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2日星期一

BBC: 一名新闻系大学生的困惑

一名新闻系大学生的困惑
网友点评
兰石

新闻记者证(图片来源:新华网)
让多少新闻系学生渴望拥有的证件

我是一名大学新闻系学生。四年前的选择注定了与一个职业--记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11月8 日是记者节,然而,不浏览网络几乎忘记了!

在中国,记者节和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中国三个仅有的行业性节日。

浏览各地出版的报刊,很可惜几乎没有关于这一特殊节日的报评。据外国媒体披露,今天各大媒体接到,不做报 道,不发评论,不做连续报道的通知。

无独有偶,我们却看到全国记协在这一节日到来之际下发的"祝贺信函",《人民日报》指出,这是我们的党和 国家对新闻记者--"喉舌"送出的又一大礼。关怀之情甚是"洋溢"。

今年暑假,有幸在一家通讯社进行专业实习,我寄希望在国家级媒体见识到仅存的新闻自由的影子。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

新闻媒体本应奉行的公正、客观、真实的报道和反映民众最关心的实际困难与遭受的不公待遇。然而,这样的信条被束之高阁。取而代之的是假、大、空的正面宣传。

实习返校,在谈到实习感受时,一名在南方某电视台实习的同学一针见血的指出:"电视台的节目不是作给普通 老百姓看,而是做给领导看,"。这名同学说,实习期间他采写的多数是当地领导出席会议和其他活动的正面宣传 。媒体围绕领导转悠,普通老百姓对这样的新闻报道已经不再"感冒"了。

论坛

此外,记者享受领导级的待遇见怪不怪。实习期间,我曾参加了一个宣传报道。由该省公安厅 科级官员率领的大型记者采访团,汇集了省内以及中央驻地媒体记者。

采访团所到之处,警察开道一片祥和,欢腾,有如说是体察民情,采访报道不如说是走马观花看风景,游山玩乐 。即便如此,当地领导依旧瞻前马后,问寒问暖不敢掉以轻心。

更为讽刺的是这些与此行毫无相干的活动却成了重点。下榻上等宾馆,观看特地安排的演出,参加少数民族地州的 篝火晚会......这些记者本不应享受到的礼遇,着实让我们这些穷学生瞪大了双眼。同行的老记者安慰道, "见怪不怪,慢慢就习惯了"。

记者收取"红包"已成家常便饭。在中国,当人民在讨论记者是否应该收取受访者诸如红包之类的礼酬时,这里 的记者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出了明确答案,至少,我的这段实习经历证实了这一点。

党报新闻版被看作记者的"摇钱树","大稿子"成了这中间的"纽带"。
一位在党报实习的同班同学在谈到这段经历时,显得尤为满意,一方面发出了数十条的新闻稿件,更另他高兴甚 至于自豪的是,作为一个实习生他收获了差不多一年学费数额的"红包"。这名同学说,"带我的记者有时干脆叫 我去取领红包,因为他正在写一篇大稿子"。

党报新闻版被看作记者的"摇钱树","大稿子"成了这中间的"纽带"。然而,翻阅报纸,我们看到的是长 篇累牍式的政纪与美好形象的诠释。

记者谋求生存,甚至于忘记了作为记者的职责。

就目前而言,整个媒体秉持的党和国家"喉舌"的特殊身份与媒体 市场不断商业化和国际化趋势之间难以取得平衡,这注定了它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局限与尴尬处境。

让我们回到现实,在这些对我们来说实属虚幻与不切实际以及与我们的理想差之千里的热闹之后,我们仅仅是名 大学生,对十年苦读寄希望于四年大学以求改变命运的莘莘学子来说,这真的太虚幻了。

没有人比我们再清楚我们的境遇了,想到记者目前的处境,我们不能不为自己的命运担忧。四年学业结束在即, 前途却前所未有的暗淡。然而此刻,我们承受来自多方的重压。

毫不掩饰,毕业找工作是第一位的,如此的行情,我们基本上没有其他乞求,什么新闻自由,"无冕之王",坦 白说和我们相差甚远。这半年的专业实习让我们这些"牛犊"见识了目前整个行业的运作模式和流程。

我们的愿望,理想,憧憬以及早前的追求都不见了,我们尖锐的棱角正在被蚕食。到现在已无追求可言,尽管我们 思想在天上,但是,我们的身子却在深陷淤泥之中。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