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olidot.org/story?sid=37637
- - -
雾霾很严重吗,重要的不是真的严重,而是让它看起来不严重。
以前不承认雾霾,现在有空气指数发布。重要的不是健康正在被损害,而是我们一直在进步。
老说中国不好,你为什么不去美国?
http://www.solidot.org/story?sid=37637
- - -
雾霾很严重吗,重要的不是真的严重,而是让它看起来不严重。
以前不承认雾霾,现在有空气指数发布。重要的不是健康正在被损害,而是我们一直在进步。
老说中国不好,你为什么不去美国?
发展方式转变任务紧迫 深化改革更刻不容缓
经济观察报: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一直是中国经济一个很纠结的问题。发展快了想不起改革,慢了,首先想到的是宏观调控。
吴敬琏:自从中国经济增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减速,人们就开始讨论,这种减速是周期性的,还是趋势性的。如果是前一种,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再配合采取刺激增长的短期政策,经济增长就可以恢复正常。如果是后一种,则需要针对造成这种趋势的深层原因采取改革措施。
现在已经看得很清楚,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趋势性降速。宏观经济出现减速问题,过去惯常的解决办法是采用所谓"中国模式",也就是威权主义的强势政府去动员海量资源投入救市,拉动经济增长。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就是这样做的。2009年用4万亿投资、10万亿贷款,把GDP增长率拉到8%以上。但是只维持了不到一年,经济增速就开始连续5个季度下降。如果减速只是周期性的,结果不会这样。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达到惊人的程度。世界史上没有一个别的国家像我们有这样高的投资率。在大跃进高潮的时候,投资率也没有超过40%;日本高速增长时期,最高投资率是34%。即使统计上有几个百分点的高估,目前接近50%的投资率也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在这种情况下还试图继续依靠强势政府动员海量资源支持短期增长率,显然是一种饮鸩止渴行为,结果会非常严重。
经济观察报: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扬、中国银行曹远征、德意志银行马骏等经济学家分别做的全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都发现国家资产负债表近年来加速恶化。
吴敬琏:是的。政府动员海量投资来对付经济趋势性下行时,因为相当一部分项目其实是回报率很低、甚至没有回报的,就直接造成了国家资产负债表杠杆化率的攀升。一旦遇到外生的冲击,就可能爆发系统性的危机。
经济观察报:消费、出口和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出口不力,消费不振的情况下,要维持经济增长,最终还要依靠投资。
吴敬琏:你说的这种政策分析思路确实很流行,从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一直延续到现在,可以说是主流的取向。其实所谓"三驾马车"的需求强度决定增长速度源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短期分析框架,处理的是短期问题,不是中长期发展问题。凯恩斯本人有一句名言,叫做从长期来看,我们都死了。也就是说,他的理论框架和政策建议针对的是短期问题;至于长期问题,他还是赞同以前的主流经济学意见的。
从最近这些年的发展历程看,我们现在遇到的恰恰是中长期增长中趋势性下降问题,面临的是中长期发展中存在的矛盾。这种情况下用"三驾马车"框架去分析中国的增长问题并不合适,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可靠的。
经济观察报:那么你认为怎样分析中国增长率的趋势性下降问题呢?
吴敬琏:产出的中长期增长由几个要素,或者叫"动力"支撑:一是土地和自然资源投入;二是劳动投入;三是资本投入;四是效率提高。前三种动力支持的增长都存在边际报酬递减问题,不可能长期持续,只有最后一种动力,也就是通过效率改进支持的增长可以持续下去。苏联人把前一类增长模式称为粗放型(或译"外延型")增长方式,后一类增长模式称为集约型(或译"内涵型")增长方式,中国也沿用这种说法。要处理经济增长的趋势性下降,解决之道只能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从主要依靠海量生产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效率的提高。
经济观察报:可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已经提出来好多年了,问题好像并没有解决?
吴敬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提出来了。到90年代制定"九五"计划的时候,中央中央提出"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前一个转变是后一个转变的基础。可是中国往往出现数典忘祖的事情。一个政策原则经过很大努力,终于被政府采纳,写到政策文件中去。然后大家都跟着说必要性、重要性,可说了一段时间,又忘了为什么要这样说了。2004年到2005年,中国经济学界就又有一场关于重化工业化还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大讨论。我积极参加了当时的大讨论,结果写成了一本《中国增长模式抉择》,深入讨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理论和政策问题。最近,上海远东出版社出了这本书的新版,因为书里提出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早就写到了文件,可是体制改革严重滞后,这样经济发展方式当然转不过来。
经济观察报:你在2005年出版的书就讲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刻不容缓,这些年过去了,岂不是变得更加紧迫?
