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8日星期五

收地沟油的板车,吱吱扭扭驶出深巷(微言宋听519.-5.25)

 
 

Sent to you by monokeroz via Google Reader:

 
 

via 创造社新任社长宋石男 by 宋石男 on 5/25/12

 

(宋石男 新快报专栏 每周六出街 见报有删节,主要是蒙牛一节,不过编辑注明了"此处省略很多字",呵呵。)

 

收地沟油的板车,吱吱扭扭驶出深巷(微言宋听519.-5.25) - 四一 - 创造社新任社长宋石男

 

 

《舌尖上的中国》火了。这部由资深"扫街嘴"陈晓卿担纲制作的美食纪录片,击败以前所有《中华美食博览》一类的片子,成为众多"爱吃就会赢"的饕餮的新宠。不过,该片也遭到一些质疑,比如解说词太文青,菜系选择过于根据编导喜好,结构不合理且叙事拖沓等等。

更大的遗憾是,"舌尖"一片有意无意回避了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有网友用"舌尖体"嘲弄说:"冬天来了,当我国东南的南京人民用蓝矾为韭菜保鲜时,华北平原上河北阜城的人民正忙着把旧皮鞋做成胶囊。不远的石家庄,人们用苏丹红加工出红心鸭蛋。山东省的人民喜欢在白菜中加甲醛,辽宁省的人民则喜欢在豆芽里加一些亚硝酸钠。而全国范围内,美味的地沟油正风靡神州大地。"
 
网友"和菜头"写得更形象也更凄凉:《舌尖上的中国看完了》,怔怔地看着广告升起,心里空落落一片。他叹息了一声,继续给韭菜浇上蓝矾。妻子低头不语,含泪为白菜喷上甲醛。夜深了,咸鸭蛋安安静静躺在苏丹红上,四下无声,收地沟油的板车吱吱扭扭驶出深巷……

说到食品安全问题,蒙牛又出新闻了。

有网友发微博曝光说:很多养殖户直接往牛奶中添加大量牛尿。牛尿奶如何躲得过检查?因为企业检查不严格,甚至走过场。蒙牛乳业滦南公司,就有牛尿奶。

蒙牛迅速回应,指天画地,捶胸顿足,赌咒发誓说自己是清白的,牛尿奶是"造谣"。

网友"四一哥"不相信蒙牛的誓言,说:"早就喊你们抵制蒙牛,不听,非说什么宽容,给它一个机会。现在好了吧?你给它一个机会,它也给你一个机会,一个喝牛尿的机会。如果你还要给它机会,ok,它也会再给你机会,吃牛屎的机会。"

牛尿奶究竟是不是谣言?不是网友说了算,也不是蒙牛说了算,还需要独立第三方的媒体和专业机构跟进调查。谣言也不是某些无良企业的挡箭牌。先前微博关于"酸奶明胶"的说法,虽不准确,却使"皮鞋胶囊"曝光。现在再看"蒙牛牛尿奶"传言,尚不能断定是否确凿无疑,但也很难用一个"谣言"就将之高高挂起。

舌尖上有中国美食,也有地沟油、皮鞋胶囊、牛尿奶,还有机场。

本周,四川宜宾机场更名为宜宾五粮液机场,把网友们的奶子都笑疼了,纷纷接龙吐槽。其中一个版本是全以酒命名:成都水井坊机场、泸州国窖1573机场、浦东杏花楼机场、北京二锅头机场、贵州茅台机场、青岛啤酒机场……另一个版本是全以吃命名:首都机场—北京烤鸭机场;天津滨海机场—天津包子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大白兔奶糖机场;贵阳龙洞堡机场—花江狗肉机场;昆明巫家坝机场—过桥米线机场;武汉天河机场—热干面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西湖醋鱼机场……

央视主持人崔永元也编了个段子,发微博凑热闹:"由五粮液机场前往二锅头机场的旅客,请您拿好行李到酒鬼门登机,请酱香型旅客先登机。由哈啤机场前往青啤机场的旅客,请您拿好行李到煎饼登机口登机,请持豆豉票的旅客先登机"。

面对汪洋大海般的嘲笑,宜宾官方回应称,机场以五粮液命名,既能提高宜宾市的知名度,还能扩大五粮液的影响力,可说是双赢。

但专业人士指出,机场应按照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起名,不管是民用机场还是军用机场,都沿用这个惯例,而且有相关规定。无论如何,"五粮液机场"的做法不可取,一定要这么干,也得先修订有关法律法规,再经行政许可程序报国务院政府部门批准。

"舌尖上的机场"可以霸王硬上弓,先斩后奏,但另一些东西,却必须接受管控,比如书籍。

作家梁文道写专栏称:一次他搭机从香港去南京演讲,入境时被边检人员叫到一边开箱检查。梁开玩笑说:"怎么啦?看到一包包粉末?"那位敬业的年轻人也笑了:"不,一样严重。你带了很多书。"梁于是感叹说:"书的危险程度原来和毒品差不多,这还真是一个快要文化大繁荣的国家呀!"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