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城头变幻地标旗
(网易评论稿件 图文版洁本点此进入 )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而地标建筑,当是城市这本书的封面。60年来的各样地标,正透出60年来城市、社会乃至国家的抱负。
要厘清中国所有的城市地标,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在这里能做的,只是选出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地标建筑,将它们置于各自所处的时代之内,由此勾勒出时间与空间的轴线,而政治、经济、社会之变迁,自然而现。
布罗代尔曾论“地理时间”是“一种缓慢流逝、有时接近于静止的时间”,我们的“地标时间”则恰恰相反——它变幻莫测,亦静亦动。60年来,蕴含民族情感、国家要义、政党伦理的地标建筑始终矗立,但另一些商业味道浓厚的地标,则各领风骚三五年,才成为夺目焦点,转眼就黯然失色。而共和国60年的成长历程,全方位的现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也正藏在这地标变幻中。
风雨苍黄60年,请用地标来作证。
【1949-1959:社会主义新建筑】
建国初期,建筑界主要接受苏联的建筑创作理论,将西方现代建筑视为“没落的世界主义”,而强调“民族的形式,社会主义的内容”。起初有两种潮流,一是所谓“复古主义建筑”,基本沿袭20世纪20-30年代的古典手法,以局部应用大屋顶为主要特征,如北京友谊宾馆、重庆大会堂、杭州屏风山疗养院、兰州西北民族学院组群等建筑;二是所谓“民族形式建筑”, 不带大屋顶,在古典构图体量上采用传统细部装饰,如北京首都剧场、建工部办公楼等。
1958年10月,中央确定了“国庆10大 工程”,也即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火车站、工人体育场、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钓鱼台国宾馆、 华侨大厦(现已拆除)等十大建筑。根据中央精神,这十大建筑必须反映和代表全国工、农、兵、侨、民族、文化各个领域的成就。
翌年5月,在上海召开住宅标准及建筑艺术问题座谈会,提出“创造中国社会主义建筑新风格”,主张在学习古今中外建筑一切好东西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新风格。国庆10大工程正是此种观念的重大实践。在这批具有重要政治意义和复杂功能要求的建筑创作中,大体量、大空间、新结构的建筑被赋予了一定的民族风格,也改造、沿用了中西方古典构图体量与装饰元件。这批建筑对各地大型公共建筑创作有较大影响,一度成为“公共建筑样板房”。
1、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建国初期经过数次改造,而其成为今日所见的模样,基本确立于1959年那次改造。当时,苏联专家曾提出将其建成“红场第二”的方案,最终未被采纳。据参与改造的当事人追忆,1959年的改造规划中有三点要求:天安门广场和东西长安街要求无轨无线;路面要禁得起60吨重坦克的行驶;道路及广场要求“一块板”,以便游行集会。如今,天安门广场已是中国的象征,中国人的骄傲。
2、天安门城楼
1969年底至1970年3月,天安门城楼重修,保留了原有外形、尺寸和结构布局,按9级抗震能力设防,并增设多种现代化设施。最后一道工序是挂国徽——直径1.7米,需8个人抬的国徽。周恩来对挂国徽十分重视,他说,天安门是马列主义的大讲台,如果挂不正,人家会笑我们。于是,国徽被左右两个滑轮吊到固定位置,测量局的同志站在纪念碑前的中轴线上,用德国进口的高级经纬仪对准天安门城楼,经纬仪的线必须与国徽上细如发丝的中心线重合。3个小时后,国徽被准确无误地挂在北京中轴线的位置。
3、人民大会堂
人民大会堂落成于1959年,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要大,是世界上最大的会堂式建筑。每年的全国人大与政协代表大会(简称两会),以及五年一�的中共全国代表大会均在此召开。目前,人民大会堂也向公众开放,常有著名歌手(如宋祖英)在其中演出。
4、人民英雄纪念碑