吴敬琏:当然。对投资驱动越来越严重的依赖,造成多方面难以化解的问题:从微观上说,经济增长伴随着巨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现在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土地、水和空气—都出了大问题;从宏观上说,货币超发,国家资产负债表加速恶化,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短期政策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在收入分配方面,因为投资在GDP的比重越来越高,在分配上资本所有者的收入比重就越来越大,劳动收入占比越来越低,成为贫富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在社会方面,政府权力对资源配置的行政命令导致腐败蔓延,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明显降低。
现在刻不容缓要做的事情,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克服妨碍市场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性障碍"。这样经济活动的效率才会提高,发展方式转变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推出"最小一揽子"改革方案是重启改革重要步骤
经济观察报:你今年和马国川合写了一本《重启改革议程》,好像主要谈的就是重启改革刻不容缓的道理。
吴敬琏:《重启改革议程》是去年十八大之前付印的。在十八大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于中国向何处去这个问题,有非常对立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以威权主义的强势政府"驾驭"市场、国有经济主导国民经济、海量投资支持GDP增长为基本特征的"中国模式"既创造了"中国奇迹",又"震撼世界",足以充当世界的楷模。另外一种意见针锋相对,认为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关键在于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开放引进的市场经济制度解放了人民的创业精神,而靠政府强化行政管制和大量投入要素资源实现的增长不但不能长期维持,而且早晚会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
当时双方争论非常激烈,前一种声音的力量非常强大。直到去年春天之后,形势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大家有机会看到以"重庆模式"、"高铁奇迹"为代表的"中国模式"越来越多的真相,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说过的话依然适用,就是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
经济观察报:那你认为目前改革已有共识?
吴敬琏:我认为在中共十八大前后有识之士已经形成了共识。这个共识就是:社会矛盾已经到了临界点,除非重启改革,别无他路。针对当时的大争论,中共十八大的政治报告给出了回答,要求执政党"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这就要完善各种制度,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治化。这标志着重启改革正式成为执政党的重要工作任务。
经济观察报:对于要不要进行总体方案的设计,社会有一些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是自然形成的,它是一种自然演进的过程,不需要进行设计。
吴敬琏:我不太同意这一观点。在中国改革前期,确实缺乏清晰的目标和整体规划,"摸着石头过河"。这是没有传统理论可做依据,也没有现成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没有办法的办法。"摸着石头过河"的局部改革,对打开旧体制缺口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化,新旧体制胶着对峙造成很多严重问题,局部改革措施之间相互冲突、相互矛盾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要形成激励兼容的制度框架,降低转型过程中的震荡,就有必要对改革的目标模式、方向和优先次序进行认真研究和部署。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后,中央先研究确定了改革的目标模式,1993年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又在精心研究、设计的基础上,推出了一套整体改革方案。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这轮改革,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在短短几年内就在中国初步建立起来了,实际上是中国经济繁荣的基础。也就是说,90年代的改革并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整体推进战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在那一轮改革中发挥的作用,实际上就是改革的总体设计和路线图。
一些发达国家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确立下来确实经过了几百年的时间,是逐渐演化形成的。但我们是一个后起的国家,不能再等几百年让它自然形成。现代市场经济是一个巨大又复杂的制度架构,不能够边设计边施工;各个部门自己去设计,然后拼起来,又很容易受到部门利益的左右。这就需要对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的改革进行总体设计,保证这些方面能够相互配合,共同朝向深化改革的方向起作用。
经济观察报:由上到下进行设计会不会抑制从下到上的创新?
吴敬琏:这个问题确实需要注意。所以整体设计需要倾听民众的改革诉求和基层政府的政治创新。这些年来一些地方进行了很有意义的改革实验,譬如上海的国资退出竞争性行业已有三年,广东的民间组织无主管设立和工商登记简化改革,等等,这些都应该吸收到总体改革规划中去。
经济观察报:你建议改革设计最好采取"最小一揽子"方案?
吴敬琏:是的。现在面临的问题堆积如山,要进行的改革千头万绪,决不能事无巨细,四面出击。问题太多,所以要分清轻重,筛选出一组相互关系密切、又是关键性的改革项目,形成所谓"最小一揽子"的总体改革方案。
经济观察报:现在最突出的问题恐怕是腐败蔓延问题。
吴敬琏:这确实是大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腐败这么严重,它的体制性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遏制腐败?
