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王”面临从政以来前所未有巨大压力
“新疆王”面临从政以来前所未有巨大压力
(2009-09-05)● 韩咏红 报道 北京特派员
距离7月5日维族暴动不到两个月,中国西部少数民族自治区新疆又再出现混乱。数万汉族居民前天(9月3日)上街游行,抗议政府在“针刺伤害案”中保护市民不力。
自从7月7日汉人爆发针对维族的示威后,这是汉人第二次集体走上街头。然而,他们的矛头 不再直指少数民族,而是导向口号中的“无能政府”。愤怒的市民甚至在当地最高领导、中共新疆党委书记王乐泉对民众喊话时,对他扔 掷矿泉水瓶回敬,要求他下台。到了昨天,当政府将游行定性为非法活动后,还有上千民众冲击政府,迫使武警动用催泪瓦斯将他们驱散。
当前,社会压力正凝聚于主政新疆14年,素有“新疆王”称号的王乐泉身上。
在中国政坛上,现年65岁的王乐泉是极少数在一个省级主管岗位上几乎做满三任的高官。所 谓“新疆王”,一方面来源于他姓王,更主要的是比喻他权倾一方的绝对权势。王乐泉主张铁腕压制维吾尔族分裂主义活动,强硬手段使 当地的恐怖袭击大为减少,但据说也增加了少数民族的不被信任感。他在新疆大力推进的维族文化现代化政策,则被指为破坏维族传统文化。
不过,维护地方稳定在中国政治评价系统里,属于很大功绩。王乐泉1995年出任新疆书记,2002年再被提拔,兼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2007年,在中共“十七大”以前,外界一度传言他有望更上层楼,升任政治局常委兼中央政法委书记。
他是山东人,从政生涯从山东开始,他一生也仅在山东与新疆这两地服务。他在1982年到1986年出任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与共青团结下渊源;1989年当上山东副省长,1991年从山东副省长位阶,调任新疆。
王乐泉的山东背景是新疆广为人知的“普通常识”。近年来,山东商人在当地发财致富,在房地产以及石油相关行业叱咤风云。
对于9月3日民众的“倒王”呼声,一些乌鲁木齐市民私下表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新疆出现社会分配不均,不仅维族受害,汉族也未必没有意见。“七・五”事件以后的社会紧张 居民,让汉族的不满凝聚起来。
然而,要惩处高官,北京高层估计是左右为难。撤换任何一名官员,可能传递出政府承认民族政策出错的信号,助长疆独组织的士气。但是如何安抚乌鲁木齐市民,显然是必须面对的难题,中国难以承受每隔几个月就出事的新疆。
这篇报道来自《联合早报》的网络版,在我访问1个小时后页面自动重定向到网络版的目录页。出于地缘政治和经济关系的需要,新加坡一向对中国的政治状况很宽容,中国也从不封锁《联合早报》。看来GFW对于时事和突发事件进行不间断的检测,像新疆这样的敏感话题会进行快速处理,方式也不是简单的封锁,而是进行重定向,试图让人误以为是早报自身的错误。
不管和中国关系怎样,新加坡毕竟是一个民主国家,对于舆论报业可以引导、控制,但做不到封锁和禁止。所以这篇报道虽然对中国的民族政策和腐败持批评态度,揭露王乐泉的独裁和腐败,明显不利于中新关系,但它可以存在。民主的好处不在于让一切完美,它有自身的虚伪,但民主可以有效防止独裁,这是中国需要民主的根本理由。
王乐泉在新疆的存在不是简单的作为地方领导,而是一手遮天。这在中国也不是特例,有它存在的理由。
从GFW处理这篇报道的手段可知,涉及这类敏感话题都要十分小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