1958年4月,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碑文由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碑上的浮雕雄浑大气,形象地反映了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28年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历史。1961年,它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其中年龄最小的文物,当时只有3岁。
5、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原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后与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遂称此名。对此,业界形象地小结,“中国没有不革命的历史”。如今博物馆已成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群众工作也屡起高潮,譬如曾举办“中学生‘拥抱红太阳’夏令营”、“我爱北京天安门”等活动月。
6、工人体育场
工人体育场从1957年即开始设计,本预备在1959年落成。因为迎接26届世乒赛,馆里需要同时摆下10张球台,所以工期拉长,1961年始落成。2005年后,“工体—三里屯”时尚文娱中心逐渐形成,工体也成为北京夜生活的热门去处。
7、民族饭店
建成于1959年,主要接待全国少数民族、亚非拉各国朋友以及举办各种会议。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访华,入住民族饭店。尼克松一行共有581人,光在饭店用餐就达27890人次,饭店提供洗衣服务17420件,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量接待美国人。
8、北京火车站
北京火车站建成于1959年9月,在1996年北京西站开通以前,是中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火车站。该站建成后的10天内,共有38448人到站参观,可见当年它的轰动效应。参观者包括中央各部委的领导、各国驻华使团及专家、国内民主人士、人大政协代表等。
9、钓鱼台国宾馆
钓鱼台国宾馆座落在北京古钓鱼台风景区,古钓鱼台是帝王游息的行宫。1958年,为庆祝建国十周年并接待来华外国首脑,国家决定选古钓鱼台风景区为址,营建国宾馆。一年多时间,建成17栋接待楼,为尊重外国习惯,没有1号楼和13号楼。此后,钓鱼台国宾馆一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老百姓也从《新闻联播》中熟知了它的存在。
10、中苏友好大厦(上海、广州)
建 国初期,中苏友协总会及各地分会迅速建成,主要开展中苏友好活动,传播中苏友好话语。与此同时,以中苏友好命名的大厦、大楼也在各地出现,其中上海、广州 两地的中苏友好大厦最为出名。有些地方也叫中苏友好馆,譬如合肥的中苏友好馆,后来成了安徽电影制片厂,似乎寓意着当年的友好不过是一场电影,又如长沙的 中苏友好馆,现在是市口腔医院,似乎寓意着当年的友好不过是一种口腔疾病。
【1960-1978:整体停滞与局部崛起】
长达20年 的时期内,极左思潮处于支配地位,建筑创作也不能幸免。扭曲的政治概念入侵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地标建筑的首要功能则是体现此种政治概念。各地纷纷兴建 “毛泽东思想万岁馆”(民间俗称“万岁馆”,后常更名为“展览馆”),成为城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此外,无原则模仿国庆10大建筑的创作,也遍地开花。学者将此类地标称为“政治具象象征主义建筑”。
有趣的是,60 年代末、70 年代初,国内新建的大型建筑不多,而援建外国的项目却不少,如阿尔及利亚的展览馆、几内亚的人民宫、斯里兰卡的国际会议大厦、塞拉利昂的体育场等。于是,要考察这个时期的中国建筑,到国门之外似更有收获。
