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0日星期一

在鼓噪中相互靠拢,一起迈进

在鼓噪中相互靠拢,一起迈进

(2011-01-10)


● 韩咏红

中国早点

京城偶寄

  命途多舛的浙江乐清上访村长钱云会之死,上周在几个公民调查团赴现场查证后,没有被发现蓄意谋杀的证据。在差不多同一时间内,被网民指为"装穷"接受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慰问的"77元廉租户"郭春平母女,也被各路来京追访的媒体发现,她们是切切实实的贫苦家庭。

  乐清案与77元(人民币,15新元)廉租户两个话题本身并没有直接联系,唯一的共同点是两件事曾引发民众对官方说辞的强烈质疑。

  民众积极地在网上开展讨论,综合各方说法整理线索,归纳疑点,还展示"证据",沸沸扬扬的议论,形成一股舆论要压倒官方证词的气势。但此后,随着更多论证与反论证推进,又有不少信息显示官方的诚信并非如此不堪。

  原本蕴藏着官民暴力冲突风险的乐清命案,在社会学者于建嵘、维权律师许志永、网民屠夫等民间力量的介入下,目前是得出了一个暂时让各界平静下来的结论。虽然还有人坚持误杀的可能性,但地方政府表现出的公开姿态,至少安抚了村民与舆论界的鼓噪情绪。

  至于网上流传郭春平母女下馆子吃喝的照片,指她是交警队员,曾经游玩半个中国的说法,在郭本人通过出示失业证加以否认下,被证实纯属造谣。从报道看来,郭本人也受到很大精神困扰。

  看中国网民积极关注乐清案、贫困户身份的真伪,首先应该肯定民众为社会不平而鸣的正义感。但是我同时也产生疑问:这类事件如果发生在其他现代国家,其过程与解决方式应该很不一样。民众群起质疑某地方政府谋杀公民;或者地方政府被指安排假冒的贫困户接受国家领导人视察,拍成电视新闻蒙骗世界,那都是严重的指控;官方诚信的重大污点,要启动独立而且专业的部门介入调查。当指控最后被击破时,造谣者很可能将要面对诽谤罪的司法处理。

  后面那些情形,在中国看来是不会发生。在乐清案与郭春平身份疑云中,出现的是公民、网民积极介入,网络与媒体充当查案平台兼某种意义上的审判台。还有电视时事节目将乐清命案列为话题,组织观点相反的两方进行电视辩论,请现场观众投票。


  这不是健康社会里应该有的情况。它凸显的是政府公信力的尴尬处境。社会不信任感在蔓延,网民与媒体有抑制不住的冲动要当审判员,舆论正日益鼓噪与情绪化。例如在民间人士表态认可官方调查报告时,网上立即有人质疑这些律师、学者也拿了官方的钱。当"有人说谎"演变为想当然耳的前提,"质疑有理"是舆论最大公约数,人们似乎必须始终对官方说辞"质疑",才能表现道德品质与正义感。

  这些情况说明的是权力的困境:当一个地方的政府或政党垄断了行政权、执法权、司法权,社会上没有另外的仲裁力量,对它本身来说也可以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出现问题时,找不到第三者证明自己的诚信,所以纵使手中握有极大权力,在群起质疑时也可能百口莫辩――哪怕一些所谓的质疑本身其实毫无根据。

  走出困境的方法,是建立独立的司法仲裁机关,在突发事件、在拆迁利益等纠纷中,充当维系社会信任的另一根支柱。另一个出路是继续保持开放,允许各种话题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充分讨论,让舆论权且充当平衡器。

  事实上,在乐清命案与郭春平身份疑云中,替政府解套的就是媒体与民间调查人士。要保持开放,被考验的是政府的容忍度,同时也是知识分子、网民发言的责任与对理性的坚持。

  所幸的是,在13亿人口与无数媒体中,有理由相信理性力量还是更为强韧、更有感召力。只要对等的交锋,两极化的立场就有机会向彼此靠拢,在鼓噪中推动社会议题向前迈进。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