学界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有过很多研究。2000年,尉健行任中纪委书记时,吸收了学界关于"寻租"问题的研究成果,提出来腐败要从源头上根本治理。这个源头在哪里呢?最重要的就是行政审批制。所以在2002年,国务院减少了很多的审批项目。但2004年以后,出现了"局部过热"这个词,要用行政措施撤减项目,结果行政审批又变相回来了,原来对腐败体制性原因的很多分析,又被人们忘记了。
其实,腐败最重要的原因是政府掌握的资源太多,直接支配资源的权力太大,这个权力没有受到有效监督和制约,就形成了利用公权力"寻租"的机会太多、腐败四处蔓延的局面。所以要解决腐败问题,还是要从根源上研究和解决。只有进一步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约束政府分配资源的权力,减少行政权力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才能铲除腐败泛滥的基础。
经济观察报:也有人认为收入分配是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吴敬琏:这些年,党政领导人非常关心这个问题,热切地希望缩小收入差距。但我总觉得,对于这个问题产生的基础性原因分析不够,于是就把注意力放在通过政府的再分配措施上了。由于再分配靠国家财力支撑,财力用得过多,就要靠加税来弥补,结果反而削弱了共同富裕的基础。
从根本上说,分配是由生产决定的。要解决当前劳动者收入过低的问题,首先要赶快让农民工成为拥有更多知识、更多技术的劳动者,尤其要让他们成为有产者;其次,目前的土地产权制度和征购办法使农民很难分享土地升值的利益;第三,农村创业得不到资本支持。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
统一开放的竞争性市场体系是全面改革的核心
经济观察报:你心目中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小一揽子"方案核心在什么方面?为什么?
吴敬琏:我认为最核心的方面,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座谈会提出的六个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中的第一个,也就是加快形成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切中时弊。目前中国经济体制有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条块分割"、市场割据,因此需要强调市场的统一开放;二是政府行政干预过多,深度介入微观经济活动,许多领域存在由国家权力保护的行政垄断,使市场缺乏竞争性质,因此需要强调保证市场主体之间在规则(法治)基础上的有序竞争;三是各类市场的发展参差不齐,商品市场发展也许还可以说差强人意,要素市场就发育程度低下,秩序混乱,所以需要强调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经济观察报:没有竞争就没有市场经济。
吴敬琏:我在上世纪90年代说过一句话:没有竞争的市场比没有市场还可怕。市场缺乏竞争性就不能够形成能够反映供求状况(或称"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从而无法有效地配置资源和形成兼容的激励机制。
经济观察报:缺乏竞争的市场也就是你所批评的"半统制-半市场经济"? 吴敬琏:缺乏竞争的"半统制-半市场经济"的确来自命令经济沉重的历史遗产。这突出表现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在很多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仍然不是竞争性市场、而是各级政府在主导资源配置。各级官员管了一些不应该管和管不好的事情,很多该管的事情又没有管起来,或者没有管好。李克强总理说得很对,"市场能够干的事情应该由市场去管,社会能够干的事情应该由社会去管,政府去办他应该办的事情,总体来说,政府管的事情是提供公共品。"政府工作重点,要转移到需要深化改革,建立和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规则,提供私人不愿意或不能够给以充足供应的物品方面。
经济观察报:建设竞争性市场体系,具体怎么做呢?
吴敬琏:八个字:明晰产权、强化竞争。首先,要明晰市场经济的产权基础。比如说讨论很多的土地产权问题。明确了土地产权,就可以改变各级政府垄断征地的体制,在土地确权和赋权的基础上,建设全国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其次,要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清理,确保"不同所有制主体的财产权利得到平等保护,不同所有制企业能够平等地使用生产要素"。第三,进一步确立"法不禁止即可进入"的原则,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简化企业注册登记手续,鼓励新的企业和在位企业竞争。第四,放开商品和服务价格,尤其要逐步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化。第五,完善反垄断立法,严格执法,消除目前严重妨碍市场有效运作的行政性垄断。第六,按照"市场能办的放给市场,社会能办的交给社会"的原则,划定政府职能边界,理顺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第七,禁止各级政府介入盈利性经营活动。最后,市场监管要采取"宽进严管"的方针,从事前监管为主改变为事后监管为主,从实质性审批转为合规性监管。
经济观察报:竞争的本质是公平,如何保证公平竞争?
吴敬琏:最重要的,是要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保证所有的经济主体都在公平、公正、公开的规则下竞争。建设法治国家包含以下内容:第一,在全体人民,特别是党政干部中树立法治观念;第二,按照宪法所体现的公认正义来制定法律;第三,公正执法,保证司法审判只服从法律。这就牵涉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了。邓小平1986年讲过,"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我认为这句话今天仍然适用。
必不可少的配套改革
经济观察报:你曾经提出来,围绕竞争性市场体系这个核心目标,需要辅以关键性的配套改革。愿闻其详。
吴敬琏:第一是财税体制改革,第二是金融体制改革,第三是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第四是国有经济改革。
经济观察报:财税体制改革主要指什么?
吴敬琏:一是要回归公共财政。二是要解决当前尖锐的地方预算问题,解决收入和支出的不对称。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需要增加地区预算的本级收入,另一方面提高中央预算的支出责任。有一些支出责任过分分散,比如司法系统的支出、社会保障和义务教育的支出责任都需要上移。当然,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一定会有转移支付。但是,目前的转移支付制度很不规范。以专项支付为主,造成了"跑步(部)前(钱)进"等陋习和腐败寻租的很大空间。因此,需要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三是要提高预算的透明度,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和公众对于预算制定和执行的监督。
经济观察报:第二个配套改革是金融体制改革,要点是什么?