不过,在建筑创作整体停滞的冰河下,仍有局部的崛起,那就是广州风格(学界称作建筑设计之“岭南派”)。60年代中期至70年 代中期,广州的建筑工作者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建筑创新,主要集中在为外贸活动所设计的宾馆、展览馆、剧院等建筑中,如广州白云宾馆、矿泉别墅、友谊剧 院等,以切合功能实际的平面安排,灵活通透的空间构成,明朗别致的外部造型,演绎现代建筑精神,形成广州风格。同时,北京、杭州、重庆等地也出现了一些格 调清新的建筑,如北京友谊商店、杭州机场候机楼、重庆山城电影院等,它们和广州风格一起,标志着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重要转折。
1、成都天府广场展览馆(现为四川省科技展览馆)
1967年5月,四川省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决定拆毁少城,修建“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展览馆”(简称“万岁馆”)。这是文革中对四川传统建筑最野蛮、最荒唐也最有代表性的一次大破坏。落成的“万岁馆”布局状若“忠”字,和其前的巨型毛泽东挥手像,形成一种奇特的互文。
关于毛泽东挥手像,成都人颇有趣论。知青说,毛主席挥手是在喊我们,去吧!去广阔天地中吃红苕吧!知青家长则安慰娃娃说,儿啊,不要太难过!他老人家并拢五个手指,表示最多在乡下干5年!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有人骑车从人民南路向天府广场行驶,突见毛主席像摆手,吓得他下车,以为毛又要发啥新指示了。
2、毛主席纪念堂
位于天安门广场南端,于1977年9月9日 落成。最初,设计组提出“水上日出”方案:碧波之上,霞光如衣,红日出水,光焰万丈。之后,又提出“山顶红星”方案:毛主席白日卧于山顶松柏之间,夜晚则 躺在星光下想心事。但都被否决了,因为领导认为:毛主席的伟大身躯,江湖河海容不下,三山五岳载不起,只有安卧在人民群众之中。
纪念堂是正门朝北,打破了传统。有人提出,如果天安门广场进行集会,群众将面向天安门,背对纪念堂,不合适。设计组就建议,把纪念堂庭院东西两侧向里收缩,一旦举行群众大会,纪念堂四面均有群众环绕,毛主席始终在群众中!问题解决了。
3、重庆山城电影院
位于渝中区两路口,建成于1960年,是西部最先放映70毫米立体声影片的电影院。造型极具民族特色及山城特色,曾被外人誉为“建筑结构纪念碑”。1989年,被评为重庆市十大标志建筑之一。1996年1月,因旧城改造被拆迁。
一个老重庆回忆道:“70年代《十万个为什么》里关于“蛋壳形屋顶建筑”的插图之一,就是山城电影院。它雄踞长江路和中山路三条交通干线交汇处的高地,有宽大平台,夜晚可俯瞰满城灯火,四周有面积奢侈的专用绿地。许多生活在6、70年代的重庆人,当幸福地回忆起第一次约会时,多会想起山城电影院高大的花岗石柱廊和霓虹灯下的婆娑人影。”
4、北京友谊商店
始建于1973年,是中国最早的大型涉外商店。当时有外汇券的人可以理直气壮进去要瓶可口可乐,门外的人只能看看,然后转身去旁边小店买瓶几分钱的汽水儿。一句话,当时能在友谊商里买样东西,比现在扛几麻袋现金去提悍马车队的山西煤老板还拉风。时光流转,今日的友谊商店再无往日的气派。2009年9月,这个老贵妇人迎来整容契机,何鸿�买下了她,并将投资40亿元巨资重建,建筑风格是澳洲式样。
5、广州友谊剧院
落成于1965年。属“岭南派”风格,剧场与园林相结合,山石耸动,水池环绕,草木丰茂,布局精巧。后来的广西南宁剧院、广州黄花岗剧院,均有其影子。既名“友谊”,必迎外宾。当年的缅甸总理、马耳他总理、柬埔寨西哈努克国王等先后到此,戴耳机听中国京剧。
6、广州白云宾馆
建成于1976年,当时是中国第一高楼,也是中国南部最早的高级涉外宾馆。取名白云,意思是住在里面,可高耸入云。它也是“岭南派”的代表作之一。设计者利用原有的古榕树,通过瀑布、水池、石景等形成开放空间,达成现代艺术与自然景观的优美结合。
7、广州矿泉别墅
建于70年代初,供上层人士休憩嬉戏。江青曾四次去那儿游泳。由于浓郁的“岭南派”风格,被载入英国出版的《世界建筑史》(当时仅收入37座中国建筑)。现为伍福集团收购,改名伍福酒店。
【1979-2009:多元建筑风格兴起】
80年 代以降,中国对外打开窗口,对内找到出口,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建筑也渐渐走上现代化道路。最初,建筑的尝新集中在发达城市的酒店上,如广州白天鹅宾馆,北 京香山饭店,南京金陵饭店,上海龙柏饭店等。稍后,建筑的亮点又集中在商贸、办公大楼上,如深圳国贸大厦、广州国际大厦、上海金茂大厦等。与此同时,民宅 的建筑风格也开始摇曳多姿,不再仅限于以前的筒子楼、积木式。不过,若谈地标,民宅似尚不能与政治、商业用途的建筑相比。
