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30日星期四

Alexis Weissenberg -《哥德堡变奏曲》

Alexis Weissenberg -《哥德堡变奏曲》(Goldberg Variations)[FLAC]

请登录
关闭
状态: 精华资源
摘要:
发行时间2001年
时间: 2小时前 发布 | 2小时前 更新
分类: 音乐   古典音乐  
统计:370次 浏览
相关: fav  subtitle
专辑英文名Goldberg Variations
专辑中文名哥德堡变奏曲
艺术家Alexis Weissenberg
资源格式FLAC
发行时间2001年
地区法国
简介

IPB Image

钢琴:Alexis Weissenberg
录音时间:1981年
唱片公司:EMI(France)
唱片编号:7243 5 74952 2 6
资源出处:来自网盘Rapidshare,感谢原发布者

专辑简介:

哥德堡的演奏自由度似乎是很大的,主要有三个方面,装饰音的处理,速度,反复。拿装饰音来说,aria的第一小节,乐谱上应该是一个复逆波音。
IPB Image
而 很多人演奏成逆波音,例如古尔德,加夫利诺夫,佩拉希亚等。怀森伯格,莱昂哈特等这里则是按照原谱来演奏的。一丝不苟的遵循乐谱的恐怕就属图内克了。我并 不是说一定要严格按照乐谱演奏才行,而是装饰音的处理可以体现演奏的风格。有的钢琴家喜欢在演奏哥德堡时加入“DIY”的装饰音(典型的就是希夫),有人 觉得这样听起来更富有感情,有人觉得这样不严谨,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肯普夫的哥德堡走了极端,他去掉了所有的装饰音,听起来就味同嚼蜡了。所以我觉 得演奏哥德堡,对装饰音的处理很重要。(本人肤浅的评论)

逻辑与热情并存的超技大师

  怀森伯格不是那种容易被贴上标签与放在某个框架中看待的艺术家,但他却也不是那种因为谜一般的演奏风格而难以被分类或了解的音乐家(正好相反),他认为艺术如能够被归类轮廓清晰化本身就是一种矛盾。他的言论总是激起诸多评论。
他最早是在祖国保加利亚的弗拉季格罗夫门下学习钢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他在纽约的茱丽亚音乐学院向奥尔嘉.萨玛罗芙习琴,而完成他的学业,身为1947 年列文垂特大赛的第一名,他找到决定性的赞助者,是乔治.塞尔与尤金.奥曼第,他们立刻为他开创国际性的演奏生涯。「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钢琴家之一」,是 这位曾与怀森伯格在唱片与电影计划上合作过的指挥家卡拉扬读过的话,使得以后所有对钢琴家的评论都把怀森伯格放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水平上,但也招致了非议: 那些人认为怀森伯格在技巧与智性的大师性格背后,隐含的是一种冷酷的完美主义,与内部沉潜性格的缺乏,则以宽广而张力大的圆弧线塑造乐句,精细地加工每个 音符,将之视为珍品般地对待。如此的巴哈呈现的是充满活力的,与怀森伯格几年前被称为「八音盒」、「稀薄的琴声」有着大大的不同。
我们可以在瑞士琉森的系列音乐会里听到怀森伯格在各方面不拘泥于教条的表现,他带来了完全不同以往的演绎方式,如同大键琴家佟.库普曼一样。特别强调的是 怀森伯格身居教职时的心胸广大,例如他自九○年代起,每年在离琉森不远的艾根堡举行大师班,在这里他以「没有秘诀」的途径教授,让学生试着对乐曲「了解胜 于判断」。他的学生说:「当只有一个人知道作曲家的意图与该如何演奏的时候,将会是个多么恐怖的时刻!」
一个不照教条演奏的实际例子就是史卡拉第的单乐章键盘奏鸣曲,这些是单传自传统音乐里的优美作品,在传统演绎之下少有新的尝试。怀森伯格可以说带出作品本 身多层面貌,例如他在《a小调奏鸣曲》(K.109)里借着神秘感点出一瞥真实的浪漫心情,在最弱音处的宏亮或是阴暗音色部表现地极为完美,然而他也使用 了过度的颤音,为的是想要模仿出大键琴光辉明亮的效果。如此他以契合曲子本身的特性去演奏,例如在《b小调奏鸣曲》(K.87)里出现明显的弹性速度、 《F大调奏鸣曲》(K.107)里一种反复无常而富于美感的演奏技巧。
所有音乐的情感因素「在被演出前先要被引导」,怀森伯格的说法反映出他演奏作品的特色——对一份作品经年累月、加上自我批判的长期准备后——常会被误解成 知性控制的一项辩解。但是演奏时的自我控制,的确可以发现之前没有注意到的表达力,这种特色就出现在他录制德布西的《版画》,印象主义对自然的想象里,他 的神秘不是在于利用朦胧的手法,而是借着对音色控制严密的计算后所出来的效果,这范围从阴暗晦柔的闪闪发光似的到如同水晶透明澄亮的。(节选自 Philips二十世纪伟大钢琴家系列第97卷说明书)



专辑曲目

01. Aria
02-31. Variation 1-30
32. Aria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