吴敬琏:一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今年已经迈出步伐,虽然步幅很小,但是这个方向值得继续。汇率市场化从2005年开始,从去年第四季度的情况看,汇率已在上下波动,但是因为世界范围内的量化宽松,所以升值压力变得很大。二要放宽金融市场的市场准入,允许民间创设银行等金融机构。三要加快资本项下人民币可兑换改革。四要继续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但人民币国际化是急不来的,不能把它作为一个硬性任务去完成。
经济观察报:第三个配套改革是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吴敬琏:第一,做实社保基金。根据民间机构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会的研究,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有相当大的缺口。解决的办法在十四届三中全会前后已经讨论过,填补缺口的最大一笔资金的来源是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盈利。如能做到这一点,对国企改革也有很大的助益。第二,引导医疗改革,使之既能在基本医疗费用的提供上体现公平正义,又能动员社会资源提供医疗服务。第三,统一社会保障给付的标准,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双轨制"的统筹并轨。
经济观察报:你所说的第四个配套改革是国有经济改革,这是一个最有难度的改革。
吴敬琏:随着国有经济改革的放慢,近些年来,很多国有企业不但继续保持行政垄断的地位,而且得到国有银行海量贷款的支持,迅速扩张。这是与中共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的决议背道而驰的。不改革国有经济,中国经济的整体效率难以得到提升。我们必须按照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的决定,进一步深化国有经济改革。国家对国有经济的管理,也要从管理企业向管理资本转化。
瞻望全会和全会后的改革
经济观察报:你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有什么期待?
吴敬琏:前几天习近平总书记说,这次将推出综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既然十八届三中全会肩负重启改革和对改革总体部署重任,我当然希望这次会议对目前的"半统制-半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各种问题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使统一开放的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尽快在中国扎下根来。现在经济社会矛盾已经到了临界点,中国真的不能够再出错了。
经济观察报:如果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一个出色的全面改革方案,全会之后的下一步需要怎么做?
吴敬琏:我想到这么几件事。第一件事是实施准备。改革没有大众的支持很难往下做。一位外国学者提出一种意见,即现在启动一些大众关心的而且成效易于被观察到的改革项目,以便提高政府的可信度,聚集改革的支持力量。
第二件事是清理审批制度。市场能管的就交给市场,社会能做的就交给社会。当然,这件事执行并不是很容易,但必须往前推。
第三件事是要注意创造和维护较为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 今年,整个环境好像有这样的苗头,信贷增长速度加快,信用膨胀趋势明显。如果流动性太盛,改革的措施就推不出去。1988年的价格闯关就是一个教训。
最后,我还想提醒一句,改革方案的实施真刀真枪,利益相关者一定会设置障碍,所以党和政府的领导人要有极大的政治勇气。这是改革成功的必要前提。当然,并不是说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政府,作为国家的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我们每个人有权利有义务来支持改革。
吴敬琏简介
著名的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其母亲邓季惺是著名的女报人,生父吴竹似、继父陈铭德都是《新民报》的创办人。吴敬琏几乎参与了新中国成立后所有的经济理论争议,对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和经济与社会政策制定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来源:南方都市报 10-07 00:00
南都讯 记者6日从云南省迪庆州旅游局获悉,迪庆决定对央视报道的"香格里拉旅游乱象"中所涉及旅行社处以10万元罚款,停业整顿1个月;将相应执法人员调离迪庆州旅游执法支队;涉事导游吊销相应证件。
不交钱就撵下车
6日,有媒体报道"香格里拉旅游乱象"后,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省长李纪恒等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迪庆州迅速成立工作组,展开调查和处理。