1992年 以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势头更猛,建筑与国际接轨的态势也蓄久而发。国际知名建筑设计事务所、国际顶级建筑设计师大举进入中国内地,成为高档楼宇 设计的主流力量。与此同时,外国设计师的作品,因其成本高昂、造型前卫、观念西化,引起不少争议,甚至遭到“建筑文化帝国主义”的抨击。而中国将沦为外国 设计师的试验田的说法,也大规模泛起。
作 为对“建筑文化帝国主义”的回应,当然也出于对中国传统的一贯眷念,复古建筑思潮随之兴起。具有古典特色、民族特色、乡土特色的建筑如笋破土,复古仿古建 筑有北京琉璃厂、天津文化街、阆中新古镇等,古建筑改造则有江油太白楼、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南昌滕王阁等,民俗建筑改造则有上海新天地、成都宽窄巷 子等。对这些旧瓶新酒或新瓶旧酒的建筑形式,业界褒贬不一。不过,对建筑业而言,意见不统一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建筑是一门艺术,艺术天然就拒绝统一意 见。书可以同文,车可以同轨,但艺术却不可以同理念。想想1949-1978年的中国,意识形态笼罩下的文艺作品有多么干枯乏味,就明白了。
文无定法,建筑亦无定法。就在中、西建筑风格的碰撞交融、此消彼长中,中国当代建筑的多元风格悄然兴起。
1、 深圳国贸大厦
建于1985年,创造“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被称作“改革开放的象征”。1992年邓小平南巡,临幸了大厦,并说:“她是诞生神话的地方,她的矗立本身就是神话。”
2、 广州国际大厦
建于1992年,当时是“中国第一高楼”,广州人则称之为“63层”。80年代末以降,中国大城市里掀起了一股比高的热潮,似乎楼房都是NBA球员,谁高谁牛逼。这股风潮也吹倒了一些爱比高的倒霉蛋,譬如巨人大厦就曾压垮巨人集团。广州国际大厦的晚景比较凄凉,2001年后数度拍卖,从20亿卖价一路流拍,最终以11亿卖出。
3、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上海被称作“摩天楼的江湖”,拥有中国最多的高楼,也拥有中国最高的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建于2008年,高492米,是目前中国第一高楼。不过它很快会降到第三名,不出意外,5年后588米的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将成为亚军,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则将勇夺冠军。
4、 央视新楼
俗称“大裤衩”,不久前因爆出设计师称该楼是巨大性隐喻而广受关注,但设计师旋即澄清。09年春节,“大裤衩”因燃放烟花而失火。祝它在国庆大典的礼炮声中安然无恙。
5、 鸟巢
奥运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多明戈和宋祖英合唱过的地方。所有的中国运动员都梦想进去甩一腿,而所有的中国歌唱家都梦想进去亮一嗓。鸟巢,寓意着“百鸟巢凤”,寓意着“像鸟人一样诗意栖居”。它是中国的骄傲名片,中国人的甜蜜照片。
6、 国家大剧院
俗称“鸟蛋”,因造型奇特、造价奇贵而饱受争议。伦敦《建筑评论》主编彼得・戴维曾嫉妒地说:“中国人以惊人的毅力和巨大的精力,建造了一个可怕而难看的蛋”。我们不会同意他的恶毒攻击,国家大剧院绝非什么可怕而难看的蛋,而是红旗下的高贵的蛋。
7、 武汉黄鹤楼
80年 代中期改造,是中国古代三大名楼之一,也是是武汉的标志建筑。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更高大雄伟。辅助景点也不错,比如毛泽东词亭,恰好供新宇孙子来朗诵 一下“橘子洲头”,再如编钟表演,敲得人很容易治好失眠。惟一引起广泛争议的是黄鹤楼上装的观光电梯,让笔者忍不住想吟诗,曰:昔人已乘黄鹤去,今客又坐 电梯来。
8、 沈阳金廊
当地人深情地描述它,“犹如深夜中拂过沈城的一条彩带,绚烂夺目,流光溢彩,给夜色中的沈阳穿上了一件华丽的霓裳”。其总长41公里,世界罕见;32万盏灯齐亮,月亮来了都会被吓唬住。2009年“全球一小时”活动中,金廊关灯1小时,省电3000千瓦时,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环保节能成就啊!
