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9日星期二

船难引发舆论博弈 官媒打造“灾难美学”

船难引发舆论博弈 官媒打造"灾难美学"

楚文 撰写 2015-06-08 03:17:07

多维新闻

近日,中共官媒对"东方之星"沉船事件的报道,呈现出一片"大力集体歌颂救援行动"的态势,虽然也受到不少认可和点赞,但仍有大批网友质疑官方有意引导舆论,利用惨痛事件进行政治宣传。面对"东方之星"的沉没最终致使四百多人死亡和失踪,自救和他救14人,获现场有组织的营救2人,中共官媒的报道依然呈现出一片"赞美之势",此番报道景象被外界舆论批评为,中国官方在灾难报道面前打造了一个"媒体乌托邦的世界"。

"乌托邦"式的报道文章被网友们逐一整理,甚至在网络上还排出了官媒报道沉船事件的"十大恶心标题",其中包括新华网的《生为国人,何其有幸》、《人民日报》的《4天3夜,那些感动我们的瞬间》、《救援一线,中国最帅的男人都在这儿啦》,还有澎湃新闻的《感谢你无数次有过那么悲伤的水域》、中国之声《沉船救援,十个注定要载入历史的镜头》等标题报道。其中,被网友点名称"最具冲击力"的属于《孩子别哭,我在长江,已经回到母亲的怀抱》这篇煽情文章。有评论人认为,纵观以上这些标题似乎与几年前的汶川大地震"做鬼也幸福"的怪异说法相似。也有人开始质问"多难兴邦"的文字游戏什么时候能够结束,还有网友表示,如此轻佻煽情的标题,是对逝者的不尊重,只能让生者愤怒。

平心而论,沉船事件从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到现今对于沉船事故的定性,却仍然不能从当下新闻媒体报道中寻找到一丝"有价值"的线索。有学者将这一事件看作为中共官媒又一次"自上而下"的宣传灌输;也有观点认为,官方想用赞美的诗歌掩盖灾难事故。如今,萦绕在沉船舆论漩涡中心的焦点显然处于 "失焦"的态势,有分析认为,中国官媒这含情脉脉的"灾难美学"报道俨然替代了"灾难反思"。


"东方之星"长江沉船事故

"中国式灾难"报道

观之上文所述不难看见,历年来,中国媒体也不单单指官媒,包括一些地方媒体,他们虽然刊文报道传递正能量,然而始终摆脱不了"政治说教"的意味。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后,媒体充斥着各色煽情和泪水的报道;2011年,日本更大规模地震后,日本媒体的冷静和理性,与中国呈现出鲜明的对比;直到2013年芦山地震后,国内的煽情报道虽依稀可见,但媒体终归比之前更冷静、客观、理性、从容。有分析就认为,在新闻报道中实则并不能掺入太多的煽情和泪水,应该更多的回归到提供资讯上,以及挖掘事件背后的真相上。

然而,回到如今面对"东方之星"长江沉船事故时,外界再看《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新闻报道的标题时,仍带着一股"宣传政教思想"感觉,首先是感恩:"生为国人,何其有幸"、"感谢你无数次游过那么悲伤的水域",文章中无不透露出"政治说教"、"煽情催泪"的架势,还有像是"世界透过沉船事故看见中国决心"等文章,也无不透射出浓浓的政治意味。

诚然,面对这样的灾难,新闻媒体本应该有太多的角度报道,但是出于一贯维稳思维和管控媒体的做法,文字稿只能用中国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报道,图像只能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画面,而且新闻议题有严格的限制。看不见事故问责、家属哀伤、救援的质疑,呈现给大众的是领导多次批示、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总理到现场指挥云云。有分析就认为,既然如此重视,为什么不实现防范?为什么不提早做安全的的准备?有网友甚至总结称,第一,"东方之星"号作为内河船,吃水浅、重心高、设计和标准有问题;第二,客船多次改造装饰,重心缺陷加剧,逃生存在障碍、监管也存在问题。第三,天气预报气候恶劣,船长未重视,存在失职问题。第四,船舶公司放任而不提醒,管理存漏洞。第五,面对恶劣天气,政府航运部门没有限行措施,服务和监管有问题。以上这五条质疑声,使坊间民众开始指向官方管控舆论,不让大众得知真相。

在此背景之下,对舆论的管控则开始进行"有效的实施",诸如大陆微信号曾有篇原创评论《沉船事故,不专业质疑就是添堵》被删除,还有关于台湾媒体的转载纽约时报的《中国政府严格审查长江船难报道》的微博长文也被删除;零零碎碎游走在网络舆论间的小道消息、一些大陆媒体刊文的报道也均遭受删稿、封号的厄运。虽然此后证实那些封号删稿的与沉船事件无关,然而细观之下却与时间点有关。因为在这个时候,《人民日报》出了了图文《救援一线,中国最帅的男人都在这儿啦》,其中滋味外界可自行体会。

"灾难美学"代替了"灾难反思"

从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官方媒体就制造了不少"英雄"的典型。他们包括潜水员,原因是他们"无数次游过悲伤的水域";包括国家总理李克强吃盒饭的照片,以及在雨中被打湿的头发的照片;甚至对于弃船逃跑的船长,也塑造成抗风自救未遂的行动派。究其以上,使民众不得不发出质疑。因此观察者称,这种塑造英雄的手法,颇像是一种精心编制的转移焦点的方式。它试图将灾难的问责变成一个边缘性的问题。分析称,通过大力强调救援的艰巨和优越性,在宣传中将人们的视线转到"感动中国"的模式上。为了实现这个分支目的,官方媒体们用一致的口径冲刷着质疑声。

吊诡的是,就在这样的文宣的气氛中,沉船遇难者的家属及其遇难者在媒体上"消失"了。而这部分的信息呈现基本上只能靠港台媒体或是外国媒体呈现。一味的煽情、感动,就像一块逢灾必备的遮羞布。西媒BBC报道了遇难者家属的抗议;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加布里尔•维尔道这么写:"周五,当一位悲伤的家属闯入了监利县举行的一场记者招待会,情绪激昂地陈述后,警察在阻止记者们离开大楼。"对于此新闻报道,很遗憾,你我甚至都不知道他是否都是真实的。

有学者评论认为,这些本可以轻易知道的,可以去核实的消息,却逐渐变得不清楚原因、不敢去核实。对于当今长江沉船事件大陆媒体的表现来看,有学者更称,这温情脉脉的灾难美学,使灾难的残酷性被救灾的好人好事取代,救灾者成为主角,遇难者成为配角,灾难美学代替了灾难反思。

(楚文 撰写)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