经调查,今年8月14日,迪庆香格里拉中青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委派迪庆卡瓦格博旅行社导游张涛从丽江古城接待前往香格里拉散客拼团39人,途经拉市海、雄古光景台、第一湾观景台、游览香格里拉虎跳峡景区,晚上自费参加碧纳藏民家访。15日游览香格里拉县纳帕海湿地公园等后返回丽江,结束行程。
在14日,团队行至离虎跳峡10公里左右路段,导游张涛收取藏民家访费用,每人100元,当时有3人没有交,导游将他们撵下车。当团队15日返回丽江,被撵游客在丽江市旅游局进行了投诉。丽江市旅游局协调迪庆香格里拉中青旅行社向投诉人作出了投诉处理:团款全额退还480元/人;赔偿团款40%的违约金,计192元/人。
迪庆旅游局认为,导游张涛违反了《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决定依法吊销其迪庆州导游人员上岗从业资格证书和迪庆州导游上岗证;对导游段元周(媒体报道视频中出现的第一个导游)处以吊销导游证的处罚;根据《旅行社条例》相关规定,对两家旅行社处以10万元罚款,停业整顿1个月;将媒体报道视频中骂游客的执法人员调离迪庆州旅游执法支队。
假日办要求严惩
针对央视曝光云南香格里拉、丽江等地导游、执法人员威胁游客和野蛮执法的行为。全国假日办昨日表示:1.强烈谴责欺骗诱导消费、威胁胁迫游客等行为;2.已经责成云南省假日办和有关部门展开调查;3.一经查实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予以处理。 中新
【央视曝光】
导游:不交钱刀架脖子
央视报道称,近日记者去云南体验香格里拉一日游发现,很多游客在报团参加香格里拉一日游的时候,都必须参加一个自费旅游项目,叫藏民家访。有旅行社工作人员称这个是行政性的变相收费,要求每个人必须交费280元-380元。
记者跟随一个旅游团出发,在丽江开往香格里拉的旅游大巴上,快到虎跳峡的时候,一个自称叫扎西土匪(音)的导游,开始向游客收取藏名家访自费项目的费用。该导游声称:"我给你们一个建议,你们可以点个鸡,点个牦牛,不吃最低320块钱,吃鸡的话360块,吃牦牛380块,听明白了吗?"部分游客迫于无奈,按导游要求缴纳了自费项目的费用,对一些不配合的游客,导游则开始进行人身威胁。
该导游称:"香格里拉导游是非常恐怖的,有没有听说过?会把刀子放到你脖子上。你看我今天会不会把刀子放到你脖子上。"
到了现场游客才知道所谓的藏民家访,实际上是一个小型歌舞晚会,有的游客感觉被欺骗了,就要求退钱,结果遭到导游的拒绝。
记者对其他团队的游客进行调查,他们都无一例外被导游强迫缴纳藏民家访费用。有游客表示,他们交完了380元团费又交了120元,这个120元是导游收的。有游客无奈地说:"不交估计你今天都走不利索,你都走不了。"
【央视曝光】
执法人员:要拘留游客 要游客滚蛋
为了进一步调查,央视记者在丽江再次报团重走香格里拉旅游线路,再次被强迫交钱,因为不交钱中途被导游赶下车。随后记者与几名被甩的游客到丽江旅游局投诉。
丽江旅游局工作人员却答复称,他们只能管丽江的导游和旅行社,香格里拉导游他们管不了。
随后记者跟随被甩游客来到香格里拉。迪庆州旅游局执法人员却答复称,找不到那个导游了。"我们会把这个(导游)记录在案,这样的导游如果万一再出现了,那咱们肯定就要处理。瞎猫碰到死老鼠,我们搞不好会碰到。"
该执法人员甚至称:"去年虎跳峡这边,长江第一湾就开始赶(游客)了,游客这个理性消费观念不对,就按这个价格交了,旅行社和导游谁都不赶你。"
在迪庆州旅游局投诉时,有游客拍摄录音,遭到了执法人员的威胁和辱骂。视频显示,执法人员称:"把它删掉,删不掉我就拘留你!我说拘留你就拘留你!把她拉过来!通知防暴队把她拉回去!"
游客:"拘留我?"
执法人员:"对,我就拘留你,你侵犯了我的人权!"
游客:"好呀,那我们报警吧。"
执法人员:"报!我就报你!我就要抓你!"
另一名执法人员:"你这样的游客,我们是不欢迎的。"
执法人员:"像你这样的滚蛋!永远不要来香格里拉!把你撵掉!我敢说这句话我就做得到!"
据央视报道
【相关新闻】
云南回应香格里拉旅游乱象:游客应把合同签得更严谨
旅游法实施未满一周,著名的旅游胜地云南香格里拉就被曝光一系列旅游乱象,引起广泛关注。针对云南丽江、香格里拉等旅游热门地区旅游乱象频发,云南省旅游执法总队副总队长马坤表示,除了执法部门开展针对性的打击措施之外,游客也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把旅游合同签得更加严谨。【详情】
成为7天会员 ¥77入住享受五星级大床房,全国1500多家分店任你选! | |
邮件无法正常显示请点击此处 |
7天连锁酒店秉承让顾客"天天睡好觉"的愿景,致力为注重价值的商旅客人提供干净、环保、舒适、安全的住宿服务,满足客户核心的住宿需求,7天连锁酒店集团酒店预订已建立覆盖全国超过1200家分店的经济型快捷连锁酒店网络,完善的酒店预订系统,让您预订酒店客房更加轻松快捷,是您出差、旅游好选择。 |
XX集团举行三十周年大庆典,您的手机号码获得了20万大奖。
爸我在外嫖娼被抓手机被没收,快汇5万保释费到XX。
