乔琪乔:那当然有分别。薇龙说:我知道有分别,他们是不得已,我是自愿的。汽车 开进一条黑沉沉的街,乔琪没有向她看,但是他知道她一定哭了,他把自己那只自由的手,摸出香烟盒子、打火机来,烟卷衔在嘴里,点上火,火光一亮,在那凛冽 的寒夜里,她的嘴上仿佛开了一朵橙红色的花,花立刻谢了,又是寒冷与黑夜。这火光一闪代表什么?是不是乔琪乔瞬间的良心发现?就算是,张爱玲也非常冷静地 写,那只是一个片刻。

《第一炉香》不写她后面堕落的结果,她写的就是人性的基本弱点。小说里的每一步都是合理的,我们普通人都会做的,作家就让我们突然站在一个无可挽回的堕落的悬崖上。

开头我们说过,张爱玲的香港传奇是专门为上海人而写的。那么作家要回过头来写上海,又是会怎么样的风景呢?我们会发现,张爱玲笔下的上海跟上海人跟很多现代文学中出现的海派风景是很不一样。

海上名人录之解密张爱玲(四)——上海故事

海上名人录之解密张爱玲(四)——上海故事

 

“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 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      

                                ——张爱玲《到底是上海人》

海上名人录,香港岭南大学教授许子东继续解密张爱玲的上海故事。

 

上海人讲上海故事不容易啊。凡在上海生活写作的作家里边,张爱玲跟这个城市的血肉关系最为深厚。这话虽然有一点武断,但至少一部分人认为她的作品最能透出这个城市的气氛跟灵魂;还因为实际上,她一旦离开上海,创作基本上就谢了。

上海人归根到底是传统的中国人,她的上海故事的核心是礼教和温情。

一般现代文学中,上海是新的,是洋的,是饭店,是舞厅,是摩登,是放荡,是五颜六色。可是到了张爱玲的笔下,上海突然变成了一个拘谨的,陈腐的,礼教的,做作的,又不乏温情的这么一个老中国形象。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唯一一篇有美好结局的小说,在这里边上海是旧社会,香港是新天地。当然她知道这个新天地充满杀机,可是为什么还敢去呢?白流苏去了,张爱玲的母亲也去了,张爱玲自己也去了,而且都是一去不回头。《倾城之恋》里边有一段说,白流苏的家里,“胡琴咿咿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外面的胡琴继续拉下去,可是胡琴诉说的是一些辽远的忠孝节义的故事,不与她相关了”。上海变成了这么一个陈旧的忠孝节义的故事,这种陈腐的东西,压迫着她们没法回头。

《第一炉香》里边有一段描写,她说“墙上钉着的美女月份牌,在美女的臂上,母亲用铅笔浓浓的加上了裁缝,荐头行,豆腐浆,舅母,三阿姨的电话号码”。 神来之笔。月份牌上写的豆浆、三阿姨的电话号码,这个就是张爱玲上海故事的精髓,后来能够做到的就是王安忆。在穆时英、曹禺、丁玲笔下,最多就写到美女月 份牌,它上面不会有豆腐浆的电话号码,而在其他的城市、其他的地方,豆腐浆和三阿姨的电话号码,不会写在月份牌的美女的手臂上。

最最典型的上海故事是一篇小说叫《留情》。小说最后有这么一段话:“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然而敦凤与米先生在回家的路上还是相爱着。”我这里又困惑了,这是爱情吗?假如我们界定爱情一定包含着嫉妒、占有,同时也有关心,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千疮百孔的爱情。张爱玲那个时候只有24岁,她怎么就能够懂?我到现在才刚懂,世界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可是她24岁怎么就懂了呢?