9、 长春世界雕塑公园
建于2003年,西方造园学说与现代规划理念结合,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主题公园是近30年来中国各地大干快上的东西,也每每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如深圳的世界之窗,成都的欢乐谷等。日益开放的公园、三菱跑车勿入的商业步行街、太婆们跳操的激情大广场,是我心中城市公共空间的三大件,和谐的市民生活也由此构建。
10、 成都春熙路
春熙路与天府广场是成都的两大地标。作为商业步行街,春熙路是一种软硬兼施的地标。硬梆梆的是商业物质文明,软绵绵的是步行休闲生活。中国各大城市都有商业步行街,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广州的北京路。它们是市民娱乐消费的焦点去处,也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进步的缩影。
11、 大连星海湾广场
为纪念香港回归而建于1997年6月30日。这个由头比较奇怪,大连干嘛要纪念香港回归?纪念胶州湾收回似乎更理直气壮。星海湾广场是亚洲第一大城市广场,不但有大面积,还有大情怀:中心广场内圆直径为199.9米,外圆直径为239.9米,分别寓意1999年、2399年时,大连建市100周年、500周年。“我真的还想再活500年”,这首歌唱的不是康熙,是大连。
12、 合肥市政大楼
合肥市政大楼造价23亿,据说是全国之冠,亚军则是深圳市政府办公楼,21亿。它们有俩小兄弟值得提携,一个是“山寨天安门”的重庆忠县黄金镇政府大楼,一个是“山寨白宫”的河南郑州惠济区政府大楼。2007年,新华网曾刊出《国内豪华办公楼大曝光》报道,图文并茂,让笔者忍不住赞叹:“中国政府大楼从此站起来了!”
【结语】
1950年1月, 梁思成在营建学研究会演讲说,“我们的建筑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化的建筑……有民族的历史、艺术、技术的传统,用合理的、现代工程科 学的设计技术与结构方法,为适应人民大众生活的需要的建筑,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化的建筑”。梁氏在意识形态中求解建筑理念,当属不得已,但其标的仍 悬之颇高。
约50年后,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吴良镛起草的《北京宪章》,中间说:“传统的建筑设计已经不尽合时宜,再也不能仅仅就个体建筑来论美与和谐了;代之而起的是用城市的观念看建筑,要重视建筑群的整体和城市全局的协调,以及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在动态的建设发展中追求相对的整体的协调美和‘秩序的真谛’。”此种标的,较梁似又更进一步。
若以《北京宪章》的建筑哲学来衡量未来城市地标,那些政治伦理附体的呆板建筑、哗众取宠的怪胎建筑、借尸还魂的假古董建筑、一味炫金的虚荣建筑、千人一面的克隆建筑……似都不堪入列。
未来的地标究会有怎样的变迁?无海尔梅斯之舌者,不可预言。只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新与旧、中与西、动与静,破与立,将长久地推动地标变幻,并使其成为文明标准的永恒悬念。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