相信用过手机的人都收到过类似的短信,你有没有这样的疑问:这些已经被媒体曝光成千上万次骗术为什么还是一再出现?骗子们看上去实在太不好学了,怎么也不开拓创新一下理念,这么out的东西还有人信吗?最近,微软的研究人员回答了这个问题,骗子才没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在英文 Email 里,最流行的垃圾邮件就是"尼日利亚王子",大体故事情节是尼日利亚几位高官要把巨额资金以"国家秘密"的形式转移到国外,需要使用你的名义和银行账户,转移成功之后你将获得上千万美元中的 10% 作为酬劳。如果答应和这些"高官"合作,过一段时间骗子就会以事情进展不顺利为由,让你先垫付一点"微不足道"的手续费和打点官员的小费,付过几次钱之后,对方就变得无影无踪。"尼日利亚王子"就是这样一种没有任何高明之处的诈骗方式。
这种骗术在之前的纸制信件里就开始流传,后来是通过传真,再到后来的电子邮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可谓"经久不衰"。由于不断被冒用名义,尼日利亚政府在 1991 年不得不公开发表声明不存在这回事,不过这封邮件直到今天依然很流行。微软的研究人员想弄清楚的是,这封文笔都不通顺、谷歌就找到的邮件为什么还一直在被骗子使用。他们为何不写些生动形象、新颖逼真的版本?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把目光移向与诈骗邮件风马牛不相及的防火警报器。
在宿舍里,火灾报器常常半夜里叫起来,最后却发现是虚惊一场,它为什么这么不靠谱?这大概是因为警报器的本身"水平有限",传感器总是不能区分真正的火灾和吸烟产生的烟雾、空气湿度变化、气温过高这些正常情况,因而就会产生两种错误:不应该响的时候乱响(false positive)和该响的时候不响(false negative)。可是 false positive 和 false negative 两种情况总是一个变小另一个就变大。如果把警报器调的灵敏一些,它就会经常没火的时候乱响,但是有火的时候失灵的几率就小了很多;如果让警报器迟钝一些,就不会半夜里总是把人吵醒,可是真着了火它也容易不响。警报器的灵敏度是一把双刃剑,什么样的灵敏度才是适当的,要视 false positive 和 false negative 两种后果造成的损失(即成本)大小而定。对于警报器来说,如果没火的时候乱响,损失不大,可是真有了火灾它没有发挥作用,就会造成巨额财产损失甚至生命危险,权衡利弊,我们宁愿把防火警报器调的灵敏一些,让它乱响几次以防万一。
警报器不该响的时候响、该响的时候不响的困扰也存在于其他很多场景,不过灵敏度却未必总是要越高越好。例如在法庭上,如果对一个嫌疑人的指控证据不充足,处于"半有罪半无罪"的状态,法庭也会像火灾报警器一样犯两个错误:把好人冤枉成坏人(false positive)和把坏人当好人放了(false negative)。这种情况下如果把灵敏度调得高一点,就意味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如果把灵敏度调得低一点,就意味着"永远不冤枉一个好人"。比较一下两种情况的造成的损失,如果把一个好人误判为有罪,这样的冤案哪怕只有几起,也会让法庭的公信力大大下降,比暂时放掉一个坏人的损失要大得多。所以大多数国家在这里会把敏感度调得比较低,这就是所谓的"疑罪从无"。
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来,灵敏度和诈骗短信有什么关系?微软研究人员认为,骗子发电子邮件和上述情形有共通之处。
对于骗子来说,目标就是在茫茫人群中找到一个受骗者,把钱骗到手。不过,大家要搞清楚的是,仅仅对骗子的电子邮件有兴趣,回复了邮件,只能称得上"上钩",最后把钱汇到骗子手里才称得上被骗。人群里最后上当的人的比例跟电子邮件内容没很大关系,因为上钩者不会只因为最初的邮件内容就汇钱给骗子,更关键的是接下来与骗子的联系情况,一旦"上钩者"发现不对头的地方,就会中断与骗子的联系。电子邮件的质量相当于"灵敏度",会先把人群里一部分可能上当的人筛选出来。
骗子们的false positive和false negative就是:
false positive:把人群里本来不容易上当受骗的人钓上来了,进行行骗。 false negative:错过了人群里很傻很天真的人,没有骗到他们。
容易看出,骗子整体的骗术相当低劣,而如今人们警惕性又越来越高,能上当的人的比例少之又少,可能只有万分之一。如果"尼日利亚王子"的邮件写得像福尔摩斯侦探小说一样滴水不漏,相当于把灵敏度调高,false positive会变大,false negative会变小,这就意味着骗子起初需要联系的人变多了,但最后真正上当交钱的人未必会增加多少,结果不见得划算。
那骗子在两种情况下的成本各是什么呢?
false positive:骗子进行这种诈骗也不是没有投资,群发邮件没有多少成本,可是如果跟钩上来的鱼一对一联系起来,成本就变大了。如果联系的人比较多,需要雇用更多的"客服",需要开更多的银行账户,需要制作更多的假材料,甚至还有把"放蛇"的警察引进来这种风险成本。最后这些不傻也不天真的人会在深入的交流之后发觉真相,拒绝交钱给骗子,那骗子就是白忙了。
false negative:很简单,最后交钱的人少了,骗到的钱也减少了。
综合下来就是,彻底把一个人的钱骗到手概率不大,false positive成本不小,false negative成本没想象的大,三个因素合到一起会迫使骗子降低钓鱼的灵敏度。他们故意发一些很假的邮件,这样上当的都是些"真傻"的受害者,可以减少跟"钓上来的鱼"辛苦联系一番,最后却一分钱没骗到。这一方面说明,现在这年代骗子们行骗的成本越来越高,这个行业越发不景气。另一方面也说明,骗子们其实还是很有商业头脑的。
相关阅读:
参考资料:
[1] Why do Nigerian Scammers Say They are from Nigeria?