张 爱玲也不单是写得那么悲观,张爱玲还写了另外一个小说叫《封锁》。《封锁》讲什么?讲战争期间拉警报,把一个电车的人关在中间,电车上各种各样的人,有一 个男的会计师,有一个女的教员,这两个人就在封锁很短的时间内,从交谈到调情,到哭泣,最后已经想到婚姻了。精彩,精彩在封锁一解散,这个男的也没有离 开,就走到对面的位置上,这个女的明白了,封锁期间的一切等于没有发生——“整个的上海打了一个盹,做了一个不近情理的梦”。

《封 锁》是张爱玲写得最好的短篇之一。但是她万万没想到,她写了这个不近情理的梦,她的生活当中也出现了一个不近情理的梦。《封锁》发表在苏青主编的《天地》 杂志上。这一期《天地》出了以后,苏青就把这个杂志照往常一样寄给当时的一个才子——汪伪宣传部的部长胡兰成。胡兰成后来说,他看了那个《封锁》,看了两 节身体就坐起来了,然后读了一遍又一遍,接下来就找苏青要找张爱玲。隔了一段时间以后,他从南京跑到上海,他去到了常德公寓,就是爱丁顿公寓,见张爱玲。 张爱玲门不开,只是让他留一张纸条,这其实很不礼貌。可是胡兰成塞了纸条以后,张爱玲第二天就给他打电话了,到胡兰成家里一坐就五个小时。24岁 的张爱玲生平第一遭这样跟男人来往。这个时候的张爱玲出名才几个月,个人生活很简单,跟姑妈住在一起,身边永远是她毕生的一个好的女友,叫炎樱,是一个混 血儿。她根本害怕跟人打交道。可是那以后,她天天跟胡兰成在一起谈书论学,胡兰成问她要照片,她在照片背后写了一行字:“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完了,这段文字出自于高傲冷静的张爱玲之笔,显然是falling in love(坠入爱河)了。

张 爱玲很早就说过了,天才的女子结婚,这是世界上最恨的事情。可是不到半年,她就跟胡兰成结婚了,而且差不多是秘密结婚,也没有新房,就是炎樱作证写了一行 字。胡兰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的人赞他非常有才,也有人说他吃软饭吃到了某种境界。多年后,胡兰成艳笔追忆说,夏天一个傍晚,两人去阳台眺望红尘霭霭的 上海,“西边天上余辉未尽,有一道云隙处清森遥远。爱玲与阳台外的全上海却是这样的相望相识”。上海故事居然在张爱玲生活当中出现了这么罕见的美丽风景, 可是这个风景能维持多久呢?


海上名人录之解密张爱玲(五)——张爱玲笔下的女人们

海上名人录之解密张爱玲(五)——张爱玲笔下的女人们

 

张 爱玲对女性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处境有着深切的感受和理解。她作品中所描写的女性,大多命运坎坷、悲观厌世,然而在封建意识的压抑下她们又是孤独迷惘,渴望温 暖的情感归宿。而当这些女主人公遇到一个坏男人或花花公子时,她们的命运和结局是怎样的?同样身为女人,张爱玲又是怎样理解男人的?海上名人录,解密张爱 玲,香港岭南大学教授许子东为您解读张爱玲笔下的女人们。

 

这一集,我们集中讲张爱玲笔下的女人。张爱玲有一篇散文叫《有女同车》,她在车上听到有人在谈话,然后她就发出一个感慨,她说:女人……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年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有人说,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张爱玲笔下的女人是与男人战斗,我不知道是其乐无穷,还是其苦无尽。

我大概归纳了一下,张爱玲笔下的女人有四种:A、碰到坏男人,仍然爱,并妥协;B、碰到坏男人,坚决抗拒,最后自己变态;C、碰到男人,不知好坏,或说不清好坏,妥协;D、碰到男人,不知好坏,或说不清好坏,战斗。我们一一来看。

第 一种最好的例子,是《第一炉香》的葛薇龙。我们有一集讲过她的故事,她喜欢了一个很帅的混血儿的,叫乔琪乔。可是第一夜以后,差不多几个小时,她就发现这 个乔琪乔跟丫头抱在一起。这个真是花花公子,叫她受不了,怎么办?可是这个小说描写她,女的还是爱,为什么爱呢?三个道理:第一个道理,太帅的;第二个道 理,有快乐,她说实实在在这个男的给她快乐;第三个道理,“他不爱我,我就爱他不爱我”,挑战性。以后我们在她跟胡兰成的故事里边能不能看到一些痕迹,我 们大家自己判断。

