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2日星期四

遇难者增至1117人 官方否认甘肃灾害有人为因素

遇难者增至1117人 官方否认甘肃灾害有人为因素

(2010-08-12)

● 曾昭鹏 报道

北京特派员

  中国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特大泥石流灾害遇难人数昨天突破1100人的界线,官方昨天在死亡人数进一步攀升之际,否认此次灾情严重的地质灾害存在人为因素。

  根据甘肃省政府新闻办昨晚通报的数据:截至昨天下午5时20分,共有1117人遇难,重伤住院64人,其中转院58人,出院5人,门诊治疗567人;已解救人员1243人,失踪627人。

  与前天的数据比较,最新官方数据反映的遇难人数与失踪人员人数的增减变化同为415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昨天举行跨部门新闻发布会,会上有关部门负责人数次强调,自然因素在舟曲泥石流灾害中产生的重大影响。

  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和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分别以"极端气候条件下的自然灾害"与"特殊的地情地貌遭遇强降雨导致的一场自然灾害",来形容这个至今造成上千人死亡及数百人失踪的灾难。

  国土资源部昨天在其提供的新闻材料中称,中国今年以来"气候极端异常",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群发"。资料也透露,中国今年首7个月,共发生地质灾害2万6009起,造成843人死亡和失踪,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3倍和1.7倍。

  关凤峻指出,国土资源部初步调查认为,舟曲泥石流灾害是一场特殊的自然灾害,间接驳斥了之前舆论引述一些地质专家指出其中可能存在人为因素的说法。

  本月7日晚上11时左右,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降雨量达97毫米,持续40多分钟,引发特大山洪地质灾害。这场灾难受到中国最高当局的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前日召开会议部署救援工作,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第一时间亲赴灾区视察。


随着救灾工作的推进,探讨舟曲灾害的根本原因在于天灾或人祸的讨论,也逐渐在舆论中显现,其中一些地质专家对于生态脆弱地区,如甘肃的山川地区高速发展带来的沉重代价提出警告。

  这些专家称,人工活动的增加,包括森林砍伐、大规模水电站开发及城市化基础设施扩建,加剧了当地环境的脆弱,提高了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规模。 

  但关凤峻在回答本报有关提问时,并没有完全排除人为因素的作用。他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我们前方的专家工作组也将继续关注这方面的问题,而且进行进一步的深入调查,在最后提供的报告中,对此也会有一个比较科学的结论。"

   他在介绍舟曲的地质情况时承认,该县城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地区,属于地方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监测地质灾害的重点地区。他说:"在城镇化的过程中, 原来人数很少,现在人数越来越多,一遇到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就造成较大人员伤亡。我们要充分认识自然,自然在局部地区里,它的地质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度 的。"

主要救援线路贯通

  抢险救灾工作昨天仍在紧张进行。据中新社报道,经昼夜抢修的主要救援线路昨早全线贯通,大型抢险救灾设备和救灾物资将可进入舟曲县主城区,推进救灾工作。

  在发布会上,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副主任张国新表示,紧急医疗救援任务基本完成,灾区工作转向卫生防疫工作,灾区目前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据中央气象台预计,舟曲未来几天将出现灾后第一次较强降雨过程,气象专家提醒,相关部门需加强防范其对救灾工作的影响,并做好救灾人员的安全工作。

  面对恶劣的天候情况,堰塞湖泄流的工作成为备受关注的救灾重点。矫勇指出,经过几次集中爆破和大型设备的挖掘,水位已经下降了0.81米。堰塞湖蓄水量也由原来的150万立方米降到了70万立方米,"堰塞体突然溃坝的险情已经排除"。

  他表示,有关当局应对强降雨的预案完善,一方面将加强预警预报,对气象、水情、洪水进行全面的监测预报,另一方面也制订了民众转移预案,在大洪水来到之前,可将把及时将民众转移出去。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