[2] Nigerian Scam
http://www.solidot.org/story?sid=36518
- - -
评分: 5.5/(0人) 热度: 5.35 | 类型: 发布时间: 2013年09月03日 17时54分 更新时间: 2013年09月03日 18时04分 分类: 电影/其他 点击: 213次 收藏: 0次 我的评分: 8分 | 人人.yy 称号: 勤劳的发布者 积分: 4400484 发布资源: 7963个 发起话题 0次 发表评论 0次 |
下面是用户共享的文件列表,安装电骡后,您可以点击这些文件名进行下载 | ||
我们为何而战.Why.We.Fight.中文字幕.mp4 | : 8.1 | 566.5 MB |
我们为何而战.Why.We.Fight.中文字幕.mp4 | : 8.1 | 566.5 MB |
Why.We.Fight.DivX.AC3.www.mvgroup.org.avi | : 2.6 | 1.5 GB |
Why.We.Fight.DivX.AC3.www.mvgroup.org.avi | : 2.6 | 1.5 GB |
全选 //举报 | 0 |
资源介绍 |
简介: 年代:2005 类 型:战争/历史/纪录 地区:美国 制作公司: 语言:英语 上映日期: 英文:Why We Fight 统计:107人订阅 IMDB:http://www.imdb.com/title/tt0436971/(7.9) 简介: 该片检视美国军事与工业的共生关系,表达这一体系的存续仰赖持续不断的战争的论点。 [展开全文] 该片检视美国军事与工业的共生关系,表达这一体系的存续仰赖持续不断的战争的论点。 |
http://www.solidot.org/story?sid=36206
- - -
无聊者最大的问题--认为自己高端大气上档次。
成为7天会员 ¥77入住享受五星级大床房,全国1500多家分店任你选! | |
邮件无法正常显示请点击此处 |
7天连锁酒店秉承让顾客"天天睡好觉"的愿景,致力为注重价值的商旅客人提供干净、环保、舒适、安全的住宿服务,满足客户核心的住宿需求,7天连锁酒店集团酒店预订已建立覆盖全国超过1200家分店的经济型快捷连锁酒店网络,完善的酒店预订系统,让您预订酒店客房更加轻松快捷,是您出差、旅游好选择。 |
作者:傅蔚冈 08-14 08:37
头条评论
日前,工信部公布了今年首批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然而事实上,工信部、国务院屡屡发布此类通告,上榜的落后产能行业历经数年依然不变。落后产能为何越淘汰越多?
一旦政府加入企业市场竞争,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机制就不再发生作用了:若A市给钢铁企业提供财政补贴,B市就拉当地银行支持,C市就给予土地资源优惠……最终结果就是产能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低,但没有一家企业退出市场———既然花的都不是自己的钱,为什么我要退出呢?即便企业自己要退出,但站在企业身后的政府、银行业不答应企业退出。
如果不在根源上正视落后产能的发生机制,那么任何一场淘汰落后产能的活动最后都会变成扩大产能的游戏。
7月25日,工信部公布了今年首批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产能淘汰名单共包括19个工业行业。按照工信部的要求,力争在2013年9月底前关停列入公告名单内企业的落后产能,确保在2013年年底前彻底拆除淘汰,不得向其他地区转移。而就在2012年,工信部也有类似淘汰落后产能的要求。
其实,不只工信部,国务院每过几年就会发布一个淘汰落后产能的通告,上一次发布通告的时间是2010年4月。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众多的落后产能集中在电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焦炭、造纸、制革、印染等行业。如果仔细比较下这两次的落后产能行业名录,就会发现上次的这9个落后行业还是在目前的19个行业之中。
为什么这些落后产能历经两年还没有被淘汰?我们有必要考察这些产能的发生机制。
如果一个市场上有很多厂家生产同一个产品,而大家所生产的产品又远超市场需求,那就意味着很多产品是多余的。如果经济规律发生作用,那么很多质低价高的产品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而生产它们的厂家要么被收购,要么破产清算。但中国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很多企业尽管一直亏损,却能一直存在下去。
以钢铁业为例,从中国钢铁企业过亿吨总产能时起,就有过剩的说法;而从2005年开始,国家发改委也圈定了钢铁为过剩行业。但问题是,这个行业并没有因为过剩而得到遏制,相反,产能却是越来越大,到目前为止,国内钢铁的潜在产能已经接近10亿吨。为什么这些企业能存活下去?政府干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尽管钢铁在现代已经是过剩,但对于任何一个地方而言,钢铁工业由于其体量庞大,能够给当地增加GDP而备受地方政府欢迎,而各地政府也往往以能上钢铁项目为荣。2012年5月27日下午,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动工建设,湛江市长多次亲吻拿到的核准批文。为何湛江市长有如此表情,就是因为该项目的巨额投资能够将当地GDP提升一个层级。