我 们要比较详细讲的是第二种,就是《金锁记》里边的曹七巧。曹七巧出生很卑微,麻油店主的女儿,家里做主,让她嫁给一个有钱豪门。这个故事的原形是李鸿章的 儿子。但是她的老公是半残废,后来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在痛苦的婚姻当中唯一值得她安慰的是,她跟小叔子季泽有一点调情。可是这男的是花花公子。

故 事的转折点,那个半残的老公死了,女主角分到钱了,还挺多。这个时候这位三叔季泽来找她了,就说:“原来我一直爱你。”她仔细一盘问就发现,这个男的骗 她。季泽被赶跑了,丫头老妈子也都被七巧骂跑了。这时候有一段很经典的文字,“酸梅汤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迟迟的夜漏,一滴,一滴、一更,二更、一 年,一百年。真长,这寂寂的一刹那”。这是现代文学当中屈指可数的几个经典场面之一。为什么这个一瞬间?因为这一瞬间决定了她的一生,小说在这里接下来有 一个高潮。

 

在张爱玲笔下的第一类女性,遭遇坏男人以后是妥协、不管幸福与否,最终都沦为感情的奴隶,而当第二类女性遭遇坏男人时,她们的命运将如何发展?她们最后成为了受害者还是施害者?

 

七 巧下半生再也没有男人了。在没有男人又很有权利的情况下,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说,我年轻的时候没幸福,现在孩儿们,让他们得到幸福。第二种是,我没 有,我是压抑过来的,也让你们压抑。而小说写人性,深刻在什么地方?七巧,她实际上压抑她的下一代,可是她心里真心地觉得她是爱她的下一代。七巧是张爱玲 小说里唯一一个她认为是一个彻底的人,可是这么彻底坏的一个人,其实她也是一个可怜的人。

我 们现在来看看第三种选择,不会都这么糟糕吧,不会一下子都碰到不爱自己的男的吧。第三种就是碰到一个男的,真心喜欢,比方《留情》。米先生虽然家里有一个 老婆,可是快病死了,他真心对敦凤好,他们结婚证书也有。就是说,这个男的倒实心眼,倒肯花钱,也肯结婚,可是就是看看他的模样,走在他身边实在不光彩。 这个小说写的是千疮百孔的爱,虽然很挑剔,有各种各样的不满意,但是归根到底她觉得这个男的还是爱她,所以最后两个人还是牵着手,好像还是一种爱。那女 人,能不能有更好的情况呢?

 

张爱玲笔下的第三类女性,虽对伴侣心存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但结果还是和他走到了一起。而当第四类女性遭遇异性时,是否会掀起一场更为激烈的战争?而女主人公最终能否收获战果?这是否又是张爱玲对爱情理想的心理写照?

 

那我们就要看第四种,就是《倾城之恋》。白流苏是一个28岁的,和老公离婚七、八年,老公现在也死掉了。可是她在娘家呆不下去,因为家里人把她的钱花掉,还怪她晦气,兄嫂对她很恶,她妈妈也不帮她。接下来全家张罗,有一个归国华侨,32岁, 叫范柳原。按今天的说法呢,他是很符合女人心目当中的条件,他不单是有车有房,他还有产有业,父母双亡,但是花花公子。那么这个家庭在帮白流苏的妹妹介绍 范柳原,结果去了以后,范柳原跟她一跳舞就看上她了。这个时候媒婆徐太太跑来跟她说,一起到香港去玩一次,在那里很容易找到男人。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个钱 一定是那个男的愿意出。白流苏当时就想,值得一博,去了。

接 下去呢,妙了,白流苏和范柳原打持久战了。后来两人刚好了以后一个礼拜,范柳原就说要去英国做生意了,就给她租了一个很大很空的房子,走掉了。这个时候有 一个天助,日本人打香港,飞机轰炸,这个女的想:现在我什么事情也不管,我只要不炸死,我能活着就好。就在这时,这个男人回来了,两个人抱住,互相都觉得 这天底下什么都不重要了,活着就好。然后这个男的英国也不去了,两个人就共同生活了。有一天,那个男的漫不经心说了一句:我们什么时候结婚啊?回头看流 苏,低头不语,眼泪刷刷的下来。终于打赢了,像一场球赛,前面一直退,到最后5分钟,全部翻盘。小说最后有一段很有名的话,大概意思就是说: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

