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日星期三

傅国涌: 廉耻是如何丧尽的?

每年必须有多少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这样的规定太蠢了,明显是文盲订的.既然外行领导内行,文盲订规矩也不稀罕.为什么外行可以领导内行,还有其他的很多为什么,答案都是体制.

廉耻是如何丧尽的?

——从当代中国的学术评价制度说起

傅国涌

北师大教授曹卫东去年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曾指出,近些年来,学术不规范事件大量被揭发,学术规范问题不但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而且引起了政府主管 部门的关注。他说,自1999年以来,每年几乎都有一两起甚至多起知名学者犯规事件被曝光,剽窃花样五花八门,有抄袭整本书的,也有抄袭一篇文章的(当 然,还有抄袭主要观点的);抄袭的方法也各显神通,既有一字不差地抄,也有改头换面、乔装打扮一番的;抄袭的渠道也是多元化,有抄国外学者的,有抄国内学 者的。我们从“学术批评网”到河北的《社会科学论坛》,可以不断地看到这类学术失范、斯文扫地的现象,犯规者一旦被揭发,往往不脸红,反而是振振有辞地为 自己辩护,抵赖者有之,以各种借口、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者有之,乃至反咬一口者有之。

一旦连老师辈(包括名流大腕,比如周叶中之类)都可以不顾廉耻,理直气壮地干起抄袭、剽窃勾当,不怕为天下笑,不怕被曝光,上行下效,这一现象在大学生、 研究生中蔓延也就顺理成章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是为此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渠道,他们或明目张胆,或改头换面,复制、粘贴、拼凑,长袖善舞,视学术规范、 学术道德于无物,抄袭起来往往也是心无愧疚,如入无人之境,只要将文凭、学位混到手,便是万事大吉。针对这一状况,北京大学重拳出击,在去年下半年公布的 《本科考试工作与学术规范条例》中规定,本科生凡是抄袭论文、雇枪手写论文或者替别人当枪手的一律开除学籍,据说这是迄今为止国内高校对本科生论文作弊作 出的最严厉处罚。这一条例一度引起了争议,有人为此叫好,有人认为处罚太重。不过有些遗憾的是,北大这样享有盛誉的学府在对本科生学术失范施以重手的同 时,并没听说对教授犯规有何有效的处置手段,未免给外界双重标准之嫌疑。

对抄袭论文的学生给予严惩,这在国外也是有的。2005年9月,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访问中国时就说,在美国学生抄袭要受到非常严厉的惩罚,在耶 鲁,有可能停学一年,严重的就要被开除。不过,他也指出,学术抄袭现象中国要比美国更普遍,他并且分析说:“其中有一个原因就在于教学方法上更强调学生的 记忆,这可能导致了中国学生的抄袭现象。在美国,我们有这样的教育,即便是在初等教育中,学校就要求,只要你要引用别人的内容就要注明。”(《新京报》 2005年9月21日)然而,我觉得记忆式教学法并不是导致学术抄袭的重要原因,没有搔到真正的痒处。根本上说,还是我们的学术评价制度无论在价值层面、 还是在技术层面都存在着严重问题甚至缺陷,比如将论文发表数量和职称评定、年度考核直接挂钩,将物质上重奖的激励机制和量化考评体系结合在一起,在这样的 评价制度下,即便是表面上的一片欣欣向荣,也只能是异化的“量增质降”,为个人利益计,缺乏自我道德约束能力的人就会犯规,以最简单的方式去换取更大的收 益。学术风气的败坏,单靠个人道德的约束是不够的,只能依靠制度上的保障。

《学术评价制度批判》(刘明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一书,对当前我们在高校和各科研部门大力推行的定量化学术评价机制进行了犀利的批评,清楚 地列举了学术评价定量化取向的八大弊端:一是激励短期行为,二是助长本位主义,三是强化长官意志,四是滋生学术掮客,五是扼杀学者个性,六是推动全民学 术,七是诱发资源外流,八是误识良莠人才。其结果是“导致大量无效劳动、重复劳动,催生大量无意义、低质量的学术次品、废品,筛选出来大量智力快感型和追 逐功利型的学术人。”作者不无沉痛地发出了这样的慨叹——“量化评价的尺度量裁之下,势必难辨真伪,误识良莠,这恰是其根本性、致命性缺陷所在。”学术管 理者们满怀希望依赖这一制度设计哺育出百千万个陈寅恪、顾准、吴文俊、袁隆平,而实践的结果可能南辕北辙,付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激励代价,所收获可能完全 不相称。

批评当下的学术评价制度,指出其要害所在,并不是这本书的重心所在,作者是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年过花甲,却激情 饱满,他耿耿于怀的是我们的学术评价制度能否变得更加健全,保障、鼓励、发扬一种良好的学术风气,真正激励每个学人的创造性,为国家民族的长远未来奠定根 基,所以他把重点放在了探索出路上面,以大量篇幅再现了晚清民国以来我国的学术评价制度,这也是本书最有分量、最有价值的部分,是重心所在。没有人能否 认,正是在那个时代,中国出现了钱穆、李四光、竺可桢、陈寅恪、梁漱溟、华罗庚、梁思成、马寅初等一大批各个学术领域卓有建树的人物。作者追根溯源,对当 年大学办学的理念、教授治校的实践、大学教员的聘任办法、学术研究的审查和激励办法、学术评议员和院士遴选的制度等,都作了全面的考察,查阅了大量档案文 献资料,得出了客观、平实的结论。此外,他还对国际上通行的学术评价制度做了一番考察。作者所做的努力,也就是往前面看看,我们曾有过什么样的传统,往外 面看看,其他国家有哪些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做法。

我们的学术评价制度往哪里去?面对这个问号,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思考,不同的探索,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必须借鉴中外那些经过实践检验、富有成效的传统、规则、做法。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