地方政府青睐只是产能扩大的一个诱因,要把产能扩大,金融支援是必不可少的。仍以湛江钢铁基地项目为例,该项目需要696.8亿元的投资,这么多的投资当然不可能由当地财政埋单,而是由银行提供信贷。据悉,湛江钢铁是由宝钢和湛江市合资,注册资金80亿元由两家共同承担,投资中有将近200亿元的资金是通过银行贷款获得。银行之所以会给这个项目贷款,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项目获得了发改委的批文,该项目即便最后不能盈利,银行相关人员也无需承担更多责任———对于像这样的天量贷款而言,过程是否合规而不是最后是否形成坏账才是目前银行体系内部责任追究的主要标准。
对于湛江来说,钢铁项目非常重要,自然不可能主动去关停并转这些庞大的能够给当地带来巨额G D P的项目。同理,在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地方政府都不会有激励去关闭这些企业,相反,各地政府会竞相扶持这些企业,从建设用地、财政资金和银行信贷等各个方面进行扶持。在市场经济中本该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却演变成为地方政府调动资源能力的竞争。
一旦政府加入这个竞争,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机制就不再发生作用了:A市给钢铁企业提供财政补贴,B市就拉当地银行支持,C市就给予土地资源优惠……最终结果就是产能越来越大,各个企业都想通过压低价格把对方挤出市场,但结果是产品价格越来越低,却没有一家企业退出市场———既然花的都不是自己的钱,为什么我要退出呢?即便企业自己要退出,但站在企业身后的政府、银行业不答应企业退出:如果企业不退出,那就意味着这个游戏有胜出的机会,但是一旦退出,那么所有的风险就会变成现实的危机。
以钢铁工业为例,一旦企业生产线关停,高炉建设所需大量投资带来的银行贷款资金、设备供应商的资金、工人工资等一系列资金压力迎面而来。事实上,工信部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此前工信部有报告称,钢铁行业之所以供需失衡,一方面是钢材价格持续下跌,企业生产经营艰难甚至亏损,但另一方面却是产能快速释放,企业减产意愿不足。究其原因,企业主要担心市场份额流失,防止银行停贷风险,迫于地方保增长压力,企业权衡边际效益等因素。
诺奖获得者哈耶克曾经说过,经济增长最终不仅需要钢铁,同时还需要更多的详细信息,比如需要什么级别的钢铁,需要多少,何时需要以及哪里需要等一系列细致的信息。这种信息分散在社会里,存在于全国的钢铁消费者和分销商那里。这些信息可以被统计部门所获取,但是如果把个人的具体感受转化成冰冷的数字,就会失去很多隐含的信息。而且,报上来的数字可能因为人的不同而被扭曲。
尽管目前的过剩产能是由政府产生,但是如果要将化解过剩产能的希望寄托在行政之手上恐怕是缘木求鱼,甚至在很多时候还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政府会以淘汰落后产能为由将民营企业变为国有。这并不是杞人忧天,2009年巨额亏损的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凭借行政之手将盈利能力远胜于它的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纳入麾下就是前车之鉴。
如何破解过剩产能困局?当下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给地方政府卸责,减轻其发展经济的职能,不再让其为GD P增长而竞争,而是让其将主要精力放在给地方提供好的公共品上,比如环境、安全和卫生。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GD P导向的国家,要让政府在一夜之间改变其职责必然不是件容易事,因此,淘汰过剩产能的主要任务恐怕还是得落在银行等金融机构身上。如果没有银行的融资服务,地方政府即便想上项目也是无能为力,因此银行要对那些无法盈利的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甚至停止相关企业的信贷支持。尽管在短期内这么做会让银行的不良资产信贷比例上升,但这对于控制总的风险却是不无裨益,换句话说,这是银行在短期内必须承担的成本。否则,过剩产能会产生一大批体量庞大却没有利润的"僵尸企业",银行也将万劫不复。
如果不在根源上正视落后产能的发生机制,那么任何一场淘汰落后产能的活动最后都会变成扩大产能的游戏。尽管中央屡次强调"实行问责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尽管中央淘汰落后产能的决心很大,但在GDP指挥棒下,每次总是不了了之。那么这一次会例外吗?
傅蔚冈(学者,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