这 篇小说,女人尤其喜欢。因为这是仅有一次女的成功地把一个花花公子改造成一个好的长期饭票。但是这个小说的意义不是那么庸俗,它在文学史上是一个转折点。 以前的爱情小说都是男女一见钟情一颗心,然后社会、家族跟他们有压力。《倾城之恋》不是,它是一场战争,发生在男女之间。男性女性在本性上就有冲突,双方 的动机都是不纯的,可是渐渐这场战争却达到了一个爱的结果。多少人企盼这一点,所以从此以后,纯文学的爱情小说都是这种男女战争。

简 单概括一下这一集的话题,就是女人跟男人打仗。张爱玲概括了四种:花花公子,还是爱;花花公子,拒绝;长期饭票,不可爱,但是留着;或者把花花公子改造成 长期饭票。我知道这个世界很大,女人还会碰到各种各样不同的情况。大家要是找不到办法,打电话给海上名人录,我们转告张爱玲,请她出出主意。


海上名人录之解密张爱玲(六)——爱情之谜

海上名人录之解密张爱玲(六)——爱情之谜

 

在文字的世界里,张爱玲参透苍凉人世,冷峻深刻地解剖男女情感。

而在现实生活中,她却几次所遇非人,爱了不该爱的男人。

那么是谁让张爱玲的生活为之动荡?

张爱玲为何在情感之路上一条道走到黑?

香港岭南大学 许子东教授为你解开张爱玲的爱情之谜。

 

很多人现在去看胡兰成的东西,基本上是因为张爱玲。胡兰成是生于1906年,浙江人,乡下才子,当过教员,后来就帮汪精卫派的一个《中华日报》写写政论。据说他政论文字写得不错,汪精卫就提拔他,就是做了汉奸一个宣传部的次长,文笔很花,气节当然是全无。

看 了《封锁》以后,胡兰成就去拜访张爱玲。开始看到张爱玲,像个十七八岁的女学生,衣服也穿得拘谨,不漂亮。但是他一卖弄学问,觉得张非常厉害,讲不过她。 所以这个时候呢,他想扮演一个通常恋爱当中启蒙老师的角色,。所以后来很快,他的老婆就跟他离婚了,他那时候有老婆的,然后就结婚。

胡兰成后来写了一本书叫《今生今世》,他里边花好稻好赞张爱玲,里边说了这么一段话,耐人寻味。他说:“我已经有妻室了,她不在意,我还有很多女友,我甚至找妓女,她也不吃醋,她愿意世界上所有的女的都喜欢我,这真是感觉太良好了。”

这样的男人,我不知道他怎么会得出这么一个印象。

你乍一看胡兰成写张爱玲的文字,你觉得他真是崇拜张爱玲。我读几句现在大家反复引用的话:“张爱玲的顶天立地,世界都要起六种震动,是我的客厅今天变得不合适了。”你看多了不起啊。而且他很有名的结婚的那一段话——“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生,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前面是张爱玲写的,后面“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是胡兰成写的。

总 之我们有一个印象,胡兰成把张爱玲捧得非常高。可是我给大家拆穿一下。婚后几个月,胡兰成跑到武汉去办报了,就碰到了一个十七岁的护士小周,很快就迷上 了。你知道他怎么写她,他怎么跟她说话——“声音的华丽只觉得一片艳阳,她的人就像江边新湿的沙滩踏一脚就能踏出水来”。说那个小周要做他的学生,要做他 的女儿,又做他的妹妹,最后就爱上他了。

拜 托,原来胡兰成是碰到一个女的都是那么惊艳的,短短几个月他又说跟小周要结婚了。等一下要分析他这个情况。但是他告诉她有一个张爱玲,然后说,“我跟张爱 玲仪式都没办,然后你这个迟一点”。然后过了几个月,他就回到上海。胡兰成这个人也妙,跑到张爱玲,就把这个事情告诉她了,张爱玲呢,悚然动容,但是没说 话。

接下来的故事更妙了,没有到此结束。

抗 战结束,胡兰成就是汉奸,逃啊。他临走的时候,妙得很,跟小周说:“我不能带你走,带你走我害你,你留着吧,但是我们的名分已定。”他就这样来把那个小周 应付。然后他就逃到杭州,一个亲戚收留他。然后有一个年纪也满大的一个寡妇,叫范秀美,就一路陪他逃到温州。没想到,胡兰成又看上这个寡妇了。

过 了一段时间,张爱玲到温州去找她丈夫了,请记住他们是夫妻关系。胡兰成完全没有料到,还发火。他没有告诉张爱玲这个范秀美的事情。张爱玲那时候给他寄钱, 知道他在逃难,张爱玲关心的是他讲的那个护士小周,就是说,你到底是要小周还是我。胡兰成怎么回答呢?“我待你啊,天上地下没得比啊,若选择呢,对你是委 屈,也对不起小周。”

人说话说到这个地步,张爱玲无语,最后就失望。张爱玲接下来就说了一句话了,她就说:“你到底是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够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二十五岁的张爱玲这两句话,以后几十年我们才知,千真万确。

为什么那个时候张爱玲还没有跟他彻底断绝呢? 张爱玲自己说过,人在恋爱的时候,最能表现天性中崇高的秉质。因为张爱玲政治上是糊涂的,但是胡兰成那个时候在难中,所以她不在这个时候跟你分手。到了47年, 她知道你没事了,不会被抓进去了,张爱玲写了一封正式的断交信:“我已经不喜欢你,你是早已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长时间考虑的。你不 要来找我,或者写信。我就算写信我也是不看的。”请大家记住,在这个时候,张爱玲这封断交信,还给他寄了三十万,就是张爱玲最早的两个电影剧本《不了情》 跟《太太万岁》的稿费。

说实在话,我又把《今生今世》重新看了一下。我基本发现胡兰成为什么在女人面前这么屡战屡胜。他基本上是四招。

第 一招,花言巧语,女人吃这一套。第二,一上来任何一个女的就说结婚,他不管,他没有一夫一妻制概念。他一来就说,我们这是结夫妇之好,然后我们是一条命。 第三,马上花女人钱。我有朋友说,他吃软饭,吃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还有第四,他马上把他前面的跟女人的事情都坦白。

这样的人在世界活无所谓,可是为什么偏偏我们张爱玲碰到!而张爱玲碰到这一下,就一辈子没喘过气来。我不想在这里做任何的价值判断,我只是再一次地感到惋惜。张爱玲小说里这么深刻地解剖男人,可是她在生活却碰到了一个她难以解剖的男人。


海上名人录之解密张爱玲(七)——小市民张爱玲

海上名人录之解密张爱玲(七)——小市民张爱玲

 

   在一般人看来,“小市民”是个贬义的称呼。而张爱玲却热衷记录真实琐碎的生活点滴,并自称为小市民。她为什么会有“小市民”情结?而她的小市民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岭南大学许子东教授为你揭秘张爱玲的真实的小市民生活。

   

这一集我们会集中讨论她的散文,关键词是小市民。

有一个作家贾平凸说过,张爱玲的散文,一本《流言》,一本《张看》,书名就劈面惊艳,天下的文章谁敢这样起名啊,又能起出这样的名,恐怕只有张爱玲。张爱玲的散文里贯穿的线索就是帮小市民说话。

1943年, 张爱玲二十三岁刚出名的时候,她那个时候很得意了一阵。她自己说,我以前常想,我书出了以后啊,我怎么办呢?我要到报摊上去看看,我要看我的封面是怎么 样?我要在旁边假装不相干地问,卖得怎么样啊,贵不贵啊,还真有人买吗?然后她就说一句有名的话,现在很多人都说——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 那么痛快了。

她 的《第一炉香》出来以后,柯灵马上注意到,这个张爱玲是谁啊。好,那个时候沦陷区,所以很多文化人都是隐名埋姓,都不做事情。所以郑振铎他们就跟柯灵说, 劝劝她,说这个作家少写一点,因为你现在写东西,就被所谓的日本人文化繁荣所利用了。可是张爱玲不听,因为张爱玲觉得出名要趁早嘛,我怎么能等呢。

 

一代才女张爱玲自称小市民,热衷记录市井百态。在大作家的耀眼光环背后,小市民张爱玲是什么样的?她真实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另外还有一篇文章叫《童言无忌》,意思说,我小孩说话,你们别计较。

我 其实不记得她原文,我讲我记得的大概意思,就是——我朝思暮想想买一个东西,想了很久了,临到了柜台前面呢,我还在那里犹豫,她说这种痛苦当中有的喜悦, 钱太多的人就不会这么考虑,没钱的人也不会这样,她说这是一种拘拘束束的苦乐,属于小资产阶级,每一次看到小市民,我就觉得有一块红布贴在我的胸前。

我 告诉你们,五四以来,甚至更早,没有一个作家会说自己是小市民的。今天社会上的读书人、知识分子,甚至是就是小市民,他也不会说他是小市民的,因为小市民 是一个贬义词。谁会说自己是小市民呢,只有张爱玲。她是不是小市民呢?当然我们今天说,不是,她是一个大作家,可是她恰恰是弄得跟小市民一样。

关于她的名字,她说了这么一段话——世界上有用的往往是俗人,我愿意保留我的俗不可耐的名字,对我自己是一个警告,设法除去一般读书人的毛病,从柴米油盐肥皂水与太阳当中去寻找实际的人生。原来她还有这么一番讲法。

张 爱玲讲自己小市民有多具体的例子,比方说她喜欢听城市的声音,她说有的人呢,喜欢听松涛,听海啸,我很简单,我就听电车响就可以了。写公寓,人很挤啊,开 电梯工人啊后面小炉子烧东西吃啊,隔壁有人,佣人啊,听电话,偷听,还有谁家的煮牛肉汤的味道啊。她说所有这些细节就是张爱玲,世俗的张爱玲。

她 集子最后一篇散文,叫《中国的日夜》。讲什么呢?猜不到,你看过才知道,《中国的日夜》讲什么,讲小菜场,讲菜场里边的人,拥挤,打补丁,买东西,热腾腾 的群众的激情,大家很琐碎,又很实在。然后她就说,可爱,阳光下,这都是中国的,就算沉下去也都是中国的泥沙。好像有一点爱国主义,但是又是非常日常生 活。

 

在张爱玲的笔下,生活被还原成了一幕幕真实琐碎的世俗风景。那么在大时代的背景下,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她对战争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她记录的时代又是怎样的呢?

 

我 读她的文章,我也有一个困惑,这么巨大的时代,抗战、革命、解放,难道你就一直小市民日常生活下去吗?你对战争是一个什么态度呢?张爱玲在香港的时候,被 飞机炸弹炸得趴在地上,想赶快就要死了。你知道她是怎么来概括的呢?她有真实的体验,比方她说过,她说她在香港,打仗刚完,街上都在卖油煎的饼。她说,我 在摊头上,吃滚肉煎的萝卜饼,尺来远的地方,就躺着穷人亲子的尸首。没有多加评论,仅仅这两句话,就已经写出了这个社会的无奈,战争的残酷,人生的无厘 头,没道理。

她 对战争有一个比方,她说我们对战争抱的态度就像一个人坐在硬板凳上打瞌睡,虽然不舒服而且没完没了抱怨,但是到底最后睡着了。她的意思就是说,战争来了, 开始很害怕,渐渐你也会麻木。还有她有一段概括,我觉得非常有象征性的。她说,时代的车轰轰的往前开,我们现在都坐在车上,我们在旁边一瞬既过的店铺的橱 窗找寻自己的脸,橱窗里我们的脸是苍白的渺小的,我们的自私,我们的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跟我们一样,我们每个人是孤独的。

张爱玲怕不怕孤独?有时候她是很孤独。她是一个帮小市民说话的人,但是我们再往后看她后面几十年的生活,她离开上海到海外,她的孤独实在又不是小市民的。她的孤独就是跟常人很不一样很不一样,叫我们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